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2020-12-12 超人爸爸說教育

李蘭娟院士威武!

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

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咦?這時候英語怎麼不「世界通用」了呢?

這一刻,真心是覺得李蘭娟院士特別有風骨,她不光全程漢語,甚至還不說普通話,是江浙口音,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不是江浙人,分不清具體哪裡,據有些網友說是紹興話。

那麼,她難道不擔心美方沒有翻譯嗎?她難道不擔心美方的翻譯聽不懂紹興話嗎?

擔心?為啥要擔心?配不配翻譯,翻譯水平咋樣,你們能不能聽懂,是美方的事,與我何幹?

不得不說,在見慣了某些地方對外國人「細緻入微」的服務之後,老太太的這種舉動,就顯得特別解氣。

我只做好我分內的事就好了,經驗都在腦子裡,隨時都可以講出來。至於你們怎麼聽,怎麼學,能學到幾成,能執行成什麼樣,那得看你們自己了,我沒有義務把你們照顧得那麼好。

英語不「世界通用」了嗎?

前幾天,浙大「網紅教授」鄭強曾這樣批評國內的英語教學:

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然而,有些網友就說: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筆者真想呵呵。

英語流傳廣泛,是因為英、美先後成為全球霸權,和英語本身有什麼關係?難道英語就比別的語言香,就該「世界通用」?

現實總是殘酷的,歐洲航天員為了能上中國的空間站,已經學了6年的漢語,這個時候,英語不「世界通用」了。

中國取得了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勝利,美國專家要學習中國經驗,對不起,配個翻譯吧,英語好壞不是問題,我就是要說漢語,而且還要說方言。

這兩個事實已經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英語並不是天生「世界通用」的,也不會一直「世界通用」,誰厲害,誰有話語權,誰的語言就是世界通用!

前一段時間,鍾南山院士、高福院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是全程英語,筆者當時心中就頗有微詞。

現在有了李蘭娟院士這個榜樣,請高福、鍾南山兩位院士參照執行。

英語教育需要改革

李蘭娟院士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成為院士不是靠英語,英語再好也成不了「英語院士」,它只是一個輔助交流的工具,如果沒有醫學的專業知識,英語再好,能做什麼呢?

誰是主,誰是次,首先要分清楚。

現階段英語教育的問題是,我們把英語的地位抬得太高,佔用的時間太多,以至於其他很多應該學的科目,都遭到了擠壓。

不要說平時的英語課了,大家看看身邊,哪個小孩不報個英語班?從小一直到大,需要消耗多少青春,多少時間,多少金錢,然而實際作用呢?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結束語

在大家已經形成用英語交流的「慣性」下,李蘭娟院士堅持使用漢語授課,說明了這位老太太真是一位內心強大的人,這也是深厚的學識帶給她的底氣。

厲害了,李老!

