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例!商家售假被判賠償京東百萬元違約金

2020-12-14 IT之家

IT之家 7 月 27 日消息IT之家從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官網獲悉,日,原京東商城某商家因出售假冒化妝品被商城下架、撤店,商家將京東商城平臺運營商京東公司起訴至法院,後遭後者反訴,要求其支付違約金。經公開審理,大興法院依法判決商家賠償京東公司違約金 100 萬元。該案現已生效。

據悉,某商家與京東公司籤訂在線服務協議,約定其在京東商城開設店鋪,出售某知名品牌化妝品。但經京東公司抽檢和品牌方鑑定發現,該商家出售的商品系假冒產品。據此,京東公司向商家下發了違約通知確認單,商家未在申訴期內提起申訴。隨後,京東公司以該商家銷售假冒商品構成嚴重違規為由,對其店鋪進行關店、凍結錢包、扣除 100 積分並要求支付違約金。商家不服京東公司的處罰措施,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京東公司返還貨款、平臺使用費、店鋪質保金等。京東公司不同意商家的訴訟請求,並以商家出售假冒商品違反了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為由提起反訴,要求商家賠償違約金共計 200 萬元。

法院認為,京東公司系按照約定方式對商家銷售的商品進行抽檢,並按照相應程序將抽檢的商品送至品牌方進行了鑑定,鑑定結果作出後,京東公司亦按照程序向商家下發了違約通知單並給予了商家申訴的權利。京東公司提交的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法院予以採信,能夠認定商家銷售的商品系假冒商品。

就京東公司主張的違約金能否獲得支持的問題,法院認為,商家與京東公司約定的 「百萬違約金」條款應為有效,該違約金條款和 「售假處罰百萬」規則,關涉平臺、商家和消費者三方之間的關係,系平臺履行自律管理權利的體現,與傳統意義上的違約金制度存在一定區別。

法院認為,對具有明顯惡意的違約行為應當加重違約責任。京東商城是國內知名的零售電商平臺,商家在京東商城設立店鋪,其目的是可以藉助平臺已經積累的流量、商譽和口碑,吸引更多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利潤。那麼商家應當在享受這種資源的同時,嚴格遵守合同和平臺規則的約定,誠信經營,維護平臺內的消費環境。而本案中,商家的售假行為,屬於嚴重違反雙方合同約定、平臺規則、法律法規和基本商業倫理的惡意行為,具有明顯的主觀過錯,為此平臺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具體而言,從平臺治理成本來看,因為商家的違規行為,京東不得不劃出專業團隊、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商家售假行為的發現、取證、公證、處理和應訴,對消費者的投訴、舉報、訴訟予以處理甚至先行高額賠付,這均屬於平臺治理所產生的成本;從平臺的商譽損失等潛在損失來看,大量商家選擇在京東商城上經營,涉及商家及消費者眾多,交易金額巨大,商家的售假行為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擾亂平臺正常的經營管理秩序,損害平臺商譽。平臺為管控商家及商品質量,實現自律管理,通過平臺規則設定賠付標準,既起到維護網絡環境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及保護平臺商譽的作用,其賠付標準具有合理性。

綜上,大興法院一審判定售假商家向京東公司賠付違約金一百萬元。

判決作出後,商家與京東公司均不服,並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同一審判決所持雙方在線服務協議中約定的違約金具有的不同於普通合同約定的一般違約條款的特殊性,以及對有明顯惡意的違約行為應當加重責任等觀點,認為京東公司基於管理職責,為維護平臺商業信譽、網絡購物環境及安全性,保護合法經營商家的利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與進駐平臺經營的商家,在平等的基礎上確定帶有懲罰性質的違約金,應該得到合理保護。最終二審駁回了雙方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據悉,本案系北京法院首例對商家網上售假判賠百萬懲罰性違約金的案例。

