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呆爸
1
今天下午,我去看學區房了!
我大概是膨脹了。我們這稍微好點的學區房,單價都在4萬起了,隨隨便便一套兩居室,賣個三四百萬還要搶。
關鍵是,我就是把兒子賣了,也沒有三四百萬啊。竟然明明買不起,還要去看,那不是膨脹了是什麼?!
其實事發有點突然。
起因是今天中午,我們在家吃飯。我一邊吃老婆燒的西紅柿雞蛋面,一邊刷微信,恰好就刷到了一個房產中介的朋友圈。
她正在推薦一套學區房。雙學區,兩居室,毛坯,價格只要260萬。
同樣的小區,一般都在300萬了,它竟然只要260萬。
我當時就動心了。
我心裡默默盤算了一下,老爹老媽棺材本動一動,老婆壓箱底掏一掏,再辦個消費貸,還是可以湊個首付的。
於是,我立即微信了中介。
2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我微薄的買房經驗,我知道一套房子,如果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那十有八九不是你撿漏了,而是有什麼特殊情況你不知道。
在賣房這件事上,只有錯買,沒有錯賣。
三年前,我在這買房的時候,就曾經看中過一套房子,低於市場價20萬。中介告訴我說房東急著賣房回老家,我這是撿漏了,心動就趕緊行動。
那個中介說的信誓旦旦,誠意十足,我差點就信了。
但意外的是,當天約好房東,準備交定金之前的一個鐘頭,我突然接到另一個想撬單的中介電話,他偷偷告訴我:
這個房子裡,前兩年有個姑娘抑鬱症割腕了,所以價格才這麼低。如果你不介意,就買吧。
我介意,自然也就沒買了。
所以,這一次我反覆問了中介一些問題,比如:是不是房東要還賭債,是不是房子出過一些意外事故,是不是臨近主幹道,等等?
如果都沒有嗎,那我就去實地看看。
中介很肯定的說:沒有任何問題。這套學區房唯一的缺點就是二樓,臨著大街。房東急著出手置換,價格還可以再談。
我就拉上老婆去看一看了。
3
一般中介說的話,要打個狠折。
我們在房子裡轉了一圈之後,立即就明白它為什麼「便宜」了。
中介說它唯一的缺點是臨街,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她最多只說了一半,還有一半藏起來沒說。
我們看的這套學區房,不僅臨街,而且臨的是公路和高架橋交接的主幹道。
這種房子,我以前在南京就住過,噪音、灰塵都是24小時的。
誇張一點說,在家別說是白天了,晚上也幾乎不能開窗子,安裝隔音玻璃也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啊。
在陽臺晾衣服,會沾染若有若無的油氣味。家裡地板隔三差五不拖一拖,就會有一層層地浮灰。
這套學區房,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採光非常差。
照常理說,臨街的房子採光都不會差,有些還都是全天採光。在看房之前,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現場一看才發現,因為是在二樓臨街,樓前綠化帶上剛好有一排大樹,結結實實的把一樓二樓的陽臺、窗戶都遮擋了。
又吵,採光又差,我們雖然想買學區房,但還不至於為了一個學區就飢不擇食。260萬,咬咬牙可以買了,但我們還是放棄了。
所以,十分鐘之後,我們就打車回家了。這一趟學區房之旅也就算結束了。
4
學區房到底有沒有用?
或者說,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買學區房?
我認為是有用的。
整體上來說,一個學校之所以好,一定是在師資、教學質量、硬體設施上有優勢。
老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好學校,會在無形中,薰陶孩子很多。
口碑不是一天積累出來的,升學率的硬槓槓也不是虛的。
拿一些「好學校也有爛學生」「我們小時候上的是農村小學不也照樣考大學了嗎」特例來反駁,意義不大。
我身邊(包括在網上看到的)有很多人都認為學區房是收智商稅,是瞎折騰,燒錢。
我就有一個朋友,聽說我在看學區房,特別向我說了一番道理,他的觀點,簡而言之就是:
學習還是要靠自己,你家孩子是塊料,在哪個學校都能成材。你家孩子蠢上天,到哪裡都不成器。
他說這話的時候,信心很足。因為他家兒子從小學起就沒擇校,一路上的都是平平無奇的學校。
他也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但孩子成績一直挺不錯,去年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學。
我也沒法反駁他,只能說這是中彩票了,沒有普遍意義。我們這些還是老老實實雞娃吧。
5
至於要不要買學區房?
我的想法也很明確:
買得起就買;需要咬咬牙,借一點,貸款一點的,也可以買;需要豁出去,高槓桿周轉的,那還是別買了。
像我這樣的,目前市值兩百多萬的,就屬於咬咬牙。超過這個數的,那就是豁出去了,我暫時還沒有能力承擔。
當然,話說回來,認為買了學區房,就可以萬事大吉,或者就一定學習好了,家長可以少操心了,那絕對是想的太簡單了。
我身邊有好幾個朋友,為了給孩子買學區房,緊衣縮食、借錢周轉已經到了在我看來「變態」的地步。
有一個朋友十幾張信用卡,來回倒騰,就是為了流動一點資金,原來還抽點菸喝點酒,現在全戒了。
前幾天還告訴我,說準備周末跑滴滴、代駕了。這樣一天可以多掙兩三百塊,緩解一下壓力。
這樣緊巴巴的日子,他們至少要持續五到十年。我真心覺得沒必要。
這樣太犧牲自己,影響家庭整體生活質量,就是為了給孩子博一個升學概率,真的香嗎?
我還是堅持認為:
一個孩子成長之路,是受各種綜合因素影響的。比如,家庭、社會背景、教學師資、同學夥伴,等等。
某種程度上說,家庭的重要性,可能比學校還要大。
家長願意在孩子身上傾注更多的精力,去幫助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興趣,這遠遠不是上一個好學校可以替代的。
買得起,咱就買!買不起,我們就多陪陪孩子。一套學區房是加分項,但未必就是決定人生的唯一選擇。
今日互動
你買學區房了嗎?你在哪個城市?你們那裡房價多少?歡迎留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