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胖子容易「越吃越餓」?浙江大學王立銘/黃銳合作發現了原因

2021-01-17 BioArt生物藝術

責編 | 酶美

在後工業化的世界裡,琳琅滿目、唾手可得的垃圾食品,無節制的飲食和普遍的肥胖,是困擾億萬人口的重大健康問題。有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強力幹預,會有超過半數的美國人會在2030年之前受到肥胖症困擾。在中國,儘管肥胖人口的相對比例仍然較低,但是卻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猛烈勢頭。

從進化角度來說,能量的過度攝入和肥胖等代謝疾病,可以看成是「錯配」疾病——也就是漫長的演化歷史和現代生活方式之間「錯配」的產物。一方面,漫長的演化歷史,特別是人類祖先的採集和狩獵歷史,讓我們的身體習慣於饑寒交迫、食物匱乏的生活,對高能量食物有天然的熱愛和攝取衝動;而另一方面,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糧食生產能力快速提升,發達的食品工業又得以投人所好的開發出各種誘人(這一般意味著超高熱量)的美食。進化本能和現代生活之間的「錯配」,而這一切變化又發生在短短一兩百年當中,我們的人體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於是,肥胖等代謝疾病就這樣爆發開來。

而代謝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平衡機制需要被打破。我們知道,動物的神經系統天然具備平衡能量攝入和輸出的能力,在一段時間內,能量攝入如果超過了消耗,大腦負責覓食和攝食的神經細胞就會在相關神經和激素信號的作用下(例如瘦素、胰島素、等等),減少能量攝取,恢復能量穩態平衡。而在肥胖等代謝疾病發展的早期,這種負反饋調節機制被破壞了,出現了「越吃越餓」的正反饋增強機制,這就為疾病的發展提供了溫床[1]。

這種「越吃越餓」的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

近日,浙江大學王立銘課題組和重慶大學黃銳課題組聯合在Elife雜誌發表文章High-fat diet enhances starvation-induced hyperactivity via sensitizing hunger-sensing neurons in Drosophila,對這種現象做出了深入的機制解釋。

具體來說,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在餵食一段短暫時間(5天左右)的高脂飲食之後,儘管果蠅整體的生理指標和代謝情況沒有發生異常,脂肪積累已經出現了輕微然而顯著的上升。但就在能量儲備過剩的背景下,這些果蠅一旦處於飢餓當中,覓食行為反而會顯著增強。這種反直覺的現象提示,這些高脂食物攝入過多、身體微胖的果蠅,不僅沒有形成對飢餓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它們的神經系統反而可能對飢餓信號變得更加敏感了。

浙江大學王立銘實驗室長期致力於與「吃」相關的行為學研究。在過去幾年時間內,他們在果蠅中建立了高度定量的覓食行為和進食行為的範式[2, 3],並且利用這些行為範式篩選出了特異調控覓食行為的飢餓信號——AKH 激素(adipokinetic hormone,功能類似哺乳動物的胰高血糖素),並在果蠅大腦中鑑定了接收這種飢餓信號並輸出覓食行為的特定神經元(AKH受體神經元)[4]。隨後重點關注了食物中的營養對這些行為的影響,發現蛋白質食物的缺乏會通過AKHR神經元誘發覓食行為[5]。

因此,當研究者們發現高脂飲食能夠讓果蠅的覓食行為更加強烈之後,他們自然懷疑,也許之前研究發現的覓食神經環路、特別是AKHR神經元,可能在高脂食物的刺激下變得對飢餓信號更加敏感。之後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者們發現,在高脂飲食餵養條件下,果蠅大腦中特定的AKHR神經元對飢餓信號AKH的敏感度大大提高,鈣信號響應顯著提升,由此產生了更加強烈的覓食行為輸出。

這種神經生物學變化是由什麼因素導致的呢?

