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號!銀保監會發文點名相互寶、水滴,呼籲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

2020-12-16 和訊銀行

在網絡互助賽道沸沸揚揚的同時,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其實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商業保險與網絡互助的界限究竟在哪裡——近期,一些網絡互助平臺在車險綜合改革前夕推出交通意外互助計劃,這一問題再度引發業界關注。

近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保險業風險觀察》上刊文《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其中也有大量內容涉及網絡互助,文章稱網絡互助仍處於無監管狀態,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同時建議國內保險監管部門將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並儘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部門關注「網絡互助」由來已久,也曾就此多次發聲,但此前多持「警惕」態度,呼籲民眾注意網絡互助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強調其與商業保險的區別所在,嚴禁網絡互助平臺混淆概念,而此次發文,還是監管首次公開呼籲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這釋放了什麼重磅信號?

其實,在公眾號《保險業風險觀察》發布上述文章之前,銀保監會官網也曾發布了上述內容。

互相寶的回應也頗有意味,其表示「相互寶上線之初就實行實名制、無資金池、全程風控、公開透明這四大準則,確保互助社區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未來,相互寶期待在監管指導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01

曾經的監管態度:嚴格與商業保險劃清界限

網絡互助發展初期,由於以草根平臺為主,且缺乏相應經驗標準,市場顯得相當混亂。2015年至今,保監會多次就網絡互助公開發聲,不過,多以「警惕」為主:

2015年10月,保監會發布《關於「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明確表示,「互助計劃」與相互保險經營原理不同且其經營主體不具備相互保險經營資質。

2016年5月,保監會更是以答記者問的方式,直接點名網絡互助平臺」夸克聯盟「,再次強調網絡互助平臺缺少可持續性,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一定損失。

2016年10月,保監會正式對外發布了《網際網路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指出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非持牌機構違規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網際網路企業未取得業務資質依託網際網路以互助等名義變相開展保險業務等問題」。

其後,監管約談多家網絡互助平臺負責人,並明確劃定四條監管紅線,要求網絡互助與商業保險嚴格劃清界限,倒逼網絡互助平臺不得不在網站顯眼處列出「互助計劃不是保險」的聲明。

2016年原保監會劃定的網絡互助四條紅線:

● 任何主體未經保監會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經營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

● 在開展相關業務活動和宣傳的過程中,不得使用保險術語,承諾責任保障,或與保險產品進行對比掛鈎

● 不得宣稱互助計劃及資金管理受到政府監管、具備保險經營資質

● 不得非法建立資金池

經過銀保監會整頓後,網絡互助市場風氣明顯好轉,但大量草根網絡互助平臺也因此公信力大打折扣,運營難以為繼,不得不選擇退出,最終只有數家資金實力雄厚,且運營相對規範的平臺得以倖存。

02

輿論場生變,網絡互助作為普惠金融產品,逐漸得到社會各界認可

經歷了第一輪的洗牌之後,2018年網絡互助發展再迎契機,以當年11月螞蟻金服推出「相互寶」為標誌——網際網路巨頭親自下場,極大上鼓舞了行業士氣,網絡互助賽道熱度飆升。此後,京東上線「京東互保」、滴滴上線「點滴相互」,蘇寧、美團、百度、新浪、360等也紛紛下場拼搶,水滴、輕鬆等先行者也快速擴大規模。

與此同時,「網絡互助+商業保險」更成為業界推崇的新型保險業務模式,市場上多次傳出有保險公司想要入股網絡互助的消息,甚至於平安、復星等都通過旗下科技公司先後推出網絡互助計劃。

近期,瑞士再保險領投水滴的消息更是一度引發行業熱議,而後者,其估值已經達到40-60億美元之間,即280億元人民幣以上,已經超過很多成立多年的壽險公司。

在網際網路巨頭的助推之下,網絡互助用戶規模迅速擴大,據《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實際參與人數已經達到1.5億人,實際已經不容小覷。

也是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場,網絡互助的發展愈發規範,產品設計、分攤機制、互助金申領以及日常運營管理等隨著不斷探索而日漸成型,都預示著網絡互助這一新興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行業生態發生了質的改變。

在3月,螞蟻金服甚至牽頭制定了全國首個網絡互助團體標準,並由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批准發布。

網絡互助作為一種普惠金融產品,也開始引發諸多人士的關注。2019年11月,彼時相互寶用戶數量剛剛突破1億大關,相互寶發布的數據稱,其1/3的成員都來自農村和縣域,近6成成員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呼籲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的聲音開始逐漸增加,2020年兩會期間,更達到一種高潮。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呼籲,鑑於網絡互助在解決因病致貧、精準扶貧和社會創新等方面的社會價值,建議有關部門對網絡互助這一新興行業進行整體調研,促成其規範發展,讓網絡互助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

