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天子:除了周平王,西周竟然還有一個末代天子周攜王

2021-01-07 票非人的有歷史

文/雙尾貓

《史記》記載周幽王死後周平王繼位然後東遷,中國進入春秋時期。

但是根據《竹書》和其他古籍記錄周幽王去世後還有一個個周平王並存的天子—周攜王。那麼周攜王就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網上有不少周攜王的介紹,但是有不少是屬於網文性質。所以今天筆者就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復推一下。

(一)隻言片語的記載

首先關於要說的是關於周攜王的事跡記載的非常少,僅僅有《竹書紀年》還有《清華簡》以及左傳有隻言片語記錄。

古本《竹書紀年》的記載是:「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周二王並立。

《清華簡》記載則是:曾(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即伯服)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

目前只能確定周攜王是周幽王的弟弟。還有就是他的主要支持者是虢公翰以及邦君諸正。除此以外就是周攜王在位二十一年。

虢國東遷前(圖片來源:地圖裡的興亡)

《國語》裡則是有:攜王奸命諸侯替之的說法,說明他的王或者天子身份還是獲得周王室甚至諸侯認可的。不然也不會用王來稱呼並且用諸侯替之的說法。

而關於攜的意思有說地名,因為《竹書記年》就提到立於攜。但是也有人認為是諡號因為「息政」或「怠政」被稱為攜。

關於在位時間有人認為二十一年是晉文侯二十一年有爭論,因為《竹書記年》是魏國史書。直到《清華簡》的發現這樣的記載: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晉文侯乃逆坪(平)王於少鄂,立之於京師。這裡確定了《竹書記年》裡周攜王確實在位二十一年。

當然除了這些基本上就沒有更多的記載了,而《清華簡》是近幾年才破譯解讀的。所以周攜王在文獻中記載不是一般的少,用隻言片語來形容都不為過。

(二)攜王的支持者都有哪些

既然已經說了有一個是虢公,有人認為虢公就是邦君諸正。因為《竹書記年》裡有提到的是虢國,但是虢公只是邦君諸正的一員。

說到這裡我們看看啥叫邦君諸正,先說說邦君。許多人把邦君和諸侯混淆了,這個可以理解在春秋時期邦君就和諸侯混淆。

根據研究西周的邦君應該是指周王畿之內的封君,義盉蓋銘文上有,「(佮)即邦君、諸侯、正、有司大射」這裡的諸正應該指的是官員。

我們知道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所以周天子的王畿也是由大大小小的封臣管理的。但是相對諸侯,周天子對邦君的控制權可是很強的,

五祀衛鼎中的「邦君厲」就是這樣一個畿內封君,他擁有周王授予的土地。畿內邦君的屬官是由周王任命的,因為豆閉簋銘文就記載周王任命豆閉繼其祖考,擔任「邦君司馬」。說明這些邦君是相比外面的諸侯權力要小得多。

而諸正則是各種官員的稱呼,比如有正、少正(小正),則也指邦君屬下的執事人員。

在邦君諸正中,虢公在周厲王到周宣王時期作為卿士經常領兵自然是邦君諸正們的領袖。

所以在周幽王遇害後,面對原來的太子。虢公和原來周幽王的近臣們自然不會擁立太子,一是周幽王的死和太子有關二是怕被清算。

作為關中地區的一線管理者他們手裡還有不少人口還有軍隊,在以往的研究中西周在關中地區有被稱為六師的機動部隊,六師的成員還有各級軍官就來自這些人。如果他們沒有一定的實力怎麼能讓周攜王維持二十一年的統治?

(三)虢季子白盤的新解讀

虢季子白盤

如果僅僅依據上述資料還是遠遠不夠,最近北大教授韓巍老師根據對兩周青銅器研究有了新發現。其中韓老師提出一個新觀點,當然要說新也不算新,那就是虢季子白盤的形制不符合西周后期的特徵。三門峽虢國墓地年代也被估測造了。

虢季子白盤的內容是這樣的:「隹①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② 。不③顯子白,壯武於戎工,經維四方。搏伐獫狁,於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聝於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⑤周廟宣榭,爰饗⑥。王曰:「白父,孔顯又⑦光。」王賜乘馬,是用左⑧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戉⑨(鉞),用政⑩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這件青銅盤記載虢季子白攻打獫狁,一直打到洛水之陽、這裡的洛水是北洛水,其中斬首五百俘虜五十的戰績。過去這件寶器被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器物,但是在文物形制上不符合當時形制反而更符合東周開始時的特點。

韓巍老師結合以前的一些觀點認為,這個青銅盤記載的王是周攜王。認為《小雅六月》所記載的獫狁入侵路線是自東向西的,不符合周宣王時期狀況。

所以虢季子白盤應該反映的是發生在周攜王十二年是的一次軍事行動,而虢季子白盤的在性質上屬於寶器又出土於陝西寶雞一帶,韓老師認為那時虢國還沒有東遷。而三門峽虢國墓地並不符合西周晚期的特點,也許虢季子白盤反映了西周六師最後的輝煌。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如果真是韓老師認為的那樣只能說周攜王盡力了。

