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遊泳克服對水的恐懼感,這裡有方法

2020-09-03 體育錄



有一個朋友,好幾次想要開始學遊泳,可是這小姑娘小時候被水淹過一次,每次一下水,都感覺一副要死要死的樣子,經過我的細心調教,現在已經可以開始學遊泳了,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的方式吧,希望對大家擺脫對水的恐懼有所幫助。

大家怕水基本表現為,頭不肯浸入水中、不肯屏氣、浸水後頭馬上抬起來、始終緊閉嘴巴等等...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怕水的原因,基本是因為自己有什麼黑歷史的關係:第一種是以前不會遊泳或者遊泳水平比較差的時候在水裡溺過水;第二種是學遊泳的時候因為悶氣而嗆到水;

其實我也有這樣的黑歷史,不過已經挺過來了,但是我明白,這種記憶會留在大腦中很久,以前特別愛玩水的我,也曾經對水有過深深的恐懼。

下面來講講初學遊泳者怎麼消除這個恐懼,其實這也是熟悉水性的一個過程:

一.水中行走

1. 兩手扶住池邊,或者小夥伴的手,慢慢在水裡行走

2. 用一隻手扶住池邊或者小夥伴的手,另外一隻手向後、向外划水,慢慢在水裡行走

3. 不藉助任何支撐物,自己一個人兩隻手臂做向外、向後划水(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在水裡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各種走。

4. 玩水!沒錯就是和小夥伴玩水,兩個人互相潑水啊,玩玩水球啊...水上的遊戲很多,在淺水中很安全,玩起來就對啦。

二.嘗試去呼吸

1.站在水裡,抓住池邊或者小夥伴的手,深吸一口氣,然後把頭浸入水中,憋一會氣,大概十幾秒鐘後抬頭,把氣呼出去,然後再張大嘴呼吸,再把頭浸入水中......這樣反覆練習一次,其實這種方式,也可以在家裡的面盆裡練習哦

2.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不要憋氣,用鼻子慢慢呼氣,把氣排光以後抬頭快速吸氣,反覆練習幾次,逐漸加快一下頻率。慢慢熟悉一下,加快頻率,找一下自己的呼吸節奏

三.漂起來

學會在水裡走起來和呼吸以後,要學會漂浮,漂浮分為三種:

1. 抱膝浮體練習:兩腳站立水底,深吸氣後,下蹲低頭抱膝,兩膝儘量靠近胸部,前腳掌蹬離池底,成低頭抱膝團身姿勢。身體要儘量放鬆,自然的漂浮於水中。站立時,兩臂前伸,向下壓水並抬頭,同時兩腿伸直,以腳觸池底站立,兩臂自然放於體側。

看字太累,看下面的動圖就好了。


2. 展體漂浮:在抱膝浮體的基礎上,把身體打開,成俯臥姿勢漂浮在水面上,身體放鬆,充分展開,站立時,收腹、收腿,兩臂向下壓水,然後抬頭,兩腿伸直,腳觸池底站立。


3. 蹬壁滑行練習:背向池邊,一手扶住池邊緣,一臂前伸,同時,一腳站立,一腳貼近池邊。深吸氣後低頭,上體在水中前傾成俯臥姿勢,大小腿儘量收緊臀部靠近池邊,兩腳掌貼住池邊。與此同時,扶池邊的手臂向前擺出與前臂併攏,頭夾於兩臂之間,這是兩腳用力蹬出,成流線型向前滑行,身體和展體漂浮一樣,要放鬆,充分展開


4. 瞪底滑行:兩腳前後開立,兩臂前上舉。伸吸氣後上體前倒,當頭、肩侵入水中時,前腳掌用力蹬池底,隨後兩腳併攏,是身體成流線型向前滑行。


對於遊泳初學者來說,克服恐懼感是下水之前的必要心理準備,可是對於非初學者來說,培養良好的水感和水性是不是你們的一塊心病呢?不要慌,我也給你們整理了一下關於水感的小技巧!

先來說說水感(水性)這個詞,我個人覺得水感,水性,這兩個詞在形容遊泳的時候,指的(差不多)應該是同一個概念。那就是對水的熟悉程度和操控水的能力。說的專業一點那就是:是指遊泳運動員在水中遊進時隨身體姿勢的變化,對水特性的感知和利用能力。

打個比方:初學遊泳者,在水中用了很大的力氣,卻還是只能撲騰幾下,有的甚至連平衡都不能保持,用了吃奶的力氣,卻在泳池裡喝了一肚子水。


水感是個綜合因素的結果,這是建立在大量並且反覆的練習之後的結果,這些因素被經常地反覆,強化,都被大腦神經深深的記住。記在了大腦裡面,然後在練習中通過不斷糾正,然後反饋給你一種感覺,然後你就知道了,在什麼情況下遊得會比較省力從而去不斷改變姿勢和動作。

所以說了這麼多廢話,最重要的是要大量的練習。

但是練習也不是沒有方法的,

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高效的水感訓練法:

首先問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哪一項運動的運動員水感好?

