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曾在拼多多電商平臺開店的商家尹建勇(網名貓哥)通過珠三角某電視頻道投訴,在拼多多平臺上不能將其貨款提現。拼多多對此回應稱,此舉系因品牌方鑑定尹建勇有明確售假行為所致。在法院已通過判決認定其售假事實之後,尹建勇依然希望通過利用各個媒體平臺進行虛假陳述,以此引發輿情向平臺施壓,取回上述錢款。拼多多方面表示,法律程序履行完畢後此商家共計326,619.14元錢款將全部以無門檻代金券形式賠付至受其侵害的消費者帳戶中。
公開判決書顯示,早在2018年12月5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就已經一審判決尹建勇敗訴,駁回其討要因售假被拼多多按照「假一賠十」規則賠付消費者資金的請求,6036.30元訴訟費亦由尹建勇承擔。
拼多多方面表示,雖然尹建勇在此前後分別炮製「拼多多平臺涉嫌『二次清算』」、「拼多多平臺官方鼓勵刷單」、「拼多多平臺以罰款牟利」……等各類謠言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對於拼多多平臺進行造謠和誹謗施壓,但平臺不會對「以尹建勇為代表的售假商家群體」有任何退讓。
從「售假」演變的「輿情」
一審判決書顯示,尹建勇在2017年7月19日入駐拼多多平臺,籤署了《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註冊成立「藍鳥服飾店」,繳納了2000元保證金。法院認定,籤訂平臺合作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尹建勇在締約時充分享有知情權。
2017年11月,拼多多平臺在巡檢抽查中,查明尹建勇的店鋪銷售涉嫌假冒勁霸男裝皮衣,經品牌方勁霸男裝公司對樣品鑑定後出具《鑑定報告》,認定送檢商品為假冒商品。之後,平臺通知尹建勇進行申訴,但其未提供任何有效證據證明其所售商品為正牌產品,亦不同意依據協議和規則對其售假行為向消費者做出賠付,經多次溝通無果。
為保護消費者利益,拼多多根據商家入駐時自願籤署的《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進行相關處置,於2017年12月17日限制該店鋪提現,涉及資金326,619.14元,並對店鋪進行全店下架、永久清退的處置。
2018年2月,尹建勇起訴拼多多所屬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要求對於30餘萬元貨款解除暫停提現。2018年12月5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雙方籤署《平臺合作協議》合法有效,原告(尹建勇)售假行為明顯違反平臺合作協議約定,有違誠實信用基本原則,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和平臺商譽,應當就此承擔賠付責任,解除雙方籤署的《平臺合作協議》,駁回尹建勇其餘訴訟請求。
2019年3月14日,尹建勇在利用某電視平臺發聲時,面對記者採訪是否假貨問題,坦陳他「是在市場裡面拿貨的」,「賣一件拿一件」,「都是那些檔口」,「我們也不可能去檢測什麼的」。
▲拼多多售假商家尹建勇在接受媒體問詢時承認,去批發市場檔口拿的貨,沒有品牌方的授權和品牌檢測。
從2017年12月因售假店鋪資金被暫停提現,尹建勇為了向拼多多施加壓力,多次向政府有關部門不實舉報拼多多,並聯繫多家媒體和自媒體,希望通過發布「拼多多官方鼓勵刷單」等不實信息等方式給平臺施壓,藉此希望拿回資金,並指控平臺以「罰款商家作為盈利模式」,對此拼多多方面表示,這些舉報和指控都是莫須有的,但「尹建勇售假案」的消費者端賠付工作,因為案件進入了司法程序,原本正常推進的賠付將在法院判決之後再根據判決結果繼續進行。
一場原本非常清晰的「知假售假」案件,逐漸演變成紛紛擾擾的輿情。拼多多表示,售假者往往不正視自己售假事實,無視入駐時籤署的平臺合作協議,「顧左右而言他」,寄希望平臺忌憚媒體報導抑或輿情壓力而放棄堅守打假原則。
拼多多方面指出,尹建勇的「不實抹黑」並非個案。2018年6月,在拼多多赴美上市前夕,7家售假商家糾結在一起,到拼多多總部進行所謂「維權」,同時散播「拼多多靠罰款牟利」的謠言,向拼多多施加壓力,以期要回待賠付的消費者賠付金。
更有不良商家在多個微信群造謠拼多多,說拼多多支付不安全、洩露個人隱私等,直至懸賞百萬的闢謠公告出來,此類惡意造謠行為才有所收斂。然而,謠言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不少謠言仍在網際網路平臺持續流傳,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帶來困擾。
已經生效的多地多起法院判決顯示,拼多多打假合法合規,商家入駐時主動籤署的平臺服務協議合法有效,所有消費者賠付金全部賠付給了相關消費者,整個賠付流程中,拼多多從未觸碰過此類款項。
▲被法院認定為證據的無錫某店鋪因售假十倍賠付消費者的賠付記錄
《人民法院報》報導顯示, 「商家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網籤的電子合同真實有效,商家以系爭合同存在格式條款為由主張合同無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合同約定明確的情況下,商家利用第三方電商平臺售假構成違約,平臺按照合同約定對商家進行處罰系自律管理,對處罰幅度人民法院原則上不予調整。」
▲《人民法院報》2018年4月5日發表文章,闡述對第三方電商平臺自律管理效力的認定
平臺稱絕不屈從售假商家壓力
雖然承受了莫大的壓力,也常常遭受售假商家的謠言與抹黑攻擊,拼多多依然不忘初心、承諾永久打假。拼多多方面表示,「我們相信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持續站位消費者是拼多多的本分。」
《2018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顯示,2018全年,通過嚴密的大數據風控系統與人工巡檢,拼多多主動關閉超過6萬家涉嫌違法違規店鋪,前置攔截近3千萬條侵權及違規連結,是權利人申訴數量的150倍。
自創立以來,拼多多各項行為均以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各部門有關規定為基本準則。對於售假商家,拼多多平臺絕不姑息,也不認為售假商家利用媒體或者向相關政府機構投訴給拼多多施加壓力就能被網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