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精賞 | 楊維楨 行楷《煮字窩銘》

2021-02-15 書壇家園


  《煮字窩銘》軸,元,楊維楨書,紙本,行楷書,縱104釐米,橫28.9釐米。

此作是一件長篇條幅,這種書法形式在元末並不多見,在楊維楨的傳世作品中也屬少數,因此章法布局自有其獨特之處。通篇既呈綿密之勢又見通達之氣。結字或勁健厚闊,或輕盈妍麗,靈動圓活,融合漢隸、章草和二王格局,古澹樸拙之中顯示出秀勁挺拔的獨特魅力,頗具觀賞價值。
楊維楨在《煮字窩銘》中稱江都盛端明鑽研古文字雖處窮惡之境而矢志不渝,高度讚揚其堅韌而嚴謹的治學精神,同時概述了文字學自古至今的發展成就,列舉歷代古文名家,表現出楊維楨對文字學研究的關注和淵博的知識,可稱是一篇研究文字與書法發展史的學術論文。由此可知楊維楨的書法成就不僅源於書法實踐而且根底於他深厚的書學修養,其作品往往瀰漫著一種古雅而又悠遠的意韻而絕無書手匠氣。此文未入《東維子集》,屬集外文。

釋文:
煮字窩銘。江都盛端明,窮而有奇氣。棄去小走吏,從儒先生遊,日以學古文為事。自周太史籀、秦丞相斯、車府令高、太史令胡毋敬,下逮程邈、張敞、杜業、爰禮、楊雄、崔瑗、賈逵、蔡邕、許慎、張揖、邯鄲淳、呂忱兄弟、江瓊祖孫,代號字學之流,端明蓋欲絕其古今,與處伯仲其中。予識字頗有數,而又惑於俗造文,故餘校壁書、籀篆、石經、古文,其援驗必資端明。端明為餘指奇難,則不必究埤雅,廣雅之勞也。然六書八體日工,圖史鈔帙積左右日富,而妻子日餓凍不已。端明方與好事者歌呼談笑,不計甔有儲、爨有薪火無也。且大書其一窩曰煮字,求其遊之善詩者歌詠之,而又以其卷請銘言於餘。餘喜其窮而克固,固而不出,儒者伎也。遂為廣其意作銘,俾篆諸楣曰:王孫炮鳳,太官烹羊,足以戟人之吭,不如子之字旨且康兮。西鄰爨蠟,東鄰負鼎,足以軛人之頸,不如子之字雋且永兮。仁以畬之,義以植之,既植而籽,曰忠敬之。既籽而獲,而至於炊,墨突顏簞,其樂在茲。不幸餒也,與西山之人同傳;而其飫也,則將鼓天下之腹而與堯民同娭。故端明氏之鬲也,自謂過五鼎煮七犠,而人不知。會稽楊維禎。
款鈐「會稽楊維楨印」。鑑藏印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詒晉齋印」、「楊氏秘玩」、「也園索氏收藏書畫」等多方。