不要懷疑,「花樣遊泳」運動員,非他們莫屬了!

所以我認為最能迅速有效地提高水感能力的方法是各種形式的曲線划水練習。


曲線划水是花樣遊泳的基礎。花樣遊泳的所有複雜而精彩的動作都是通過曲線划水完成的。


世界冠軍都曾經採用過各種不同的曲線划水練習,體會手型的變化對推進力產生的影響。

提高水感的練習方法: 不要把自己的手當作船漿來劃,把手臂想像成螺旋槳的的漿葉以不同的角度在水中遊走,通過與軀幹之間相互作用的力矩產生推進力。

我們來看一些練習方法:

1. 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兩腿夾助浮器,垂直立於水中,兩手放在腰際,掌心朝下,對著池底的方向。然後手掌先以小拇指領先向外上方划動,再以大拇指領先向內上方划動。兩手始終在相同的深度做&34;字形划動,感覺不同的划動方向上手受到的壓力,體會產生的升力。

2. 仰臥於水面,兩手放在體側,掌心向後。仍然做&34;字形划動,體會怎樣改變手的迎角才能獲得最大的推進力。


3. 下面這種練習與完整遊泳的划水技術有直接的聯繫。腿夾助浮器,俯臥於水面,兩手放在頭前下方,像爬泳或蝶泳抓水的位置。做至少6到7次&34;字形划水後,將手臂向後向下移動至拉水的位置,繼續做&34;字形划水,體會在爬泳、蝶泳和蛙泳划水中向內拉水的動作效果。之後手臂再向後移動到爬泳或蝶泳推水的位置練習,體會手向外、後、上方推水的動作效果。然後再回到前面重複練習。這種練習可以體會不同的划水階段手的動作和對水的感覺。


4. 俯臥的腳向滑行也可以發展手對水的壓力。澳大利亞著名教練凱魯常常使用這種練習方法來訓練帕金斯和他的隊友。練習時俯臥於水面,兩手放在臉前,手腕前伸,使掌心朝前,指尖朝上。手划動使身體快速後退。這種練習對發展身體的平衡能力和手、前臂對水的感覺非常有效。

