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宗喀巴大師傳》——專事修持

2021-02-08 妙吉寺

法尊法師譯

 次壬申秋(師壽三十六),師與喇嘛鄔瑪巴(中觀者)往拉薩朝釋迦佛像,供養發願。次返迦瓦棟(地名,釋為喜面或歡喜首皆可),二人俱閉關修行。二人各居別壇,飲食等事,同聚一處。請喇嘛鄔瑪巴傳述聽聞本尊所說之無量妙法,並問無量甚深難處。大師念云:「今後我當殷勤請求本尊現身,較傳述為便。」隨以此意白鄔瑪巴。喇嘛云:「甚善!」大師殷誠啟請,精進習持。未經多日,忽見壇中有一曼陀羅,藍色鮮美,如塗靛青,光明淨潔,似吠琉璃。上有五色霞網鬘,霞光中間有文殊菩薩,結跏趺坐。身色紅黃,相好莊嚴,觀之無厭。見此,來白喇嘛鄔瑪巴,喇嘛笑曰:「汝似已見本尊矣!」自斯以後,師每欲見時,懇切祈禱,須臾即現。此種境界乃大師所自述也。爾時請喇嘛鄔瑪巴為傳譯,文殊菩薩親為大師傳閻曼德迦等灌頂。在灌頂時,菩薩剎那現彼彼本尊之身而為灌之。大師亦從喇嘛鄔瑪巴聽受菩薩親教鄔瑪巴之無量法教。 

時大師決定舍事專修,請問本尊攜何人共同修持。本尊記別令偕師利跋陀羅(譯勝賢或吉祥賢)、菩提僧訶(譯覺師子)、寶幢、賢護、妙吉祥海慧、妙德吉祥、慧稱、勝護等八人同往修持。 

秋季,喇嘛鄔瑪巴欲回康地。大師送至拉薩,意念師以往之情,不知能更相會否。須請問本尊修行之最極要義。隨同往大招寺,廣陳供養,殷誠啟請。本尊為說數頌,大師依次書之。爾時更從喇嘛鄔瑪巴請受桑都不動如來之四種大灌頂。次喇嘛中觀者回康,大師往覺康瓏。秋末,廣講法義,教化無量有情。次於九十月間,大師偕八大弟子由覺康瓏啟錫,往趣寂靜勝地閉關專修矣。(此舍事專修之年,另有異說,與上下文俱不符者未錄。) 

是時師徒九人,乘船而赴阿喀(地名,在拉薩南),住經冬春二季。阿喀官家起大信心,供給一切所須資具。住彼初修之時,師念淨障集福為修行之基礎,故師徒九人同於四力門中精進行持。大師以磐石作大曼陀羅,殷勤禮供,指端俱裂;磨拭盤壇,腕部全損。痛苦雖加,毫無懈怠;勇猛精進,曾無少間。故每臨禮拜時,則感三十五佛現全身於其前也。修法畢,暇時輒參閱華嚴等諸大經典,廣學菩薩難行苦行,意樂猛決,勇悍莫匹。即身成佛大事,非爾何由成辦乎?於時曾見慈尊,身量高大,為純金色,於寶座上結跏趺坐;眾寶嚴身,手執花枝,作說法手印。亦見釋迦能仁,並見藥師如來,身著黃衣。復見慈尊賢善坐相,身著袈裟,為沙門像;手執龍華,上置軍持。復見無量壽如來等無量海會。雖獲如是境界,大師覺知此皆觀行所現,不可執實。時文殊菩薩告妙吉祥海(大師弟子中親見文殊菩薩身者,妙吉祥海為最上。)云:「大師所見之像,並非普通之幻相。務須殷誠祈禱,未來有最極殊勝之因緣也。」 

春季,諸學者殷勤勸請大師講經。師問可否?時,菩薩告云:「儱戾難調諸有情,非以講說能大利,應依靜慮勤修行,當得自他歡喜道。」仍勤修行。是夏往朝精其(地名)慈尊聖像,廣陳供養,發無量大願。 

次冬季,師徒等俱往達薄門瓏(地名,在阿喀附近)精進修行,發生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爾時曾見文殊菩薩身形高廣,威德巍然,旁有無量聖眾圍繞。又見聖解脫母、聖尊聖母、聖光明母、聖白傘蓋等一切本尊;又見龍樹菩薩、提婆、佛護、龍智、月稱等深觀派一切宗師,無著、世親、陳那、法稱、功德光、釋迦光、天王慧、蓮花戒等廣大行派一切大師;更見造箭等獲得大成就者。大師觀已,仍作意念:此等境象,皆為意幻,不可實執。文殊菩薩更復教曰:「此非尋常。宜誠祈禱,能如實饒益自他也。」又見閻曼德迦身大威嚴,首臂圓滿。復於彼時現見文殊菩薩眾會圍繞,從其心中出一利劍,尖達大師之心中。復從菩薩心中流出甘露,色光黃白,形如流水,由其劍上流入大師心中。時大師自覺無漏妙樂,充滿身心。

(未完待續...)


