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十:錯上加錯釀成的悲劇

2021-01-14 漁歌子

1968年,中國轟-6(仿製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試飛成功後,總理就提出:"能不能在轟-6基礎上設計一種噴氣式客機?"(蘇聯曾於1956年在圖-16基礎上研製成功了第一型噴氣式客機圖-104。)陳元帥說:"我這個外交部長,出國不能坐自己的飛機,地位就與別的國家不同。 "

轟六

1970年7月中旬,主席視察上海,說上海的工業基礎這麼好,可以搞飛機嘛。嗣後7月28日,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召開緊急會議,向三機部傳達毛主席指示,上海要搞飛機,搞什麼由三機部與上海聯繫。三機部革委會開始時擬將當時正由320廠研製的殲-12飛機交上海生產。上海市革委會提出要搞大飛機(旅客機)作為周恩來總理專機。

1970年8月2日,空軍曹副司令員聽取匯報後指示:第一,方案可以多搞幾個,原則上同意在轟-6基礎上發展旅客機的方案,要做過細的工作,向上海提出可靠方案。飛機要立足於迅速、安全、美觀大方,將來要作為總理出國專機。選型要選好,一定要比伊爾-18、圖-104、「三叉戟」好。上海搞飛機是主席講了話的。第二,要研製人員到廣州去了解剛從巴基斯坦引進的「三叉戟」飛機,然後直接到上海去匯報。第三,明確由上海領導,空軍和三機部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大力支援,其他成品等到上海去解決 。

8月21日,國家計委、中央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原則批准了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提出的《關於上海試製生產運輸機的報告》,任務定名為」708工程「,飛機代號「運-10」(Y-10) 。

圖104

這是運十的由來。也是錯誤的開始。

第一,總理沒有要專機,是空軍和上海市革委會提出要搞大飛機(旅客機)作為總理專機。專機和民用飛機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用考慮造價,不用考慮經濟性。

第二,「上海搞飛機是主席講了話的」。成了上海造大飛機的法理基礎。當時航空工業基礎最強的是西飛,其次是沈飛。而上海工業基礎強,但是航空工業基礎完全空白。轟六就是西飛搞出來的。如果西飛由西飛搞,只是增加一條生產線而已。上海搞則需要平地起高樓。一切從頭開始。

其實,當時中國有多種選擇。

1970年7月29日,在第三機械工業部召開的研製大型運輸機預備會議上,歸納了8條設計原則:載客100人左右;在轟-6基礎上改,不是重新設計;安裝3臺或4臺發動機;航程5000公裡;高度1萬米;速度每小時1000公裡;全天候。

最把握的選擇是以轟六為基礎發展類似圖104的機型。可以做到項目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典型的短、平、快。但是,1958年10月17日,一架圖-104在楚瓦什境內失事,機上的出訪的中國代表團鄭振鐸等遇難。給中國留下了陰影。

蘇聯在七十年代初期為了緩和中蘇矛盾,願意向中方提供幫助,仿製號稱「空中美男子」的TU-124客機。圖124是圖104的縮小版。這個方案有點不太符合中方的需求。圖124航程太短,2000多公裡。載客量太小。只有60多座。

圖124

後來,蘇聯人又提出了幫助仿製伊爾-62 客機。伊爾-62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遠程噴氣式客機。

這個方案如果成功,對中國航空工業的整體水平將會帶來極大的提升。

伊爾-62比波音707更大,可載客186人,最大起飛重量162噸。最大商載 23000千克。可不著陸直飛莫斯科至紐約航線。最大燃油航程可以達到10000公裡。這是當時蘇聯最好的民用飛機。中國民航在1971年曾引進少量伊爾-62基本型。

伊爾-62使用的動力裝置:伊爾-62基本型裝4臺庫茲涅佐夫HK-8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39.0千牛(14175公斤)。伊爾-62後期改用D-30KU是由俄羅斯索洛維耶夫設計局研發,總重2.3噸,推力118千牛。

目前我國進口的伊爾-76,以及轟-6改進型也都採用該發動機的改進型。運-20的原型機用的也是這一款發動機的改進型。

但是,伊爾-62 有設計上的缺陷。當飛機空載和滿載時重心移動距離過大,造成重心配置困難。據說,為解決該機的重心調配問題需要在機頭安裝配重水箱。所以這個方案被否決了。

(其實,完全可以在引進之後,慢慢改成波音707那樣的機翼下吊渦扇發動機的方案。)

中國民航的伊爾-62

還有就是購買英國的VC-10客機的專利試製。

VC-10是英國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飛機公司研製的一種四發渦扇高亞音速噴氣式遠程客機。

