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學,搞培優,拼奧數?看不透關鍵點,99%的孩子依然是陪跑

2021-01-19 常青藤爸爸

前段時間,常爸參加了一個同學聚會。大部分同學的娃都上小學了,所以這個同學聚會變成了家長們的課外班交流會。「你家幾個課外班?」「你家語文/數學/英語都上的什麼?」這樣的開場白比回憶同窗之誼更迅速拉近了多年不見的同學間的距離。

一番交流下來,發現大部分孩子都至少上過一個課外班或幼升小班,沒上過的,父母也會自己在家教。但是搶跑過後,一個新問題出現了:娃覺得自己都學過,不好好聽課了。因為這個問題,不少家長還被老師批評了。家長也很迷茫:「提前教是耽誤孩子了還是幫助孩子了?」

那麼:

① 有沒有必要超前學?

② 課外班要不要報?

這麼糾結的問題,當然要交給權威人士來解答。常爸又求助了有28年教學經驗、前清華CBD校區執行校長、特級語文老師——李懷源老師,我們順帶還聊了聊時下熱議的美育、體育加入中考的事兒。

李懷源:北京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曾任清華附小CBD分校執行校長。

有沒有必要超前學?

一句贏在起跑線,讓不少家長患上了搶跑焦慮症。小學一年級該學的拼音、寫字、數學,在幼兒園就補上了。孩子是學會了,可心也飄了,一看到自己學過的就不好好聽講。沒過多久,家長爭取的優勢又煙消雲散,而且還為後續學習埋了雷。

李老師

不是超前學習讓娃不好好聽課了,而是家長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娃是真學會了還是假學會了?

在我看來,真正的學習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知道,理解,應用。

比如「天問1號飛向火星」這個事兒,跟別人聊天的時候能複述出來,這只是知道。能講出太空飛船起飛的原理,背後運行遙控的各種原理,這是理解。能自己嘗試做一艘飛船,這是應用,走到這一步才叫真懂了。

漢字我會認,拼音我會讀,只是最淺層次的學習。當你能在恰當的語境中,在恰當的場合下使用,才叫學會了。

超前學習時,學的量比較大,知識比較新,難度比較高,很多孩子並不能真正的理解。可是小孩普遍記憶力好,很容易就能把講解過程和結果都背下來。家長就認為孩子學會了,各種誇獎表揚,孩子也認為自己會了。實際上,孩子還只是停留在「知道」這個層次上。

而學校的教學,不會只停留在讓孩子「知道」的層面,而是很注重幫助孩子理解。比如20以內的加減法,老師是通過帶孩子擺小棒、數手指,讓孩子了解計算的過程。

但孩子呢,錯把知道當理解,他一聽這個我知道,就不繼續聽老師關於理解層面的解釋了。他知識的大門就關上了,這樣的超前學習對他正常學習是一種限制。

常爸

對,了解和理解,中間差著挺大的距離。很多孩子提前學的那些知識,更多是在了解的層次,他未見得對原理有很好的理解,更不要說掌握和應用。

所以,我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學前先做個心理建設,提醒一下孩子:

「雖然你之前都學過,也許只是了解而已,老師在講的時候會幫你深化對以前學到的知識的一些理解,所以還是應該注意聽課。」

了解,還需要通過不斷練習才能變成理解和最後掌握、應用。現在不允許低年級課後留書面作業,書面練習就轉移到了課上。所以,想讓孩子提前學習一點沒有什麼不對。但要讓孩子明白,不管有沒有學會,都要配合老師,認真聽講、練習。

關於練習的必要,請大家移步我們之前的乾貨文認清「題海戰術」的真面目後,我建議所有孩子都試試,相信會給大家帶來很多啟發。

如果兩年前你問我,我會說「幼小銜接」班完全沒必要。但現在,通過和很多城市的小學生家長聊,我發現,有時候越是三四線城市的小學,對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遵守得越不到位,對一年級的小朋友要求也就越高,很多孩子上一年級寫作業就得兩個小時……如果是零基礎的孩子,真的會跟得很痛苦。所以,現在我會說,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還是要看你家對口的小學的情況,提前一點了解,做好應對工作,比一刀切地說「要」或者「不要」更能幫到孩子。

課外培優班有沒有必要上?