相關焦點

  • 內向的人如何克服緊張恐懼感,最簡單的做法,竟是厭惡療法?
    尤其是那些內向的人,經常會有緊張恐懼感。一般來說,內向的人會害怕在公共場所發言。由於性格方面的因素,人多的時候就會有緊張恐懼感,能很好的與人進行交流,長期下去就會影響社交能力。內向通常與平時的經歷或環境等因素有關,每個人都會有緊張恐懼的過程,這都是比較正常的心理狀態。那麼內向之人如何控服緊張恐懼感呢?
  • 仰泳,如何克服怕鼻子進水的恐懼?
    除此之外,由於嗆水導致的緊迫感和恐懼感,有時候呼吸不順暢,還會喝很多水,哎,仰泳不進水,就真的那麼難嗎?仰泳戴鼻夾當然OK,但是如果你想訓練得更加專業,需要慢慢克服對嗆水的恐懼。其實關乎到你仰泳的每一個動作的標準以及你遊泳時的心態和狀態,所以,只要你認真對待每一次練習和遊泳,我相信每一次都會比上一次要好,每一天的你都在進步!
  • 初學遊泳的常見誤區——推水
    很多朋友和教練都很重視這個動作,特別是初學遊泳的朋友,有些時候甚至有點過頭。這種過度關注推水的動作有可能讓我們完全無法提速。初學遊泳的時候無論教練如何指導,我們到了水裡對推進力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我們在初學的時候很容易找到推水的感覺,當這樣的感覺習慣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找抓水動作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當我們的骨骼肌「學會」一個動作時,要想遺忘它是極其困難的,特別是遊泳這樣的水中運動項目。
  • 不會遊泳的你們,別再狗刨了!
    按照多年教學經驗看,如果你讓一點不會水甚至怕水的人一開始就仰面躺水上不顯示,人的眼睛看不見四周人物或參照物體他們會恐懼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翻過來,為啥國內很多教學是蛙泳呢,雙臂他有支撐點,陸上模仿練習時告訴他們挺腰抬頭雙手往懷裡抱水很多人都能做到,而且戴上水鏡他們能看見水下和旁邊教練,所以克服了首先的恐懼心理,克服了後面就好教了。
  • 遊泳新手如何克服「畏水心理」?幾點小妙招教您輕鬆下水!
    許多人不會遊泳,但他(她)們確實學過遊泳,但他們就是不會。有些人甚至一生沒有碰過水(下水),這不怪誰。事實上,我一直認為通常有兩種人是這樣「會了」遊泳的:第一種是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遊泳。他們可能會去小溪或別的什麼地方玩,玩,喝幾口水,還有幾個小孩子經常玩,當他們了解並自然適應水的浮力時,他們就會了遊泳!第二種是觀看視頻,學習標準動作,或者由教練指導(更為專業)。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區別何在呢?那就是,如果你能和一個孩子一起遊泳,他會有些口語化的告訴你,學會遊泳,只需多喝幾口水,多玩耍,自然就是會了的!
  • 面對幼兒初學遊泳該怎麼辦?
    我們面對幼兒初學時一開始就從換氣開始教學,其實不然,水中遊戲許多教練員極少採用,甚至忽略了這方面的練習,然而許多遊泳強國都把水中遊戲當做遊泳初級教學與訓練的重要手段之一。 設置趣味性強的遊戲可以增加孩子們對遊泳的興趣比如: 1、魚和網 遊戲任務:熟悉水性,培養協作精神 遊戲方法:扮作「魚」的參與者隨意散開,信號發出後,扮 作「漁夫」的兩人手拉手,結成「漁網」開始捕「魚」入網,捕魚時
  • 還在擔心遊泳很危險?遊泳不僅非常安全,還有很多益處
    通過閱讀本文,你將得到以下內容:1、遊泳真的危險嗎2、遊泳究竟有哪些好處呢3、初學遊泳要注意什麼一、遊泳真的危險嗎遊泳真的危險嗎相信這個很多人的疑問,遊泳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項目,但前提是我們的遊泳場所要保證安全。1、遊泳可以保護我們的膝蓋在遊泳的時候,我們將克服水的阻力進行運動,此時對於我們的膝蓋並沒有太大衝擊,相比於陸地上的運動,比如說跑步而言,遊泳這項運動可謂是非常保護膝蓋。
  • 學遊泳千萬不要學憋氣,聽聽專業教練怎麼說!
    夏天天氣炎熱大家最熱衷的戶外運動就是遊泳了,對於初學者來說,學遊泳該怎麼入門呢?首先那肯定就是先練「憋氣」,但是這裡說的「憋氣」我想應該改用「閉氣」這個詞更準確!因為「憋氣」在遊泳時是指憋著而不主動去換氣,造成錯誤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了。
  • Speedo遊泳小課堂:學會遊泳後不敢去深水區怎麼辦?
    在剛剛學遊泳時,初學者們一般都在淺水區習泳和活動,當學會遊泳後,由於對水天生的恐懼,很多人都不太敢去深水區遊,導致泳技一直無法提升,那學會遊泳後不敢去深水區怎麼辦?其實從學會遊泳到深水區是需要一定的勇氣和決心的,本期的Speedo遊泳小課堂,就來教大家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 讓不會遊泳的「旱鴨子」民警下水救人,那種深深的恐懼感誰懂?
