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中的「活人雕塑」,熱到中暑都不能動,為何應聘者仍然那麼多

2020-12-26 旅途中新的自己

我相信當你旅行的時候,你總會去一些紀念館或者一些古鎮和充滿回憶的地方,這裡除了風景優美,還有一些工作人員,但是很多人都沒有發現,比如這裡的「活雕像」,可能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但實際上,這樣的雕像在景點也經常見到,所以問題來了,做這樣的「活雕像」真的掙錢嗎?今天我要說的是景區中的「活人雕塑」,熱到中暑都不能動,為何應聘者仍然那麼多

我們知道普通人看到雕像後的第一反應是欣賞和觀看這樣美好的公益,然後拍照,尤其是中國人,畢竟出去了沒有留下好的回憶總是很可惜的,但一般真正的雕像只有死的不會動,活著的雕像就不一樣了,它的優點是可以和遊客互動,擺好姿勢,讓大家玩得更開心,但是這個職業工資很高,更高的工資意味著他們付出更多。

作為活人的雕像,基本上是不動的,像真正的雕像一樣,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它們也不允許移動,除非是與遊客互動,有些雕像夏天需要穿冬裝,很容易中暑,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做,最重要的是在臉上甚至身上塗了很多顏料,很難受。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申請這份工作,為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錢,因為工資真的很高,還有多餘的錢,所以和遊客合影的話差不多能拿到20塊錢,還有很多人用這麼貴的價格和他們合影,所以說一天下來工資根本不低於正常人,另外,這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學歷,只要自己專注力夠好,就能吃到這份苦,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申請這樣的工作。

