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規模房企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何洛
2020年過半,地產行業的年中「成績單」也火熱出爐。疫情影響之下,上半年地產行業情況如何?隨《每日財報》來一探究竟。
2020年上半年房企銷售榜單排名大賞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根據中指院的報告分析,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512.1億元,同比下降1.45%;其中銷售額破千億房企13家,較去年同期(12家)增加1家;百億房企107家,較去年同期(121)減少14家。TOP3的房企分別是碧桂園、恆大、萬科,銷售額分別為3723.0億元、3487.9億元以及3180.0億元,前三甲差距在逐漸縮小。
看完前三,再來看TOP10,相較於此前的排行榜,2020年上半年前十可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進步「選手」,保利發展作為地產央企第一梯隊種子選手,被融創超越了很長時間,這次又回到了第四的位置;中國金茂飆升6位,首進TOP10, 直接從第14位飆升到了第8位;5月排在11位和金地和12位的綠城,重回前十。
再來看成績退步的「選手」,新城控股下滑比較明顯,2019年位列8強,今年5月位列第13位,上半年滑到第16位;5月排在第8位的龍湖、第9位的世茂和第10位的華潤,這次被擠出了TOP10,龍湖位列第11,世茂掉到第13,華潤位居第12。
總的來看,因疫情影響,TOP100上半年門檻值下滑至112.2億元。其中,TOP10房企門檻值為1106億元,較上年增長5.16%,頭部房企競爭更加激烈;TOP30房企、TOP50房企、TOP100房企門檻值分別為482億元、315億元、1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降低11.85%、10.81%、15.06%。
另外,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60.9%的銷售業績來源於二線城市,19.2%來自於一線城市,合計佔比80.1%,較去年增長3.1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貢獻率增長明顯。
業績目標完成率過半的房企寥寥無幾
從業績目標來看,上半年業績完成率比較低。2020年上半年,28家房企目標完成率均值為41.1%,較去年下降6.5個百分點;超過40%的有14家企業,其銷售目標完成率均值為45.6%,其中佳兆業、恆大、金茂3家企業銷售目標完成率超50%。而去年同期銷售目標完成率在五成以上的企業數量則多達18家,從這方面也能夠看出今年市場環境的嚴峻。
包括中國恆大、中海地產、龍湖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正榮地產、雅居樂、佳兆業集團、龍光地產、中駿集團、越秀地產、弘陽地產、寶龍地產在內的14家房企目標完成率在40%~50%之間。
目標完成率在30%~40%之間的企業有14家,分別是:世茂集團、新城控股、綠城中國、金科集團、旭輝集團、富力集團、奧園集團、遠洋集團、合景泰富集團、時代中國、花樣年、首創置業、建業地產等。
同時,目標完成率低於「平均分」的掉隊房企也有不少,如遠洋集團上半年目標完成率僅32.2%、旭輝集團為35.1%。
對於大部分房企而言,下半年仍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可能會有部分房企面臨業績目標難以順利完成的困境。
上半年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不輸去年
根據中指院的數據來看,2020年1-6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5169.8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TOP100門檻值升至40億元,環比增長21.2%。看來,土地市場的熱度並沒有嚴重受到疫情影響,熱度不輸去年。
總的來說,1-3月,受疫情影響50家代表房企拿地謹慎;4月起拿地力度顯著回升,達到近半年最高點,5月略有回調後6月又有所回升。50家代表房企中30家企業6月拿地金額較1-5月均值有所增加,8家企業單月拿地額超過100億元,其中濱江、佳兆業6月拿地額佔前6月總額之比超過50%,華夏幸福、金地、藍光發展等7家企業在40%以上。
數據顯示,50家代表房企1-6月月均拿地均值為1716.3億元,略高於2019年月度均值(1706.9億元)。其中,27家房企2020年1-6月月均拿地金額超過2019年月度均值,奧園、龍光、首開前6個月月均拿地金額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逆勢拿地擴儲;23家房企1-6月月均拿地金額不及去年,其中萬科前6個月月均拿地金額較去年減少60%以上。
《每日財報》注意到,從拿地布局來看,1-6月,二線城市是房企布局重點,城市群以長三角熱度最高。從城市等級來看,50家代表房企1-6月二線城市拿地佔比為51.5%,三四線為44%,一線佔比為4.5%。從區域來看,企業更傾向於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中遊和成渝五大城市群拿地,佔比之和為58.6%,其中長三角熱度最高,佔比為29%,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中遊緊隨其後,佔比分別為9.2%和9.1%。
房企規模發展梯隊分化差距逐漸凸顯
2020年上半年,TOP100上半年門檻值下滑至112.2億元,各梯隊陣營分化繼續明顯。
根據數據統計,1000億以上超級陣營共13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2.20%。第一陣營(500-1000億)共16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1%;第二陣營(200-500億)有35家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均值下降0.3%,與去年基本持平;第三陣營(100-200億)和第四陣營分別為43家和36家,銷售額均值分別為130.9億元和72.8億,同比分別下降7.6%和11.5%。
值得注意的是,頭部房企的競爭更為激烈,TOP10房企門檻值為1106億元,較上年增長5.16%;TOP30房企、TOP50房企、TOP100房企門檻值分別為482億元、315億元、1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降低11.85%、10.81%、15.06%。
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規模房企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隨著資源加速向優勢企業集聚,將推動行業集中度繼續走高。換句話來說,對於50強之後的房企而言,競爭優勢已不再明顯。行業競爭加劇之下,該梯隊房企的增長空間或將進一步受限。預計全年房企梯隊分化將繼續加大,TOP50正成為房企規模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差距也會更加明顯。
困難重重的2020上半年已然落幕,下半年也按下開啟鍵,房企行業下半場將如何發展,《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