研究者們發現,在高脂飲食條件下,AKH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基本正常,AKHR神經元內部AKHR基因的表達也未受顯著影響,但細胞內AKHR蛋白的積累水平顯著提高。這提示,也許在高脂食物的影響下,AKHR蛋白的降解途徑收到了幹擾。

果然,利用單細胞RNA測序、血淋巴質譜分析等技術手段,研究者們進一步發現,在過量攝入高脂食物後,果蠅循環系統中的血脂蛋白LTP能夠把吸收的超量脂質分子運送到中樞神經系統,隨後LTP和AKHR神經元表面的受體LpR1結合後將脂質送入胞內。在這些脂質分子進入細胞內後,能夠通過調節AMPK-TOR通路的活性,抑制神經元的自噬水平,最終導致AKHR蛋白在神經元表面積累。而作為結果,高濃度的AKHR蛋白增強了細胞對AKH的響應,在飢餓信號並不強的情況下完成神經元的激活和覓食行為的輸出。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在果蠅系統中闡明了垃圾食品導致「越吃越餓」的底層分子機制。過度攝入的脂肪能夠藉助載脂蛋白,直接作用於特定的大腦神經元,影響神經細胞內部的蛋白質降解機制,最終導致大腦對飢餓信號的異常敏感和覓食行為的過度輸出。

這項研究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了現代生活方式、特別是高脂肪食物攝入和代謝疾病之間的聯繫。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果蠅系統中,高脂肪食物引發的神經系統異常和「越吃越餓」的現象,甚至還要早於肥胖症狀和其他代謝異常的出現。這說明代謝疾病的發病機制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為複雜,而神經系統的異常可能在其中起到了隱秘而關鍵的作用。

