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以
ge
歌
ting
聽
shi
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適逢中國藝術歌曲誕生百年之際,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徐匯區政協、上海音樂學院黨委統戰部、徐匯區委統戰部主辦,徐匯區僑聯、上海音樂學院僑聯承辦以「以歌聽史——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為主題的「匯智」講堂暨委員講堂將於2020年7月8日下午2時舉辦。
適逢中國藝術歌曲誕生百年之際,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徐匯區政協、上海音樂學院黨委統戰部、徐匯區委統戰部主辦,徐匯區僑聯、上海音樂學院僑聯承辦以「以歌聽史——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為主題的「匯智」講堂暨委員講堂將於2020年7月8日下午2時舉辦。
主題活動由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僑聯副主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李秀英教授演唱,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家劉紅教授主講,上海音樂學院藝術指導馮佳音老師鋼琴伴奏,運用「講、唱、彈「之生動活潑的方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藝術歌曲進行現場演唱。邊唱邊講,講唱結合,用歌聲講述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歷史,以情帶聲,以聲現藝,以藝說史,以史為鑑,振奮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與觀眾自然、輕鬆的現場互動交流中,共享中國音樂文化藝術給我們帶來的喜悅與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題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講解:中國藝術歌曲起源早期作品欣賞
1、《教我如何不想他》………劉半農詞 趙元任曲
2、《大江東去》……… 蘇東坡詞 青主曲
(二)「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一組
1、《聽雨》………劉半農詞 趙元任曲
2、《問》………易韋齋詞 蕭友梅曲
3、《我住長江頭》………李之儀詞 青主曲
(三)「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二組
1、《玫瑰三願》………黃榆生詞 黃自曲
2、《歲月悠悠》………黃嘉謨詞 江定仙曲
3、《追尋》………許健吾詞 劉雪庵曲
(四)「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三組
1、《紅豆詞》………曹雪芹詞 劉雪庵曲
2、《燕子》………哈薩克族民歌 吳祖強改編
3、《詠梅》………毛澤東詞 賀綠汀曲
(五)「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四組
1、《愛人送我向日葵》………鄒荻帆詞 丁善德曲
2、《我愛這土地》………艾青詞 陸在易曲
表演嘉賓簡介
01
李秀英
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徐匯區政協委員、徐匯區僑聯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僑聯副主席。在國內多家歌劇院擔任聲樂藝術指導,擔任國內多所大學、音樂學院的兼職、客座教授,她所教授的多名學生在國內外聲樂比賽中獲得優良成績。從2002年起,她籤約於歐美和亞洲多家歌劇院並擔任多部歌劇的女主角,曾獲得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最佳女主角獎(Diva Award),2008年由她主演的歌劇《蝴蝶夫人》由美國公共電視臺(PBS)現場直播,同年榮獲第66屆艾美獎 ( Emmy Award),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李秀英是一位非常驚人的演員,具有嘹亮的歌聲,她飾演少女巧巧桑精緻細膩同時聲音非常具有表現力。中國女高音李秀英的演繹令人信服,她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她那強壯清晰,富有表現力的聲音很容易穿透普契尼龐大的樂隊」。2007年,由於她出色的主演了普契尼歌劇《繡花女》而獲得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斯坦利·託森 (The Stanley Tausend Award)傑出演員獎。
02
馮佳音
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藝術指導,上音鋼琴考級委員會委員,著名旅德鋼琴家及室內樂演奏家,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鋼琴獨奏最高演奏文憑(D.M.A.)獲得者,以及室內樂鋼琴演奏雙碩士學位獲得者。
曾獲第四屆金鐘獎及全國高校長笛比賽最佳鋼琴伴奏獎,04 和 05 年度上音教學突出貢獻獎和 上音附中校長,2007-2008 薩克森州立獎學金及萊比錫音樂學院校董特別資助項目獎學金等,北德Husum 18年藝術歌曲節最佳受歡迎DUO 獎;18年度上音優秀藝術指導獎等,19年度上聲歌系藝術指導教研室突出貢獻獎;曾擔任柏林愛樂長笛首席 E.Pahud 首次訪滬音樂會伴奏;薩爾斯堡莫扎特國際夏季學院以及國內外多次聲樂器樂比賽鋼琴藝術指導。曾與中德廣播、西薩克森、萊比錫青年交響樂團等合作。
03
劉紅
民族音樂學專業哲學博士(PhD),博士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民族音樂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音》學刊副主編,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道教協會文化藝術總監,香港道樂團團長、藝術總監。
在海內外出版《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研究》、《武當韻》、《道樂論》、《天府天籟》、《樂於仙俗》等專著、合著十餘本。是《中華道教大辭典》、《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宗教學)》、Daoism Handbook等辭書、著作的分科主編及主要撰稿人,在《音樂研究》、《音樂藝術》、《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中國音樂學》、《世界宗教文化》、《東方宗教》(日本)、SINICA、AEMR_EJ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有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
經常受邀在境內外大學及學術機構舉辦講座及學術交流。在上海音樂學院擔任《音樂學寫作》、《民歌》、《中國傳統音樂形態分析》、《中國本土宗教音樂與民俗》、《中國鑼鼓音樂形態及其文化》、《研究生論文寫作》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教學,並率先在上海音樂學院擔任「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教學。
曾主力承擔國家政府派往美國的「中國文化美國行」相關音樂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任職香港道樂團以來,帶領道樂團在香港、內地、臺灣、澳門、新加坡等地舉辦眾多道教音樂會,編配、錄製出版道教音樂專輯四集。作為總導演,一年一次組織、策劃在香港、臺北、新加坡以及內地多個地方舉辦的「道教音樂匯演」,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做出積極貢獻,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受邀擔任藝術總監,先後統籌、策劃、導演了首次在臺灣舉行的「海峽兩岸道教音樂會」(2005),首屆「國際道德經論壇」閉幕式音樂會(香港·2007),「道行天下——中國道教音樂歐洲巡演」(2013),「國際道教論壇」閉幕式文藝演出(2017)等。受邀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道家清音」、香港電臺電視部《民間樂土》、香港NOW寬帶電視《鈞天妙樂》以及「騰訊網」系列專題節目的嘉賓主講人。
演出將通過徐匯通、嗶哩嗶哩(www.bilibili.com)進行網絡雲直播。長按下列圖片即可進入直播通道。
徐匯通直播通道
嗶哩嗶哩直播通道
原標題:《委員講堂 | 超期待!大咖委員用歌聲講述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