相關焦點

  • 賣假貨被京東處罰、關店 商家起訴 法院:賠償京東100萬
    在網上買東西,最煩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買到假貨,因為這樣的事京東還對售假商家處罰,直接關店。店家不服,對京東提出起訴,要求京東賠償,結果法院判決售假商家賠償京東違約金100萬元。根據北京法院官方微博@京法網事的報導,某商家在京東商城開設店鋪出售某知名品牌化妝品,被京東抽檢及品牌方鑑定發現商品為假冒偽劣品,隨後京東對該店家下發了違約通知書,期限內店家沒有申訴,最終被京東處罰,關店、凍結錢包、扣除100積分並要求支付違約金。店家對京東的處罰不服,隨後提起訴訟,要求京東返還貨款、平臺使用費、店鋪質保金等。
  • 商家售假拒三倍賠償 淘寶支持商家
    商家售假拒三倍賠償 淘寶支持商家 原標題:   【導讀】消費者在淘寶買手機買到明文規定不能售賣的演示機。賣家同意退貨,但拒絕三倍賠償;淘寶支持商家決定,消費者大為不解。12點15分《天天315》關注:知假售假,說好的三倍賠償呢?
  • 判了!知名主播韋神_GODV被判賠償鬥魚85225389元
    湖北日報訊 6月12日從湖北省高院獲悉,遊戲主播韋朕因違反解說合約,被判向武漢魚行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賠償違約金8522.5389萬元。該案創造了兩個歷史:史上首起由高級法院一審審理的主播解約案,也是同類案件中判賠金額最高的一例。目前,湖北省高院已通過郵政快遞,將裁判文書寄出給雙方當事人。
  • 鬥魚首次敗訴,3000萬違約金泡湯,還得賠償主播近百萬薪資!
    大家也都知道在直播行業中主播的跳槽的行為其實十分常見,當然主播跳槽的目的也十分簡單,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更多的籤約金,雖然主播跳槽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也需要面臨非常大的風險,首先是新平臺的環境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還有就是面臨老東家的起訴,大家也都知道很多時候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主播的違約金都高達百萬
  • 商家因售假十倍賠消費者8萬,狀告拼多多敗訴
    成都一商家因在拼多多上出售假冒睫毛膏,被平臺凍結8.4萬元資金,並按最高「假一賠十」標準賠償消費者。該商家不服賠付,一紙訴狀將拼多多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長寧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駁回該商家的全部訴訟請求,並支持拼多多平臺的自律打假行為。
  • 是時候給直播售假敲響喪鐘了!
    據報導,辛選直播間共銷售了「茗摯」品牌燕窩產品57820單,銷售金額為15,495,760元。為此,辛巴需先退賠近6200萬元給消費者。王海再次曝光辛巴帶貨的賓利月餅和一款美容儀器有問題。12月9日,辛巴再次現身另一主播的直播間公開道歉。當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當地針對燕窩售假一事已立案調查。
  • 都關注了京東回應女作家六六,卻沒有人來看看這家店麼?
    寫在前面京東回應作家六六《無賴京東》:惡意詆毀將維權昨天下午,知名女作家六六在微博發表《無賴京東》一文,指責京東「售假」並「玩弄」客戶投訴。對此,今天上午京東官方進行了回應,京東表示六六朋友購買的護腰枕來自京東全球購第三方商家,兩款商品都有銷售,屬於發錯貨,但並非假貨,無權要求商家提供十倍賠償。
  • 售假商家尹建勇狀告拼多多敗訴 32萬元將全額賠付消費者
    拼多多方面表示,法律程序履行完畢後此商家共計326,619.14元錢款將全部以無門檻代金券形式賠付至受其侵害的消費者帳戶中。公開判決書顯示,早在2018年12月5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就已經一審判決尹建勇敗訴,駁回其討要因售假被拼多多按照「假一賠十」規則賠付消費者資金的請求,6036.30元訴訟費亦由尹建勇承擔。
  • 網紅主播直播現場被抓 上海首例網紅直播售假案告破
    中新網上海10月15日電(記者李姝徵)記者15日從上海警方獲悉,近日,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
