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威武!
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
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咦?這時候英語怎麼不「世界通用」了呢?
這一刻,真心是覺得李蘭娟院士特別有風骨,她不光全程漢語,甚至還不說普通話,是江浙口音,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不是江浙人,分不清具體哪裡,據有些網友說是紹興話。
那麼,她難道不擔心美方沒有翻譯嗎?她難道不擔心美方的翻譯聽不懂紹興話嗎?
擔心?為啥要擔心?配不配翻譯,翻譯水平咋樣,你們能不能聽懂,是美方的事,與我何幹?
不得不說,在見慣了某些地方對外國人「細緻入微」的服務之後,老太太的這種舉動,就顯得特別解氣。
我只做好我分內的事就好了,經驗都在腦子裡,隨時都可以講出來。至於你們怎麼聽,怎麼學,能學到幾成,能執行成什麼樣,那得看你們自己了,我沒有義務把你們照顧得那麼好。
英語不「世界通用」了嗎?
前幾天,浙大「網紅教授」鄭強曾這樣批評國內的英語教學:
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然而,有些網友就說: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筆者真想呵呵。
英語流傳廣泛,是因為英、美先後成為全球霸權,和英語本身有什麼關係?難道英語就比別的語言香,就該「世界通用」?
現實總是殘酷的,歐洲航天員為了能上中國的空間站,已經學了6年的漢語,這個時候,英語不「世界通用」了。
中國取得了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勝利,美國專家要學習中國經驗,對不起,配個翻譯吧,英語好壞不是問題,我就是要說漢語,而且還要說方言。
這兩個事實已經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英語並不是天生「世界通用」的,也不會一直「世界通用」,誰厲害,誰有話語權,誰的語言就是世界通用!
前一段時間,鍾南山院士、高福院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是全程英語,筆者當時心中就頗有微詞。
現在有了李蘭娟院士這個榜樣,請高福、鍾南山兩位院士參照執行。
英語教育需要改革
李蘭娟院士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成為院士不是靠英語,英語再好也成不了「英語院士」,它只是一個輔助交流的工具,如果沒有醫學的專業知識,英語再好,能做什麼呢?
誰是主,誰是次,首先要分清楚。
現階段英語教育的問題是,我們把英語的地位抬得太高,佔用的時間太多,以至於其他很多應該學的科目,都遭到了擠壓。
不要說平時的英語課了,大家看看身邊,哪個小孩不報個英語班?從小一直到大,需要消耗多少青春,多少時間,多少金錢,然而實際作用呢?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結束語
在大家已經形成用英語交流的「慣性」下,李蘭娟院士堅持使用漢語授課,說明了這位老太太真是一位內心強大的人,這也是深厚的學識帶給她的底氣。
厲害了,李老!
#李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