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利潤腰斬!渝派三強裡,東原地產離龍湖、金科還有多遠?|半年...

2020-12-15 和訊

撰文|蜜姐&編輯|傑兒

為了讓自己走上躺賺的道路,蜜姐最近正潛心於股票投資。所以後面這段時間,蜜友們可能會看到我更多關於公司價值研究方面的文章,歡迎共同探討。

洪峰過境,一地雞毛,正值各大公司「百花齊鳴」的年中報發布季,這背景板讓人感覺分外憂傷。

今天想說的恰好也是一家重慶企業及其旗下的地產公司。該公司官網稱:為重慶市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中國特種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想必重慶的部分蜜友已經猜出來是誰了:迪馬股份(600565,股吧)。

8月19日,上交所披露了該公司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蜜姐看了後,感覺整個人有點不好。

01

如其官網介紹,迪馬股份創立於1997年,200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旗下覆蓋專用車、房地產兩大主營業務,以及基於迪馬股份製造業、房地產業務延伸所打造的獨立創新業務平臺:迪馬產發。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迪馬股份總資產約600億元,年營收達130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超10億元。

東原地產,就是迪馬股份房地產業務的名字,總部位於上海。對,不是某百科說的重慶。

從迪馬股份來說,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

如上圖,營收增幅還不錯,為20.59%,對投資者來說,利潤才是王道。但迪馬股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和扣非後的淨利潤,有些慘,分別下降了48.3%和65.45%。

在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成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方面,迪馬股份在去年同期-63.26億的基礎上,迅速回升至-5.29億,這個增幅非常驚人。

半年報裡提到,上述變動原因是:本期成本類支付金額較少。的確,從圖表裡可以看到,上半年迪馬股份的各項費用都在壓縮。唯獨財務費用除外,同比增長了52.35%,這個幅度不低了。

半年報對此的解釋是:本期成本類支付金額較少所致。同時蜜姐從半年報裡看到,本期迪馬股份的利息支出為1.34億元,去年同期是8838.6億元。這意味著什麼?

02

說回旗下地產板塊:東原地產。下面截圖可以看到,迪馬股份,某種程度上是「東原」股份。其房地產相關業務佔據了公司總營收的接近90%,為36.4億元。

東原地產官網顯示,其2004年在重慶東原集團正式成立,2007年首次異地拓展,進駐成都,正式拉開西南版圖。

2014年,東原集團重組併入迪馬股份。截至目前,在建、擬建項目73個,以一二線城市為主,今年上半年,首次進入了石家莊、肇慶、寧波、麗水。

這些年,東原地產的成績有些起伏。

根據克而瑞的數據,2019年,東原地產全口徑銷售金額為540.1億元,排名第62;權益金額為328.5億元,排名第69。

2018年的流量銷售規模為548.7億,位於排行榜第50名,比2019年要高12名。

2020年前7月,東原地產的全口徑銷售額為296.1億元,位列59名,權益金額名次和去年全年榜單比下滑了6個名次,數字為157.4億元。

上面種種情況來看,都距離迪馬股份官網介紹的,曾經東原地產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TOP45、上市房企TOP45。」有些距離。

據中國網財經報導,東原地產董事長羅韶穎曾於2018年提出:「集團的目標是進入房企50強,下一個目標是30強」。

目前來看,曾經,東原地產的確實現了進入50強這個「小目標」,但似乎並沒「坐穩」。 「渝派三強」裡,相比龍湖和金科,東原地產是腳步比較慢的那一位。

以2015年為例,彼時,東原地產銷售額為128億元,金科地產293億元,龍湖集團剛過542億元。但如今,金科、龍湖都已經把千億甩在身後,東原地產則還被千億門檻擋在外面。

03

曾經,東原地產也是有過激進的時刻,野心勃勃。這從其往年拿地溢價率方面可以窺見。如據鳳凰網房產報導,2016年,東原地產以183.97%的溢價率,競得杭州餘杭區未來科技城項目;同年4月,東原地產在蘇州拿下的地塊溢價率高達284%。

此外,也是2016年,東原攜手碧桂園,以101%的溢價率競得上海青浦朱家角地塊,30107元/㎡的樓面價也成為當年上海青浦新城的「地王」。

但2016年是個微妙的年份。關注樓市的蜜友們一定了解,那一年以後,全面調控陸續開啟,樓市利潤走低,此前拿地過高的房企,手上的土地部分已經變成燙手山芋,開也不是,不開也不是。每天還著巨多的利息,面對調控、限價的雙面夾擊,太難了!