相關焦點

  • 西周滅亡,周平王實是第一罪人
    周王朝以東西二周合稱八百年天下,而西周與東周的分野是周平王東遷洛陽。如此看來,周平王可稱為東周的開創者,然而這位開創者實際又是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這一切還得從周幽王身上講起。他們之間除了都因昏庸以致亡國外,還有另一個共同點——寵信婦人。夏桀寵溺妺喜,商紂聽信妲己,周幽則獨愛褒姒。可惜褒姒是個高冷的美人,不愛笑,周幽王為了博美人歡心用盡手段都沒有效果,有一天突發奇想得出一個主意,點燃烽火臺上的烽火,假意引諸侯前來救援。看著諸侯受騙狼狽往返的身影,褒姒終於哈哈大笑。於是幽王以為得計,為褒姒「數舉烽火」,結果是諸侯不信,再也不來了。這就是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 西周滅亡後,兩個周天子的正統之爭
    眾所周知,周平王東遷洛邑是西周過渡到東周的一個標誌性歷史事件,然而從西周滅亡到東周建立的這段歷史時期,周王朝卻出現了兩個周天子,並且為了爭奪正統之位,他們展開了一場鮮為人知的較量,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要想了解這些,我們必須回到那個風詭雲譎的時代一探究竟。
  • 西周殘史,周幽王被殺後又傳兩世,豐王攜王成為諸侯的棋子
    ,但幽王死後的西周仍然傳承了兩代天子,西周的滅亡的主因就是內亂,王室在傳承300餘年後,出現兩王並立的混亂局面,幽王被殺,平王東遷,王室從此跌落凡間,淪為諸侯的附庸,     這時在周朝北方的有褒氏不朝,周幽王帥兵討伐,有褒氏戰敗,褒國國君褒姁獻出財物和女兒褒姒,以贖其罪,褒姒貌美,由此專寵後宮,並生下一個兒子,取名伯服。
  • 周朝末代天子有多窩囊?八十多歲被債主堵門,躲在高臺上偷偷哭泣
    作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聲)王姬延是如何將王朝帶入絕境?亡國之前,他都經歷過什麼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最後的目的地是什麼?周朝第41位天子姬延,慎靚王姬定之子,慎靚王於六年(前315年)登基。
  •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探尋「天子駕六」 品味東周文化
    整座博物館佔地1700多平方米,呈下沉式,有兩個展區,第一展區展示東周王城概況、王陵遺蹟、珍貴文物,第二展區展示「天子駕六」大型車馬坑,讓您全方位了解東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禮樂文化、喪葬禮儀、城建規劃等。  周朝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綿延約800年,分西周、東周兩個階段。  公元前771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外族入侵,西周滅亡。
  • 為什麼周平王東遷之後,周朝就沒落了?
    但根據《清華簡系年》對周攜王卻有明確記載,《清華簡系年》記載的都是秦朝以前的歷史竹簡,應該在秦朝以前就被埋入地下,只到西晉時期才被發現,後流散境外,只到2008年被清華校友在境外拍賣所得後,才捐贈於清華大學收藏。公元前770年,西周滅亡後,宜臼被擁立諸侯擁立為周平王。而周幽王還有一個弟弟叫餘臣,周幽王的寵臣虢石父等人便在攜地擁立了餘臣為周攜王。
  • 晉文侯定天子、行徵伐,開創晉國霸業之基,成為歷代晉君的榜樣
    晉文侯夫人墓出土的玉器晉文侯登基那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繼位,敲響了西周王朝的喪鐘。之後聽聞犬戎襲擊鎬京,諸侯們才匆匆趕來,不過已經是為時已晚,周幽王死後,諸侯擁立了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另一邊,周幽王的另一個兒子被虢石父擁立了為天子,是為周攜王。就這樣,諸侯們擁立了周幽王,現在又出現個天子,導致周朝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
  • 戰國時除了周王朝還有東周國與西周國,兩位諸侯將周天子徹底架空
    在最近上映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西周國和一個東周國。我們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那麼戰國末期時東周都快結束了,怎麼又冒出來個西周國呢?其實,此西周非彼西周,此東周也非彼東周。它們不是周天子的周王朝,而是諸侯建立的諸侯國。
  • 史上最早的政治聯姻:西周天子與姜姓王后
    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遼朝有一個獨特的現象,那就是耶律氏作為皇族,他們每一位皇帝的皇后必定是蕭氏女子,這是為什麼呢?可是,你知道嗎,在遼朝之前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實際上早已出現過這樣的政治聯姻,那就是西周天子與姜姓王后的政治聯姻。眾所周知,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拜姜尚為軍事統帥,從西岐出兵,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朝軍隊後,又一路東進攻陷商朝都城朝歌,商紂王一看大勢已去,只得跑到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 建立東周的周平王在西周滅亡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周王朝以東西二周合稱八百年天下,而西周與東周的分野是周平王東遷洛陽。如此看來,周平王可稱為東周的開創者,然而這位開創者實際又是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這一切還得從周幽王身上講起。 周幽王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很高,堪比夏桀和商紂。
