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十飛機成為國家級工業遺產

2020-12-27 騰訊網

近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運十飛機上榜!

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四批)

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運十飛機

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

大型幹線噴氣客機

1970 年 8 月,國家下達代號 「708 工程」 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 1980 年 9 月 26 日首飛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研製出 100 噸級飛機的國家。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研製體系。

2009 年 4 月 30 日

象徵 「運十」 精神的 「永不放棄」 雕塑在大場基地落成

2018 年 5 月 11 日

「永不放棄」 雕塑在浦東基地再次揭幕落成

運十飛機

運十飛機是大飛機人的鄉愁

中國商飛公司將積極做好

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

挖掘遺產價值,講好文化故事,彰顯精神追求

為大飛機事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支撐

為提升中國商飛公司文化軟實力提供強大動力

部分素材來源丨中國商飛上飛公司 編輯|許淼

轉自:微信@大飛機

特別提醒#

相關焦點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據中國商飛公司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 運十飛機上榜!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四批)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 1980 年 9 月 26 日首飛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研製出 100 噸級飛機的國家。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研製體系。
  • 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北京倡導市民留京過節|65歲以上老年人...
    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Fri.Dec.25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新華網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111起案件共判處涉黑惡罪犯2810人Fri.Dec.
  • 運10入選國家工業遺產的背後:項目突然下馬,和世界開始拉開差距
    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的名單,這次的榜單展現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艱辛歷程,其中運十飛機也被入選。運十飛機的上馬,使中國成為了第五個能生產先進大型客機的國家,而運十飛機的下馬,也導致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的停滯,一度與世界一流拉開差距。
  • 大型飛機運十:國人永遠的痛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二十多年中,它與我國的航天事業比翼齊飛,迅猛發展,各個系列型號的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陸續飛上藍天,而運十的研製成功,正是我國當時航空工業飛速發展的集成和寫照,使我國航空工業的規模和科技水平一躍成為僅次於美蘇的第三大國。航空工業是軍民兩用的,大型民航機是軍民通用的,同時也是加油、預警、指揮、電子等各種飛機的載體。
  • 基礎工業薄弱,研發步履維艱—運十下馬的是是非非
    談到國產大飛機,運10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個項目承載著太多的期待,但最終命運卻令人扼腕。關於運10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使幾十年後,國產大飛機項目已經步入正軌,ARJ21投入商業運營,C919穩步推進,但網上的爭論仍然沒有停止,不少網友還在糾結當年的運10是否應該下馬。
  • 子午:工業黨徒們為何還要千方百計詆毀運10?
    10,近日上榜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引起了不少網友感慨,悲嘆運10的下馬。  運10飛機的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曾經悲憤地說:  我們買飛機的錢,有的人做過計算,用嶄新的百元面額最高的鈔票堆起來,已經比上海的金茂大廈還要高,不只是金茂大廈,比十座金茂大廈要高,不止是十座,比百座金茂大廈要高,已經伸入太空裡頭去了,像孫猴子的金箍棒一樣的,伸到太空裡去了,這樣的柱子截一段下來,用到國內,你看看它要帶起多大的文化的興起,技術的興起,工業產業的更新。
  • 國產大飛機 從運10到C919
    1981年12月8日,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大型噴氣旅客機運10成功完成從上海到北京的轉場試飛課目。運10是中國航空工業研發大型噴氣式旅客機的首次嘗試,研製工作從1970年開始,1972年總體設計方案通過審查。1975年6月全部設計圖紙完成,5年之後的1980年9月26日,運10在上海首飛成功。
  • 黃酒業唯一國家級工業遺產 紹興鑑湖酒坊 打造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
    這個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紹興黃酒傳統釀製工業遺產保護基地」稱號的黃酒作坊,是迄今為止浙江、全國黃酒業唯一一個國家級工業遺產。黃酒作坊,一直採用純手工釀造,工藝流程為糯米、過篩、浸漬、蒸煮、攤冷、清水、漿水、麥曲、酒母、落缸、前發酵灌壇、後發酵、壓榨、澄清、煎酒、成品。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1969-1970年,毛澤東主席兩次視察上海時指出「上海工業基礎好,上海應當造飛機。」1970年8月,集中力量專門研製國產大型客機的708計劃正式確定。運十的總工程師是馬鳳山,他的團隊對原轟6進行了果斷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新設計方案,向國產飛機發起技術總攻關。
  • 運十:錯上加錯釀成的悲劇
    第二,要研製人員到廣州去了解剛從巴基斯坦引進的「三叉戟」飛機,然後直接到上海去匯報。第三,明確由上海領導,空軍和三機部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大力支援,其他成品等到上海去解決 。8月21日,國家計委、中央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原則批准了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提出的《關於上海試製生產運輸機的報告》,任務定名為」708工程「,飛機代號「運-10」(Y-10) 。
  • 運20抗疫、殲20獲獎……這是航空工業十大新聞
    江航裝備於2007年由2家中央駐皖專業化航空企業重組整合而成,是隸屬於航空工業機載系統的國有大型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初,江航裝備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試點單位之一,後又隨航空工業機載系統納入國資委「雙百行動」計劃實施範圍,成為航空工業「雙百行動」綜合性改革推進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 「安慶胡玉美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在公布的62處工業遺產名單中,我市「安慶胡玉美醬園」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工業遺產。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
  • 關於工業遺產搶救性保護及活化利用的建議
    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心城區不少老企業關、停、並、轉,本市於2012年成為華中地區第三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工業地域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下中國城鎮化進入到以存量為主的發展階段,城市更新成為了此進程中發展的新契機。
  • 「運十」原型機 「搬家」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12月25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從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大場基地前往100公裡外的祝橋總裝基地。「運十」1970年8月開始研製,1986年研製計劃終止。圖為員工們用手機記錄下「運十」原型機(B-0002)的大部件吊裝工作。
  • 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公布,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劍南春酒坊...
    紅星新聞記者1月7日從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官網獲悉,全省共有5處工業遺產被確定為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其中包括成都市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據了解,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核心物項包括共和國第一代飛機附件維修廠房、共和國第一代航空發動機修理廠房等。
  • 國營「712」礦擬申報工業文化遺產
    衡東融媒7月15日訊(融媒體記者 劉星野 趙凌雲(實習))近日,我縣國營「712」礦區著手申報國家級工業文化遺產。據悉,工業文化遺產是由工業文化遺留物組成,這些遺留物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審美或者是科學上的價值。
  • 「運十」原型機變身大部件 31年後離開「出生地」
    殷立勤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26日電 (記者 殷立勤)25日晚,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變身成為了大部件,在夜幕下,靜靜的「躺在」特種車輛上,從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大場基地前往100公裡外的祝橋總裝基地。
  • 航空工業哈飛遠赴非洲為運12 II飛機延壽
    11月25日,航空工業哈飛飛機設計研究所的王影和劉志芳,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非洲客戶駐地。她們此行的任務是為3架已經到達20年日曆壽命的運12Ⅱ飛機延壽,這次旅途註定讓兩人終生難忘……疫情期間,3架運12Ⅱ飛機承擔了很多當地人員、物資運輸任務,加之每年2月又是非洲蝗蟲猖獗的時期,3架運12Ⅱ飛機還將承擔噴藥滅蟲的重任,所以客戶對延壽檢查技術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 常州: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文旅融合「打開」城市記憶
    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日前,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本批次工業遺產共計有62處,位於常州經開區丁堰街道的「大明紗廠」作為常州市唯一入選的單位,是江蘇入選的兩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