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六年(1641年),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的皇太極,聽說海蘭珠病逝,立刻召集軍事會議,對圍困杏山等地做了具體部署,然後立即日夜兼程趕回盛京。當皇太極來到關雎宮以後,三十三歲的海蘭珠,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經緊急搶救,才漸漸甦醒過來。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時已經26歲,並非豆蔻年華,當時的皇太極已過不惑之年,比海蘭珠大16歲。在後宮中,皇太極為何最喜歡海蘭珠。
一、性格原因
海蘭珠生於萬曆37年(1609年),她是孝莊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皇太極在瀋陽故宮時,有「崇德五宮」后妃,這五宮為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皇太極唯獨鍾愛海蘭珠。
那就是因為海蘭珠溫柔的性格,海蘭珠並沒有像其他后妃那樣,她誠心誠意的對待皇太極,她的柔順,她的通情達理,還有對皇太極的關懷,讓皇太極感受到了被人依靠的成就感。所以,海蘭珠在後宮一直被寵愛。
二、為皇太極生皇子
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赦令。然而,前7個皇子誕生時,並未舉行什麼大型慶典活動,為未大赦令。
後來,莊妃生第9子,麟處宮貴妃又生下第11子,也沒有辦理如此隆重的活動。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將海蘭珠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因寵愛海蘭珠而寵皇八子,也算是「愛屋及烏」吧。皇八子誕生的慶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供奉大量賀禮,一時間,盛京城內熱鬧無比。
三、政治原因
皇太極在位17年,清朝與蒙古進行了69次聯姻,清朝皇室迎娶了43位蒙古王公貴族之女,有25位蒙古貴族被清朝招為駙馬。天聰九年,皇太極將全蒙古大汗「林丹汗」的兒子招為駙馬,代表清朝已經控制了漠南蒙古。
皇太極娶了七個蒙古妻子,佔他后妃總數的一半左右。根據史料記載,皇太極七位來自蒙古草原的妻妾中,地位最尊貴的「崇德五宮后妃」全部都是蒙古族女子,更有三位來自科爾沁。皇太極以婚姻為盟約,繼而取得國家政權。
自從失去宸妃,皇太極朝夕悲痛,飲食頓減,身體每況愈下,還昏迷過去,「言語無緒」。後來,諸王大臣請他去到蒲河射獵,藉以消愁解悶。不想,路過宸妃墓,觸景傷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場。
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宸妃死後火化,初暫安於盛京地載門外五裡的墓地。皇太極葬入昭陵之後,海蘭珠也被遷葬到昭陵妃園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