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經》所載的佛教八大聖地之一:佛陀涅槃處——拘屍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拘屍那國跋提河邊是佛陀的涅槃地,在今天的印度北方邦哥拉克浦縣凱西郊外,名「摩達孔瓦爾」。
安加羅塔(佛陀涅槃荼毗地)
東晉法顯法師曾到此探訪,當時這裡已經是寺院破敗,人煙稀少;至唐玄奘大師來到此地時,更是荒蕪人煙。根據《大唐西域記》所載:「城郭頹毀,邑裡蕭條。故城磚基,周十餘裡,居人稀曠,閭巷荒蕪。城門東北隅,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準陀之故宅也。宅中有井,將營獻貢,方乃鑿焉。歲月雖淹,水猶清美。」、「城西北三四裡,渡阿恃多伐底河,西岸不遠,至娑羅林,其樹類槲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如來寂滅之所也。」、「其大磚精舍中,作如來涅槃之像,北首而臥,傍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基雖傾陷,尚高二百餘尺,前建石柱,以記如來寂滅之事,雖有文記,不書日月。」、「……精舍側不遠,有窣堵波,是如來修菩薩行時,為群雉王救火之處…雉救火側不遠,有窣堵波,是如來修菩薩行時,為鹿救生之處…鹿拯溺西不遠,有窣堵波,是蘇跋陀羅(善賢)入寂滅之處…善賢寂滅側,有窣堵波,是執金剛闢地之處……金剛闢地之側,有窣堵波,是如來寂滅已七日供養之處……停棺側有窣堵波,是摩訶摩耶夫人哭佛之處……城北渡河三百餘步,有窣堵波,是如來焚身之處,地今黃黑,土雜灰炭,至誠求請,或得舍利。」
由此可知,拘屍那國跋提河邊曾經是佛塔如林的聖地,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這裡幾經異教徒的洗劫,已然漸漸的變成一片廢墟,當年唐玄奘大師所看到的景象早已蕩然無存。
傳說在佛陀涅槃後,弟子阿那律讓阿難趕去拘屍那羅,把佛陀涅槃的消息告訴末羅人,末羅人得到消息後,悲痛欲絕,他們來到娑羅林,用鮮花和香料供奉佛陀的遺體;到了第七天的時候,末羅人將佛陀的遺體安放在北城外的天冠塔,並遵照佛陀生前的遺願,按照轉輪聖王的葬法,先以香湯沐浴佛身,再以嶄新的棉布裹纏遺體,然後放入棺內,灌以香油;然後在棺外再套以二層槨,棺槨之上堆滿各種鮮花,棺槨之下堆積香木。當末羅族頭領用火點香木時,卻火滅不燃,眾人十分吃驚!而在這個時候,迦葉尊者正在北方的鐸叉那耆國領著五百比丘在教化,迦葉尊者得到佛陀涅槃的消息,非常悲傷,隨即星夜領著比丘們來到拘屍那羅迦羅城,眾比丘中,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伏地痛哭。此時此刻,大迦葉尊者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有時像慈父一般教訓不肖的兒孫,有時又如嚴師一般對待弟子,有時又想到法藏的結集,應該召些什麼人來參加?什麼人來說經?什麼人來持律?這些他都必須要考慮到,要以長老的襟懷,顧慮到大法的前途。
在佛陀涅槃的第七日,大迦葉尊者趕到拘屍那羅,末羅族頭領幾次舉火荼毗,都沒能點燃香木,而且金棺中的佛陀一足還伸出來,大迦葉尊者不禁涕淚悲泣,合掌頂禮說道:「慈悲的佛陀!偉大的救主!您放心,我們會依照您的足步來行!」大迦葉尊者說完後,佛陀的足收進金棺之中,在弟子們的號哭聲中,佛陀就用三昧真火自焚荼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