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2021-01-10 觀察者網

據中國商飛公司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

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

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 「708 工程」 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1980年9月26日首飛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研製出100噸級飛機的國家。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研製體系。

2009年4月30日,象徵 「運十」 精神的 「永不放棄」 雕塑在大場基地落成。

2018年5月11日,「永不放棄」 雕塑在浦東基地再次揭幕落成

運十飛機

運十飛機是大飛機人的鄉愁,中國商飛公司將積極做好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挖掘遺產價值,講好文化故事,彰顯精神追求,為大飛機事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為提升中國商飛公司文化軟實力提供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級工業遺產
    近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運十飛機上榜!
  • 運十飛機上榜!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四批)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 1980 年 9 月 26 日首飛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研製出 100 噸級飛機的國家。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研製體系。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北京倡導市民留京過節|65歲以上老年人...
    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Fri.Dec.25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新華網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111起案件共判處涉黑惡罪犯2810人Fri.Dec.
  • 運10入選國家工業遺產的背後:項目突然下馬,和世界開始拉開差距
    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的名單,這次的榜單展現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艱辛歷程,其中運十飛機也被入選。運十飛機的上馬,使中國成為了第五個能生產先進大型客機的國家,而運十飛機的下馬,也導致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停滯,一度與世界一流拉開差距。
  • 大型飛機運十:國人永遠的痛
    她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擁有了自已設計製造大型飛機的複雜技術,這不僅填補了我國民航工業以前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使我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掌握了製造100噸級噴氣式飛機的國家。而且在Y10研製的10年中,還同步研製成功了與JT3D-7性能相當的915發動機,並成功地裝在707上進行了飛行試驗。最難能可貴的還在於培養和鍛鍊了隊伍,為進一步發展我國民機工業打下了基礎。
  • 子午:工業黨徒們為何還要千方百計詆毀運10?
    10,近日上榜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引起了不少網友感慨,悲嘆運10的下馬。  運10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曾經悲憤地說:  我們買飛機的錢,有的人做過計算,用嶄新的百元面額最高的鈔票堆起來,已經比上海的金茂大廈還要高,不只是金茂大廈,比十座金茂大廈要高,不止是十座,比百座金茂大廈要高,已經伸入太空裡頭去了,像孫猴子的金箍棒一樣的,伸到太空裡去了,這樣的柱子截一段下來,用到國內,你看看它要帶起多大的文化的興起,技術的興起,工業產業的更新。
  • 「安慶胡玉美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在公布的62處工業遺產名單中,我市「安慶胡玉美醬園」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工業遺產。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
  • 基礎工業薄弱,研發步履維艱—運十下馬的是是非非
    談到國產大飛機,運10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個項目承載著太多的期待,但最終命運卻令人扼腕。關於運10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使幾十年後,國產大飛機項目已經步入正軌,ARJ21投入商業運營,C919穩步推進,但網上的爭論仍然沒有停止,不少網友還在糾結當年的運10是否應該下馬。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1969-1970年,毛澤東主席兩次視察上海時指出「上海工業基礎好,上海應當造飛機。」1970年8月,集中力量專門研製國產大型客機的708計劃正式確定。運十的總工程師是馬鳳山,他的團隊對原轟6進行了果斷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新設計方案,向國產飛機發起技術總攻關。
  • 國產大飛機 從運10到C919
    1981年12月8日,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大型噴氣旅客機運10成功完成從上海到北京的轉場試飛課目。運10是中國航空工業研發大型噴氣式旅客機的首次嘗試,研製工作從1970年開始,1972年總體設計方案通過審查。1975年6月全部設計圖紙完成,5年之後的1980年9月26日,運10在上海首飛成功。
  • 運十:錯上加錯釀成的悲劇
    陳元帥說:"我這個外交部長,出國不能坐自己的飛機,地位就與別的國家不同。 "轟六1970年7月中旬,主席視察上海,說上海的工業基礎這麼好,可以搞飛機嘛。嗣後7月28日,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召開緊急會議,向三機部傳達毛主席指示,上海要搞飛機,搞什麼由三機部與上海聯繫。三機部革委會開始時擬將當時正由320廠研製的殲-12飛機交上海生產。
  • 常州又新增一處國家工業遺產!
    常州又新增一處國家工業遺產!▲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地址:延陵東路與大明路交匯處常州天虹偉業紡織有限公司內公交:7路;63路;77路可達新聞連結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從2017年開始,江蘇共認定9個項目。繼2019年常州恆源暢廠舊址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後。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又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項目。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公布在即 讓歷史之美塑工業之魂
    依照慣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nbsp&nbsp&nbsp&nbsp在發出第四批申報通知兩個月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國家開發銀行於2020年6月2日發布了《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強調「應突出強調其保護方式的靈活性,寓保護於利用之中,讓工業文化融入群眾生活,真正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大連造船廠修船南塢修船南塢,配套泵房及水泵9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新丘區阜新煤炭工業遺產群大北電報局大北電報局大樓,樓層指引牌;史溫生銅像,大北電報公司銅製招牌;1897年電報原件,大北電報公司水線圖,《電報書籍》初版原本18上海市浦東新區運十飛機
  • 劉伶醉古燒鍋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正式公布。這也是繼2017年之後,由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此次公布的國家工業遺產單位共六十二家,河北省兩家,其中就包括劉伶醉古燒鍋。許多年來,劉伶醉公司一直堅持採用傳統工藝釀酒,積極致力於自身現有工業遺產項目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工作,為全面弘揚傳統釀酒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 運20抗疫、殲20獲獎……這是航空工業十大新聞
    7月31日,航空工業江航(股票簡稱:江航裝備,股票代碼:68858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國家混改試點企業第一股」與「軍工央企第一股」。江航裝備於2007年由2家中央駐皖專業化航空企業重組整合而成,是隸屬於航空工業機載系統的國有大型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初,江航裝備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試點單位之一,後又隨航空工業機載系統納入國資委「雙百行動」計劃實施範圍,成為航空工業「雙百行動」綜合性改革推進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 工業遺產尋訪│沿用至今的活態「國家工業遺產」——濟南工具機二廠
    新中國成立後,這家企業除了創造了許多業內「第一」和奇蹟,對工業遺產的保護也格外重視,2018年被工信部評定為「國家工業遺產」。目前,濟南二工具機的廠區內,還有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1980年之前的老建築50餘座,面積達30萬平方米。這些老建築井井有條地排列在南北廠區,依舊在正常使用,是一處難得的、保存完整的活態工業遺產基地。
  • 國家工業遺產|江西篇·西華山鎢礦
    國家工業遺產批次:第一批遺產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核心物項:礦選廠、機械廠工業建築群、主平窿、前蘇聯專家辦公及居住場所、勘探原始資料、全套前蘇聯俄語版採選設計文本、圖件西華山因鎢而聞名於世土地革命時期,西華山鎢礦是紅軍在贛南的重要經費籌措地,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新中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和重要礦產供給基地,被譽為「中國鎢業的開山鼻祖、中國鎢業的發祥地」。
  • 「鐵人一口井」等42個項目被認定為 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2018年12月17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經驗交流會暨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單位授牌儀式在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巡視員辛瀘江、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徐嵩齡向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單位授牌。
  • 「運十」原型機 「搬家」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12月25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從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大場基地前往100公裡外的祝橋總裝基地。「運十」1970年8月開始研製,1986年研製計劃終止。圖為員工們用手機記錄下「運十」原型機(B-0002)的大部件吊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