或許也因為此,雖然東原地產把總部從重慶搬到了上海,也曾有大舉東進之勢。但從最新的房產儲備和拿地狀況來說,其開始倚重於西南、華中和粵港澳等地區。

上半年,東原地產新增土地儲備14宗,規劃計容建築面積170萬平方米,手筆也相比此前溫和了許多。是因為缺錢還是戰略調整?或許二者都有。

從迪馬股份的半年報數據來看,核心財務數據大部分呈下滑的狀態,側面可以看到,營收佔其近9成的東原地產今年上半年的生存狀態。

下半年大環境轉好了些,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4個多月,但願明年初再來看迪馬股份和東原地產,會有驚喜!

PS:招人啦!

閨蜜財經旗下作者人才濟濟,多次榮獲新浪財經頭條原創自媒體獎、網易年度態度風雲作者、百度百+年度影響力作者、問房籤約行家、螞蟻財富專欄作者、招行社區邀請入駐作者等。

期待你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歡迎來撩!

親愛的蜜友們: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用今日詞彙在留言區造句,連續堅持一周,將獲贈《海龜交易法則》《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等好書中的一本(任選其一,先到先得),不重複贈書。如能堅持一個月,將贈送神秘學習大禮包哦。

今日詞彙:恩格爾定律

恩格爾定律: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份額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赴港上市 房企物業板塊分拆上市掀熱潮
    12月7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擬將旗下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東原澄方」)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迪馬股份表示,本次分拆東原澄方獨立上市能夠增強其資本實力,提供多元化發展渠道,有助於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持續營運能力及整體實力。
  • 東原地產:吹下的牛,欠下的債
    其中,一向被業內稱之為「小而美」的地產企業東原集團搞了一個開發者大會,朋友圈也一度被東原地產特色社群運營的文章霸屏。 對於地產企業這類的標籤、IP打造,一號君覺得挺逗的,無非是公司的品牌為了宣示存在感每年硬撐出來的表演。 不過對於東原地產,一號君還是很感興趣的。
  • 東原地產:不進則退
    並且,隨著房地產融資強監管持續,像東原地產這樣走一二線城市深耕路線的中小房企,也面臨著被大房企們圍獵而拿不到地或被迫拿高價地的困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擺在東原地產這類行至「半山腰」型房企面前的殘酷現實。
  • 快速入市兌現入渝目標,解析「外來者」大唐地產為何能在重慶風生水...
    作為2019年入渝至今的外來房企,大唐地產的重慶進擊之路可謂順風順水:從2019年新增土儲進入重慶TOP5,到5個陸續入市項目在2020年所表現出來的可喜業績,再到2020年8月大唐地產重慶公司再度擴大版圖,囊獲四川宜賓金科城項目,快速布局國家重點戰略城市群成渝經濟帶。
  • 東原集團:6次大考下的「別人家孩子」
    那時候「老大哥」龍湖剛有第一個「百億地區公司」,金科地產剛站上TOP20,同出重慶的財信發展、華宇地產、中渝置地、新鷗鵬等1993-1998年間成立一眾房企,在「00後」的東原看來,也個個都是前輩。不過東原地產的發展,頗有些「別人家孩子」的意味——每一次大考,都能考出明顯不一樣的成績。
  • 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報告摘要
    (3)主營業務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7億元,同比增長55.28%,主要是房地產結轉規模增加;實現利潤總額12.67億元,同比下降23.6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84億元,同比下降23.08%,主要因本年結轉的主要項目及產品系以前市場低迷期銷售的低毛利項目及產品,預計在2014年下半年結轉能逐步回歸正常水平。
  • 4500億:金科丟了一顆深水炸彈
    所以金科旭輝金茂三者PK,也不能僅僅看銷售額,還需要利潤、負債率、三條紅線、產品力等綜合PK,老潘以後有機會再深入解讀。比如過去的老七中海地產伴隨顏建國回歸之後最近3年,中海就一直強調回歸TOP5陣營,顏建國推行新的「三個主流戰略」後,中海業績增速這三年陸續在地產10強增長率第一,第二和領先。同樣對規模不是太在乎的龍湖和金地,也是在10強位置上下浮動,甚至凌克都強調,我基本不看銷售排行榜。
  • 地產大鱷 | 東原集團首進遵義 斬獲新蒲新區優質地塊
