廟號:廟指的是家廟帝王的家廟稱太廟,廟號是帝王死了之後在太廟放的牌位上給他的標記,比如漢高祖、唐太宗、明仁宗等開國皇帝稱「祖」,承嗣皇帝稱「宗」。帝王在世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的廟號的,是他死後臣子根據其一生的作為定的一個字*祖或者*宗。就像某電視劇魏徵下朝回家後說我給太宗皇帝提的建議等,這是不對的,李世民還沒死你就給他定了廟號了,他不殺了你全家啊?
年號:新皇帝登基後要新定一個年號便於紀年,為了對先帝的尊重後繼著的年號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正式使用,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當了10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繼任者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宣德年號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才正式使用。
有不按這個規矩辦的嗎?有,日本。1989年昭和天皇裕仁死了,繼任的明仁年號是平成,第二天就改成平成元年了。2019年4月明仁沒死退位了,德仁繼位年號令和,2019年5月開始才正式使用令和年號。小日本忘本了,忘了學的中國的知識和禮儀了。
諡號:(諡shi)不要讀成益號。是指人死之後,後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便於蓋棺定論。不僅帝王有諡號,臣子等都可以得到諡號。文官最高級諡號是文正,比如劉墉父親劉統勳死後諡號文正稱劉文正公。《射鵰英雄傳》中搶奪《武穆遺書》,「武穆」是嶽飛死後的諡號,稱為嶽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