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講堂 | 超期待!大咖委員用歌聲講述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

2020-12-22 澎湃新聞

yi

ge

ting

sh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適逢中國藝術歌曲誕生百年之際,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徐匯區政協、上海音樂學院黨委統戰部、徐匯區委統戰部主辦,徐匯區僑聯、上海音樂學院僑聯承辦以「以歌聽史——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為主題的「匯智」講堂暨委員講堂將於2020年7月8日下午2時舉辦。

適逢中國藝術歌曲誕生百年之際,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徐匯區政協、上海音樂學院黨委統戰部、徐匯區委統戰部主辦,徐匯區僑聯、上海音樂學院僑聯承辦以「以歌聽史——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為主題的「匯智」講堂暨委員講堂將於2020年7月8日下午2時舉辦。

主題活動由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僑聯副主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李秀英教授演唱,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家劉紅教授主講,上海音樂學院藝術指導馮佳音老師鋼琴伴奏,運用「講、唱、彈「之生動活潑的方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藝術歌曲進行現場演唱。邊唱邊講,講唱結合,用歌聲講述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歷史,以情帶聲,以聲現藝,以藝說史,以史為鑑,振奮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與觀眾自然、輕鬆的現場互動交流中,共享中國音樂文化藝術給我們帶來的喜悅與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題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講解:中國藝術歌曲起源早期作品欣賞

1、《教我如何不想他》………劉半農詞 趙元任曲

2、《大江東去》……… 蘇東坡詞 青主曲

(二)「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一組

1、《聽雨》………劉半農詞 趙元任曲

2、《問》………易韋齋詞 蕭友梅曲

3、《我住長江頭》………李之儀詞 青主曲

(三)「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二組

1、《玫瑰三願》………黃榆生詞 黃自曲

2、《歲月悠悠》………黃嘉謨詞 江定仙曲

3、《追尋》………許健吾詞 劉雪庵曲

(四)「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三組

1、《紅豆詞》………曹雪芹詞 劉雪庵曲

2、《燕子》………哈薩克族民歌 吳祖強改編

3、《詠梅》………毛澤東詞 賀綠汀曲

(五)「以歌『聽』史」 現場講解、演唱第四組

1、《愛人送我向日葵》………鄒荻帆詞 丁善德曲

2、《我愛這土地》………艾青詞 陸在易曲

表演嘉賓簡介

01

李秀英

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徐匯區政協委員、徐匯區僑聯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僑聯副主席。在國內多家歌劇院擔任聲樂藝術指導,擔任國內多所大學、音樂學院的兼職、客座教授,她所教授的多名學生在國內外聲樂比賽中獲得優良成績。從2002年起,她籤約於歐美和亞洲多家歌劇院並擔任多部歌劇的女主角,曾獲得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最佳女主角獎(Diva Award),2008年由她主演的歌劇《蝴蝶夫人》由美國公共電視臺(PBS)現場直播,同年榮獲第66屆艾美獎 ( Emmy Award),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李秀英是一位非常驚人的演員,具有嘹亮的歌聲,她飾演少女巧巧桑精緻細膩同時聲音非常具有表現力。中國女高音李秀英的演繹令人信服,她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她那強壯清晰,富有表現力的聲音很容易穿透普契尼龐大的樂隊」。2007年,由於她出色的主演了普契尼歌劇《繡花女》而獲得美國林肯中心紐約歌劇院斯坦利·託森 (The Stanley Tausend Award)傑出演員獎。

02

馮佳音

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藝術指導,上音鋼琴考級委員會委員,著名旅德鋼琴家及室內樂演奏家,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鋼琴獨奏最高演奏文憑(D.M.A.)獲得者,以及室內樂鋼琴演奏雙碩士學位獲得者。

曾獲第四屆金鐘獎及全國高校長笛比賽最佳鋼琴伴奏獎,04 和 05 年度上音教學突出貢獻獎和 上音附中校長,2007-2008 薩克森州立獎學金及萊比錫音樂學院校董特別資助項目獎學金等,北德Husum 18年藝術歌曲節最佳受歡迎DUO 獎;18年度上音優秀藝術指導獎等,19年度上聲歌系藝術指導教研室突出貢獻獎;曾擔任柏林愛樂長笛首席 E.Pahud 首次訪滬音樂會伴奏;薩爾斯堡莫扎特國際夏季學院以及國內外多次聲樂器樂比賽鋼琴藝術指導。曾與中德廣播、西薩克森、萊比錫青年交響樂團等合作。

03

劉紅

民族音樂學專業哲學博士(PhD),博士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民族音樂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音》學刊副主編,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道教協會文化藝術總監,香港道樂團團長、藝術總監。

