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戰鬥民族想表達幸福……

2020-12-26 騰訊網

6月12日「俄羅斯日」就是俄羅斯的國慶節,因為疫情觀眾只能遠程收看在克林姆林宮前直播的國慶節目,其中哥薩克合唱團除了演唱歌曲外,哥薩克舞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哥薩克作為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一直以來就是驍勇善戰,在各種戰役中哥薩克騎兵團名聲遠播。

15世紀的時候,除了第聶伯地區的韃靼族,還有從波蘭、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國逃亡到第聶伯河和頓河地區的遊牧民,這些由於地主貴族的壓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而不得不遠離故鄉,漂泊流亡的人們就是現在哥薩克人的起源。

哥薩克在突厥語裡就有「勇敢的人」的意思,民族舞蹈一定反映民族性格,於是豪爽善戰的哥薩克們,跳起舞來也是相當有氣勢。

其中最有代表性,即使不熟悉俄羅斯文化也一看就知道是俄羅斯舞蹈的哥薩克蹲:舞者腳跟著地,腳尖朝上。蹲在地上時,兩條腿保持平衡的同時,一條腿平行於地面,一條腿順勢立起,靠扭動腰快速轉向,需要舞者有強勁的核心和腿部控制能力。

這個動作的難度係數極高,基礎的動作現在也是專業舉重運動員的訓練動作之一,生活中的話,也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翹臀訓練,能解決關節僵硬,預防運動損傷。

哥薩克舞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穿著黑、藍、綠等各式哥薩克軍服的男子和身著彩色民族服裝的哥薩克姑娘,伴隨著歡快有力的節奏舞蹈,他們身上的表現力源自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愛,肖洛霍夫寫的《靜靜的頓河》裡這段男主角跳舞的描寫就是在跳這個動作。

哥薩克舞除了難跳以外可以說有人任何限制,也並不是軍人的專屬,小姑娘跳起來也是英姿颯爽——

哥薩克人的能歌善舞讓他們表達快樂時的手段更加豐富,去年夏天來京演出的《靜靜的頓河》劇組,在天壇前的歌舞一度引起路人圍觀——

雖然後來出於安全考慮緊急暫停了,但是哥薩克舞蹈的感情渲染力依然讓人記憶深刻。

這一群對快樂努力追尋的人們其實在歷史上是非常多災多難的,他們生活的俄國南部雖然草原遼闊、人煙稀少,但「天高皇帝遠」的哥薩克人依然在戰爭中被迫成為了各種勢力的武器。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看到過生命的艱辛,所以才會更加不吝惜自己對於幸福的表達。

