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家過年 | 春節各地美食分享,看看有麼有你的最愛

2021-02-17 青媒生活圈

歲末將至,燈火萬家,

庚子鼠年,

牛年悄然而至。

我國地域遼闊,

各地風俗習慣各有特色,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領略一下,

南北方年夜飯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起來看看吧~

新疆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食材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肉類,穀類往往無需過多加工,就是無比美味的佳餚。

饢包肉完美的將羊肉與烤饢結合起來,既可以作為特色小吃,走街串巷的時候隨時品嘗,也能作為經典的傳統美食,登上大雅之堂招待親友和遠來賓客。羊肉鮮嫩多汁,軟爛無比,湯汁被盤中的烤饢盡數吸收,表面由硬變軟,內部鹹香夠味。

羊肉抓飯是新疆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美味,抓飯營養豐富,具有食補效果,因此又被稱為「十全大補飯」。不肥不膩的羊排肉,搭配脆甜的胡蘿蔔、炸至金黃的洋蔥片,一同融入泛著油光、抓飯的油香瞬間充斥口腔,米飯顆粒分明,油而不膩,羊肉細膩軟爛,鮮香多汁,最後搭配一份由青椒、洋蔥、西紅柿混合而成的老虎菜,葷素相搭,十分滿足。

廣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中外的飲食習俗相互融合,形成自身鮮明的飲食風格,廣東人愛吃,更會吃。  

粵語音「好事」,寓意好事連連,是廣東年夜飯必備菜餚之一。蠔豉的製法有兩種:一般是把鮮牡蠣肉及汁液一起煮熟,再曬乾或烘乾,製成的稱「熟蠔豉」。若要保持全味則不煮,將牡蠣肉直接曬乾,便成為有名的「生曬蠔豉」。春節是吃蠔好時機,蠔肉肥美,富含蛋白質,但忌貪嘴,注意飲食搭配。

廣東人的印象中,燒鵝是一道傳統名菜,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滋味醇厚。若是佐以酸梅醬蘸食,更顯風味別具。最好選用清遠本地的烏鬃鵝,口味更佳。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在蒙古族聚集地區,這種大口吃肉,飲酒如水的豪爽場景,是歡度佳節最熱情的表達方式。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族的傳統習俗,不用筷子,用手抓食,一口咬下去,嘴裡都是羊肉肥美的馨香。將羊宰殺後,放入冷水鍋不加鹽等調味料原汁清煮,保留其原有的鮮味,很是誘人。

肉腸血腸是蒙古族的特色美食,原料以羊血和羊小腸為主,將羊血中加入適量鹽、蔥末和麵粉等佐料,調成漿後灌入小腸內,紮緊後煮熟而食,香嫩解饞,咬上一口滿嘴生香,別有一番滋味。

廣西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少數民族眾多,有著獨特的飲食風俗習慣,早期飲食已有種食稻穀,醃菜,行酒禮等習慣。

香芋扣肉絕對是廣西人年夜飯桌上的「一哥」,春節期間正是吃荔浦芋頭的好季節,扣肉要選肥瘦兼半的五花肉,用醬汁蒸得軟香四溢!扣肉肥而不膩,香芋綿軟入口即化,是很多廣西人愛的家鄉味!吃完扣肉,一家人團團圓圓,富富貴貴。

在廣西,過年走親訪友互送粽子是習俗。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陸續開始包粽子了,年糕與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但糯米屬於不易消化類食物,提醒老人和小朋友不要貪嘴多吃哦。

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和眾味飄香的各大菜系中,魯菜獨佔鰲頭。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歷史悠久又獨具特色。早兩千五百年前,儒家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之道,再加之山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環山傍海,種種因素造就了魯菜的包羅萬象,拿得出手的菜品也數不勝數。

餐桌上講究「無魚不成宴」,年夜飯上也必少不了魚作為壓軸菜。作為地道的老山東人,依黃河而生,在《詩經》中曾記載:「豈食其魚,必河之鯉。」於是鮮嫩肥美的黃河鯉魚便成了山東人眼裡絕佳的食材。