在海內外出版《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研究》、《武當韻》、《道樂論》、《天府天籟》、《樂於仙俗》等專著、合著十餘本。是《中華道教大辭典》、《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宗教學)》、Daoism Handbook等辭書、著作的分科主編及主要撰稿人,在《音樂研究》、《音樂藝術》、《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中國音樂學》、《世界宗教文化》、《東方宗教》(日本)、SINICA、AEMR_EJ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有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

經常受邀在境內外大學及學術機構舉辦講座及學術交流。在上海音樂學院擔任《音樂學寫作》、《民歌》、《中國傳統音樂形態分析》、《中國本土宗教音樂與民俗》、《中國鑼鼓音樂形態及其文化》、《研究生論文寫作》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教學,並率先在上海音樂學院擔任「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教學。

曾主力承擔國家政府派往美國的「中國文化美國行」相關音樂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任職香港道樂團以來,帶領道樂團在香港、內地、臺灣、澳門、新加坡等地舉辦眾多道教音樂會,編配、錄製出版道教音樂專輯四集。作為總導演,一年一次組織、策劃在香港、臺北、新加坡以及內地多個地方舉辦的「道教音樂匯演」,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做出積極貢獻,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受邀擔任藝術總監,先後統籌、策劃、導演了首次在臺灣舉行的「海峽兩岸道教音樂會」(2005),首屆「國際道德經論壇」閉幕式音樂會(香港·2007),「道行天下——中國道教音樂歐洲巡演」(2013),「國際道教論壇」閉幕式文藝演出(2017)等。受邀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道家清音」、香港電臺電視部《民間樂土》、香港NOW寬帶電視《鈞天妙樂》以及「騰訊網」系列專題節目的嘉賓主講人。