  • RNG 電子競技俱樂部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曾被判賠償鬥魚3000萬違約金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上饒樂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NG 運營主體,簡稱 「樂遊」)敗訴,賠償鬥魚 3000 萬違約金,其餘案件受理費、保全費等 237350 元都由樂遊承擔。  雖然此案件一審結束,但判決並未生效,因為樂遊方面表示 「此前的財產保全申請才 2000 萬,現在判決賠 3000 萬,已經上訴」。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巴巴獲賠1元錢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巴巴獲賠1元錢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一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則,構成違約,支持了淘寶索賠1元的請求。據悉,這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
  • KPL知名戰隊成都AG超玩會違反優先續約,被判千萬賠償
    KPL知名戰隊成都AG超玩會違反優先續約,被判千萬賠償 日前,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虎牙直播與成都AG超玩會及其隊員合同糾紛一案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一審判決,歷經兩年直播行業首例優先續約權案件獲得勝訴,成都AG超玩會及其隊員夢淚、流蘇、老帥及月痕連帶承擔違約金
  • 中國作家聯盟維權 百度文庫被判賠償17萬元
    中國作家聯盟維權 百度文庫被判賠償17萬元  日前,北京海澱法院就中國作家維權聯盟代表何馬、韓寒、慕容雪村起訴百度文庫一案作出裁決,認定百度文庫侵權事實成立,並判處向三人賠償共計17萬餘元因此,法院判決百度賠償作家何馬近兩萬元、韓寒十萬餘元、慕容雪村五萬餘元。共計17萬餘元。 但法院審理也認為,"百度文庫"屬於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的平臺,不負有對網絡用戶上傳的作品進行事先審查、監控的義務,所以一審駁回了作家維權聯盟此前提出的"關閉百度文庫"及在百度首頁道歉等訴求。 對百度文庫敗訴的裁定,中國作家維權聯盟表示基本滿意。 但被侵權作家均認為,百度文庫賠償金額過低。
  • 指使他人「惡意差評」 法院判賠償5萬元!徐州中院審結首例惡意差評...
    指使他人「惡意差評」 法院判賠償5萬元!徐州中院審結首例惡意差評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2021-01-06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淘寶百萬粉絲女主播鏡頭前被警方帶走,上海破獲首例「網紅直播帶貨...
    就在這一天,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2個多月的偵查,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6月海淘的COACH包配4月的報關單 京東再次被指售假
    消費者:海外代購COACH包疑是高仿  6月16日,張先生在京東商城千挑萬選,看中一款「高大上」的COACH品牌紅色女包,型號為F49862,售價899元,參考價2500元,「就是它了!」張先生敲擊滑鼠下單。  7月7日,等待了21天後,他高興地收到海外代購寄來的包裹,但拆開與朋友在美國買的同款包仔細對比後,張先生不由得皺眉。
  • 【案例】犛牛奶酥片的標籤標示「無糖」 被判十倍賠償
    事實和理由:2018年6月2日,原告吳文遠出於自身食用和家屬生日聚會饋贈親朋好友需要,在被告聖天源公司經營的京東商城「聖天源特產官方旗艦店」購買了「聖天源【西藏特產】奶酪片奶酥奶貝塊奶製品休閒零食特產兒童零食小吃200g原味無糖型」82盒,單價33.9元,共計支付價款2779.8元,訂單號為76097944540,並收到通過京東快遞(運單號VD43366223740)寄送的貨物。
  • 職業打假人南寧商場索賠百萬 打假能走多遠?
    職業打假人專門買假、買問題產品索賠。他們打假過程,有的選擇與商家私了,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獲得灰色收入,有敲詐勒索之嫌;有的去監管部門舉報,被稱為淨化市場的「英雄」;有的到法院起訴,寸步不讓維權到底。    各方對職業打假人怎麼看,遇上「網際網路+」,職業打假未來如何發展,「天下無假」願景還需哪些努力?這些都成為越來越多人不斷思考的問題。
  • 網店賣假拼多多判賠消費者8萬 電商自律打假獲法官點讚
    法院駁回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認為其售假行為屬實,依據雙方自願籤署的《平臺合作協議》中「假一賠十」條款,被告拼多多有權以原告帳戶內銷售額抵扣違約金。長寧法院法官鄧鑫表示,網絡交易管理難度較大,第三方電商平臺的自治管理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