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原因為何?
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剩千人,指的是發生在匈牙利賽約河(今蒂薩河)畔的一場戰役,稱為賽約河之戰,它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圍殲戰之一。
-
蒙古騎兵簡介 蒙古騎兵創建者 蒙古騎兵裝備
標準的蒙古野戰部隊由3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一旦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於馬後射箭。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崛起時,蒙古的重裝衝擊騎兵也十分強大。蒙古第二次西徵時,重裝騎兵佔整個騎兵軍隊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13世紀的蒙古軍隊,其重騎兵和輕騎兵的比例大約在4:6之間,蒙古騎兵在其四處攻伐之時,善於吸收各地的技術。蒙古騎兵不僅擁有流行於東亞的札甲,還有風靡西亞的鏡甲,絕不是一支缺乏重型裝甲的部隊。 的確,該部隊裡頭有騎士團成員,但並不多,絕非全體精銳成員到場。沒有證據證明醫院騎士團當時在場,聖殿據說出動八十餘人,條頓可能出動百人左右。
-
【騎兵】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為何能無敵於天下,震驚了...
蒙古行軍歐洲的馬鞍非常高且僵硬,後鞍完全包住騎士臀部,馬鞍上有薄金屬覆蓋保護騎士胃部,這樣的設計令騎士在馬上很穩定,能發揮持長槍衝鋒的威力,但也限制了騎士的轉身和移動。歐洲騎兵的直劍勢大力沉,如果砍中可以造成較大威脅,但因為沉重而速度較慢,而且易被反震折斷。輕騎兵還攜帶一種帶鉤的矛或槍,可以用鉤把敵人拉下馬。由於槍頭有鉤,刺入敵人身體不會太深,容易拔出。歐洲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長槍(lance),長而且重,對步兵和騎士很致命,對付靈活機動的蒙古騎兵很不實用。13世紀上半葉,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已經優於歐洲,卓越指揮下的騎兵戰術更超出歐洲人的想像。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
-
所向披靡的蒙古騎兵,他們這麼厲害的原因有哪些?
而匈牙利見狀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們在聯繫了歐洲諸國之後,很快便聯合起來共同組建了一支同樣有10萬之眾的聯軍部隊。而且,這支聯軍的戰鬥力更是十分強悍。其士兵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同時整支部隊的裝備也是十分精良(幾乎每一個士兵和戰馬皆裝備著重甲)。
-
(補)蒙古騎兵
陵軍步鬥樹木間,復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是日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無有伏兵乎?』諸當戶君長皆言:『單于自將數萬騎擊漢數千人不能滅,後無以復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復力戰山谷間,尚四五十裡,得平地,不能破,乃還。』」 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餘人。
-
曾經夷平歐洲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
就連古代歷史上,蒙古鐵騎的戰鬥力都能一一列舉。鼎盛時期,蒙古騎兵夷平歐洲,橫掃歐亞大陸。在巔峰時期,蒙古鐵騎所向披靡。那麼問題來了,元朝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八旗騎兵?要知道,八旗的騎兵是非常強大的,同時,蒙古鐵騎的實力也非同小可。從戰績對比來看,蒙古鐵騎的戰績更勝一籌。
-
蒙古騎兵:入侵俄羅斯,打到維也納,它厲害的原因,在於這3點
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有10個騎兵連,每連1000人,每個騎兵連又分成10個班,每個班100人。所有騎兵都是騎馬作戰,一旦戰馬死傷,後續人員和戰馬會迅速補上原先的位置,原來的士兵就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在馬後射箭。
-
八裡橋:蒙古騎兵對陣歐洲槍騎兵列隊衝鋒
18000多人和4000多匹騾馬擠在爛泥坑一樣的小巷裡,如同臭氣燻天的垃圾場。63歲的法軍司令蒙託邦曾經在北非以率領騎兵作戰而著稱。他獲得過12次嘉獎。其中最突出的戰功,是在摩洛哥邊界俘獲反抗法軍的埃米爾阿卜杜勒-卡德爾。 整個法軍有5600人,組成第1旅的4個步兵營,第101步兵團,2個工兵連,第2旅的4個步兵營,4個炮兵中隊和50名騎兵護衛小隊。
-
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戰意11月7日上線的馬爾他系兵團是歐洲騎士美德的代表,特別是馬爾他騎士以其強悍的防禦力,簡便的操作性深受玩家好評。歷史上歐洲人曾經以為以馬爾他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為代表的這種重裝騎士就是世界上最強的兵種。而在13世紀,歐洲引以為傲的騎士卻被東方的騎兵按在地上摩擦,這就是後來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騎兵。
-
蒙古騎兵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強軍隊的?