法王宗喀巴  聖教日興隆

違緣俱消滅  順緣悉增長

自他三世善  回向二資糧

無垢亦無染  法炬常明耀

相關焦點

  • 宗喀巴大師傳(第一章(第三節))
    使至尊宗喀巴入於密宗金剛乘之門中而獲得成熟。至尊宗喀巴受得全圓持明戒律和三昧耶(即誓言)後,對諸戒律如愛護眼珠一般而作守護。受灌頂之後至出家以前的時間中,他已將勝樂、歡喜金剛、普明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如來)、閻曼德迦(又稱大威德,即能怖金剛)等曼荼羅牢記心中,並且多次勤修枳布傳規的「勝樂自入法」。此外還配合勤修「本尊瑜伽」和念誦次第等。尤其遵照上師的指示念修「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很多遍。
  • 格魯派與宗喀巴大師
    藏傳佛教格魯派於十四世紀由宗喀巴大師創立,他是格魯派的開山鼻祖。宗喀巴大師出生於青海塔爾寺,他被世人認為是偉大的第二佛陀,塔爾寺因宗喀巴大師出生地的淵源而聞名於世。宗喀巴大師7歲時在夏瓊寺出家,夏瓊寺坐落在青海一座美麗的山上,那時候的夏瓊寺相當於一所閉關中心。「敦珠仁欽法王」是當時一位修大威德金剛的大成就者、老修行人。
  • 宗喀巴大師的一生
    宗喀巴大師一生的著作浩繁,三部著作至今是藏傳佛教高僧大德必讀的經典《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和《格言精要》。這三部著作已經翻譯成為各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宗喀巴大師對佛學融會貫通,一生為雪域高原人民的安康為己任。創立了藏傳佛教中的最高學位——甘丹赤巴。
  • 宗喀巴大師與燃燈節
    燃燈節,藏語稱「葛登阿吹」,每年藏曆十月二十五日,今年(公曆12月5日)舉行,相傳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的日子。
  • 《宗喀巴大師全傳》音頻連載 No.30| - 「創立祈願大法會」
    茲敘述為了教法與眾生的利益,宗喀巴大師創建寺院等過程。如上所述,宗喀巴大師在他52歲,即土鼠年夏季,在色拉卻頂寺度夏安居時,文殊菩薩對他說:「請你維修大昭寺及其聖物,建立祈願大法會,將對教法和眾生帶來巨大利益。」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34:無上清淨見)
    不到中午時分,宗喀巴大師便來到寺中了。  兩人見面時,卻交桑布大師見宗喀巴大師,宛如阿底峽尊者一般,心中因而湧出一股無比歡喜,遂以三匹緞供養宗喀巴大師,祈請宗喀巴大師傳授法義。宗喀巴大師說:「在光明如日之大善知識前,我就像螢火般的渺小,如此怎敢高居法座講法呢?   但願大師先教我吧?」
  • 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所做的貢獻
    對人修清淨心,對法修恭敬心宗喀巴大師出生於青海湟中縣,他的出生地藏語叫做「宗喀」,所以稱他為宗喀巴,意為在宗喀出生的人。他7歲時,被敦珠仁欽法王帶到夏瓊寺,夏瓊寺坐落在青海一座美麗的山上,相當於當時的閉關中心。
  • 【結緣】宗喀巴大師聖物總集泥擦聖像
    宗喀巴大師,法名羅桑扎巴意為善慧稱吉祥,誕生於青海湟中名為宗喀的地方(今塔爾寺附近),大家便尊稱這位來自宗喀的聖人為宗喀巴貼金款在甘丹寺宗喀巴大師靈塔及法座前求以加持!願供奉者福慧吉祥!為方便郵寄及大家供奉,每一尊擦擦都已經配置好精美的懸浮佛盒,可以直接供養佛堂或清淨處,另由大家建議為使擦擦堅固、聖相莊嚴,一部分擦擦正面以24K純金箔手工貼金,背面飾以紅色。
  • 《宗喀巴大師全傳》音頻連載 No.31| - 「創立祈願大法會」
    宗喀巴大師向眾多信士授予教誨,為了避免大昭寺遭受洪水衝擊,在河邊壘起石堤。十六日大法會結束後,為眾僧大擺美宴,分給每個僧人三件細軟和一「南」。這裡的細軟是錢名,「南」是分名,待考。為了考慮將來眾生遇彌勒佛,並得到解脫的良好福分等巨大利樂,用修飾品和樂器等隆重侍秦的形式把彌勒佛像請至外轉經道供信眾瞻仰轉經,從四面為彌勒佛像沐浴和祈禱。向魑魅人拋撒三雙朵瑪。
  • 一世班禪克朱傑的老師為仁達瓦,後來為何皈依宗喀巴大師?
    關於克珠傑出家的時間·史傳中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說幼年時到薩迦寺出家」。克珠傑出家時,為其授戒的教師是持律大師僧格堅贊,軌範師是嘉瑪·雲丹沃(法名格勒貝桑)。隨後即在這二位老師面前學習藏文拼讀寫。後跟隨薩迦派的著名高僧仁達瓦·宣奴羅追學習顯宗經論;又跟隨多傑益西貝學習了「喜金剛灌頂」和薩迦道果法等密宗經論等成為了一名精通顯密經論的薩迦派的年輕學者。
