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寺院,那喧鬧之聲從山門外就開始了,一直薰染到大雄寶殿也停歇不下來。應該肅穆莊嚴的藏經閣,同樣是人滿為患。偶爾的遊客因言差語錯吵鬧起來,亂鬨鬨,即便是端坐的佛祖也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這天下蒼生哪一個不想生活在沒有煩惱的世界,又有哪一個不嚮往西天無憂無慮的淨土?這所有的一切都在佛家的妙法之中,所以,求佛的就擠破了佛家的道場,求財的就跪爛了佛前的蒲團,還有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物,走進寺院山門之前說起佛祖還是一臉的不屑一顧,沒想,看到慈悲的佛祖竟然不由自主地膜拜,那虔誠,比我們這些草民尤甚。
恰恰,包頭市的這座妙法寺,山門內外儼然兩重天。儘管山門外商販的叫賣聲和喧鬧聲不絕於耳,好不容易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走進山門時,說不定還要蹭上一身油汙,一兩句惡言惡語的斥責。但是,當你走進這山門後,門外所有的一切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即刻清涼而愉悅。耳畔只有清冷的木魚聲,空曠洪亮的佛鐘聲,當然,還有禪堂裡傳出的隱隱約約的誦經聲。靜靜地體味,這些聲音如香爐裡的嫋嫋輕煙,在這寬敞的妙法寺裡飄逸,充溢著這座叢林道場的角角落落,那牆腳下的一簇草兒也抗了風不再搖曳,全神貫注地傾聽著、傾聽著……
今年的天氣出奇蹟地熱,特別是立秋之後,那熱越發肆虐起來,悶熱,不僅是讓人喘不過氣來,即使是思維也停頓了,呆滯。還有,鄭州市已經修了兩年的三環一直在施工,整個城市堵成了一鍋粥,開車出門,總會堵上兩三個小時。粘人的熱,煩人的堵,住在鄭州市猶如囚籠,讓人度日如年。所以,立秋剛過,我就離開了鄭州市,一路向北,先是北京,再轉行至美麗的草原城市包頭市,一則是為了會見朋友,二則就是為了避暑,三則就是為了繞開那煩人的堵。
從氣候上說,包頭市和鄭州市真的是儼然兩重天,加之從火車上下來時已經到了黃昏,所以,出車廂來到站臺上,鄭州市的那種燥熱已經消失,一陣清爽的涼意撲面而來。我是個遇佛寺燒香,進寺院聞喜的人,見到朋友後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讓他找一個寺院去燒香拜佛,至於吃飯事宜,讓他隨意找家素齋館,兩個人各吃碗素麵可以充飢就行了。
朋友說,包頭市的宗教氣氛很濃,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數不勝數,其中藏傳佛教寺院尤佔多數。像我這從中原而來的佛教徒,如果要拜佛,就要去妙法寺拜了。妙法寺傳承的是臨濟法門,禪宗道場,不僅在包頭市享有盛名,即使在整個內蒙古自治區,也是最著名的漢傳佛教古剎。就這樣,和朋友一起開車出火車站上高速公路,下了高速公路又轉了幾個彎,才來到了妙法寺。
儘管已經是黃昏,這妙法寺前廣場上卻依然熱鬧。我們剛剛在停車場停下車子,還沒有喘口氣,就有人過來介紹說拜佛應該燒香,燒香就要燒靈香,這妙法寺前所有的香都沒有他手中的香靈驗,只要是燃著,佛祖定然知曉我的一片虔誠。聽他這麼一說,我心中生出無限的歡喜來,就恭恭敬敬地從他手中請了一炷香,穿過廣場上那喧鬧的人群,懷著虔誠的心走進了妙法寺山門。
