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感染者增加,「恐怖遊輪」引發義務討論!日企在華投資加注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北京晚報報導,日本境內迄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患500多人,日方專家團隊認為已處於「疫情暴發的早期階段,可能進一步發展」。而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堪稱「恐怖遊輪」的「鑽石公主」號。

另外,據央視新聞援引日本放送協會消息,2月18日東京新型肺炎感染者新增3人。

2月17日,日本政府的第五趟包機又一次飛抵武漢,其中,前田建設、AIR WATER(愛沃特)、無印良品三家企業,分別提供防護服和手套等支援物資。

此外,日本驅動馬達製造巨頭—電產株式會社宣布,對大連新工廠的投資計劃,從此前的500億日元提高至1000億日元,約合64億人民幣。

船在日本製造,經營方是美國公司

「恐怖遊輪」引發「處置義務」討論

日媒最新報導,「鑽石公主」號郵輪首批500名滯留乘客正式下船。日本厚生勞動省稱,「鑽石公主」號上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54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最多的是日本的247人,其次為美國的77人。

市界此前報導,「鑽石公主號」郵輪是一艘名副其實的豪華遊輪,載客量最高2670人,遊輪上還提供25種美食,43項船上娛樂,其中包括按摩、泳池、桑拿、多種餐廳等服務。24天的旅程費用最高達8萬餘元。

不過,這艘遊輪雖然是日本製造,其母港也在日本,但公開資料顯示,該遊輪是世界著名遊輪公司英國嘉年華遊輪集團旗下公主遊輪公司的一艘超級豪華遊輪,遊輪的經營管理者則是美國人。

也正因此,《日本經濟新聞》在18日刊發報導,從法理角度討論「郵輪爆發疫情」這一問題,船隻的船籍國有義務處置船上此類情況,日本原本沒有義務。

包機再抵武漢

伊藤洋華堂曾捐百萬個口罩

2月17日,日本駐華大使館通過社交平臺發文稱,日本政府的第五趟包機又一次飛抵武漢,送來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的各項物資。其中,前田建設、AIR WATER(愛沃特)、無印良品三家日本企業,分別提供防護服和手套等支援物資。

對此,網友表示,「自己留點吧,別送了」、「反倒開始擔心你們了,你們還要開奧運會呢」、「日本也要多保重呀」、心領了,別捐了,自家日子也要過「。

此外,據中新網報導,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日本大型零售商—伊藤洋華堂,便在第一時間捐出100萬個口罩,物資於1月25日運抵成都後,通過汽車送往武漢。

公開資料顯示,伊藤洋華堂創建於1920年,是日本主要零售企業,在日本全國各地經營百貨公司,亦有從事其他業務,在中國多個城市包括成都、北京(在北京稱為華堂商場)等拓展零售業務。

天眼查顯示,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註冊資本高達2300萬美元,大股東伊藤洋華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75%。此外,中國糖業酒類集團有限公司還持有成都伊藤洋華堂12%股份。

伊藤洋華堂(中國)則成立於2012年,是株式會社伊藤洋華堂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鼓勵和允許外商投資的領域進行投資。除成都伊藤洋華堂外,還有兩家投資公司,分別是持股75.75%的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以及持股20%的成都伊藤洋華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對華投資加注

驅動馬達製造巨頭投資提高500億日元

實際上,除醫療物質等援助外,日本驅動馬達製造巨頭—電產株式會社在華投資也在加大。

人民網2月13日報導,電產株式會社宣布,對大連新工廠的投資計劃,從此前的500億日元提高至1000億日元,約合64億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成立於1973年, 並在日本東京·大阪和美國紐約上市。天眼查顯示,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註冊資本高達3650萬美元,為電產株式會社全資子公司。

2002年,電產株式會社又在浙江平湖成立日本電產(浙江)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更是高達5600萬美元, 總投資額1億美元,同樣從事馬達及其零部件的開發、生產、銷售、維修等業務,並在當地形成日本電產平湖工業園。