據悉,這項研究主要是黃銳和宋婷婷兩位共同第一作者,在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教授指導下完成的。黃銳博士和宋婷婷博士此前在王立銘實驗室進行了長期的博士後研究。目前,黃銳博士已經在重慶大學醫學院神經智能中心擔任百人計劃研究員,同時擔任深圳灣實驗室合作研究員。宋婷婷博士目前擔任深圳灣實驗室副研究員。他們長期致力於利用包括單細胞RNA測序、單細胞質譜等手段在內的多組學技術解析果蠅模型的特定本能行為,並繪製這些行為的神經環路和單細胞轉錄組圖譜,力爭全面理解這些神經行為的分子細胞基礎,尋求疾病治療的潛在靶點[4, 6]。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為什麼胖的人「越吃越餓」?不用咖啡,快走也能提神
    2,為什麼胖子容易「越吃越餓」?王立銘/黃銳合作揭示高脂飲食促進覓食行為的神經機制來源:BioArt物的神經系統天然具備平衡能量攝入和輸出的能力,在一段時間內,能量攝入如果超過了消耗,大腦負責覓食和攝食的神經細胞就會在相關神經和激素信號的作用下(例如瘦素、胰島素、等等),減少能量攝取,恢復能量穩態平衡。
  • 胖子越吃越餓越想進食?明白這3點,讓你減肥效果越來越好
    身邊有一個比較肥胖的朋友,她其實也是吃的比較多的。但很奇怪的是,無論她吃多少,都會感覺到還是想吃東西,還想進食。有時候肚子雖然飽了,但身體還是想吃點東西,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這也是為什麼胖子需要不斷的進食,並不是胖子毅力不行,而是他們真的餓。
  • 深夜放毒,為什麼越看越餓?
    一般減肥的人會選擇晚上不吃或少吃,因為我們都知道夜間吃東西不但容易發胖,而且會妨礙睡眠,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並且對胃部也不好。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深夜在各大平臺上看到美食圖片或是視頻,更加想吃東西,而且越看越餓。
  • 胃真的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萬萬沒想到,真相來了
    不少減肥的人第一步往往就是——餓著自己,認為餓著餓著就會把胃餓小了。的確,很多人都會發現:吃得多了,胃會變大,飯量也會變大。少吃幾頓,飯量就會變小,多吃幾口就有了飽腹感。難道我們的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越撐越大,越餓越小嗎?這些真相你可能不知道……胃真的會像氣球一樣變大變小?胃是一個由多層肌肉構成的儲存、消化食物的器官,在平時會處於一種輕度的收縮狀態。
  • 為什麼吃了螃蟹越吃越餓還不會長胖呢?
    有很多朋友都喜歡吃螃蟹,尤其是中秋前後的螃蟹,肉質飽滿,十分肥美。但同時問題也就來了,減肥的時候能吃螃蟹嗎?為什麼每次吃螃蟹都好容易餓,吃得那麼累,吃得也不少啊,還是一點都不長胖。為什麼會越吃越餓呢?即使吃兩斤螃蟹,去殼之後的螃蟹肉也只有 8 兩多,大約 400 克,含蛋白質 60~70 克,能滿足一個成年男人一天的需要量,而熱量卻只有 400 大卡左右。 但是大量地吃蟹肉,對消化道裡的蛋白酶的需求,就會很大。
  • 為什麼越餓肚子越難減肥?看完這4點,你會眼前一亮
    吃的太多會讓人變胖,於是很多的人為了減肥,把塑身理解為忍飢挨餓。為了減肥,他們吃了這頓,省下頓。一日三餐都用水果蔬菜來打發。然而事實證明這種飢餓的辦法不靠譜,最終會讓你越來越胖,或者減肥越減越慢,越減越難。我今先通過下面這幾個方面為大家分析一下,餓肚子不是減肥的好方法。
  • 比吃飯盒更有營養的Small waist代餐奶昔,越喝越瘦,還能不反彈
    天天吵吵著減肥,但是總是越吃越肥,最近推開衣櫃發現確實沒有能穿的衣服了,這才又下定決心減肥……但是天天這麼累,運動是肯定不會運動的啦,周圍的朋友也給我安排代餐奶昔,但是大多數的代餐奶昔真的是太難喝了!!!
  • 什麼食物越吃越瘦
    核心提示:在眾多食物當中,只有蔬菜是可以讓人越吃越瘦的,因為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植物纖維,這些營養元素可以使人身體中的脂肪得到稀釋和剝離,而且還能抑制新的脂肪被身體吸收,如果每次吃飯都以蔬菜為主,那麼這樣的人很容易發展為易瘦體質。
  • 研究發現:男性越能吃辣能力越強
    研究發現:男性越能吃辣性能力越強 【環球網綜合報導】想知道某男士性能力如何嗎?那就看他多能吃辣吧。據雅虎12月17日報導,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University of Grenoble)通過對114名18-44歲男子的研究表明,越能吃辣的男士睪丸素分泌越多。 研究者Laurent Begue 表示,睪丸素是男人好競爭、敢冒險,渴望成為強壯、勇敢的男子漢的重要原因。在飲食方面,睪丸素分泌多的男士敢於嘗試新的口味。「或許,人們日常生活中吃辣的食物能促進睪丸素分泌。
  • 胃會越餓越小嗎?吃多了胃會越來越大嗎?胃:你想多了
    很多肥胖的小夥伴都知道,肥胖就是因為吃太多了!那麼很多人的減肥第一步就是……餓!接下來還是……餓,直到把胃餓小了,這樣就能吃的少了?那是不是餓可以讓胃變小呢?吃多了是不是胃會變大呢?為什麼有的人吃一點就飽了?有的人吃飽了還能吃的下?有人吃兩口就飽了,而你是不是吃飽了還能吃兩口!這是不是很多肥胖人群的寫照?很多時候是胃飽了,嘴沒飽,你的思想在掙扎!