    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種,但不會遊泳是硬傷,能救就儘自己最大力,救不了也絕不去逞強,誰都有家人孩子父母,沒必要做無價值犧牲,如果民警救人犧牲,單位負責撫恤,又是誰之痛。對面跳水的花季少女,而不會遊泳的安徽民警,當時內心該是多麼的無奈。
  • ​「初學」遊泳,方法比動作重要
    當初學者提到學遊泳時,就會覺得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些人一生都沒有學會遊泳。但是有的人沒幾次就學會了,關鍵是技巧。今天就給滄州勇士分享幾個學遊泳小技巧。2.初學者儘量在在遊泳池裡遊泳,大海和湖泊中有波濤和恐懼,這將大大增加學習的難度。喝了幾口水後,信心不在了。在遊泳池中,您還應該選擇人少且安靜的地方,否則很容易嗆水。
  • 原來澳洲寶寶這樣學遊泳!'脖圈'遊泳請不要再去了…
    結果到這裡才發現自己簡直弱爆了。遊泳池裡的每一個人竟然都『索普』上身,大多數人使用自由式或蝶泳泳姿,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那麼自信和專業。最令我吃驚的是那些三四歲在學遊泳的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直接跳進2米深水池,動作嫻熟標準,速度如飛魚,轉身猶如奧運選手般流利。當時我是一萬匹羨慕呼嘯而過,於是很自覺地縮到最慢道,開始我的蛙泳…當下就決定把自由式給練起來,因為不想有『丟人』的感覺。
  • 值無不言:初學遊泳,你有很多問號?請收藏慢看這一篇
    家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臉浸入水裡,可以是先嘴巴,然後鼻子、嘴巴都入水,接著是鼻子、嘴巴、眼睛入水,等習慣後再一點點鼓勵他把頭浸入水中。在家練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試著在水裡吐氣(對於孩子來說,吐泡泡的說法他更能理解,也顯得更有趣味),吐完泡泡抬頭吸氣再眨眨眼睛,等抬頭之後不擦眼睛也能睜眼時就差不多了。
  • 三分鐘看懂遊泳換氣技巧
    其實有許多人遊了十幾年了,自以為是「會遊」但現實卻不盡相同——主要情況大家會發現因為他的腦袋始終挺在水面上,學遊泳一定要學會換氣。只要具備了換氣能力,哪怕你只會「狗刨」,你也算是「會遊」了。不會遊泳的人,總是會害怕水,其實是由於我們的生理結構,無法分離水中的氧氣,以致我們無法在水中進行呼吸,那就要我們學會如何在水中進行「呼吸」。其實,要學會在水中「呼吸」,要做的就是適應。
  • 初學自由式三大錯誤動作,全浸式遊泳練習誤區
    自學遊泳最大的障礙是「錯而不知」。在泳池見到過很多埋頭苦練的人,錯誤動作非常多,這些錯誤憑自身感覺難以發現,練習過程成了強化錯誤的過程,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積重難返。因此,在學習遊泳過程中一定要有自拍視頻,特別是在基礎練習階段。本文羅列自由式初學者的一些常見錯誤動作。
  • 初學自由式三大錯誤動作,全浸式遊泳練習誤區
    自學遊泳最大的障礙是「錯而不知」。在泳池見到過很多埋頭苦練的人,錯誤動作非常多,這些錯誤憑自身感覺難以發現,練習過程成了強化錯誤的過程,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積重難返。因此,在學習遊泳過程中一定要有自拍視頻,特別是在基礎練習階段。本文羅列自由式初學者的一些常見錯誤動作。
  • 初學遊泳需要了解的換氣技巧
    怎樣換氣是遊泳初學者永都想知道的問題,曾經寫過一篇「水上一吸,水下慢吐,水上一吹氣,自由式呼吸換氣的一點心得」這麼一篇日誌。順序有點兒不對反正,應該是1,頭在水面下的時候用口或鼻緩慢吐氣→2,頭出水面時用口啪的下吹口氣→3,頭在水面上的時候用口快速吸氣,這麼個順序。
  • 遊泳的基本技能是什麼?最快幾天能學會?
    1.找個會遊泳的到一個水深到你胸膛的靜水裡,你努力的做出你認為正確的姿勢去遊,然後再看他慢慢遊給你看,再體會再練,別怕嗆水。用心半天就有心得,第二天就差不多了了。記住用心但別急,真正的武術都是悟出來的!
  • 什麼是遊泳的基本功?
    因此一旦腳不著地、腦袋入水,立刻就恐慌起來——這恰恰是落水者的大忌!為了克服這種恐懼,在學漂之前,可以先做浸水練習——在淺水區,彎腰把腦袋浸入水中,默默地計數,看自己能堅持多久。所以學遊泳要先學習俯漂。方法也很簡單:在淺水區,背靠池壁站立,彎腰,雙臂前伸,頭埋入水中,然後提起一條腿向後瞪池壁,使身體拉平向前滑去。記住,一定要儘量把頭埋入水中,這樣你的身體才能夠放平。要儘量放鬆,不要緊張,逐漸體會到水是能夠浮起你的身體的。
  • 初學太極拳,克服這三大常見誤區,才能精進
    糾正方法:必須要在意識的引導下,經過較長時間的鍛鍊,才能慢慢克服。因為初學者往往不注意身法,只留意動作的名稱和運動的路線,老師要時時提醒學生放鬆肩關節,學生要時時想著放鬆肩關節。久而久之,肩關節自然會逐漸鬆開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