糖醋鯉魚是經典魯菜之一,也是山東人年夜飯上的壓軸菜。將打好花刀的鯉魚醃製後裹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最後淋上酸甜可口的糖醋濃汁,一道色澤金黃、外酥裡嫩的的糖醋鯉魚便端上了年夜飯餐桌。在濃重的節日氛圍下,金鱗赤尾,色澤金黃,忍不住讓人大快朵頤。

山東人喜麵食,過年更離不開和面有關的各種美食,花糕、棗饃等等,花樣繁多。要說最有年味的是什麼,一定離不開膠東的大餑餑。在山東,饃稱為「餑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過大年,蒸餑餑。麵團經巧婦的精湛手藝,製作成了各種形狀的麵食,像十二生肖、大壽桃、花草等造型,都是山東巧婦的拿手之作,出鍋後的餑餑還需經過染料,塗抹成顏色鮮亮的「工藝品」。除了自家食用之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以表達新年的祝福與期盼。

川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是中華料理的集大成者,取材廣泛,融合東西南北各方特點,包含甜,滷香,怪味等多種口味,對於會做會吃的四川人來說,年夜飯,自然就是重中之重。

還有一種叫法叫「夾沙肉」,農村有句俗話叫「芝麻圓子夾沙肉」,夾沙肉做起來費功夫,肉要選寶肋肉,煮熟抹上炒化的紅糖,放涼後,兩片兩片之間夾上紅豆沙,下面是煮熟的糯米,用豬油、紅糖拌勻,在蒸汽的催化下,糯米吸入了油,變得更香濃,而夾沙肉也降低了膩味,基本都會忍不住吃兩片。

也叫粑粑肉多,是蒸菜,也有做成湯的不正宗,只是材料非常多,想起了廣東人多盆菜,鑲碗用芋兒、木耳、黃花等墊底,中間放酥肉,最上面一層是肉丸子,肉丸子是蛋皮裹緊肉餡後卷好的,擺好後,加高湯,入籠蒸熟,十分鮮美。

看了這麼多的美食,

大家有沒有跟小編一樣饞到流口水了呢?

但其實不管是哪裡的年夜飯,

最重要的是和親人聚在一起,

團團圓圓的吃頓飯,

大家覺得呢?

除夕將近,希望我們都能與愛相聚~

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的年夜飯是什麼呀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啦~

