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下軀幹活動的許多肌肉分布在骨盆與脊柱或胸腔之間。腹部肌肉(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直肌)和腰方肌通過將胸腔向骨盆方向拉來彎曲軀幹。另外,其他的軀幹屈肌、髂肌通過將大腿骨(股骨)向骨盆(髂骨)方向拉或將脊柱向大腿骨(腰大肌)方向拉來彎曲軀幹。主要的軀幹伸肌(髂肋腰肌、胸最長肌、胸棘肌)統稱為豎脊肌。髂肋腰肌在後骨盆和後脊柱之間。然而,胸最長肌和胸棘肌在後脊柱,有助於使脊柱中的單根脊椎骨整體進行工作。棘突間肌、橫突間肌、多裂肌和迴旋肌在脊椎骨之間,兩根脊椎骨或兩組脊椎骨之間的一點變化姿勢都會導致很大的運動。
過度伸展(下腰)和過度彎曲下背有潛在的危險,尤其是腹肌、股肌和臀肌較弱者。另外,後仰動作對頸椎(脖子)也有潛在的危險。這兩種牽伸導致的損傷包括過度擠壓脊椎盤、擠壓脊椎關節、收縮腰椎處的脊神經。因此,與其他類型的牽伸相比,做這種牽伸時更應循序漸進地進行。另外,為了減除頸部的壓力,做後仰動作時,肩胛骨與地面保持接觸。請牢記:過度牽伸弊大於利。有時過度牽伸會導致肌肉僵硬。
一、下軀幹仰臥屈肌牽伸
技術要領
1.仰臥於地面。
2.在後腰和地面之間放置一個卷好的毛巾(直徑為卜2英寸或2.5巧釐米)。
肌肉牽伸
牽伸最大的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牽伸較小的肌肉:腰方肌、腰大肌、髂肌
所有下軀幹屈肌的牽伸訓練中,對於脊柱前凸或腹部肌肉較差的人來說,這些的牽伸效果是最佳的,因為下腰對這些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在這一訓練中,腰部獲得了支撐,減少了對脊柱不益的壓力。但是,墊背的寬度很重要,墊背的直徑越大,不益的壓力就越大。一定要使上背、肩胛骨、臀部在地上有舒適感。另外,提高臀部的緊張度可以減少腰部的緊張。
二、下軀幹俯臥屈肌牽伸
技術要領
1.俯在地上。
2.兩手掌朝下,手指指向髖部前方。
3.慢慢下腰,收臀。
4.繼續腰,將頭和胸抬離地面。
肌肉牽伸
牽伸最大的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牽伸較小的肌肉:腰方肌、腰大肌、髂肌、迴旋肌、橫突間肌
記住下腰存在潛在的危險,特別是腹肌較弱的人。下腰導致的傷害主要有脊柱過度擠壓、脊柱關節擠壓以及腰椎骨擠壓脊柱神經。因此,這種牽伸訓練僅推薦給肌肉比較僵硬的人做。做這種牽伸時,下腰幅度要小,下腰時一定要提高臀部的緊張度。提高臀部的緊張度可以減少腰部的緊張。
參考資料
1.[美]尤卡·科科寧 [美]阿諾德·G·納爾遜 著《牽伸解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