  • 從92斤到82斤,2種越吃越瘦的食物太厲害
    凡是前段時間,參加了《浪姐》的姐姐們,都被網友們發現,普遍瘦了很多!  可能是因為平時鍛鍊太辛苦,也可能是控制飲食更嚴格了,即使原本就已經被稱為「腿精」的吳昕,都好像又瘦了很多!    很多人都知道,胖子想要減肥,瘦下來10斤其實並不難,但是,越是體重基數比較小的女生,想要再瘦
  • 餓出來的胖子,吃出來的瘦子
    餓出來的胖子,吃出來的瘦子。減肥,你還在節食嗎?經歷過節食減肥的人,最後都會得出一個結論:節食容易反彈。每次體重下降後,開始恢復飲食,沒有多久身材就復胖了,感覺變成了易胖體質。所以,筆者說:餓出來的胖子,吃出來的瘦子。減肥,不能過度讓自己挨餓,每天的熱量攝入必須高於身體基礎代謝值(佔據身體總代謝值70%左右),滿足身體基礎運轉的能量需求,避免身體感到「饑荒」的帶來。
  • 減肥期間,以下4種食材要少吃,容易越減越肥,不貼秋膘也長肉
    (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 籤約,本文原創,搬運轉載必究)減肥期間,以下4種食材要少吃,容易越減越肥,不貼秋膘也長肉。很多人不喜歡喝牛奶,喜歡喝酸奶,覺得酸奶的口感更好,雖然酸奶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它裡面含有的糖類就很多,非常不適合在減肥期間去喝,糖類是導致發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吃肉的糖能夠在體內轉化成脂肪。
  • 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真相竟然是這樣……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很多減肥的人都把節食放在第一步,餓著餓著,胃變小了,吃得就少,離瘦又更近一步……你可能會發現:只要一段時間裡吃很少甚至不吃,以後只「吃一點就會感覺飽了」,這真的是因為胃變小了嗎?我們的胃是什麼樣子?胃是不是真的會變大變小,得先來了解一下胃的正常生理。
  • 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胃其實沒有大小之分,心理暗示很重要
    胃不會被撐大,也不會被「餓」瘦 | 圖蟲創意每次「暴飲暴食」過後,人們總會覺得自己的飯量比平時大,好像胃被撐大了一樣。而在減肥時,人們吃的比平時要少,剛開始會感覺很餓、很想吃東西,習慣了之後餓的感覺也沒有那麼明顯了,感覺是胃也被餓「瘦」了一樣。
  • 高碳水早餐,讓你越吃越胖;低碳水早餐,減肥還健康
    沒錯,它可能正是你清晨起來喝下去的一碗白粥,這樣高量的「甜品」吃到肚子裡。尤其在早餐時吃進去,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高碳水早餐,讓你越吃越胖一大早的包子、油條、米線……會打破你燃脂模式,轉而瘋狂囤積脂肪,還能讓你越吃越餓,越吃越胖,不信?
  • 菲律賓貧民窟的生活:餓了就吃「垃圾殘渣」,越窮越生是常態
    貧富差距現象在很多國家都有存在,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還會越拉越大,富人和窮人即使只有一牆之隔,生活狀態卻是天差地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因為這裡擁有著世界第二大的貧民窟,生活在裡面的窮人數量已經達到了百萬,之後還會再繼續增長,而他們的生活也註定是平凡甚至卑微的。
  • 減肥不能靠餓,這道低脂美食可以補充蛋白質,越吃越瘦,越吃越美
    本期導讀:減肥不能只靠餓,更要保證營養。這道低脂美食可以補充蛋白質,預防貧血,越吃越瘦,越吃越美。春天到了,夏天還會遠嗎?俗話說「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姐妹們,又要到了我們不得不減肥的時刻了。讓大家越吃越瘦,越吃越美。食材:腐竹、香菇、辣椒、胡蘿蔔開始製作:第一步:將鮮腐竹洗淨,切成段。幹腐竹也可以,但是要提前泡發。第二步:香菇洗淨,切成薄片。
  • 吃什麼食物越吃越瘦,這12燃脂食物,讓你越吃越「享瘦」
    吃什麼食物越吃越瘦 雞蛋 據說可能是因為雞蛋中的蛋白質飽腹感比其他食物高,所以之後肚子不容易感到餓,食量也會減少。 甘藍
  • 胃真的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醫生的解釋很中肯
    尤其是人們現在對於美食的追求是更加的熱烈和渴望,不論你到哪一個城市進行觀光旅遊都會發現,那裡的飲食文化是特別受到人們的追捧和青睞的。所以說現在大家都比較傾向於吃各種各樣的美食,這不僅體現了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也象徵了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的一種追求。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關注到這樣一個問題:長期的大量食用各式各樣的食物會讓自己的胃部撐得越來越大,而長期使用較少的食物則會讓胃越惡越小。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