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周一(23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存活了至多17天,其存活時間遠遠長於此前研究顯示的時間。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研究人員寫道,在「鑽石公主」號的客艙騰空、但未進行消毒程序的17天後,在出現症狀和無症狀的感染乘客的艙室表面發現了新冠病毒。研究人員補充稱,但這一發現並不一定意味著病毒是通過接觸物體表面傳播的。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25日下午,「鑽石公主」號郵輪緩緩駛離了停泊近50天的日本橫濱港,前往附近一處民間企業的碼頭進行船內物品更換工作。
據報導,該艘郵輪於2月6日抵達橫濱港的大黑碼頭,雖然曾短暫駛離,但斷斷續續一直停靠至3月25日,期間進行了乘客與船員下船、船內消毒等工作。
橫濱市政府表示,鑑於相關工作都已結束,該郵輪於當地時間25日下午2時許緩緩駛離了大黑碼頭,並在約30分鐘後抵達了附近一個民間企業所有的碼頭。
該郵輪所屬航運公司表示,將在接下來這段時間進行客艙床墊等物品的更換工作,計劃5月重新投入運營。
延伸閱讀:
恍如一場夢!「鑽石公主」號乘客講述「心碎15天」
「病毒郵輪」「恐怖郵輪」「致命漂流」「漂浮監獄」……這些聽起來有些驚悚的詞彙都是在描述一艘船——「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一個月前,搭載乘客及船員共3700餘人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抵達日本橫濱,緊接著所有人被要求留在船上隔離檢疫。一開始確診10人,14天後增至621人,至3月1日包括船長在內的最後一批人下船,總確診人數達到705人。不斷攀升的數字使得這艘郵輪為全世界所矚目, 更是直接將日本推入疫情風暴旋渦。對於日本來說,「整船隔離」的應對之策使其飽受批評。對於流行病專家來說,這艘郵輪是在封閉場所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觀察樣本。而對於船上的人來說,那十幾天則是一段揮之不去的噩夢。
無論最後一批船員於3月1日下船,還是黃雅曦等回到自己的國家,都不意味著「鑽石公主」號故事的終結。
3月2日,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鑽石公主」號上的確診病例新增一例,是一名船員。3月1日,澳大利亞一家醫院報告該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系一位從「鑽石公主」號上返澳的人士。2月28日,一名在郵輪上感染病毒的英國男子在日本不治死亡,成為第一個死於這種疾病的英國人。英國於2月22日派出針對該船的「撤僑」包機,不過幾名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英國人沒有被接回國,而是留在了日本。
這類悲劇引發了一些討論,比如有英國媒體質疑政府:為什麼不早一些接船上的同胞回國,卻讓他們在一艘極易感染的船上被困如此之久?許多郵輪上的英國乘客也對英國外交部極為不滿,他們說那些等待的日子「讓人絕望」。
相比之下,美國人費倫巴赫要幸運得多。在乘包機撤離並飛往加州空軍基地的路上,他坐在一名後來被檢測呈陽性的女性前面,但他目前仍然健康。「(下飛機後)我大概用了半塊肥皂試圖把自己洗乾淨」,他這樣形容自己回國後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淋浴,還有對行李消毒。」
在空軍基地隔離的費倫巴赫和他的同伴,沒有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間,所以在船上憋壞了的他們選擇每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泡在戶外。「大家在草坪上散步,踢足球,曬日光浴,做體操」,他描述道,「不過每個人都戴著口罩,並彼此保持六英尺的距離。」
「有一次我和同伴深夜裡散了一次步,那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因為整個院子都被巨大的泛光燈照得亮如白晝。旁邊有至少三四輛車,裡面全是警察。」費倫巴赫說,「感覺有點像殭屍電影,又有點像夏令營。我不知道該用好玩還是可怕來形容。」
現在,費倫巴赫最發愁的是何時回中國——此前,他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讀研究生。「我現在有點茫然無措。在可見的未來,我恐怕無法回中國,我還得找一個合適的住處。」他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他父母在加拿大的家,因為很可能他又得在加拿大接受14天的隔離。
除了乘客,這一事件的主角「鑽石公主」號又將迎來怎樣的命運?據媒體報導,在所有人員下船後,郵輪會進行船內消毒,之後更換船員。該船的運營商已在全球「招標」,尋找最專業的船舶清潔和消毒公司,他們希望在4月29日前讓「鑽石公主」號恢復運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中新網 生命時報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