#李蘭娟#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漢語,學英語還有用嗎?
    近日,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的視頻又火了,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原因是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講解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她全程用漢語講。這些美國專家們聽著李蘭娟院士「江浙」口音的漢語,有的認真的做筆記,有的甚至聽不懂直接帶了翻譯,表情豐富多彩。
  • 都是國際交流,李蘭娟用漢語、高福用英語,代表的都是中國
    為此,如今的美國相關專家,就邀請了在中國抗疫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李蘭娟院士,進行相關的講解、傳授經驗。而在這次講解中,李蘭娟院士的一個做法,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稱讚。那就是她全程使用漢語。然而事實上,在這次對美國專家的網絡連線中,她選擇全程使用漢語進行交流。雖然李蘭娟院士的漢語帶著一口的「江浙」口音,但是那些專家都聽的很認真,甚至還有人帶了翻譯,還進行筆記。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想聽?自己找翻譯
    這個視頻我看了,說實話,心裡非常自豪,尤其是看到美國專家聽著一口「江浙」口音時,那個表情,確實也有點滑稽,如果全球說漢語,漢語將是他們的「噩夢」,不過美國專家聽得非常認真,有人做筆錄,有人帶來翻譯來聽課。
  •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幹得漂亮!想聽自己去翻譯
    李蘭娟院士又衝上熱搜了,這次同樣是讓我們自豪的原因,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傳授一下中國的抗疫經驗,李蘭娟明明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這次上課卻堅持用「江浙」口音的漢語來給大家上課,而美國專家只能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還得帶翻譯來幫忙。這一舉動讓無數國人感動,覺得李蘭娟院士幹得漂亮!
  •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前段時間,中國國際電臺對高福院士進行了採訪,事情的起因在於網上有消息稱,高福院士曾說過,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並未存在人傳人情況。一時之間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畢竟當前情況感染人數已經激增,人傳人現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倘若高福院士真的說過這句話的話,對於他目前在學術界的身份地位一定是有不利影響的。
  • 李蘭娟用漢語給美國人講知識,高姿態不迎合,英語要不要改革?
    圍繞英語的改革話題,現實中有人大代表和名校教授進行辯論,網絡上的網友也是爭議不斷。鍾南山院士早年留學於英國,他時常用英語寫家信,父親會針對他的語法進行修改,鍾南山院士的英語功底是來源於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應用。很多外國人都感嘆,一個84歲高齡的中國人說起英語來是那樣的伶俐,不由得燃起了對中國的熱愛,發至肺腑的佩服中國頂尖人物的博學。
  • 掌握「核心科技」,李蘭娟用漢語給美國專家講課,邊翻譯邊做筆記
    我國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已經取得很好成效,國外疫情卻是愈演愈烈,絲毫沒有出現頂峰的跡象,現在美國的形勢非常嚴峻,並沒有什麼有效辦法能夠遏制住,日前我們的國之棟梁-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授課,傳授他們防治疫情的經驗,李蘭娟院士說著一口帶著江浙口音的普通話,說實話,聽著那叫一個自豪,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網友:力挺鍾南山院士!
    目前,已知獲得提名的13名專家均為院士(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其中5人為教育部提名,2人為中科院提名,5人為地方省市提名,李蘭娟院士為專家提名,提名不分先後,其中有7人來自高校,而且均為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高校,除北京科技大學外均為985高校,此外有4人來自中科院系統,還有趙梓森元院士來自企業,吳祖澤院士來自軍事醫學研究院,他們均為各自行業的傑出代表,下面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部分被提名人的光輝事跡
  • 聽鍾南山和李蘭娟院士怎麼說
    別擔心,讓我們聽聽鍾南山和李蘭娟院士怎麼說。1、我能出去玩嗎?這位鍾南山院士前段時間在接受採訪時說:新鮮露天的地方有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李蘭娟院士說:「五一」是我國春暖花開長假,我們應該趁著這個節日好好休息一下,人員不是太多聚集的地方,也可以出去走走,看看,但要避免過多的人權聚集。所以兩位院士的意思是可以出去玩,但地點的選擇非常重要。2、你想要面具嗎?
  • 李蘭娟院士提醒我們,不要低估中文的力量
    但是很幸運的一點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鍾南山、李蘭娟等醫療界的「扛把子」走進了我們的視界裡。這些高齡院士一直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為我們的健康和安全保駕護航。對於今年的抗議戰鬥,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是根本數不清的。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夠在世界飛速感染的大環境當中,一步一步攻克病毒,全面控制疫情的發展。
  • 李蘭娟為何無緣共和國勳章?
    為了表彰在本次抗疫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功勳,國家公示了獲得本次表彰的人選,其中鍾南山院士成為唯一的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共和國勳章是我國最高榮譽勳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功勳卓著的傑出人士。鍾南山院士的入選,可謂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誰說非得學英語?
    老實說,我觀看了這段視頻,我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當我看到一位美國專家在聽著「江浙」口音時,這種表達確實有些可笑。如果世界說中文,中國人將成為他們的「噩夢」。但是,美國專家非常認真地聽了。有些人做筆記,有些則帶來翻譯參加講座。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從17年前「非典」肆虐時那一句擲地有聲的「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到今年1月那張感動無數國人的高鐵餐車照片,從醫半個多世紀的鐘南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醫精誠、國士無雙,獲得了「共和國勳章」至高榮譽。而李蘭娟院士那張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臉龐,也向大家詮釋了什麼是醫者最美的容顏。不過,《可凡傾聽》這一次沒有多談疫情研判,家風傳承、家庭教育成了節目追溯鍾南山和李蘭娟「動因」時詳細聊的話題。
  • 已入美國國籍的董欣年院士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的顏寧性質一樣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這次疫情的發生,很多平常時不怎麼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科學家們紛紛走紅了網絡,從疫情剛開始的「人不傳人」高福院士,「可控可防」王廣發醫生,「雙黃連之母」王延軼所長,被網友挖掘出來的「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再到近兩天的抄襲他人作品的胡紅梅老師,還有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顏寧教授等等。
  • 同為歸國博士,兩人都落選院士,為何高福卻遭質疑?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了網絡。先是從疫情一開始的時候有「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是致信舒紅兵院士的饒毅校長。
  • 鍾南山座談會撒狗糧,提及妻子嘴角上揚,網友:吃得猝不及防
    自1月末,我們聽從鍾南山院士的話「自我禁足」後,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明顯控制,並進入第二階段,但境外輸入與無症狀患者的病例增多,也讓我們十分惶恐,這還咋敢出門?最近,有記者採訪李蘭娟院士時,把我們的煩悶和顧慮轉達給了工作繁忙的李院士,她回答了我們心中的疑惑。
  • 鍾南山立像,網友罵其為「魏忠賢」!疫情未散,就如此對待英雄?
    專家都在說,12月是疫情死灰復燃的高發階段,但12月已經過去一半,與美國、印度每天新增上萬的感染人數相比,我國只有在黑龍江、四川、重慶等地出現零星的感染者,其中大部分屬於外來輸入型病例。我們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戰「疫」成績,離不開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專家和一線工作人員共同的攻堅努力。
  • 鍾南山入選共和國勳章人選無可厚非,但是李蘭娟院士呢?
    當初鍾老在被提名的時候底下很多評論都在說李蘭娟院士也應該加進去。簡單的來說我們要清楚三點:第一點就是李蘭娟院士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確實貢獻非常之大,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第二點就是共和國勳章名額有限。第三點就是這次共和國勳章授予時機的特殊性。下面我詳細闡述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