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俄羅斯日」就是俄羅斯的國慶節,因為疫情觀眾只能遠程收看在克林姆林宮前直播的國慶節目,其中哥薩克合唱團除了演唱歌曲外,哥薩克舞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哥薩克作為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一直以來就是驍勇善戰,在各種戰役中哥薩克騎兵團名聲遠播。
15世紀的時候,除了第聶伯地區的韃靼族,還有從波蘭、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國逃亡到第聶伯河和頓河地區的遊牧民,這些由於地主貴族的壓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而不得不遠離故鄉,漂泊流亡的人們就是現在哥薩克人的起源。
哥薩克在突厥語裡就有「勇敢的人」的意思,民族舞蹈一定反映民族性格,於是豪爽善戰的哥薩克們,跳起舞來也是相當有氣勢。
其中最有代表性,即使不熟悉俄羅斯文化也一看就知道是俄羅斯舞蹈的哥薩克蹲:舞者腳跟著地,腳尖朝上。蹲在地上時,兩條腿保持平衡的同時,一條腿平行於地面,一條腿順勢立起,靠扭動腰快速轉向,需要舞者有強勁的核心和腿部控制能力。
這個動作的難度係數極高,基礎的動作現在也是專業舉重運動員的訓練動作之一,生活中的話,也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翹臀訓練,能解決關節僵硬,預防運動損傷。
哥薩克舞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穿著黑、藍、綠等各式哥薩克軍服的男子和身著彩色民族服裝的哥薩克姑娘,伴隨著歡快有力的節奏舞蹈,他們身上的表現力源自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愛,肖洛霍夫寫的《靜靜的頓河》裡這段男主角跳舞的描寫就是在跳這個動作。
哥薩克舞除了難跳以外可以說有人任何限制,也並不是軍人的專屬,小姑娘跳起來也是英姿颯爽——
哥薩克人的能歌善舞讓他們表達快樂時的手段更加豐富,去年夏天來京演出的《靜靜的頓河》劇組,在天壇前的歌舞一度引起路人圍觀——
雖然後來出於安全考慮緊急暫停了,但是哥薩克舞蹈的感情渲染力依然讓人記憶深刻。
這一群對快樂努力追尋的人們其實在歷史上是非常多災多難的,他們生活的俄國南部雖然草原遼闊、人煙稀少,但「天高皇帝遠」的哥薩克人依然在戰爭中被迫成為了各種勢力的武器。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看到過生命的艱辛,所以才會更加不吝惜自己對於幸福的表達。
除了喝酒,戰鬥民族同樣熱愛的還有表達自由的舞蹈。
2020第二屆驅動國際戲劇邀請展
2021年檔期開放預定中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靜靜的頓河》
And Quiet Flows The Don
一曲關於哥薩克的雄奇壯歌
諾貝爾文學獎巨著終現舞臺
八小時史詩引發京滬觀劇熱潮
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