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毅中: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需重視攻克源頭制氫

2021-01-09 新京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8輛和290輛,同比分別增長7.2倍和28倍。1-11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35輛和948輛,同比分別下降34.4%和29.1%。業內認為,在政策和巨大市場空間推動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有望加速發展。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長李毅中在新京報舉辦的「智引未來,向新而生」超級汽車論壇上表示,近兩年來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熱門話題和投資風口,在氫能產業鏈中,制氫是源頭,氫氣是二次能源需人工製備。制氫工藝路線已有明確界定,安全性環保性等已成共識2020年氫燃料電池產業政策密集落地,2020年9月份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門專門發布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提出建立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強調「要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提供經濟、安全的氫源保障,探索發展綠氫,有效降低車用氫成本」。10月27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發布,提出2030-2035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100萬輛左右。11月2日,國務院正式下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到2035年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其中將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車稱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在第六章「完善基礎設施體系」中專列了第三節「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其中明確「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未來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李毅中認為,可以說國內對制氫的工藝路線已有了明確的界定,近一年多來經過對制氫路徑及其科學性、環保性、經濟性、安全性的評價似已形成了業界的共識。李毅中表示,在氫能產業鏈中,制氫是源頭,氫氣是二次能源需人工製備;現有產業化的工藝路線有兩類,即化石能源制氫和電解水制氫,電解水制氫還需大力降低電耗,提升電效率,降低成本,兩條工藝路線可以概括為「灰氫不可取、藍氫方可用、廢氫可回收、綠氫是方向」。制氫是源頭,需進一步攻克破解「氫源」難題氫能及利用的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注-使用等環節。李毅中認為,經多年研發攻關,我國燃料電池的製造、應用以及氫氣的儲運、加注取得巨大進展,正在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對氫氣來源的關注和研究還不夠,在明確界定製氫工藝路線的原則下,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如何破解「氫源」難題。對於如何破解「氫源」難題,李毅中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是要有一個合理的、務實的規劃,制定標準,明確方向,防止盲目。據悉,目前氫能已成為國際能源熱門話題。美、德、法、日等都陸續出臺了國家級的氫能規劃或預案。我國相關省市、企業和機構也積極行動,近年來也紛紛出臺一些方案,提出發展願景,各有特色。但總的看,對「氫源」關注研究不夠。尤其是難以形成全國整體概念。因此需相關部門組織調研編制,根據應用場景、市場需求,從能源革命的視角提出氫源階段總量、布局、路線等指導意見及相應的標準、規範,同時要抓試點示範。第二是要抓緊加快CO2捕集、封存和利用的研發攻關和產業化。李毅中認為這是「灰氫」變「藍氫」,由「不可取」變為「可以用」的關鍵,並表示在這個難題未解決以前,建議不宜新建化石能源制氫,同時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列為重大科技專項予以支持。第三是要開展工業含氫尾氣中氫的回收提純利用。李毅中介紹,廢氫回收畢竟是當前較現實的途徑,如煉油、乙烯、氯鹼尾氣中含有不同比例的氫氣;他表示氫氣是石油化工寶貴的資源,通過加氫精制、加氫裂化等工藝過程可提高質量和收率,可以將其進一步分離提純得到氫氣,除自用外餘量外供,需協調平衡。在李毅中看來,廢氫回收要投入資金技術改造,需經濟可行,不能將資源量視為可回收量,也不能本末倒置。第四,李毅中提到發展氫能要置於實現2030年前CO2排量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大目標之中。「發展氫能必須置於以上大目標中,絕不能為生產氫氣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灰氫必須變藍氫,方向必須是『無碳綠氫』。」李毅中解釋到。最後一點,李毅中認為應予支持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發展氫能的思路。據了解,寧東明確走「光伏發電電解水制無碳綠氫」的工藝路徑,提出用綠氫作原料耦合煤化工等思路。李毅中表示,五部委制定的氫能汽車試點城市方案也應將氫氣製備納入重點,國家能源局也很重視「可再生能源制氫替代化工用氫試點示範」,如將寧東列為國家示範區,可為其他地方發展提供思路。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氫燃料電池汽車前景起爭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前景有些暗淡。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前景如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究竟如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繼9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降至個位數後,10月產銷數據依舊慘澹,分別完成77輛和79輛,與電動汽車產銷量的強勢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迎「春天」
    中新網成都電 (單鵬)「實現新能源革命,就必須實現儲能的革命,要靠新能源汽車帶動。」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4日至5日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表示,在車用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燃料電池產業鏈基本建立。  清潔高效、來源廣泛的氫能是中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現狀、挑戰及未來方向
    摘要:作為在應用環節裡真正意義上零排放的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有其獨到優勢。燃料電池汽車具備綠色環保、加氫時間短、續航裡程長等優點,但發展關鍵在於氫能產業和氫能供給體系的建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僅影響出行方式,同時更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
  • 2020年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報告|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源|氫...
    隨著煤制合成氣、煤制油產業的發展,煤制氫產量逐年增多,其規模較大、成 本較低,制氫成本約 20 元/kg,煤氣化制氫具有較大發展潛力。電解水制氫在我國氫氣佔比中 僅佔約 4%,但在日本氫工業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其鹽水電解制氫的產能佔日本所有人工制氫 總產能的 63%。我國氫能資源在全球範圍具有一定性價比優勢。
  • 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氫氣從哪裡來?