  • 周朝末代天子有多窩囊?年逾八十被債主堵門,躲在高臺上偷偷哭泣
    那麼,作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聲)王姬延是如何把王朝帶向絕路的?他在亡國前都遭遇過哪些不堪回首的經歷?最終歸宿又如何? 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慎靚王姬定之子,周慎靚王六年(前315年)登上王位。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
    周赧王作為最後一位周天子,其即位之時周王室已經衰弱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周天子早已徹底喪失了對天下諸侯王的控制,就連周王畿分割出來的西周國和東周國都不將這位名義上的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周赧王最終的結局,也的確算得上是窩囊至極。
  • 成語「諱莫如深」中「莫」指的是西周末年周攜王的封國「莫國」?
    成語「諱莫如深」中「莫」現今有解釋認為「莫」是西周末年周攜王(姬餘臣)的封國莫國/鄚國。認為成語影射東周初年的二王並立(周攜王與周平王),認為正史中對周攜王的記載皆語焉不詳,此說引用戰國魏史《竹書紀年》、戰國楚簡《系年》中周攜王的歷史記載。
  • 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窩囊人生,被秦人趕出王宮,被債主逼上高臺
    歷史上的周赧王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在位五十九年,為歷代周朝歷代天子之最。不過對於周赧王來說,長壽並不算什麼好事兒,因為活得越久,自己所受的屈辱就越多。沒辦法,誰叫他生錯了時代呢?周赧王在位的時期,已經是戰國後期。此時的天下早已經不再是周朝的天下,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句空話。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後一個天子,要知道它的結局有多窩囊,看看他的這個諡號「赧」就知道了。周赧王本名姬延,赧在歷史上是不能作為一個天子的諡號的。赧(讀nan),意思是因羞愧而臉紅,取這個名字實際上就是愧對祖先的意思。
  • 堂堂天子兩次被趕出王宮,還欠了一屁股債,周赧王活得確實是窩囊
    談秦說漢(361)堂堂天子兩次被趕出王宮,還欠了一屁股債,周赧王活得確實是窩囊周赧王姬延繼位之時,周王室已經分裂為東周公國與西周公國了。東周公國的都城在鞏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鞏義;西周國的都城在王畿河南之地,瀍水以西、洛河以南。周赧王最初居東周的王畿,號稱「成周」,下轄東周與西周兩個小公國。
  • 正史為什麼不提與周平王並立的周攜王?這樁千年懸案沒有那麼簡單
    歷史上有一位和周平王(平王東遷的那位平王)並立達21年的周攜王,在《左傳》上隻字未提的周攜王。根據《竹書紀年》和《系年》記載,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廢了申後生的兒子宜臼的太子位。立了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要殺了宜臼和申後。為了這事,老丈人申侯和周幽王大打出手。
  • 從宗周傾覆引發的平王東遷和二王並立,看周攜王真是亂臣賊子嗎?
    東周王朝的衰亡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有著數百年之久,可是即便是衰微,其體制也維持著王朝的存在和影響力,支撐有數百年。 雙方軍隊在驪山腳下的戲地遭遇,具體經過現在無人知曉,可在宗廟祭祀、得到祖先承認的周天子和周太子,即周幽王和太子伯服死於亂軍中,申侯和還不是周平王的宜臼入主被犬戎禍害成一片廢墟的鎬京
  • 連天子都淪為傀儡
    不過周公和召公也沒有逆轉王室的下滑,西周國勢繼續衰落。在當時,由於沒有天子了嘛。原本歸屬天子的財產,比如周天子的主力軍團,也就是著名西六師,被王室近支諸侯紛紛瓜分。諸侯們就像打土豪分田地一樣,瘋狂地攫取王室財產。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後來導致西周滅亡的大禍害鄭桓公。
  • 周天子坐擁天下,為何最後需要借錢,來維持天子800年尊嚴
    畢竟有著神話傳說的牽引,還有就是周王朝的誕生,也造就成了後來的春秋戰國的混戰的局面。其實發生在周朝的故事還是蠻多的,武王伐紂、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等等。不得不說的就是流傳最廣的故事,那就是周文王車拉姜太公的事情,讓周朝可以延續八百年的故事。當然這個事情也是歷史傳說,並不能作為真實的事件。可是周王朝,在後期的經營過程中,也差不多歷經了將近八百年,整整存活了7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