景區這些人不僅能拿到和遊客合影的錢,還能拿到景區給他們的保底工資,所以一個月花一萬多元應該沒問題,就算景區分了,也不是小數目,但對於這樣的作品的存在,很多網友認為還是喜歡真實的雕像,不會動,這種活像雖然也不錯,但是真的很嚇人,經常會嚇到人,甚至會嚇哭孩子,然而我認為這恰恰是因為他們扮演的太像了,才會有這樣的效果,不是嗎?不知道你有沒有被這些雕像嚇到?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景區裡的「活人雕塑」,熱到中暑也不敢動,但應聘者卻多如牛毛
    一般情況下「雕塑」都是為了用來紀念某個人,好比如那些對時代貢獻很大的人,後人為了緬懷他們就會做一個雕像。但也有一些景區做雕像僅僅是為了裝飾,讓景區看起來更加的美觀。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很無釐頭的雕像,同時也叫不出雕像的名字,當然對於景區來說,他們不僅僅滿足於雕像。
  • 向中暑宣戰!| 中暑已成今年全國跑者的頭號公敵!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急救人員將冰袋敷在患者的脖頸處。可以初步判斷,這次救治跟高溫急症有關。今天多個跑步群在熱議,部分賽事多名倒地的選手,最終證實為高溫急症。 高溫天跑馬拉松,本身就是一個大概率風險事件。依然還有那麼多賽事在舉辦,依然還有那麼選手趨之若鶩。殊不知,高溫急症已悄然成為今年全國跑者的頭號公敵!
  • 中暑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中暑所致
    3.重症中暑症狀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4.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 趁「熱」收下這份預防中暑指南
    3.爭取半小時降溫至39℃以下一旦自我感覺中暑,首先要迅速脫離高溫高溼的環境,到陰涼通風處靜臥,避免高強度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有條件的話,要到空調房中休息,並儘可能去掉衣物以助散熱。神志清醒者應及時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輕度中暑者經以上處理即可恢復。如果症狀比較嚴重,需要至醫院診治。
  • 醫者名片|我是不是中暑了
    眼下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高溫天氣下,千萬別把中暑當小事。中暑危害超乎想像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以高熱、皮膚乾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不過,也有網友小心翼翼地提出,民間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這樣做不太符合傳統文化,尤其是鍾南山名字下面的那一行出生日期(1936年10月——)讓人看著彆扭。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傳統文化和民間忌諱的角度,跟大家探討一下,給健在的有聲望社會賢達立像真的不合適嗎?
  • 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上周四晚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接連收治5名中暑者,其中一人因熱射病死亡,一人被收入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治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柴豔芬提醒,患上熱射病後死亡風險極高,所以面對中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中暑為什麼會死人?對中暑決不能掉以輕心!
    近日,日本愛知縣一名小學一年級男生在參加校外活動時中暑身亡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北京連降大雨後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容易中暑的時候,快來了解一下中暑的危害以及如何預防吧。
  • 中暑的症狀是什麼 怎麼治療中暑
    嚴重中暑也稱熱衰竭,症狀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噁心、嘔吐;瞳孔放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眩暈;頭痛;意識喪失。  二、怎麼治療中暑?中暑後急救方法  1、馬上脫離高溫環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  2、鬆開或脫掉衣服,讓病者舒適地平臥,頭部抬高。可以用東西將頭及肩部墊高。
  • 天氣這麼熱?怎麼預防中暑
    天氣這麼熱? 中暑,由熱平衡障礙或水鹽代謝紊亂引起,因人體大量出汗,水分喪失,導致電解質丟失、循環血量減少致使出現頭痛、頭昏、出冷汗等,嚴重者甚至可發生死亡。
  • 高一新生軍訓中暑死亡……三伏天真能熱死人?中暑的「對」與...
    中暑是人體在高溫、高溼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因體溫調節失衡、散熱功能衰竭、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疾病,多由夏季在室外暴曬,或者高溫環境下體力勞動、長途行走、田間作業等引起。老人、產婦、慢性病患者等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以及過度疲勞、過量飲酒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中暑。
  • 中暑了有什麼感覺?炎炎烈日下該如何預防中暑?
    還記得昨天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篇文章《地面溫度55℃,攝像頭拍下揪心又暖心的一幕》,重慶的一名交警在執勤過程中因為天氣炎熱而中暑倒地,受到群眾的熱情幫助,在稍作休息之後,情況好轉。這則新聞感動了無數人,也給人們提了個醒: 高溫天氣工作,一定要注意防暑,多加休息哦!
  • 狗子熱暈了頭,錯把雕塑當主人,搖尾求吃雪糕:分我一點吧!
    狗子熱暈了頭,錯把雕塑當主人,搖尾求吃雪糕:分我一點吧!天氣熱了,大家都喜歡在家裡準備一些雪糕。回到家,打開冰箱吃上一根,整個人心情也變好了。不得不說,雪糕真是夏日解暑的好東西!而這件事情,似乎動物們也都知道。
  • 應聘者是否可以拒絕背景調查?
    從企業角度來說,背調有兩個基本目的:其一,是為了核實應聘者簡歷及從業信息的真實性;其二,是為了合理評估並定位特定求職者。通過背調工作提升人力資源招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所以,一般情況來說,背調是合理的,沒有必要也不能拒絕。但是,如果特定企業的背調程序不合法或者背調內容不合理,作為應聘者個人是可以理直氣壯拒絕的。
  • 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近期,廣東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預警更是持續生效中。高溫天氣,不少人仍堅持在戶外工作。有的人認為,中暑不過是口渴、頭暈,體溫高了些,只要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實不然。中暑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 安全預警:近期多個工地出現中暑!工人因中暑從腳手架跌落!防水保溫...
    除常見的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大、勞動時間長、過度疲勞等,都有可能引發中暑。中暑嚴重時,還會造成暈倒,如不及時施救,甚至有生命危險。 如高溫或高溼、烈日或通風不良環境中長時間從事繁重體力勞動,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代謝增強,均可使產熱增加。 二是熱適應差。如高血壓、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肥胖、營養不良、年老體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飲酒、飢餓人群突然進入熱區工作,均可能中暑。
  • 非洲天氣那麼熱,為什麼黑人來中國會中暑?答案你一定想不到!
    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非洲小哥,夏天來北京旅遊,沒想到在天安門廣場中暑,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非洲有的地方氣溫高達58度,都活得好好的,在中國40度就中暑了,這到底為什麼呢?今天為大家解答一下。
  • 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 治中暑重在快速降溫
    與此同時,全市多家醫院相繼接到中暑病例。醫生提醒,高溫天氣應做好防暑降溫,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嚴重中暑可能喪失行動能力「一個晚上來了3個中暑病例,有一例已經住院治療。」昨日,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魯金勝告訴記者。據了解,入夏以來,翔安醫院急診科室已經收治了10多個中暑病例。
  • 應聘者這樣表現讓人吃驚
    看到一個電視節目,一名二本畢業的大學生投了上萬份簡歷仍然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連面試機會只獲得過一次,心中憤憤不平。節目組邀請了一位大企業的資深HR作為一名面試官來對他進行分析。於是這位面試官拿著應聘者的簡歷結合自己工作經驗分析起來,直接坦言雖然應聘者製作了看似非常漂亮,除了中文還配備了英文版的簡歷,但內容上並沒有太多亮點和能力展現。
  • 貓咪也會中暑,甚至還會致命!貓咪中暑後如何判斷並處理呢?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多數地區已經邁入三十度,甚至有的地區達到了四十度。對於夏天,我們都會給自己減衣,一件短袖一條短褲,仍然會熱到不行。每當看見滿身是毛的貓咪,都不由產生了疑問,貓咪它不熱嗎?其實貓咪也是會熱的,甚至還會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