相關焦點

  • 楊維楨行楷《煮字窩銘》
    《煮字窩銘》軸,元,楊維楨書,紙本,行楷書,縱104釐米,橫28.9釐米。
  • 高清碑帖 | 楊維楨 行楷《煮字窩銘》
    《煮字窩銘》軸,元,楊維楨書,紙本,行楷書,縱104釐米,橫28.9釐米。
  • 元 楊維楨 煮字窩銘 故宮博物院藏
    《煮字窩銘》軸,元,楊維楨書,紙本,行楷書,縱104釐米,橫28.9釐米。款鈐「會稽楊維楨印」。
  • 《中國書法》:楊維楨
    歐陽通使用的毛筆是特製的,梁同書《筆史》「麝毛、狸毛」條載:「鄭虔謂麝毛一管,可書四十張,狸毛八十張。《朝野僉載》:『歐陽通筆,用狸毛為心,覆以秋兔毫。』」楊維楨不僅楷書學歐陽通,在毛筆方面亦仿照歐陽通。所以「鐵心穎」絕不是從湖筆裡面隨便挑選的,而是根據楊維楨本人的要求特製之筆。二是「鐵心穎」之名稱,是為楊維楨量身定製的。「穎」指筆尖,「毛穎」即毛筆。
  • 楊爾 : 楊維楨書風特徵及成因
    字的結體,基本上字字獨立,由於取大歐筆法,又字字氣滿神足,勁緊豪邁,直面人生,無宋人那種故作歪斜取巧的流俗而入晉唐堂奧。這種楷行相間的寫法與無年款的《鬻字窩銘》也相近。圖②-2 楊維楨 《張氏通波阡表》局部▲《沈生樂府序》則點畫勁健,楷、行、草相間,書寫節奏稍快,二字一連、三字一連的情形出現得較多,隨意自然,又行草中間雜章草筆意,顯得古樸雅致。
  • 「醜書」鼻祖楊維楨,一個桀驁不馴的人,一種驚世駭俗的字
    縱觀楊維楨作品,很多字的處理已經不按照常規的處理方式進行,而更像一種筆墨遊戲,充滿了誇張和變形,充滿了對古典法度的破壞與重構,在這裡楊維楨已經無暇對點畫、結體、章法進行細緻的推敲,書法、文字已經成為楊維楨感情宣洩的一種工具。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在音律上他也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大師,他還精通詩文,被譽為「翰墨之冠」,他還東經濟,為官一任,能夠造福一方。
  • 行楷鋼筆字偏旁部首寫法全攻略!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
  • 陸柬之700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用筆飄縱、渾然天成!行楷好字帖
    而今天書畫課代表要介紹的則是唐代陸柬之的書法集字。眾所周知,陸柬之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大家,還是楷書名家虞世南的外甥、更是唐朝宰相陸元方伯父、草聖張旭外祖父。陸柬之的書法初學虞世南,又學歐陽詢及「二王」父子。其傳世行楷《文賦》曾被稱為「大唐第一行書」,筆致圓潤、用筆飄縱,章法氣韻顧盼生姿、渾然天成!有著深厚的蘭亭味!元人趙子昂以及當代的啟功,都從此帖得法頗豐。
  • 楊維楨的「醜書」,你能讀懂幾分?
    其實說怪也不怪。苦、辣、酸、甜、麻,各種口味的美食都有人喜愛,甚至還有人專門喜歡吃臭臭的榴槤和臭豆腐呢。楊維楨對出身貧賤而有才德的人,禮之如師傅;對無才德的人,則即使是王公也白眼相對。勢力極大的張士誠佔據吳中之後,江南名士競相投靠,只有楊維楨請都不去。楊維楨一次去蘇州,讓張士誠知道了,拿出御酒專門款待楊維楨,酒喝一半,楊維楨賦詩一首:「山中歲歲烽煙起,海上年年御酒來。如此烽煙如此酒,老夫懷抱幾時開。」張士誠知道強扭瓜不甜,最後放他走人。
  • 當代書壇的柱石之才,德藝雙馨的美女書法家,韓寧寧行楷精華大全
    行楷書法的用筆及章法布局種類簡述:行楷書法的用筆方法很多,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多樣性等特點。因此,掌握行書的用筆方法是至關重要的,用筆的熟練與否,直接關係到書寫質量。 用毫得當。行楷書法用筆,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鋒的三分之一為度,最重的按筆也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這樣,行筆時即按得下,又提得起。當然,這並不絕對,喜用短鋒筆和長鋒筆作書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峰、或用鋒尖,只要掌握得當,行楷也講究橫平豎直,也叫橫豎有序,疏密勻稱。筆畫之間的勻稱是一個字整齊、有序的「外衣」。
  • 直接練行楷,可以,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寫法