演出將通過徐匯通、嗶哩嗶哩(www.bilibili.com)進行網絡雲直播。長按下列圖片即可進入直播通道。

徐匯通直播通道

嗶哩嗶哩直播通道

原標題:《委員講堂 | 超期待!大咖委員用歌聲講述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曆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委員講堂」第二十六期《今天你讀書了嗎?(上)》將於12月8日播出
    由全國政協辦公廳製作的「委員講堂」將於12月8日推出第二十六期節目《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上)》,邀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暢談如何閱讀,如何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敬請期待。
  • 《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今在滬出版
    1920年,曾任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上音前身)教授的廖尚果(青主),創作了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的肇端。今年中國藝術歌曲迎來百年之際,與藝術歌曲頗有淵源的上海音樂學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
  • 趙丹妮:對百年中國藝術歌曲的一次深情禮讚
    趙丹妮在個人獨唱音樂會上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的重要節點,重慶市歌劇院優秀青年抒情花腔女高音趙丹妮日前在重慶大劇院精彩上演百年中國藝術歌曲系列音樂會
  • 觀翰墨、聆樂音,「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國際藝術周更多精彩等您解鎖
    11月18日至25日上海音樂學院「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國際藝術周壓軸亮相藝術周以音畫展、大師講堂、國際論壇、音樂之夜、藝術工作坊等形式,匯集國內外藝術文化領域名家大師,持續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交流、推廣和傳播。
  • 廖昌永: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我心裡有一個遺憾
    以下為報導全文⬇️1920年,一首《大江東去》開啟了中國藝術歌曲100年的歷程。作為西方作曲技法與中國詩詞結合的產物,中國藝術歌曲是讓世界了解漢語之美的一扇窗。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校長廖昌永多年來一直在演唱並推廣中國藝術歌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講述了心中那份「藝術歌曲情結」的來由。
  • 全球疫情之下蘇州怎麼做 市政協「委員講堂」開講
    昨天下午,蘇州市政協2020年「委員講堂」第一講開講,邀請市政協委員、蘇州科技大學教授王世文作了一堂關於「宏觀經濟形勢現狀、趨勢與政策」的講座。市政協主席周偉強參加。「委員講堂」是今年市政協工作的一個創新,是依託政協人才密集優勢,打造的展現政協委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重要窗口和增強委員學習交流的重要學習平臺。
  • 深圳市政協「委員講堂」 柔宇科技劉自鴻分享柔性技術改變生活
    (原標題:深圳市政協「委員講堂」 柔宇科技劉自鴻分享柔性技術改變生活)
  • 主旋律歌曲《夢回初心》獻禮建黨百年,歌唱家張鶴用正能量首開先河
    如何讓更多熱愛音樂的普通百姓真正融入到正能量的音樂作品中去,用優秀的主旋律作品深情表達我們14億中國人民由衷的心聲……一首為獻禮建黨百年而特別創作的主旋律歌曲《夢回初心》的問世,為中國音樂界困擾探討了多年的難題尋求到了最好的解答。沒有空洞的口號,沒有說教的語言,由余晉湘作詞、張宏光作曲、張鶴演唱的《夢回初心》,用樸實真切的筆觸將「兒時的夢想」和「夢回的初心」融匯在一片家國深情之中。
  • 大學生返鄉收集當地「四史」 素材 回校用歌聲抒發家國情懷
    四十年後的今天,一條南北長61公裡、東西寬30公裡的綠色長城,靜靜地守護著母親河黃河和銀川平原……」11月11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舉辦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四史教育活動,老中青三代共同唱響《我的祖國》《春天的故事》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用歌聲演繹黨和國家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500餘名師生參加。
  • 柔宇CEO劉自鴻做客「委員講堂」,以「柔性技術 改變生活」為題開講!
    12月15日,由深圳市政協舉辦的第十場「委員講堂」活動在哈工大(深圳)舉辦,這是「委員講堂」在2020年的「收官」之講。
  • 上海音樂學院啟動「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系列活動
    1920年,廖尚果(青主)創作了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的肇端,為紀念中國藝術歌曲百年,5月18日,上海音樂學院啟動了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系列活動。近年來,以廖昌永為代表的 新一代音樂家戮力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人才培養、創作研究、文化交流,取得公認的成果。同時,上海音樂學院也始終承 擔著踐行國家文化戰略、銜領國家文化使命的重任,歌聲遍 傳五洲四海。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上海音樂學院將在 2020-2021 年舉辦一系列與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紀念有關的人才培養、學術出版、文化交流項目。
  • 翰墨繪同心 笙歌唱共識——2020年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凝聚共識...
    2020年元旦前夕,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舉辦「走進社區、共迎新年」聯歡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樊思思 通訊員 劉偉 王真 濟南報導流年似水,歲月如歌。每當年終歲尾,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就會與政協機關幹部、駐地社區商圈群眾齊聚一堂、喜迎元旦,用歌聲表達感恩之心,以筆墨寫下深深祝福。藝術是美與美的碰撞、心與心的交融。
  •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全國政協委員講述她們的創作故事及...
    在全民抗擊疫情的當前,文藝工作者孜孜不倦,用音樂、歌舞劇、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創作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文藝作品,發時代之先聲,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本期繼續邀請全國政協委員講述她們的創作故事及感受。
  • 百年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述論
    從1920年青主創作了我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至今,中國藝術歌曲創作已走過一百年的歷程。該曲也是我國第一首古詩詞藝術歌曲,在中國藝術歌曲發展史上具有雙重學術價值。無論採用哪種類型的作曲技術,中國作曲家在創作中始終注重汲取本民族的音樂語言,始終立足中國文化,中國藝術歌曲已成為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我國音樂文化及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在大會堂裡唱歌的女委員,背後有什麼故事?
    原來,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來自雲南大山深處的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在談及家鄉發展變化時,難掩興奮,用普米族語言唱了一首歌。(03:02歌聲響起來!)茸芭莘那是一名從青歌賽走出來的歌手。2006年,她唱著外公教給她的普米族的古老的古歌,走向了青歌賽的舞臺。當她在全國獲獎的消息傳到村裡以後,全村父老鄉親們拿出普米族的蘇裡瑪酒,通宵達旦為她狂歡。
  • 看,這些媒體人當選第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
    全國青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我國基本的人民團體之一,是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團體的聯合組織,是我國各族各界青年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走過七十一年曆程,全國青聯記錄著時代的變遷:青聯委員中的代表人物,有兩彈元勳錢三強,有第一代女拖拉機手梁軍,從女排名將孫晉芳到航天英雄楊利偉,還有科學家潘建偉……一代代委員們無不體現其所在時代的特色。
  • 汪洋對委員們創作的主題歌曲、短視頻點讚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17日在京會見「我和我們的政協」主題歌曲、委員短視頻作者代表。△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京會見「我和我們的政協」主題歌曲、委員短視頻作者代表。
  • 中國藝術歌曲一百年:歌唱家廖昌永帶你見證一路風華
    而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中國第一所音樂專業高等院校始終參與、見證著這一藝術的發展與傳播。  就讓我們跟隨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歌聲,追溯中國藝術歌曲的百年風華。  緣起  以浪漫主義詩歌的興起,和鋼琴在中產階級家庭中的日益普及這兩大歷史條件為前提,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藝術歌曲體裁,起源於十九世紀初的維也納。
  • 直播預告 | 14日10時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科主任王真做客《委員講堂...
    2月14日(周五)上午10:00,「委員講堂——抗擊疫情網絡直播」第三講將準時與您見面,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科主任王真委員走進北京市政協的直播間,以「面對疫情如何防護和就醫」為題開講,敬請收看。
  • 歌聲飄蕩有故事,河大「黨建+音樂」奏響新活力
    作為河南大學2019年基層黨建創新重點項目,「歌聲中的黨史」微黨課自啟動以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該校音樂學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累計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講了專題黨課12次,聽課人數達2000餘人次,形成了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