編輯 | 青  雲    芝士就是逆釀

排版 | 青  雲    芝士就是逆釀

圖片來源 | 網  絡

審核 | 櫻花樹下的小九

封面設計 | 青  雲

相關焦點

  • 今年過年不回家!留在紹興上虞過年!你可以...
    距離2021年春節的到來已經不足一個月時間你有想好「今年你回不回家過年嗎?」現在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先後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圖源:央視新聞截圖過年回家的理由有千萬條,但就地過年的理由只有一條:疫情防控,減少流動。
  • 感謝每一個,過年不回家的你!
    直到有一次,兩人約在一個轟趴館做飯。巖泉用自帶的琺瑯鍋煲了一鍋靚湯,九畹喝了後讚不絕口。「作為一個吃貨,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食物與舌尖觸碰,激發味蕾的驚豔瞬間,滿滿的幸福感讓人痴醉。」相熟之後,巖泉發現九畹冰冷的外表下,原來是一個愛說、愛笑、熱情的北方姑娘。兩人一個來自四川、一個來自內蒙古,口味卻幾乎一模一樣,都深愛著粵菜的鮮美。
  • 越來越多人春節不想回家過年,總有一條原因戳中你!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一年到頭,家裡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個年夜飯曾是大家想像中最美好、最期待的過年場景。然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變淡,甚至春節期間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看看下面這幾個原因,會不會戳中你!1.
  • 江蘇各地春節會吃的美食,真的很不錯,所以回家過年不要錯過了哦
    蘇州的春節美食,吃的時候會在飯鍋裡把米與荸薺同煮,吃到荸薺時,叫「掘藏」。而誰先「掘到藏」了,馬上現拿賞錢,一團歡喜。而且為保證大家都能掘到一個,煮飯時,會按照吃飯的人數,放入等量的荸薺!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隱居花果山下所秘制,也是年夜飯裡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因為連雲港靠海,很多家庭也會吃一些魚蝦扇貝之類的海產品。老常州人的年夜飯桌上,必備有六道菜,且每一道菜都有其深刻的寓意。
  • 遠方的你,在這個春節,是否還在為該不該回家過年而猶豫呢?
    時光飛逝,轉眼間新春佳節已經近在眼前了,而在遠方漂泊的你,是否決定回家看看呢?我記得小時候的我們「過年」是我們為數不多的期待之一,我們期待有新衣穿、有煙花放、有壓歲錢、有好吃的,當然了還有那寒假的假期,而如今的我們仿佛對過年這個詞看得越來越淡了,連春節晚會都覺得越來越沒意思了,回過頭看這時光的輪轉,不經意間發現它走得真的好快好快。
  • 春節符號——回家過年
    吃過晚飯,七歲的女兒突然問到:「媽媽,什麼是春節符號?」 我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到:「中國結、春聯、年夜飯、壓歲錢……,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春節符號。」 開心是孩子的春節符號。是此刻他們最想表達的語言。回家是在外遊子的春節符號。在外漂泊的日子,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有辛酸。但不管怎樣,家,才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的味道,在那裝滿辛酸的行囊裡;在那還鄉千裡路上的鄉愁裡。在老家,有父母的叮嚀,有愛人的牽掛,有孩子的思念。距離不是困難,天涯近在咫尺;環境不是障礙,風箱雨雪、堵車也阻擋不了回家過年的腳步。回家團聚是他們最迫切的願望。
  • 想躲避的「春劫」:為什么子女不想回家過年?
    / 《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因春節催婚引發爭吵矛盾,往往源於平時溝通不足。父母打電話給子女多,而子女主動打電話回家少,是中國式親子關係的常態。在父母眼裡,孩子不管多大永遠都是孩子,想要跟孩子分享,想要了解孩子更多一點。所以年輕人不要吝於跟父母分享你的工作、婚戀,多多溝通。
  • 各地過春節吃什麼熟食,節前做好準備
    其實春節除了要做很多的美味佳餚之外,我們還要購買很多的熟食,一方面是熟食的味道好,都是一些大菜,另一方面就是熟食是不需要我們做的,只需要加熱一下即可食用的美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幫助我們節省時間,那麼今天小編就決定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全國各地春節吃什麼熟食吧,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美味。
  • 女兒不回家過年,父親轉身偷偷抹淚!「非必要不返鄉」你如何選?
    春節臨近,又到了一年一次合家團聚的日子,在外的「打工人」,現在又該決定要不要回家過春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個時候也是父母最期待孩子們回家的日子。最近一段視頻又讓網友淚奔了。▲女兒不回家過年,父親轉身偷偷抹淚!近日,河南新鄉。
  • 今年春節,你回家過年嗎?
