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28日訊「看到了!現在在我們的面前,(有)很清楚的一個精美的建築,上面還(雕)有麒麟和鳳凰!」伴隨著均勻的呼吸聲,水下記者劉雪松的興奮透過20多米的湖水,仍然有強大的感染力。
昨天,距離姜家鎮大約20分鐘快艇路程的這片千島湖水域特別熱鬧。浙江衛視聯手央視,對千島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獅城(即原遂安縣城)進行水下直播。獅城北門的姚文浚妻王氏牌坊(以下簡稱「姚王氏牌坊」)是這次水下探秘的第一站。經過半個世紀的浸泡,這座牌坊仍然保存完好。
今起一直到5月1日,每天上午10點20分,水下古城探秘直播將在浙江衛視和央視新聞頻道同步進行。記者和水下機器人,將帶你領略更多水底古城的神秘風採。
水下探秘,姚王氏牌坊精美完整
「下!」昨天上午,穿上了乾式潛水服的央視記者劉雪松,直立入水。「撲通」一聲,另一位攝像師也緊跟著躍入了這碧波蕩漾的湖水中。這時,時針正指向10點25分。
昨天的直播重點是姚王氏牌坊。獅城佔地0.432平方公裡,有自己的城牆,還有五個城門。姚王氏牌坊就在獅城北門進門30米處,是獅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不過對於這座牌坊來說,昨天的探秘團隊並不是第一批「訪客」。2002年,它就被潛水愛好者「光臨」過。
直播室裡,小小的回放屏如同一個透亮的窗口——泛著微微綠光的湖底深處,照明燈在前方投射出小小一圈光亮,可畫面卻並不清楚。
「原本今天的天氣很適合水下探摸。可是我聽說前幾天下了暴雨,這對湖的影響很大,囤積物在湖中很難散開。」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淑恆解釋道。
隨著光亮轉移,一團黑影漸漸變成了黃褐色的磚塊。
「看到了!」10點35分,劉雪松激動地叫了起來。隨後,他又沿著牌坊慢慢潛了一圈。跟隨著鏡頭,岸上的人能夠清楚地看到牌坊上「故儒姚文浚妻王氏」這幾個字。
劉雪松再往上潛,來到牌坊的頂部。「在古老的牌坊頂部,還有一棵小樹。匾額上寫的是『聖旨』兩個字。牌坊上的雕刻非常精美,造型是一個龍頭,頂部左右兩側有一些碎磚,積壓在飛簷上。經過半個世紀,這些飛簷結構依然完整。」劉雪松伸手在匾額面前比劃了一下,「聖」字比他的手掌還大了那麼一點。這時,儀器顯示:水深24米。
10點47分,劉雪松給了岸上的人一個信號,準備出水。他們在水下共待了22分鐘。
幕後驚險,記者水中被繩纜纏住
昨天中午11點20分,記者登上直播操作平臺。經過了層層減壓才上岸的劉雪松,已經換上了舒適的運動服,黝黑的臉上泛著興奮的光。
「之前曾經多次看過這個牌坊的照片,今天第一次在水下看到,依然感覺很震撼,很高大。」不過,這種高大,也給潛水員帶來隱患。
劉雪松說,他離牌坊最近的距離,也保持在半米,儘可能保證不去觸碰到它。一方面,是因為怕觸摸會損壞古物,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潛水員的安全考慮。萬一牌坊碰散了,可不是一件小事。
22分鐘的水下直播過程中,還發生了一點小險情。
原來,為了讓觀眾得到更好的觀看效果,這次水下直播第一次嘗試了雙機位,就是有兩位攝像師同時拍攝。可雙機位也有弊端——人多線多,容易相互交纏。
「我有一根氧氣管,每一位水下攝像師還有一根電纜,加上導引繩,水下一共有7根線。這次直播過程中有短暫的時間,我無法靠近這個牌坊,就是在水中忙著解繩。」劉雪松說。
由於水溫較低,潛水員在水下20米處一般只能待20分鐘左右。要想在水下進行更久的探摸,還得靠水下機器人。據介紹,水下機器人是由人工在水面上操作的潛水器,每秒的行動距離為1.5米,最深可以潛入水下150米。它傳回的畫面可以為水下獅城的文物保護提供資料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