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扶風微傳媒"免費訂閱
天度王氏行實篇摘錄:
四世祖諱世安,性篤實,無妄偽。以死守祖業,教諸子弟以勤事農織。
五世祖諱克中,謹厚不妄言笑,鄰裡有患難者多救之,且輸財以濟貧。
六世祖諱思和,稟性溫厚,親睦宗族,勤理家道。
七世祖諱海,天性純篤,崇尚樸素,以農業起家,積粟萬石餘,人有借貸者,豐年息其半,兇年不責償。有貧乏不能葬娶者,輒助無吝色。
八世祖諱林,天性豪邁,多知慮。尤恭敬好禮,正直無私。鄉黨有紛爭者,得數言即解。天順𡈼午及成化末,歲大飢,流移者十六七,乃留宗戚數十家,仝食守年以全活。又前後出慄數千石,貸貪乏,繼憐眾困,竟焚卷不責償。
八世祖諱政,幼以穎悟稱,與人未嘗有戲言,行事端恪,存心忠直,奉書史至午夜分。官至四品同知。
八世祖諱臣,生而俊偉,幼知孝讓父母,慈惠溫良。
九世祖諱英,其嘉言善行,慶衍後昆。
九世祖諱瑤,性行剛爽,人有不平必面折之。
九世祖諱義,弱冠登科,博學有才。藻所著詩文並墨蹟行世。
十世祖諱綸,弘治乙酉舉人,初任真定知縣,官至監察御史。
八世六祖王臣行實錄及譯文
原文
八世祖壽官諱臣,字尚忠,海祖第六子也。生而俊偉,十歲時即知孝讓父母,諸兄皆鍾愛之。及長而慈惠溫良,有卓不可及者。正德辛壬年間,商遊漢中,流賊寥麻作亂,一婦人逃難墜崖為樹枝所掛,泣號救人。即令家人立馬救之,比救出,馬驚墜崖死,毫無怨色。婦人謝曰:吾乃洋縣學官婦也,祖亦不究其姓名。及子龍迎養扵官,每以庶政勸,嘗戒曰:俸祿,民之脂膏,讀書飽此足也。凡飲食有盛舉必曰減祿,延壽毋多陳。正德戊己間膺恩例冠帶與飲鄉學,閭裡榮之。距生正統四年五月十九,卒嘉靖五年六月三十,壽以八十八。配吳氏生子龍,即通判君。繼張氏撫育通判君成立以登鄉選,並附葬扵祖塋之次。
譯文:
八世六祖王臣行實譯文
天度王氏八世祖、以德行著聞,為鄉裡所敬服,被授予壽官榮譽的王臣,字兒尚忠,是七世祖王海的第六個兒子。他生來就英俊魁偉,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孝敬隨順謙讓父母,五位哥哥都很喜歡他。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形成了慈悲、仁愛、溫和、善良的性情,同齡人之中多的人遠遠比不上他。(明)正德辛壬年間,因為經商去漢中考察,四處流竄的盜賊和不法分子發動暴亂,有一位婦女在逃難過程中跌落到深溝崖壁上被一樹技掛住,哭喊著救命。王臣立即令隨行的家人立即停馬救人,那位婦女被救出,但王臣騎的馬卻被驚嚇,四蹄登空掉入溝底摔死。王臣這時一點瞞怨的表情都沒有。這位婦女急忙答謝說,我丈夫是洋縣主管學務的官員,王臣並沒有問她丈夫的尊姓大名。等到王臣的兒子王龍作官後,迎養父親一同居住時,王臣常常以各種政務活動舉例子勸告王龍,曾勸道:工資薪水,是百姓的血汗錢,有書讀,能吃飽就應該滿足。每當看到兒子飲食豐富或有什麼宴會的時候,王臣必給兒子王龍說要少領工資。王臣的長壽就是由這些積累而來的,就不多說了。(明)正德戊己那年,王臣按照朝廷為宣示恩德而頒布的條例規定,榮獲官吏職務和與鄉飲正賓榮譽,家鄉人都以此為榮。王臣生於正統四年五月十九日,卒於嘉靖五年六月三十日,享壽八十八歲。元配吳氏孺人,兒子叫王龍,即通判官。繼配張氏孺人撫育王龍成家立業,從鄉裡推薦開始做官。王臣與兩位孺人相繼安葬在祖墳。
延伸閱讀
◆扶風縣讀書協會野河山、天度採風活動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