從幼兒園開始,很多孩子就開始上課外的培訓班、培優班。有多火爆呢?有時候一座難求,甚至要搶。但與此同時,孩子的學習壓力也會陡增,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日趨嚴重。這種培優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去上?是不是適合大部分的孩子?

李老師

課外班有沒有必要上?回答這個問題,家長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培優班?」

據我了解,很多家長讓孩子去上某種類型的班,是為了拿到什麼證書,對孩子未來的小升初有用。

確實,每個家長都要向現實低頭,上培優班如果是進入理想學校的一個工具,選擇也很正常。但是,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從孩子的全面發展來說,課外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

這個班到底教給你孩子的是什麼?是知識還是簡單的技巧,還是思維的方式,還是他對未來發展所需的非常重要的素養?

只有我們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正確看待培優班,選擇孩子需要的。

常爸

要不要報這些班,還是跟孩子自己的情況有關係。

首先,要衡量課堂內容對孩子來說夠不夠。

有一些孩子真的是在課內吃不飽,學有餘力,智商超群。他需要挑戰,所以上培優班也覺得很開心,甚至認為比學校裡上課還有意思。這種情況下,摁著不讓孩子去當然不行。

有一些孩子,課堂上的內容剛剛好,或者說已經稍微有點吃力。在這種情況下,你再把孩子送去培優班、奧數班,只會讓他痛苦。

其次,要找到孩子自己的優勢,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說別人報了一個奧數班,你也跟著報奧數班,別人培優你也跟著培優,每個孩子的優勢項目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的語文有優勢,結果卻被送進了數學培優班。孩子學得很痛苦又浪費時間,還不如把精力放在語文上面,他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文字工作者。這樣的孩子,應該朝著「語文很拔尖,數學不拖後腿」的方向去培養,而不是非得跟人拼奧數。總之一句話,因材施教。

我小時候也參加過奧數班,可是一點都不感興趣,上課對我來說簡直是種折磨。後來參加競賽也沒拿獎——小學低年級時靠著自己的小聰明還能拿個獎,從小學同年級到高中,什麼數學競賽的獎都沒拿過,完全就是不感興趣,上奧數課根本不聽。但我在語文上有優勢呀,什麼培訓班都不上,從小學開始就拿作文競賽一等獎,到高中成為校刊創刊主編,高考語文全市前三……

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要一條魚去爬樹,他將一輩子認為自己是笨蛋!

最後,要客觀評價自家娃。

我覺得現在造成全民奧數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評價過高。中國家長最大的迷思就是,覺得自家的孩子是個天才,不去試試奧數 不甘心。

但事實上,奧數這個玩意兒只適合前1%的孩子去搞,99%的孩子是陪跑的。家長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孩子是不是奧數天才,和學校老師(或奧數培訓老師)聊聊就知道了,他們看到資質特別好的孩子是會兩眼放光的。如果學了幾年,聊到你家娃的時候,老師眼中沒有光,只是敷衍地說「孩子還是挺聰明的」,那上奧數課開拓一下思路可以,搞競賽這條路怕是不適合了。

李老師

對,不僅僅是家長要因材施教。實際上,國家層面上也在提倡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

前幾個月中辦和國辦聯合發布了好幾個文件(備註: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裡面提到要全面進行評價改革,全面就是從小學到大學都在改,改革對人才的評價和鑑定方式。同時,還強調全面發展,說明未來對人才的需求是更加多樣化的。

這就更要求家長要先找到孩子擅長的方向,然後重點發展。

體育、美育納入中考,怎麼看?

自從知道體育和美育要納入中考後,不少家長都慌了。雲南省從今年開始體育成績和語數外一樣都是100分。教育部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爭取在2022年實現美育中考全國覆蓋。這一重大變化,我們該怎麼看呢?