如我的朋友所說,妙法寺的魅力在於她是漢傳佛教在包頭市最為著名的道場。原鑲嵌於山門門額的「妙法禪寺」匾額,是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時任大同鎮總兵的將軍馬升所題,是包頭市唯一一家標有「禪」字的寺院。在中國梁武帝時期,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了洛陽,後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創建了東土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後經禪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開五葉,成為了中國佛教的最大法門。所以,在妙法寺大雄寶殿的隔壁,特僻有一座祖師殿,裡面供有達摩祖師虯髯曲須,其肩荷禪杖腳踩蘆葦「一蘆渡江」的聖像;除此之外,現在妙法寺內,和地藏殿並列著還建有五葉堂一座,一看便知說的是禪宗的一花開五葉,告訴人們這座寺院是禪宗道場。
在包頭市,妙法寺之名望並不高於寺內的呂祖殿,並且,現在妙法寺的地理位置稱之為「包頭市東河區呂祖廟巷」,可見呂祖殿在包頭市宗教文化發展中之淵遠流長。這也是妙法寺和中原禪宗寺院有別之處。在我寫這本《行參菩提》的書稿時,佛教道場中供奉道教神仙的,除了在河南省唐河縣的普化講寺供奉有真武大帝的,也就是內蒙古地區的這座妙法寺了。
妙法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那一年,續洲法師從五臺山來到了包頭市苦修參禪。當然,那個時候的包頭市並不像今天這樣的繁華,僅僅是一個供人通行的山口河岔,其道路崎嶇,給過往的行人帶來了非常大的不便。為此,續洲法師就常年在如今的前口子一帶修路,編了一個柳條筐放在路邊,向過往的行人化緣。每當有善心人經過時,會向柳條筐內施捨一些散碎的銀子。有一天,烏拉特前旗王爺路經前口子,感動於續洲法師艱苦修行,行善一方,就劃出前口子一部分土地施捨給了續洲,要續洲法師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可以說,這塊地是妙法寺最早的寺產。人們為了紀念續洲法師修路的善舉,也將前口子稱之為和尚灣,如今,這「和尚灣」的名稱依然在老年人口中傳誦。
經過多年的努力,續洲和尚積聚了一定的財力,更有很多的信眾前來皈依。時機成熟,續洲法師決定應諾當年烏拉特前旗王爺之言,開始建設佛教道場,續佛慧命。就在這時,因緣聚會,一位叫王純德的老人找上門來,表示要將自己的4畝3分3釐地捐贈出來建設寺院,前提條件是在寺院內供奉道教的神仙呂洞賓。原來,這王純德是陝西保德人,自小就信仰道教的神仙呂洞賓,早就想為呂洞賓建一座廟,但由於財力有限不能實現願望。看續洲和尚在當時非常有號召力,也有能力建起一座寺院,就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和銀兩捐了出來,讓續洲和尚幫助他滿足多年的夙願。
鐫刻於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季春的「新建妙法寺碑記」記載了這段歷史:「妙法寺基系保郡(陝西保德縣)吉士王公純德號之善區也。自得此區,嘗欲修建廟宇,妝塑古佛韋馱、孚佑帝君(元朝對呂洞賓的封號),以妥神靈,以成盛地,奈相去騖遠,難於經辦,所以事有未遂。迨至鹹豐季年間,方託施主儒善、巨川等數人,該善人自承命受託,非不著意營謀,無如善緣難逢,遇合有期。延及同治五年間,比丘續洲及其徒比丘本立適修煉在包,繼有包鎮封人朱公輕財好施,欲留善果,推王公之志,囑比丘經辦……」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之所以說「真實」,是相對於很多的傳說而言。在這段故事中,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是那樣的有血有肉,活生活色,把這座寺院的開山一點點的敘述開來,沒有神靈的通達造就,也沒有虛幻的鬼斧神工,記述的是一個和尚的艱苦修行,一位善人的敬仰之作,一段可以追溯的歷史場景。
妙法寺呂祖殿前有這樣一副楹聯,「九轉丹訣練就萬劫真仙,一枕黃粱點破千秋大夢」。從字義看,這楹聯無不是道家說教,仔細想來,佛家也罷,道家也罷,無不是把生命的真理看透,佛家之空、道家之夢又有何區別?