相關焦點

  • 日企回家路費報銷?明治:沒聽說、沒計劃、剛追加在華投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日,一則「日本政府將資助日企將生產轉出中國」的報導引發輿論關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受新冠疫情衝擊的當下,一批有戰略眼光的跨國公司非但未撤離,反而加快了在華投資布局的步伐。觀察者網梳理發現,近8個月來,為擴大在華業務,明治先是投資3億美元(約合21.2億元人民幣)在天津設立中國北方首個工廠,隨後蘇州明治為加大商品供應量,也決定增加牛奶和酸奶的生產線。
  • 在華日企:日本給錢讓我們搬離中國?不,謝謝
    「不,謝謝,」 一些日企對東京的現金激勵措施如是說   日本將為企業提供政府補貼,以便後者能幫助使供應鏈實現脫離中國的多元化。但分析人士表示,此舉不大可能導致(在華)日企大規模回國或遷往東南亞。本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的5家日企都表示有意繼續在華製造產品,(因為)中國自身就是至關重要的市場,且將運營遷往別處不但成本高昂,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尤其在當下。
  • 日本遊輪新冠感染人數再翻倍!網友:這是真正的恐怖遊輪吧……
    目前日媒沒有報導,136名感染者是來自截止昨天為止的336名送檢人當中,還是之後依然有新的人員送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事實把預計的感染危險程度,又向前推了一大步...「恐怖遊輪」、「感染已經不可避免」、「狹小空間勢必增加感染風險」...
  • 外媒渲染在華日企出現回遷潮:中國工人工資上漲
    【環球時報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凌風 記者 邢曉婧】外媒23日報導稱,在中國投資的日企出現「回遷潮」。商業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從中國撤出業務的日企,首次超過向中國遷移業務的日企數。日本經濟學家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工人工資上漲,使得日企成本顯著上升。但也有分析稱,基於中國民眾財富的增加,日企在華投資高附加值製造業及服務業反而有更高利潤前景。
  • 1757家在華日企撤離?中國回應:站不住腳!近20000日本人才來華
    正是看重中國潛在的龐大市場,各國企業也紛紛來華布局,然而,今年卻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離」的不實消息傳出,對此,剛剛中國也回應了。1757家在華日企排隊撤離?中國回應:站不住腳!據觀察者網報導,12月10日,我國相關部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稱所謂「大批在華日本企業撤離」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九成以上日企沒有轉移在華業務計劃
    針對近日「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報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駁斥稱,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他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今年4月對3500家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數據稱,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根據中方的統計,今年1-10月,日本在華新設企業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他強調,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
  • 日本鼓勵日企回遷政策其實未提中國,九成日企稱不會遷供應鏈
    近日,「日本政府出錢讓日企撤出中國」的說法引發討論,中日產業鏈真的面臨脫鉤嗎?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日本相關政策要點旨在口罩、呼吸機等抗疫產品的國產化。九成華東地區日企表示並無改變供應鏈計劃,松下等大型日企也對記者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 日本福岡市加強疫情防控 博多港暫時拒絕遊輪停靠
    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日本福岡市政府稱,在新冠疫情持續擴大的情況下,該市決定在疫苗得到充分儲備或治療方法確立之前,不允許遊輪停靠博多港。 福岡市市長高島宗一郎在1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若遊輪上的感染者在市內住院,可能會引發醫療系統崩潰。為保護市民,只能拒絕登陸。」 報導稱,有關博多港港灣設施管理條例的規定,從6月開始施行。
  • 在華大型日企:不可能撤出中國
    此前,在中國的兩家工廠每個月向日本供應8000萬隻口罩。現在,加上宮城縣角田工廠的生產量,每個月口罩產量可達2.3億隻。 據媒體報導,第一期有90家在華日企申請回歸日本,其中57家獲得補助金;另有50家企業申請到東南亞各國投資,其中30家獲得補助金。