    中國網地產遵義訊 (10月19日)據東原集團官方消息,東原地產斬獲遵義新蒲新區優質地塊,地面面積共計319畝。據了解,此次東源集團進駐遵義,是繼貴陽東原·朗閱後深耕貴州的又一新子,東原·朗閱是東原集團入黔首作,而新蒲地塊是東原入遵首子,相信東原的入遵,將會給遵義人民帶來更好的迭代人居產品。
  • 金科蔡家再補倉,弘陽布局李家沱
    地塊解讀 1 項目四至 地塊南臨兩江蔡家自貿試驗區,東、西、北均臨現狀用地; 2 區位分析 地塊處於蔡家東部半島,與禮嘉、悅來隔江相望,欲打造為高品質低密度生態商住區,同時,受自貿試驗區利好帶動,東原、金科、萬科、龍湖等品牌房企爭相進駐,目前該組團改善產品主力在售,同質化較嚴重,未來競爭激烈。
  • 土拍:主城雙地鐵純熟區,龍湖終摘得!
    今日土拍,龍湖拿得管城主城區域雙地鐵優質地塊!常西湖7000畝的超級大盤金科中原項目終迎首秀!河南商報記者 張麗今日,鄭州一共4宗土地土拍,涵蓋常西湖、管城、金水主城區域。比較有看點的有兩宗:一個是管城老城區原農資公司倉儲用地,為農資公司片區舊城改造項目,雙地鐵好位置;一個是常西湖新區南片區,繼7月29日恆大常西湖摘地後,金科出手了,此次近7000畝的超級大盤,金科中原項目終迎來首秀,常西湖「大鱷」扎堆,激戰更甚。
  • 金科,你太低估自己了
    對此,中金還在報告裡推薦了不少的優質地產股,其中就包括了渝派房企新龍頭:金科股份(下稱「金科」,000656.SZ)。於今年期內,中金已經出過多份關於金科的研報,雖然研報裡沒有明確對金科提出「看多」,但研報裡的數據還是體現了;在未來,金科的業績釋放速度會超預期,以及財務改善幅度也會超預期。
  • 重慶兩大地產富豪,吳亞軍投資中國賺千億,張松橋投資英國虧百億
    1995年吳亞軍跟丈夫蔡奎一起合作,成立了龍湖地產。那個時候龍湖地產只能算是地產界的一個新軍。張松橋的中渝置地很快就在香港上市,張松橋更是在香港收購了數家上市公司,一躍成為重慶首富。除了在重慶發展地產生意,張松橋同時把投資擴大到成都跟香港等地方。張松橋如日中天的時候,吳亞軍還在兢兢業業發展著自己的三舊改造項目。
  • 李永前「大躍進」:誰蠶食了中交地產的利潤?
    #####filter1#####「深入學習」5年後,李永前回歸中交地產。他希望將中交地產打造成第二個「綠城」。2019年7月,這位「強硬派」總裁履新之初,便給這家央企定下新目標:「2019年衝刺350億,2020年衝刺500億,2023年遠在千億之上」。可惜,這個任務李永前沒有完成。
  • 三年投200億元 金科「重注」成都老牌地產商置信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4月11日,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以下簡稱「金科股份」)與成都置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置信」)在成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以金科股份和成都置信兩家母公司為基礎,將組建金科置信集團(以下簡稱
  • 金科文化開盤重挫近12% 系Tom貓母公司
    處於多事之秋的金科文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Tom貓母公司金科文化開盤重挫近12%。今日開盤,金科文化重挫11.9%,報3.11元,總市值109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金科文化主營業務為移動網際網路文化業務,2015年5月在創業板上市。
  • 貝塔諮詢: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龍光地產獲2019「均好」房企
    綜合地產企業的規模、償債能力、運營效率、內生增長潛力、外生增長潛力指標,萬科、碧桂園、龍湖地產、保利地產、中梁控股、龍光地產、金地集團、新城發展、榮盛發展、中國海外、華潤置地、建發股份、濱江集團、世茂房地產、金科股份、中國奧園、招商蛇口、榮安地產、佳源國際、華僑城進入了2019年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的TOP 20。
  • 龍湖智慧服務已經實現全國73座城市近1000個項目的雲端管控
    而跳脫資本裹挾的思維,龍湖智慧服務走上了另外一條路。截至目前,龍湖智慧服務已經實現全國73座城市近1000個項目的雲端管控,為240萬戶業主提供掌上服務,並走出社區,接管學校、醫院、購物中心、交通樞紐、甚至市政道路,向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延伸。兩年前,龍湖物業集團就與重慶兩江新區共同出資組建新公司,接手悅來片區市政管理。
  • 濱江龍湖東潮薈 | 龍湖的第三個10年 從城東開啟
    /1/從2000到2020年,20年間,社會飛速發展,2G升級為5G,線下和線上融合,龍湖也從零售時代,縱跨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的老大哥。龍湖商業,城市新中心締造者,20年來,龍湖開業商場45個,合作品牌超4500家,戰略合作品牌超340家,無論從哪方面看,龍湖商業都為前兩個10年交出了滿意答卷,成為了中國商業地產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