李老師

體育加進中考是因為學生整體體質太差了,因為我們歷年中、高考過於關注文化課,而體育測評只要求達標即可。

但是,我們國家孩子的近視率卻高到引起世界關注。不管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起碼身體要健康吧?最怕你把他死摁在文化課裡邊,體育沒學好,眼睛近視了,最後文化課也沒有學好。

還有藝術,不管是音樂還是美術,它不只是一個技能,而是能豐富生活的精神食糧。現在好多人除了工作,自己一點兒業餘生活都沒有,就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但有些人就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富有想像力,一個小小的東西也能給他帶來快樂,就是美育帶來的生活情趣。

常爸

體育、美育很重要,這點我非常贊同。孩子的視力下降不只是因為看iPad太多,還在於戶外活動時間太少,所以現在教委要求幼兒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兩個小時,我覺得很合理。小學每天都會有一節體育課,也很合理。小小常每天放學回來我還會讓他去小區裡面騎車,湊夠兩個小時。

但我覺得不合理的是,一定要把體育的分數比重拔這麼高嗎?我要擱現在連高中都上不去。很不好意思地說,從小學到高中我體育就沒及格過。沒有什麼理由,我就是不喜歡體育,不喜歡參加活動,我寧願坐著看看書。但這也沒影響我去耶魯、哈佛讀書,創業做公號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強,就能彌補很多缺陷,你不能要求一個人什麼都好,對家長壓力也太大了。以前補個語文數學ok了,現在還要補音樂、美術,這背後不僅僅是精力問題,還有巨大的經濟壓力。

李老師

關於這個問題,咱們要從教育部和學校的公共性質來考慮。我知道有些家長會帶孩子爬山、跑步鍛鍊身體,或者帶孩子學畫畫、音樂,提升審美能力,但這都是個體行為。

教育部和學校則是服務於社會的官方機構,任務就是要從總體上提高國民素質,所以一定要適時地做出調整,以符合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家還要理性看待這個變化。

至於具體實施層面,現在才剛剛開始,需要積累經驗和改進,也希望大家耐心點。

常爸

我贊同教育中要注重對體育和美育的重視,但如何實現考試公平,如何平衡家庭壓力,可能還需要更多探索。

不過還好我們的粉絲們的孩子離中考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先不用著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咱們靜觀其變。

常爸說

聊著聊著就跑題了,進入小學的家長,中考也是一個指揮棒,不必時刻關注,也不能不關注,所以就對這次變化多說了兩句。言歸正傳,要不要讓孩子超前學習,取決於孩子自身的情況。對於課堂「吃不飽」的孩子,當然可以嘗試「課外提高」,上培優班、奧數班。但大部分家長太高估自己的孩子水平,結果跟風上課外班光當陪跑。是不是有天賦建議問問老師,有特長的話老師肯定不捨得放過。沒有天賦就安心跟著大部隊走吧,學校的東西難不到哪裡去,踏踏實實學也能考得不錯。另外,不管孩子學沒學會,我都建議專心上課,跟著老師做練習。只有跟著節奏走,你才知道自己是僅僅了解還是已經理解,即使已經理解,重複訓練還能加深理解,總之不虧。