  • 宗喀巴大師及其八大弟子
    宗喀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在我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等地區的喇嘛寺院裡,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塗金,有的是以銅鑄成。唐卡中的宗大師及其八大弟子一、嘉曹傑(1361—1432),名叫達瑪仁欽。
  • 證道歌|宗喀巴大師自傳
    宗喀巴大師自傳宗喀巴大師著嗡 願成樂善!能見善趣解脫眼,倦遊有道休憩處,樂善根本具恩師,至尊智藏足前禮!不知下三部修法,而於無上瑜伽續,判為續部之最上,亦唯空說善見已,《秘密總續》、《蘇悉地》,《妙臂問經》、《靜慮後》,事續三部總與別,各種續部久諳習,善思此理計策妙,至尊智藏恩大哉!第二續部諸行續,《毗盧現證續》為主,學已於諸行續類,是何能善獲決定。善思此理計策妙,至尊智藏恩大哉!
  • 宗喀巴&中觀師的故事
    《噶當教法史》記載,中觀師鄔瑪巴與宗喀巴在此處修行,禪定中宗喀巴初見本尊文殊菩薩。寺廟主殿不大,歷史悠久主供本尊是十一面千手觀音,我們供養中正文化精心造像的十一面古法貼金千手觀音,希望得到無緣悲藏觀自在菩薩的加持。噶東寺的上師殿供奉中觀師:鄔瑪巴的造像。宗喀巴密傳記載,鄔瑪巴大師天賦異稟,從小就能在虛空之中看到文殊菩薩,並且可以在心間與文殊菩薩對話。
  • 聽書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殊勝傳承中觀正見(2)
    我說『有寶藏可拿』的目的,是勸你舍離世俗財物,斷除名利之貪,專心修善行啦!」喇嘛鄔瑪巴聽完本尊的解釋,遂捨棄世間事業,只身前往工布,從鄔僅巴大師請學噶瑪噶舉派密法,和噶舉派大手印等法。學法完成後,他選擇一塊清淨地,一心修持。這時,本尊所示現的身形語言,比以前更清楚,更堅固。後來,他又到桑耶寺,從錯噶瓦大師學習時輪金剛六種加行。此時,本尊之幻化,愈見明了。
  • 燃燈節丨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600周年
    宗喀巴大師是觀世音、大勢至和文殊三大菩薩之化身。在法會開始前,眾僧念誦《悲願頌》,也稱《宗喀巴大師贊》,感恩上師引領而皈依佛門之功德,這裡特指感恩宗喀巴大師的恩德。大師具足 「悲、智、力」 圓滿三大功德,即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和大勢至菩薩的「大力」。
  • 宗喀巴大師所開示的「四力懺悔法門」(附:皈依的發心儀)
    在《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中,曾專門開示過「四力懺悔」的修持法門。佛弟子如能夠如實修持四力懺悔,能夠淨治罪障,積集福德。修行最大的障礙,是往昔所造的罪障習氣,這種習氣覆蓋了清淨本心,障礙著菩提道的殊勝功德的生起。佛子如果缺乏廣大的福德資糧,即便再奮力勤修,也難以證得清淨善果。
  • 能海大師傳 八(一)
    能海大師傳 八(一)八、般若正見佛滅度後,漸分諸宗。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前,西藏佛法正從朗達瑪禁佛後逐步恢復,尚無公認之標準。因至印度學法者既多,承傳亦多,學者不能融會貫通,或重密輕顯,或重顯輕密、或輕二乘、或廢自乘,致有大小顯密空有之諍,修者唯趣於神變奇異之事,且相互衝突妨礙,真為了生死而修行者,寥若晨星。
  • 宗喀巴的神通
    很多修學藏傳佛教的漢人及洋人,不約而同有一種膚淺的見解
  • 宗喀巴宗教改革,西藏活佛的由來
    三歲時,噶瑪噶舉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路經青海,見到宗喀巴後十分看重宗咯巴的慧根,就給他授了近事戒。宗喀巴七歲在西寧附近的甲瓊寺出家。拜著名僧人頓珠仁欽為師,學習了九年佛教。此後他又前往衛藏地區學經,先後進入噶當派和薩迦派寺廟修學。從1373年到14世紀80年代末,宗喀巴已經把西藏佛教顯密各派的教法幾乎全部系統地學了一遍。
  • 宗喀巴簡介
    1419年(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於是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克主傑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由於誕生於"宗喀",為示尊重,人們以地名尊稱大師為"宗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