VC-10的設計工作始於1958年。原型機於1959年開始製造,1962年6月29日首飛。

有兩個型號:VC-10和超VC-10。

載客量:151人、163~174人

全長 48.36 m、52.22米

最大起飛重量 142430 kg、151,960千克

發動機:四臺Rolls-Royce Conway渦輪風扇發動機

發動機單臺推力:9240千克、9890千克

巡航速度:914 km/h、936km/h

最大油量航程:8115千米、10,600千米

英國的VC-10

但是,由於VC-10的營運成本比美國波音公司的波音707高。英國國內市場狹小。VC-10在1970年已經停止生產了。VC-10曾被改成空中加油機。

這個方案好處是VC-10是完全按照英美適航條例生產的客機。機載電子設備都比較先進。但是,花錢太多,發動機需要另外採購。同樣受制於人。這個方案也被否決了。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飛機在新疆著陸時損壞。上海708工程設計組負責人熊焰立即帶隊前往新疆,整個過程共歷時3個多月,前後去了32個單位的約500人。通過對這架殘骸的剖析和研究,對波音-707的主要數據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

隨後,在1972年6月確定的運十主要設計原則:運10採用機翼下吊裝4臺國產渦扇-8發動機的布局。飛機技術性能指標是:實用航程不小於7000公裡,巡航速度850~900公裡/小時,起飛滑跑距離不大於1300米,飛行升限1.2萬米,載人100~120名,最大起飛重量為110噸,最大商載為17噸,遠航程商載為5噸;開始研製時,按國際航線班機的要求進行設計。——運-10也成為了中國第一架按英美適航條例(CAM4b和後來的FAR25部)設計的國產飛機。

一連串的錯誤,讓運十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中國最終選擇一個最不靠譜的方案——以波音-707為運十的藍本,自主研發。

波音-707

運-10的氣動設計吸收了來自英國的技術,結構設計和系統綜合則參考了來自美國波音707的技術。按英美適航條例(CAM4b和後來的FAR25部)設計。

這是最大的錯誤,也是最致命的錯誤。

中國的航空工業完全是蘇聯援助的。甚至可以說中國的整個工業體系都是蘇聯援助的。然後一個機型要按照英美適航條例去搞,完全是削足適履。

另外,對於英美適航條例我們一無所知。這個探索周期需要很久。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從兩次會議的設計原則的改變,可以看出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冒進。

由於當時有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標準均需自行設計研製。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研製時間太長,耗資太多。可以說,運十已經完全超出了當時中國工業能力的極限。

但是,在那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就會鬧出這樣的笑話。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殲-9的性能指標:作戰半徑900~1000千米,重量13噸,使用過載8G,升限25000米,飛行馬赫數2.5。即通常所說的「雙25」方案。1970年11月,腦袋一熱乎,又提升到雙26:「雙25太小,雙28太高,應該是雙26,即最大使用馬赫數2.6,靜升限26000米,最大使用錶速 1300 公裡每小時。好像到四十年後的今天這個指標也不低。

大飛機的發展道路,應該像前些年的海軍裝備發展思路一樣:先解決有沒有,再解決好不好。小步快走。才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方案。

