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由銀保監會打非局發布的有關網絡互助監管的文章引起較大關注。
9月8日晚間,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社區相互寶方面表示,相互寶上線之初就實行實名制、無資金池、全程風控、公開透明這四大準則,確保互助社區的平穩、健康、可持續運行。相互寶期待在監管指導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9月7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理論研究稱,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文章還稱,要把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儘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相互寶方面也表示:「希望相互寶的模式經驗能夠為同行提供參考,幫助網絡互助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目前,民眾參與度較高的網絡互助行業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這種情況下,市場主體開始尋求自我規範的方法。今年3月,螞蟻集團牽頭,聯合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等6家產業、學術、研究機構,共同起草、制定了全國首個網絡互助團體標準,並最終由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批准發布。這一標準以相互寶模式為基礎,首次提出了互助平臺的「四要一不要」原則:要實名制度、全程風控、審核獨立、公開透明,不要資金風險。
對於納入監管問題,相互寶方面表示期待監管更多的指導,相信這將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