    今年,#你買到火車票了嗎#的話題沒有像往年一樣,衝上微博熱搜。春運的部分熱門線路仍有餘票。是否返鄉過年,如何過年,可能在很多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已有29個省區市倡議就地過年2020年12月3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2021春節回家全國各地最新要求匯總來了
    2021春節回家全國各地最新要求匯總來了  二、多地明確春節返鄉需核酸陰性  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現象。能否「回家過年」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全國多地也已明確:春節假期從低風險區返鄉者,也需持核酸檢測證明。
  • 2020春節放假回家過年的心情短語,一句話表達回家的心情句子
    漂泊在外,總愛思念故鄉,人生故土難離,落葉歸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此刻,所有念想都流向故鄉,路口上等候著親人藏了一年的盼望,火爐邊積蓄了荒了一年的家常。春節將至,這些思念在無節制瘋長,恨不得插上翅膀早點飛翔,歸鄉與家人歡聚一堂,讓我的祝福伴隨你一路平平安安,歡快返鄉!誰都忍受旅途顛簸勞累的苦,比這苦百倍的是不能回家過新年思鄉樹上結滿的鄉愁果。錯過一班車,就等下一班;一碗麵沒吃飽,就再吃一碗;今天不想上班,那就睡個懶覺。你看天氣這麼好,愛的人都還在,沒什麼大不了。
  • 春節在即:面對疫情和回家過年,該怎麼選
    包莎日娜供圖「如果過年回不去,最快也得『五一』假期才能見到父母了。」閆才是山東人,向來重視把拜年、祭祀先祖等儀式。2021又是奶奶去世3周年,原本計劃全家團聚祭拜,現在看來是不行了。「今年內蒙古又這麼冷,還得自己動手準備年夜飯,哎!這可能是我這些年最『冷』的一個春節了。」距離2021年春節僅月餘。
  • 適合春節旅遊的好地方,看完不想回家過年
    不少年輕人過年不願在家呆太久,正月初二三就離家旅遊了;有的甚至不回老家,寧願一個人去旅遊;也有些家庭會組團出去旅遊過年,比在家裡年復一年地吃年夜飯、走親戚瀟灑快活多了。
  • 回不回家過年,最重要的是——平安
    在20多個省份發出「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倡議後,「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上了熱搜。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千百年來被賦予了團圓的意蘊和內涵。然而,今年春節可謂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節」——多地開始出現散發病例,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牽動社會神經。
  • 過年不打烊,淘寶攜手春晚「把愛送回家」
    可是今年春節,卻和往年不大一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是受到疫情影響、滯留在外無法回家,或是響應國家防控疫情需要、自願放棄回家,或是一如往年一樣堅守工作崗位、保障社會運轉。他們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原年人」,即原地過年的人。 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詩云:「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 讓愛回家|爸媽保重身體!我春節不回去吃香椿炒蛋,約春暖花開再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吳浩存春節自己無法回家,就讓愛回家。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和杭州郵政聯合策劃了特別活動「讓愛回家」,將為回不去的你們專門定製一款充滿濃濃愛意的專屬明信片,通過這張小小的明信片,你可以把對家鄉的思念,對母親的問候,用文字記錄下來(這個春節,留在「浙」裡過年吧)。離開家的日子,25歲的康寶文特別想念媽媽炒的酸辣土豆絲和爸爸為他準備的香椿炒蛋。
  • 當你春節悄悄回家時,家人都是什麼神反應?
    你悄悄回家為家人製造的驚喜,是媽媽給的大大的擁抱,是爸爸羞澀的不敢表達的想念。而這些,都源於家人對你的愛!在這溫情的擁抱裡,一整年承受的風風雨雨都將煙消雲散。就像一位網友說:「自己永遠也忘不了那天,爸媽明明一把年紀了,卻因為自己像個小孩子一樣。」春節裡最深沉的呼喚是回家,過年最宏大的交響是團圓。
  • 「留深過年」標語火了!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過年返鄉有什麼要求?回家過完年再返深要不要做核酸檢測?會不會被隔離?和她一樣糾結的深漂恐怕不在少數——「我只想回家吃兩天我媽做的飯,不想出門,也不想走親戚,只想待在家裡和我媽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還想回家拍全家福呢,老的老,小的小,誰知道以後拍不拍得到。」
  • 春節我在崗:你不能回家,我們就來南京陪你過年
    許林華在312國道南京繞越高速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項目部從事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檢測,這個實驗有嚴格的要求,試件28天到期後,必須進行檢測,提前或者晚個一天都不行。由於其他同事都遠在四川等地,老家安徽的許林華主動留了下來,確保明年工人回來後,可以立即動工。「你不能回家,我們就去南京陪你過年。」許林華說,家人聽說他不能回家,都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