相關焦點

  • 倉又加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來自炒股
    倉又加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來自炒股時間:2019-07-27 11:4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倉又加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來自炒股 倉又加錯是什麼梗 倉又加錯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炒股的梗。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運十,悲劇英雄但詭異的是,從來沒有正式文件讓運十下馬。1984年後,運十又跟美國麥道公司進行了病危之人與病危之人間的合作,隨著麥道公司90年代初被波音合併,一切合作成了泡影,中國的投入也成了水漂。後來總結運十下馬的悲劇結局,有很多說法,充分展示了什麼叫推諉藝術:一。技術不成熟,工藝不過關,雖然初期決策具有戰略遠見,但沒有尊重客觀規律。二,計劃經濟的錯。
  • 美國1萬噸糖傾瀉而出,21人被活活黏死成「琥珀」,釀成甜蜜悲劇
    大家都知道,既然已經發現了隱患那就該去解決,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那終究還是會釀成大禍,正如我們所想的那樣,那些貪便宜的人終究付出了血汗。波士頓氣溫從零下17度驟然上升至5攝氏度,異常的天氣似乎是災難來臨的前兆。可不等附近的居民反應過來,伴隨著一聲巨響,人們平常去偷糖漿的細小縫隙一下子就讓一萬噸的湯汁傾瀉出來,人們想逃也已經來不及了。
  • 女孩身為童養媳,卻愛上了長工,最後釀成了悲劇
    今天給大家解說一部電影《湘女蕭蕭》,講述的是少女蕭蕭 嫁給比自己小好幾歲的丈夫後, 與婆家長工相愛,最終因為封建禮教而釀成悲劇的故事。民國初年,湘西的小山村走出了一頂花轎,花轎裡抬著的是十二歲的少女蕭蕭 ,她被迫給楊家坳當了童養媳。
  • 「運十」原型機 「搬家」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12月25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從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大場基地前往100公裡外的祝橋總裝基地。「運十」1970年8月開始研製,1986年研製計劃終止。圖為員工們用手機記錄下「運十」原型機(B-0002)的大部件吊裝工作。
  • 1986年美國一慈善活動:放飛150萬隻氣球釀成大災難,喜慶變悲劇
    當日,天文臺預測俄亥俄州將至暴雨,這便是悲劇的開端。為儘可能的減少損失,同時也為了將認捐過的氣球完成放飛,實現活動效益最大化,主辦方決定提前放飛氣球,並將數量減至150萬。數百萬的氣球與冷空氣接觸本就難以上升,再加之暴雨降臨將大量的氣球打落回城市,因而釀成了巨大的災難。03這場活動究竟造成了多惡劣的後果呢?
  • 暴雨天土狗叫了一夜,主人睡得太沉就沒管它,沒想到卻釀成了悲劇
    主人沒想到自己的疏忽卻釀成了悲劇。哎,獸醫小明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真是很難受,有些狗狗被當成全家的寶貝捧在手心,而有的狗狗卻只能聽天由命,希望所有的鏟屎官都能對狗狗負責吧,既然養了就好好對它們。獸醫小明科普:母犬在生產前會有一些特別的舉動,比如坐立難安、刨地做窩、不吃不喝等,鏟屎官最好能對狗狗的預產期有個判斷,好提前做好相關準備,以免手忙腳亂出錯。
  • 大型飛機運十:國人永遠的痛
    運十的下馬,表面上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是技術不過關,其二是沒有經費,其三是沒有市場。1、果真是運十先天不足有致命的缺陷嗎?這在科技界已是常識,怎麼能苛求於運十呢?哪一個活人在做因噎廢食的蠢事呢?2、果真是國家財政困難、運十研製費用過高而難以承受嗎?運十的研製費用僅花了5.37億人民幣,而國外同類型飛機的研製費用至少幾十億美元,顯然,運十的研製費用是十分低廉的。運十是由於在1984年國家財政停止撥款而不得不停止試??
  • 馮喆張光茹,一對表演英才,卻將美滿婚姻釀成悲劇,讓人扼腕嘆息
    No.2而馮喆的夫人張光茹更是一代表演英才,不僅長相美麗,而且天賦極高,但兩人事業的成功並不能掩蓋婚姻的失敗,最終,他們將一段幸福的婚姻釀成了悲劇。張光茹,原名張啟珍,1930年出生於四川宜賓一個貧窮家庭,比馮喆小了整整10歲。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級工業遺產
    近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運十飛機上榜!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據中國商飛公司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 一個中國留學生在美被槍殺的悲劇,是如何釀成的?
    一場悲劇,令當年很多的同學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回憶起他曾經的片段。 很多人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兩個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會在芝加哥這裡發生交匯?今年晚些時候,如果他提交完博士論文,本可以開始人生的新篇章。 他一直希望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完博士後,回到北大當一名年輕的老師,教書育人。
  • 這4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氣也不能打,別讓情緒釀成悲劇
    結語上面這4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氣也不能打,別讓情緒釀成悲劇,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做的是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簡單粗暴的打罵不是最終目的,只能達到治標不治本的效果,還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請各位家長們,能夠選擇溝通教育就不要打罵孩子
  • 憾平申花李霄鵬換人三處重大失誤,一次換人釀成失球
    縱觀本場比賽,李霄鵬的三次換人其實都是在重複相同的錯誤,其中一次換人更是釀成了丟球。換下佩萊更是錯上加錯,佩萊是魯能的戰術核心,過早的下場球隊的進攻也就失去了方向。在球隊被動的情況下,魯能更需要佩萊的拿球,這起碼能讓比賽進入到相持階段。
  • 孟庭葦的事業巔峰時,一度想阪依佛門,卻嫁給同學釀成悲劇
    孟庭葦的事業巔峰時,哥哥車禍身亡,父親得病去世,她一度想皈依佛門,卻嫁給同學釀成悲劇。
  • 只因釀成一場悲劇
    其實是因為《小龍人》播出後沒多久,因為其巨大的影響力釀成了一場悲劇,因此遭到了封禁,該劇的幾位主創們也紛紛從娛樂圈淡出,回歸了自己的生活。《小龍人》的設定非常精彩,它集合了穿越、科幻、神話等一系列十分精彩的劇情要素,放到現在都是很熱門的設定,更別出現在90年代,足以斬獲大批熱忱的觀眾。
  • 「運十」原型機變身大部件 31年後離開「出生地」
    25日傍晚,「運十」原型機(B-0002)變成了大部件靜靜的「躺在」特種車輛上等待轉運。 殷立勤 攝25日,工作人員對「運十」原型機(B-0002)的大部件進行吊裝工作,員工們用手機記錄下這一時刻。 殷立勤 攝  這架註冊號為B-0002的「運十」,是1980年9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的第二架原型機。在31年後的今天,它離開了「出生地」。
  • 錯上加錯,「老賴」悔不當初
    錯上加錯,「老賴」悔不當初 2020-12-16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顧運十下馬:銷毀資料和生產線太令人痛心
    原標題:太令人痛心,回顧運十下馬—— 運十本應維持小批量生產試飛,銷毀資料和生產線犯了大錯作者:候知健運10這個充滿了爭議的項目,它在當年確實不應該量產、並交付民航使用;但也絕不應該下馬,而因該作為鍛鍊大飛機研製隊伍、探索大飛機各方面技術需求的項目,以驗證機平臺的身份,維持最低程度的生產數量和持續飛行、試驗。一:運10材料工藝水平和波音707差距很大,設計、實驗極不完善首先要強調的一點是,運10雖然意義重大,但它突破不了我國的工業能力基礎限制和基本的科學工程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