韃靼人能徵服眾多的民族佔領廣大的區域,依靠的是他們強大的武力,尤其是大蒙古國建立之後的蒙古騎兵,更加強悍,也更加勇猛,那這支蒙古騎兵究竟有什麼神秘之處呢
-
1241年裡格尼茨,最後的波蘭騎兵與西徵蒙古騎兵之間的終極對決
亨利二世把部隊按照歸屬分為四個部分,西裡西亞騎兵們在正中最前排,後面是奧波萊和克拉科夫的騎兵,最後是聖殿騎士和傭兵團以及亨利自己的西裡西亞騎士,兩翼就交給巴伐利亞礦工和農民來掩護。對面的蒙古軍就要簡單直白許多,他們仿照波蘭聯軍的布置,把部隊也分作四部呈T字隊形。左中右都由輕裝騎兵和弓騎兵構成,後方則留有數量不多的重騎兵和預備隊。各部隊之間留出了充分間距,以便隨時機動。
-
古代蒙古騎兵,可以和歐洲重騎兵正面對抗,他們使用了什麼武器?
在古代歐洲的歷史上,曾多次遭到遊牧民族的入侵,在面對遊牧民族的軍隊之時,歐洲的軍隊總是敗多勝少。從古代的匈人到後來的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曾將戰火燒向歐洲的土地,給歐洲人留下了恐怖的回憶。既然是提出和歐洲重甲騎士進行對面對抗,那就不用談什麼用輕騎兵消耗重騎兵體力了,如果重甲騎士沒有力氣,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了,這算不上正面對抗。比如說上圖照片中這位騎兵拿著的武器,就是能正面對抗歐洲重騎兵的利器。
-
蒙古以騎兵打天下,他們是怎麼攻城的
蒙古軍隊之所以能橫掃亞洲、歐洲,並且攻下一個個城池和城堡,原因在於蒙古不僅有騎兵,還有其它兵種和裝備。
-
戰無不勝的西夏鐵鷂子,為什麼會被蒙古騎兵暴揍?
這些敵人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包括蒙古帝國、西夏。這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是非常厲害的,無論是西夏還是蒙古帝國,他們對中原王朝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其中以蒙古帝國造成的影響最大。宋朝滅亡之後,取而代之得就是元朝。在歷史上元朝是非常厲害的,不是他們發展的有多好,而是他們的蒙古軍非常厲害。
-
蒙古騎兵:裝備 編制與戰術
利格尼茨會戰(battle of legnica)中與歐洲軍隊交戰的蒙古騎兵 在戰術上,與一般人印象不同,蒙古騎兵並非以「騎射」取天下,而是非常重視騎兵衝擊戰術。這種鎧甲輕巧、堅固、易於製作,且可以拆裝,這有利於蒙古騎兵長距離機動,又有防護力,戰時也容易補充。而負責衝擊的重甲騎兵,盔甲則十分精良,他們多裝備重型扎甲。扎甲由大量的鐵甲片組成。在甲片中穿孔用皮革條編在一起。蒙古騎兵有時也會使用鐵片更小,編在整片皮革上的細鱗甲或西亞中亞式的鎖子甲。這種扎甲往往有護頸和腿裙保護頸部和腿部。頭盔方面。笠形盔在蒙古軍中比較普遍。
-
蒙古鐵騎,遼東鐵騎,日本騎兵,八旗騎兵,哪個作戰能力最強?
言歸正傳,還是來比較下這些騎兵吧,我們就從馬的種類、鎧甲武器、騎士、騎術、戰術、訓練等方面在實力最強盛的時候比較下。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最強盛的時候,60%是輕騎兵,40%是重騎兵,在後膛火器出現之前,重騎兵在戰場上發揮著突擊的作用。遊牧民族,對這一點最是有體會,一旦他們的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無不爭先恐後的勒緊腰帶出重騎兵。
-
為什麼漢民族騎兵以長兵器為主,而蒙古騎兵則用短兵器為主
在徵服中亞強國花剌子模後,蒙古大汗窩闊臺便派大將速不臺率領10萬大軍,越過花剌子模繼續西徵,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
蒙古騎兵四處徵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隨行?
據記載,這個帝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擴張,巔峰時期版圖超過4500萬平方公裡,佔據了當時人類超過一半的活動區域。而之所以蒙古帝國如此厲害,就得益於他們的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