    如果不能保障氫氣,發展氫燃料電池就沒有意義。目前已經找到資料介紹說,通過工業上制「氫」是基本途徑,主要有:①電解「氫」。這是中學裡就學過的知識,許多人也做過這個實驗。許多專家介紹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能量進行水的電解,可行實現工業化生產;②從化工副產物中提取氫氣。
  • 中國始終站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沿!
    氫燃料電池車備受全球青睞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看好氫能在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世界其他國家也十分認同氫能在汽車行業的重要性。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領導下,也紛紛把發展氫能產業的重點放在規劃上,並採取實際行動推動了氫能產業的發展。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關注受益公司(股)
    來源:證券時報北京市8日正式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 國家點名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其前景究竟如何?
    2018年12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發了國家領導人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看法。文中指出要協調推進純電動、混合動力以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其中重點強調了當下應加大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力度,引起廣泛關注。
  •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分為酸性燃料電池和鹼性燃料電池;按電解質的種類不同,有酸性、鹼性、熔融鹽類或固體電解質:鹼性氫燃料電池(AFC)、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PEMFC)、磷酸氫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氫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氫燃料電池(SOFC)。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王漢星談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鋰電池,而事實上在傳統內燃機與鋰電池爭奪汽車動力市場的同時,燃料電池的競爭力也不容忽視。本周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氫燃料概念上市公司走強,將市場的目光再次引向「氫鋰路線之爭」,氫燃料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選項,其發展現狀、瓶頸、以及未來究竟如何?
  • 氫燃料電池汽車,打得過純電動車麼?
    作者 | 孫鳴遠題圖 | 寶馬i8氫燃料電池版本前幾天,寶馬集團首次公布了BMW i Hydrogen NEXT動力系統的技術細節,也就是新一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系統。該系統所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壓縮氫氣和空氣中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能夠產生高達125kW(170匹)的功率。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抑或說,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2020年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融資超過100億元(86.15+15=101.15)。氫能產業鏈一、政策1、氫能寫入《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氫燃料電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氫氣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板(負極),經過催化劑——鉑的作用,氫原子中的一個電子被分離出來,失去電子的氫離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正極),與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水,如圖所示。   由於供應給陰極板的氧,是從空氣中獲得的,因此只要不斷地給陽極板供應氫,給陰極板供應空氣,並及時把水(蒸氣)帶走,就可以不斷地提供電能。
  • 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毋庸置疑,但成本是影響其推廣應用最大的瓶頸
    燃料電池是人們努力開發的一種電動汽車車載電池,各公司都在致力於開發甲醇改質氫燃料電池、汽油改質氫和純氫燃料電池,且裝車進行試驗,比較成熟和具有實用意義的燃料電池車已投放市場。特別是燃料電池的過渡型車型,即燃料電池混用鋰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
  • 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 誰才是內燃機的終結者?
    氫燃料懷疑論者指出,傳統制氫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與燃料電池節省的一樣多。要想藉助風能、太陽能和非高峰時期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足夠的氫,也不太可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客座教授、牛津大學工程科學教授高塔姆·卡爾加吉(Gautam Kalghatgi)表示,即便可以,配送和存儲成本也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 氫燃料電池汽車,打得過純電動車麼?-虎嗅網
    該系統所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壓縮氫氣和空氣中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能夠產生高達125kW的功率。此外,寶馬集團還與豐田汽車公司合作,雙方將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BMW i Hydrogen NEXT動力系統就是搭載的雙方合作研發的燃料電池,和寶馬集團獨立研發的燃料電池組和整體驅動系統。
  • 氫燃料電池汽車:蛋糕還是陷阱?
    「根據規劃,豐田將從今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氫燃料電池,目標是使燃料電池汽車在2020年的全球產能增至3萬輛,在2025年增至20萬輛——顯然,該公司的成立是其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之一,是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戰略布局無法繞開的重要一步。「未來這6家企業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氫燃料電池車在華研發、落地和普及。」
  • 攻克核心關鍵技術難關 氫燃料電池「即將騰飛」
    就在近期,燃料電池推廣就出現了不少好消息。近日,上汽集團與華誼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發揮所長攻克關鍵技術,實現基礎核心材料的國產化替代。在氫能供應設施建設領域,雙方將共同探討甲烷加注站改建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園區的可行性。據了解,在國內自主品牌中,上汽集團是我國汽車行業中首個提出「氫戰略」的車企。
  •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宋健: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應尊重市場規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電解水制氫不經濟副產氫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發展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不能。2020年是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之年。談及當下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現狀,宋健告訴記者,「單單拿氫氣的製取來講,如何降低制氫成本就是當下市場面臨的一大難題。」宋健表示,假如採用電解水制氫,只要電價降下來,就能使得制氫的成本降下來。不過,即使電解水制氫能夠得到綠氫,但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說,損失很大。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打開APP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4 08:58:44 氫的重量特別輕,它比汽油、天然氣、煤油都輕多了,因而攜帶、運送較不方便,但氫作為燃料仍然被認為將會成為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氫燃料作為能源的突出特點是無汙染、效率高 、可循環利用。   燃料電池汽車也可以算作電動汽車,但你可以在五分鐘內給電池灌滿燃料,而不是等上幾個小時來充滿電。燃料電池汽車也是電動汽車,只不過「電池」是氫氧混合燃料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