除了喝酒,戰鬥民族同樣熱愛的還有表達自由的舞蹈。

2020第二屆驅動國際戲劇邀請展

2021年檔期開放預定中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靜靜的頓河》

And Quiet Flows The Don

一曲關於哥薩克的雄奇壯歌

諾貝爾文學獎巨著終現舞臺

八小時史詩引發京滬觀劇熱潮

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高度評價

相關焦點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
    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其實,戰鬥民族還有這樣一個來源,就是二戰時期,蘇軍的作戰能力確實是勇猛。雖然那個時候德國在歐洲所向披靡,但在蘇聯戰場上卻栽了大跟頭,最終也是因為蘇聯軍隊的鏖戰,拖住了希勒特進攻的腳步,從而讓盟軍找到了突破口,消滅了納粹法西斯。
  • 中國的戰鬥民族
    只不過本文討論的並不是單挑,而是另外一個課題:群毆。事實上,真相往往並不是人們最初想的那樣,國內最兇狠的戰鬥群體多半誕生於南方。讓人禁不住去思考: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南方人個子都比較小,理論上單兵作戰能力不高,尤其是我去了福建和海南之後,深深感受到什麼叫「與眾不同」,其實我在北方就是一普通身高。問題是,大規模械鬥不同於拳擊,身高的優勢往往在玩命精神和團隊作戰的面前不堪一擊。
  • 俄羅斯人:我們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稱我們為「戰鬥民族」
    我們真的很喜歡稱俄國人為「戰鬥民族」,但是為什麼他們只對我們使用這種表達呢?似乎沒有辦法驗證這一點。我們找到了一些出國留學的俄羅斯學生,以便了解俄羅斯人民自己對這一表述的看法。他們說,只有中國人稱他們為「戰鬥國家」。在中國,這種表達方式已經成為俄羅斯人的象徵性名字。「戰鬥國家」一詞起源於日本漫畫《七龍珠》,其特色是天生具有侵略性的戰士種族,稱為賽亞人。
  • 這六部戰鬥民族的電影不容錯過,腎上腺炸裂
    戰鬥民族俄羅斯有多彪悍彪悍到能把熊當寵物養,冬天一瓶伏特加泡冰塊洗澡。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俄羅斯戰爭電影,看看彪悍的戰鬥民族拍的戰爭片俄羅斯特有的宏大粗獷的拍攝方式,使得戰爭片觀看感從天靈蓋爽到腳後跟。在這部電影裡導演既用虛幻的彩色畫面將女戰士們本該擁有的美好與幸福以展現,也用冷峻的黑白畫面一展於女戰士們所面對的戰爭生活,於此中那同戰爭如影隨形的死亡,則成為了電影對戰爭最好的控訴。第二部: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由亞歷山大·科特執導,安德烈·馬斯連基、葉甫蓋尼·塞格諾夫主演的一部戰爭電影。
  • 俄羅斯是如何成為戰鬥民族的?
    俄羅斯為什麼被稱作為戰鬥民族?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可是實至名歸,曾經的俄羅斯人顯得有點人畜無害,這一切的改變都因為蒙古人。在蒙古佔領俄羅斯以前,這裡的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和別人爭奪地盤。金帳汗國建立以後,俄羅斯人被蒙古人所奴役。
  • 中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如何稱中國?聽起來很是耳熟
    而如今,這個稱呼又發生了變化,俄羅斯新一代年輕人憑藉自己硬核且富於挑戰的精神,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戰鬥民族」。 其實,戰鬥民族還有這樣一個來源,就是二戰時期,蘇軍的作戰能力確實是勇猛。雖然那個時候德國在歐洲所向披靡,但在蘇聯戰場上卻栽了大跟頭,最終也是因為蘇聯軍隊的鏖戰,拖住了希勒特進攻的腳步,從而讓盟軍找到了突破口,消滅了納粹法西斯。
  •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零食,長啥樣?
    作為資深吃貨的瞧妹,最近刷到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零食,一看上頭。忍不住剁起了小手,一個一個買來測評,不吃不知道,戰鬥民族的零食真是又野又甜,便宜大碗好吃還不貴。不得不說,俄羅斯的零食簡直是高甜黨的最愛,下面就跟著瞧妹看看戰鬥民族的零食長啥樣吧!
  • 中國人給俄羅斯人戰鬥民族外號怎麼來的,俄國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中國為何稱俄羅斯人戰鬥民族,那俄羅斯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俄羅斯,位置接臨我國北方地區,也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談論起俄羅斯這個國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俄羅斯人們的彪悍,可以說是個實打實的戰鬥民族。也因為俄羅斯人民天生的戰鬥天性,因此中國便一直稱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
  •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稱號只不過是徒有虛名
    但是實際上俄羅斯真配得上「戰鬥民族」這個榮譽稱號嗎?好戰的民族就一定會打仗嗎?仔細回顧一下歷史,從沙俄時代,到蘇聯歷代領導人,到現代的葉爾欽和普京。俄羅斯戰鬥民族這個稱號就是個笑話,經不起嚴格的考驗。(5)柏林戰役:戰鬥名族哪怕面對強弩之末的納粹,也是慘勝   柏林被圍,面對大量納粹黨衛軍的殘存、退伍老兵、兒童和青少年組成的希特勒青年團、平民突擊隊等其他武裝等其他不入流的武裝力量,蘇聯集中了250萬名士兵,3個方面軍,6000多輛坦克裝甲車,7500架飛機和4萬餘門火炮,戰爭持續了一個月,戰鬥民族以9