    直接練行楷,可以,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寫法。要想練好行楷字體,偏旁部首不能不練。下面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怎麼寫才漂亮。偏旁部首草字頭要練好,因為常用實用。也是為了讓字的內空收斂,內空縮小,從而讓字變得精神。懂得這些方法之後,寫不好草字頭才怪。下面再講一下草字頭的變形寫法,因為是寫行楷,可以改變結構、筆順的。請看圖中右邊的圖解,上面的是改變筆順,先寫左豎,再寫橫,再寫右豎。下面的是改變形態。都可以的,有時候這麼寫反而更順手,更瀟灑。
  • 【品味宋元】胸中奇氣蛟龍蟠——鐵笛道人楊維楨書法欣賞(一)
    鑑賞印有「太原顓庵王氏拙修堂收藏圖書」、「王掞私印」、「西田」、「婁江王藻儒氏真賞」等,另鈐孫承澤、王南屏私家藏印及嘉慶、宣統內府諸印。題跋有孫承澤、陳獻章、謝肇淛、徐?等家。《鐵網珊瑚》、《庚子消夏錄》、《石渠寶笈》三書著錄。
  • 楊維楨:史上最強「醜書」,美倒無數人
    元 楊維幀 竹西草堂記題卷局部元人楊維楨其人其書文 / 劉一聞在傳統藝術發展史上,有元一代大家楊維楨在我國詩壇和書壇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響,不容忽略。楊維楨字廉夫,晚號東維子。別署甚多,如抱遺叟、老鐵貞、鐵崖山人、鐵道人或鐵龍道人、鐵笛道人、梅花道人等。山陰人(今浙江紹興人)。
  • 書法史中的最美行楷,這麼好的字,足以讓當代書法家汗顏!
    鮮于樞行楷之美,800年來稱第一,這字連趙孟都比不上!鮮于樞是北方人,其祖父曾經做到高官,其父親乃是一個運糧官,所以幼年的鮮于樞常常於全國各地奔走,他身上有著北方人的俠義之氣,且相貌英俊,有一縷美髯,人稱「髯公」!有詩讚嘆道:
  • 行楷常用字書寫特點與筆法結構布局:實用高效練字!
    行書書寫是提高速度了:對於好多人來說、行書很多字體書寫有所變化:在認讀上就沒有行楷字體的優勢了:所以說行楷不論在日常書寫或者會議紀要記錄、都是最佳書寫選擇:下面精品書法課堂為大家摘錄出幾個日常書寫常用字來具體介紹行楷書寫技法與結構布局法則:
  • 1400個陸柬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古雅遒逸、學習行楷的上好字帖
    陸柬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當然,書法的這兩種學習方式所導致的結果也是大相逕庭的:摹書易得字形,卻不易得筆法,一旦脫稿自己書寫,往往很快就能被打回原形;臨書可通過讀帖更易得筆法,但是前期對字形的掌握往往對新手來講又比較困難
  • 楊維楨:史上最強「醜書」,美倒無數人丨私享
    楊維楨字廉夫,晚號東維子。別署甚多,如抱遺叟、老鐵貞、鐵崖山人、鐵道人或鐵龍道人、鐵笛道人、梅花道人等。山陰人(今浙江紹興人)。楊氏生於元貞二年(1296),卒於明洪武三年(1370)。三十二歲登進士,歷官天台縣尹、錢清場鹽司令和建德路總管府推官等職。嘗會修宋遼金三史,著《正統辯》。元末,被委任為奉訓大夫江西儒學提舉,時遇反元兵變避富春山。此後他還受命錢塘關令,因觸犯朝相徙居松江。
  • 硬筆行楷書法作品欣賞,漂亮鋼筆字!
    許多人的字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中學階段,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壓力加重,再一筆一划地寫正楷字顯然不能滿足做作業、記筆記的需要,只好自己任意發揮而寫,從而造成了錯誤定型,自然達不到美觀的要求
  • 讀懂楊維楨的書法,已是人到中年!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元紹興路諸暨州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言必談王羲之的時代,但楊維楨卻以一筆「醜」字異軍突起,竟然也牢牢地佔據了書法史一席之地,豈不怪哉!龔琳娜是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手,學院派的民族唱法得了那麼多獎,可是知道的人卻只有音樂圈的人。但是一首「自毀形象」的神曲《忐忑》,驚奇了無數人的耳朵,於是,她開始變紅了。好好唱、認真唱、努力唱,唱得好的人太多了,不好好唱卻唱得好的人就沒有幾個了。藝術的生命靈魂是其獨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