相關焦點

  • 小學五年級了,要不要參加奧數培優班?
    所以,每次家長過來說要學奧數,我都會認真地問他,你確定你的孩子要學奧數嗎?實話實說,小學奧數還是比較難的,可以說對大部分孩子都不是那麼友好的,我接觸的孩子中,有一些孩子學起來就非常的吃力,關鍵是吃力不討好,最後變成了憎恨數學,厭惡數學,家長又覺得憑什麼自己的孩子沒有其他孩子強,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會緊張,到最後又說我教得不好,哎,我這是何苦呢,所以,我對聲稱要在我這上奧數的家長都會反問一句,你確定學奧數嗎?
  • 孩子要不要學奧數,只看一點就足夠了
    奧數之爭,由來已久。圍繞著要不要學?怎麼學?無數的專家學者都發表過各自的觀點。無非是兩種,正方說,奧數有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有條件的自然要學,反方說,奧數摧毀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愛,不應該學。更有些對奧數本身並不了解的人胡扯什麼奧數就是提前學之類的謬論,這種爭論一直持續到現在。
  • 「陪讀日記57」初中家長悔之晚矣的事情,奧數到底該不該學怎麼學
    奧數還是要學一下的。娃小學的時候總覺得不擇校不競賽沒必要學奧數。拖拖拉拉到今年上半年,準備外衝的時候,才邊刷題邊看視頻邊作業幫找答案,進行了一點奧數掃盲的工作。奧數現在沒有競賽的需求了,可以不用學太難,但完全不接觸也是不行的,當然娃的天賦夠高就隨意了。大多數普通娃,用天天練裡的思維訓練足夠了。因為是動畫講解,孩子更容易接受並理解,每個知識點就3分鐘動畫,講解之後還有幾道題來複習鞏固。如果錯了還有解析講解和加強訓練。
  • 奧數是什麼:孩子為什麼要學奧數
    學習奧數的好處1.對於孩子的成長,小學階段是學生大腦生理髮育、思維方式形成以及學習習慣培養的高速發展和積累階段,是一個決定性的階段。雖然以後在中學、大學學習的知識量以及難度會逐漸遞增,但就本質而言,多數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小學階段已經基本定型,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選擇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方式開始進入系統化奧數訓練,對孩子的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 實力名師加盟廣州樂學培優數學幫,小奧新戰艦,樂贏小升初
    廣州樂學培優數學幫影響力不斷輻射,吸引全國著名小奧金牌教練喬文濤、居濤重磅加盟!喬文濤曾任職於北京學而思教育集團、廣州揚輝培優教育,主教小學奧數,十年教學經驗。居濤是某著名私立學校筆試命題人,學員 廣州樂學培優數學幫影響力不斷輻射,吸引全國著名小奧金牌教練喬文濤、居濤重磅加盟!
  • 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讓孩子上奧數前,這幾個問題你考慮了嗎
    之前有位粉絲問過我這個問題,她問小孩讀二年級上學期,要不要讓孩子學奧數。我當時的建議真想讓孩子學,也不必那麼早。以下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不喜勿噴。 其實我沒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我印象裡上小學的時候,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參加過一次縣級的數學競賽,但當時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概念。
  • 我讓孩子學奧數,是為了獲得免疫力
    但是,還經常有一些媽媽來問我:孩子到了五年級,孩子數學一下子落後了,要不要去上個奧數班,培養下數學思維?孩子小學還馬馬馬虎,到了初一覺得數學好難,經常考6、70分,甚至不及格,現在學奧數還來得及嗎?在這個時代,你指望孩子憑著天然免疫力,去克服數學困難症或者超越他人已經不太可能,在其他孩子接過種的情況下——通過奧數或其他方式培養過數學思維,那些完全沒經過啟蒙和早教的孩子就像在裸奔……當然,你完全可以舉幾個反例:誰誰誰從來沒學過奧數,他也考上清華了啊!
  • 我為什麼沒讓孩子學奧數?
    上一篇關於孩子沒學奧數但自學數學的短文受到關注和討論。有爭議是好事。今天的短文我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的想法。奧數比賽是許多國家及國際上在進行的一項數學比賽。各國能參加國際奧賽的孩子都是萬裡挑一的牛娃。中國是這樣,法國、俄羅斯也不例外。中國攻奧數的方式們很清楚,就是不斷的刷題,練難題、怪題;攻做題技巧,以時間和量為優勢。而俄羅斯的模式是由老師給出幾道或十幾二十道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
  • 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奧數比賽停了,奧數培訓停不下來這兩個周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上海幾家著名的數學教育培訓機構。
  • 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這是一場極具有價值的辯論,正反雙方論點充足,依然沒有明確的利弊之分,對於小學生奧數學與不學的問題,依然需家長自行判斷。這麼多大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自然也無能為力。但是,大咖們的論點帶給我們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無論小學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在於利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問題,作出合理的選擇。
  • 什麼是奧數?要不要學?