  • 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12月10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一段時間以來,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恐怖遊輪》:西西弗斯式悲劇輪迴的經典之作
    在《土撥鼠之日》中,氣象播報員菲爾被困在2月2日這一天無法脫身。最終他學會擁抱當下,得到了繼續前行的信念。《恐怖遊輪》《恐怖遊輪》帶給很多影迷的觀影感受用八個字就足以形容——懸疑燒腦,無懈可擊。《恐怖遊輪》正當他們無計可施之時,一艘巨大的遊輪緩緩駛來。眾人欣喜過望,未加思索便登上了這艘名為「艾俄洛斯」的遊輪。結果發現這竟是一艘早在1930年就已經失蹤的神秘之船,船上更是空無一人。
  • 鑽石公主號,疫情中的「恐怖遊輪」
    病毒的傳播需要環境,而人口高密度、環境全封閉的豪華遊輪,在疫情當前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那些船上已經有確診或者疑似病例的遊輪。而這其中,豪華遊輪鑽石公主號更是吸引了陸地上所有人的目光。鑽石公主號已在日本的橫濱港漂浮多日,3711人被困,218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包括11名船員;另外有逾百人感到身體不適。
  • 日媒: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來源:環球網日本JBpress新聞網12月18日文章,原題為「即便遇上新冠,日企也不從中國撤離的原因」。日本政府4月份推出針對疫情的緊急經濟政策,提供津貼支援那些以海外為生產基地的企業回國發展,並鼓勵企業轉移至東南亞。
  • 一家在華日企的疫情突圍
    新華社天津5月24日電(記者王暉 王井懷)中國發生疫情初期,大塚智久從日本返回中國,臨行前,他的家人開玩笑勸他「立遺囑」。短短幾個月後,中國遏制住疫情,他在中國的企業得以復產復工。身著白色制服,口戴淡藍色口罩,齊整的頭髮中有絲絲銀髮,今年53歲的大塚智久是日本武藏精密工業株式會社中國區域CEO。
  • 1700多家日企「撤離中國」真相調查:大部分日企並無撤出中國打算
    1700多家日企「撤離」真相今年以來,日本政壇屢次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他對《環球》雜誌記者表示,向日本政府提出補貼申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以新增項目為主,或者本身就有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國內或東南亞國家,「政府的政策導向並不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還是要跟著市場走,而絕大部分日企到中國投資,目標就是中國市場,並不想移走。」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
  • 日媒分析: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日本JBpress新聞網12月18日文章,原題:即便遇上新冠日企也不從中國撤離的原因日本政府4月份推出針對疫情的緊急經濟政策,提供津貼支援那些以海外為生產基地的企業回國發展,並鼓勵企業轉移至東南亞。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1700多家日企「撤離」真相  今年以來,日本政壇屢次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他對《環球》雜誌記者表示,向日本政府提出補貼申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以新增項目為主,或者本身就有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國內或東南亞國家,「政府的政策導向並不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還是要跟著市場走,而絕大部分日企到中國投資,目標就是中國市場,並不想移走。」  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
  • 太多的人《恐怖遊輪》只看到無限循環的莖,事實上我們都是看懂?
    談論《恐怖遊輪》太多的人都在談論無休止的循環幹,其實這部電影有很多寓意要講!我最後一次看到《恐怖遊輪》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有一種久違的感覺,晚上我又看了一遍,因為幾天前我整理出了一部「無限循環」類型電影的推薦,這次,我發現了一個與第一次不同的東西。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日本累計感染者達1萬4877人,大阪打算在15日討論放寬措施
    截至5月2日,東京都已確認新增感染人數為160人,神奈川縣為36人,北海道為33人,日本全國16個都道府縣共有306人。此外,2日,東京共有15人死亡。    另外,截至目前,死亡人數  ▽國內感染人數517人  ▽橫濱遊輪的乘船人數13人合計530人。  以下是日本各都道府縣累計確認感染者的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