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教授、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更是直接建議將網絡互助納入保險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監管。

同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聚焦網絡互助提出相關建議,指出要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體系,防控其潛在風險。

作為一種值得關注的、可有效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網際網路金融手段,完善網絡互助頂層設計,將其納入監管,正成為業界共識,如今,監管官網又直接發文,坊間猜測和議論,或許也是在為網絡互助正式納入監管做鋪墊。

以下即為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布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一文中的主要觀點:

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相關法規對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界定不夠明確。我國現行法規對於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的界定,突出其合法性要件,即凡是不能滿足機構合法、業務合法和審批合法三層合法要件的活動,均屬於非法商業保險活動。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缺乏一般界定,通常由打擊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的發起部門臨時予以界定,難免會出現界定不科學、不規範的問題,有可能造成錯打、漏打。此外,網絡互助平臺監管缺乏制度依據,處於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範的「四無」狀態。

國外網絡互助保險平臺監管模式。國際網絡互助平臺(亦稱P2P保險平臺)運營模式目前主要有個體互助模式(Peer-to-Peer Insurance)、群體定製模式和其他創新模式三種。國際P2P保險平臺普遍以小範圍熟人參與為主,保險標的多為小額產品,分布範圍較為廣泛,業務涉眾風險及捲款潛逃風險都比較小。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將P2P保險平臺納入監管範圍,受到保險監管機構嚴格監管,必要時還接受證券監管的審查,一般不存在完全游離於監管之外的情形。