    但同時也要看到,適合學奧數的學生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奧數學習也是必須要分層次、分難度,根據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內容和難度,因人因地因時而宜的。我覺得難度的選擇,最好是以學生上課能聽懂,課下花點功夫就能基本掌握為準。另一方面,我也很不贊成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平時數學課上的內容暫時還都沒有學得比較好的話,那麼還是要以平時課堂的數學內容為主,要不然花時花力花錢還於事無補。
  • 【奧數名師琅琊榜之AD】「雞血」是褒義,大班要開奧!
    另外,學習奧數也能孩子感受到樂趣,猶如層次難度設計與問題解決的趣味性和進階性讓娃感覺到學習遞進的樂趣! AD:學奧數主要看三點:1、天賦;2、成熟度;3、努力。除去小部分天賦異稟的孩子,早期女孩子心智成熟,認真度高,跟奧數匹配度比較高。
  • 小學時期的奧數到底該不該學?聽老師講解真相
    今天這個話題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大家到底對奧數又有多深的了解呢?看了這篇文章也許你會對奧數有一個全新的了解,會對自己的孩子到底該不該學習奧數豁然開朗,希望對大家都能有所幫助。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奧數:奧數的全稱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起源於前蘇聯。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 學了奧數與沒有學奧數區別居然這麼大?看看專家的回答
    平心而論,學好奧數對升學絕對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因此而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學習奧數那就是兩個字——作死。家長呢,首先要有個覺悟,小孩子這種動物,是不懂事的,能在高一高二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都算是及早開悟了,我都到高三才驚覺歲月已晚,不能再浪下去了。怎麼來引導小孩學奧數?這個說法顯得太功利了,換個說法,怎麼引導小孩勤思考?
  • 杯賽叫停的現在,孩子還要學奧數麼?
    今年已經是杯賽被叫停的第三年,很多家長都有疑問,那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作為一位五年級的家長,感受著小升初的壓力,很誠懇地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讓孩子學一下奧數。可能有家長覺得:奧數太難了,不適合我家孩子。
  • 孩子應不應該學奧數,先分析利弊綜合考量,決不能「隨波逐流」
    當代家長會給孩子報考很多補習班,其中奧數也是深受家長的喜愛,深受大家的追捧,所以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提前學習奧數,多接觸奧數,因為奧數可以開發學生的大腦還可以提高學生數學的底子。有些家長認為不應該學習奧數「奧數」反對它的人一直有很多,但是,奧數本身是沒有錯的,就像是科學沒有對錯一樣,雖然現在有很多學生學習奧數,但是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學懂,而大部分的學生都在「打醬油」。但是依然有很多家長還會把孩子送去學習奧數。
  • 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奧數?
    有一些家長問我,二年級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你這裡還收不收二年級的學生。對這類問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家長能在家裡陪伴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帶領孩子做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完全不需要參加課外的培優輔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天資很聰慧,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學習奧數知識,我也會提供在線輔導。對於絕大多數二年級孩子,如何在家裡進行奧數學習呢?
  • 學奧數不是思維訓練
    我們普通人,不需要挑戰人類極限,所以像運動員那樣進行訓練,沒有用處反而有害。但是,運動員的訓練過程有一些值得借鑑的規律、方法和技巧,能夠應用在日常運動中的。這是學習了具體的思路,不是訓練了某種思維。比如1+2+3+……+50,小學奧數有速算方法,沒學過你就不會,好用,就可以學過來。這是整體思維,學習不分奧不奧數,學到什麼就是什麼。
  • 「奧數」真的有用嗎?孩子初中數學跟不上,和小學沒學奧數有關?
    此話一出讓我們不禁開始深思,難道上不上奧數班,真會影響初中階段的數學成績嗎?一位資深數學老師表示:"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小學不上奧數班,數學成績就受到很大影響,這根本就是家長的片面之詞。」可能跟上奧數班有少許聯繫,但初中數學成績下滑,原因可絕非上不上奧數這一方面決定的。
  • 小升初分班考結束,孩子數學沒考好的父母竟真的有後悔沒學奧數的
    以我孩子班為例(其他幾個班我了解到也有類似情況)120分滿分的試卷,考到117分以上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學過奧數!所以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慢慢匯總起來之後,不少家長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對於小學學不學奧數這件事情的態度無論在過去是支持還是不支持,都比較一致的呈現出來認為還是有必要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