想到這裡,我在呂祖殿前轉過身來,透過遠處那漸漸濃起的霧靄,似乎看到了前口子山道上續洲和尚那負重的身軀,碎石山道上颳起的風塵在須臾之間就淹沒了續洲法師的身影;我還看到了那個拄杖的老者正努力睜大眯蒙的雙眼,站在石塊斑駁的城門口,向遠方眺望,似在尋找著人世的美好,也在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他正是從陝西保德來的善人王純德……
在道教的文化中,呂洞賓是個道術高超、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神仙,被信徒們尊稱為呂仙、呂祖、呂仙祖、呂祖師、純陽祖師。在中國的北方一帶,稱呂洞賓為呂仙翁,而在閩南、臺灣一帶,則稱其為「仙公」。事實上,這個道家的神仙與佛家有著很深的淵源,在其少年時期,禪宗高僧馬祖道一曾發現呂洞賓的天資,說呂洞賓骨相不凡,「……他時遇盧則居,見鍾則扣,留心記取。」到後來,這呂洞賓果然得道,成為了佛教中人,陸續被崇佛的皇帝冊封為「圓通文尼真佛」、「光圓自在通佛」,不僅進了佛教的體系中,還是證得了居於「佛、菩薩和阿羅漢」之中最高的果位,「佛」。
看我在沉思,朋友走來對我說,這兩年,緣起於妙法寺裡的呂祖殿,有人慾探究佛教和道教在妙法寺「先有雞還有先有蛋」的邏輯問題,並且,為此爭論得喋喋不休,各執一詞,無論是風動還是心動,皆沒有個定數。現在想來,倒是佛家的一句「有緣則生」可以解決諸多的問題。也就是在那個年代,也就是在那個空間,也就是在那個沒有人說得清的因緣巧合中,佛法和道教有了利益攸關的契合,有了一次共向人間播撒甘霖的機會,這所有的一切,造就了妙法寺的開山,造就了佛法與道教共享人間煙火的道場……
只是,在紅塵之中,這呂洞賓依然是道教的神仙,有著數不了的神通,他們從山門一路走來,拜完了大雄寶殿內的諸佛菩薩,總要到呂祖殿再拜祭一番。這樣也好,大雄寶殿內的諸佛菩薩可以安心,而這呂祖殿內的呂洞賓可以稱心,無論是為功名利祿而來,還是為了明心見性而來,走進妙法寺皆可證得結果。紅塵中人,求的是平安生活,對他們來說,功名得祿當然是身外之物,卻是哪一樣也少不得。況且,常言說禮多人不怪,天下的神靈全敬了,一個也不得罪,再求不來富貴真的是沒有道理了!
聽了此言,我點頭稱是。這探討「雞與蛋誰先誰後」的課題非常深奧,我輩費那個心幹什麼?做好當下生活的文章才是正理。
晚上,下榻在妙法寺不遠處格林豪泰酒店。夜深人靜之時,從妙法寺方向隱隱約約傳來了悠揚的鐘聲,當然,還夾雜著喃喃的誦經聲。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確實是夜闌人靜的時刻,卻沒有秋意寒霜,夫人從遠方的鄭州市打來電話說,那兒依然燥熱能耐。這個時候,居清涼界聽清涼音,妙法寺的鐘聲是那樣的親切和澄澈,如當年張繼楓橋夜泊時聽到寒山寺的鐘聲一樣,無論這鐘聲是佛家的慈悲還是道家的瀟灑,這一聲聲中,卻能給炎熱中的我無限清涼。
我的靈魂,隨著這清曠悠揚的鐘聲在酒店窗外飄逸……
作 者 簡 介
賈國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行為證據》雜誌社主編,新媒體《行參菩提》創始人。著有長篇小說《測出的不僅是心跳》、《謎底就在現場》、《致命談判》、《命案現場》、《神探》、《大測謊師》、《市長命案》、《市長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參菩提》等。創作、投拍了《命案現場》(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塗縣令鄭板橋》(36集)等電視連續劇、系列劇多部!
關注微信公眾號jgyxcpt
品讀中國最美行走散文
投稿請附件發送個人創作簡歷和近期生活照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