  •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稱號從何而來?
    「戰鬥民族」一詞,最初來源於眾所周知的日本漫畫《龍珠》,其中的賽亞人就是這個名詞的代言人。
  • 帶你看看:我們把俄羅斯叫做戰鬥民族,戰鬥民族又是如何稱呼中
    所以中國人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其實是有一層褒義在裡面的,沒有任何諷刺的意味。一部分人認為戰鬥民族的稱號是一種讚美,是屬於褒義詞,因為俄羅斯人的傳統對武力還是十分推崇的。其實了解中國歷史的就知道,契丹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一支遊牧民族。在隋唐時期多次和中原王朝交戰。在北宋時期達到巔峰,建立和大宋朝對峙的遼國,一直存在了幾百年。遼國雄踞北方草原,是當時東北乃至西伯利亞的霸主。
  • 一個「安全套」牽出的蒙民故事,拍出這部佳作的人,來自戰鬥民族
    在中國人眼中,俄羅斯就是這麼一個「無比神奇」的國家,它廣袤的大地上孕育出的「戰鬥民族」更是極為彪悍。他們把伏特加當水喝,和比人高的熊做朋友,還徒手殺狼,航班在風雪天照樣準時起飛準時落地。更讓我們目瞪口呆的是,他們竟然發明了「打耳光大賽」,你來我往間那一串串清脆入耳的「啪啪」聲,光聽著就覺得臉發麻。
  • 火海凌雲 戰鬥民族的日常災難
    然而降落後局勢陡變,火山再度噴發,機場幾近燒毀,這班俄羅斯機組成員竭盡全力,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倖存者逃出生天,然而真正嚴峻的考驗才剛剛開始……身兼勇敢、無畏、固執和冷幽默氣質的俄羅斯人一向有「戰鬥民族」之稱,而作為「複合型災難巨製」的《火海凌雲》無論表演、劇情還是場景特效都是一部「這很戰鬥民族」的大片,網友紛紛評論稱「只有戰鬥民族才能拍出的片子。
  • 地理、文化、信仰,「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會形成「獨特」的民族...
    中過民間一直流傳著俄羅斯人無所畏懼、天生好戰、彪悍無畏,甚至稱之為「戰鬥民族」。與此同時,歐洲人則一直把俄羅斯當成「外人」和蠻族對待,處處提防以免外族入侵。一 「戰鬥民族」的性格根源追蹤俄羅斯的性格形成過程就不得不先說說它的民族或者說人種起源,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今天「戰鬥民族」的形成與其早期的地理環境、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俄羅斯被稱「戰鬥民族」,那我國被叫什麼?網友:這叫法好耳熟
    這個在我國歷史上留下記載的韃靼人,就是現在俄羅斯多個民族中的一個民族。 這個民族的人其實很有特點,從我們習慣稱呼他們為「老毛子」,就不難發現他們的體毛較國人旺盛很多,而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由於大量關於俄羅斯的信息被我們熟知, 俄羅斯人也有了個更為親切的稱呼「戰鬥民族」。那我國叫俄羅斯「戰鬥民族」,那俄羅斯叫我國什麼?
  • 在戰鬥民族眼裡,足球是這麼踢的......
    今年的世界盃在俄羅斯舉行,上周俄羅斯5-0大勝沙特時,還有球迷為了慶祝開車拉著吹喇叭的大熊在街頭遊行不愧是彪悍的戰鬥民族。圖片來自新京報動新聞那麼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部戰鬥民族的足球電影。不是球迷的小夥伴們也別急著走,因為要說的是一部輕鬆詼諧又養眼的喜劇——《冒牌教練》。
  • 戰鬥民族養成記|彼得大帝是個私生子?
    不幸的是兩個男孩一個身體孱弱,一個智力低下,都無法承繼皇位,女兒索菲亞倒是健康,但是此前俄國皇室還沒有女沙皇這個存在。在阿列克謝沙皇步入中年以後皇后病逝,他又娶了小自己二十歲的納雷什金家的女兒娜塔莉做了第二任皇后。娜塔莉為他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彼得。可惜第二次結婚後僅僅五年,阿列克謝就撒手而去。所以,當父皇去世的時候,彼得年紀還很幼小。
  • 她被稱為戰鬥民族的最強女人,手臂粗超過47釐米
    如果不仔細看,我想有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她是個男人,一身肌肉似乎詮釋了這一切,然而不是這樣的,她不過是一個健身狂人,練就了一身狂妄的肌肉。她來自戰鬥民族俄羅斯的尼雅塔,被稱為世界上最強壯的女人。從小因為成績好。所以被體育學校錄取,她主要以力量為優勢。
  • 戰鬥民族的由來,走進俄羅斯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麵筋最大的國家,橫跨了亞洲和歐洲,戰鬥民族的彪悍也令人佩服。一望無際的茫茫白雪也十分的令人嚮往,走進俄羅斯感受這個神奇的國度。俄羅斯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13世紀以後,莫斯科逐漸成為原先基輔羅斯文化的中心。
  •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讀懂總書記的民族情
    這次我專程來看望鄉親們,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還有哪些問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習近平2018年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