要加大對藉助網際網路手段開展的新型非法商業保險活動的打擊力度,要把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儘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加強同工信等部門信息共享,對擅自在app平臺開展各類保險業務、藉助網絡技術手段實施保險詐騙等非法商業保險活動,情節嚴重的要移送司法機關立案查處。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繼相互寶後水滴互助回應跑路風險:呼籲相關部門儘快落實監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繼相互寶後水滴互助回應跑路風險:呼籲相關部門儘快落實監管繼相互寶之後,水滴互助也對「跑路風險」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9月7日發布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理論研究稱,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 相互寶、水滴互助如何監管?銀保監會擬研究準入標準填補空白
    網絡互助納入銀保監會監管或漸行漸近。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日前撰文稱,網絡互助行業目前處於「非持牌經營」的狀態,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 相互寶、水滴互助回應"非持牌經營"風險:期待互助納入監管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打非局發文指出,網絡互助平臺監管缺乏制度依據,處於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範的"四無"狀態,並提示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  打非局的文章再次讓網絡互助成為熱點。
  • 相互寶、水滴互助這類網絡互助平臺該監管麼?
    這兩天銀保監打非局寫了篇理論研究文章《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文中點名了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是非持牌經營,存在風險。該文章引起諸多保險、金融類媒體關注,畢竟相互寶是上了螞蟻招股書的業務,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最早的業務之一,網絡互助行業內幾位玩家目前的會員數超過3億多。
  • 水滴互助、相互寶屬「非持牌」經營?平臺回應:一直期待監管
    水草 2020-09-10 13:00 導語 創頭條訊,針對日前銀保監會在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提及的網絡互助平臺屬非持牌經營問題水滴互助 相互寶
  • 網絡互助將納入監管 相互寶:實行無資金池等原則,期待監管指導
    9月8日消息,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布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引發網友熱議。理論研究稱,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 15樓財經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平臺屬非持牌經營 應儘快納入監管
    據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於9月3日在官網發布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點名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 零壹新金融日報:銀保監會刊文稱相互寶等網絡互助應納入監管;馬上...
    要聞速覽1、銀保監會:要把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納入監管2、螞蟻集團發布「蟻螞企業信用」 為中小企業提供評級服務3、確認!「兌現浮虧」,資產減值損失大增80%10、涉嫌違反競爭法規,Visa面臨歐盟委員會調查來源 | 零壹財經作者 | 楚濟慈【監管動態】銀保監會:要把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納入監管中國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
  •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是保險嗎?
    此外,儘管相互寶的相關條款明確了加入互助計劃前要求自然人沒有「心臟疾病」的就醫行為,但心臟疾病不能成為一個框,什麼情況都往裡扔。 民政部門曾多次傳遞網絡互助不是社會公益的信息,銀保監會也多次約談網絡互助平臺,指出網絡互助不是相互保險,不能替代商業保險。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網絡互助產品都沒有保險牌照。
  • 相互寶回應非持牌經營:堅持無資金池,期待監管指導
    圖片來源:螞蟻集團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記者 吳濤)近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布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理論研究文章引發關注。尤其裡面提到了相互寶、水滴互助等平臺。文章提到,「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對此,相互寶8日晚間回應稱,上線之初就實行實名制、無資金池、全程風控、公開透明這四大準則,確保互助社區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
  • 相互寶回應「跑路風險」:實行無資金池等原則,期待監管指導
    一篇由銀保監會打非局發布的有關網絡互助監管的文章引起較大關注。9月8日晚間,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社區相互寶方面表示,相互寶上線之初就實行實名制、無資金池、全程風控、公開透明這四大準則,確保互助社區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
  • 相互寶回應「跑路風險」:期待在監管指導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相互寶回應「跑路風險」:期待在監管指導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一篇由銀保監會打非局發布的有關網絡互助監管的文章引起較大關注。9月8日晚間,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社區相互寶方面表示,相互寶上線之初就實行實名制、無資金池、全程風控、公開透明這四大準則,確保互助社區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相互寶期待在監管指導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 網絡互助應納入銀行保險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監管
    隨著更多人群開始接受網絡互助的概念,其模式優勢能有效吸引更多會員參與,實現醫療保障對更大群體的覆蓋。自2011年發展至今,網絡互助平臺運營模式逐步趨於穩定,但業內人士對其安全性、合規性、公平性仍存在質疑。繼2017年行業大清洗之後,2018年11月,銀保監會責令相互保轉制「相互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網絡互助平臺發展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管和約束、誇大宣傳、資金池監管存在風險等問題顯露無疑。
  •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不是保險、不屬公益,網絡互助很「尷尬」行業規模「蹭蹭蹭」往上漲,但在論及網絡互助到底屬於什麼性質的產品、有無對口管理部門和運營規則時,情況卻變得尷尬。比如,民政部門曾多次傳遞網絡互助不是社會公益的信息,銀保監會也多次約談網絡互助平臺,指出網絡互助不是相互保險,不能替代商業保險。
  •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比如,民政部門曾多次傳遞網絡互助不是社會公益的信息,銀保監會也多次約談網絡互助平臺,指出網絡互助不是相互保險,不能替代商業保險。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網絡互助產品都沒有保險牌照。推廣相互寶的螞蟻金服甚至在籌備上市的招股意見書中寫道:「如相互寶因各種原因無法滿足合規性要求,將剝離相互寶業務。」
  • 相互寶回應「非持牌經營」說法:期待監管指導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銀保監會打非局發表一篇文章,直陳當前網絡互助平臺的尷尬境地: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其中指出,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該文章名為《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發出後引發了業界對網絡互助如何監管的探討。
  • 似保險非保險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存管理缺陷誰來管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一人得病、眾人均攤」「0元加入、保障金額最高30萬」……近年來,在風險資本和網際網路企業的推動下,喊著此類宣傳的網絡互助計劃迎來了推出高峰期。然而,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網絡互助計劃產品大多在成員準入、條款解釋、互助金賠付等方面存在管理缺陷,全面監管亟鬚髮力。
  • 銀保監會:相互寶、水滴互助等屬非持牌經營 | 一次認證全國通用...
    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主持,慄戰書宣讀主席令,王滬寧宣讀表彰決定,汪洋、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將於9月9日至12日以視頻形式舉行。外交部表示,期待會議為地區發展注入新動能。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361.49億元,同比增長10.4%。
  • 樂思輿情監測:相互寶水滴籌涉眾風險端上檯面 監管問題引爭議
    近日,樂思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網絡互助平臺是否納入監管一問題引發媒體關注。 中國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保險業風險觀察》上撰文稱,網際網路化使得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傳播範圍更廣、速度更快、規制難度更大。
  • 相互寶等網絡大病互助計劃怎麼「病」了?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網絡大病互助計劃怎麼「病」了?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近日,以相互寶為代表的網絡大病互助計劃遭遇用戶規模負增長,引發業界廣泛關注。相互寶最新的一起公示分攤中,參與分攤人數降至1.03億人,較前一期下滑1.73%。雖然用戶規模仍然龐大,這一下降卻具有較強的標誌性意義。這是相互寶參與分攤人數連續兩期環比負增長,亦為首次出現較大程度的環比負增長。實際上遭遇用戶增長瓶頸的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不只有相互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