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幼升小同樣不容易 要求孩子用英文流暢對話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又到一年一度的入學日了。日前,上海「幼升小」民辦學校的家長面試題刷爆了家長圈。語文、數學、計算機、英文全能,最好還要會各種文藝,讓不少家長瞠目,也有人說,香港「幼升小」的考題更加變態,上海這題目根本不算什麼。到底在香港幼升小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香港幼升小 想上好學校一樣難

  香港的小朋友,想要讀書並非難事,難在家長們都想將自己的子女送入名校。100個小一學位,8000個學生報考,面試分為一、二、三輪,第一輪群面、第二輪單面,最後一輪校長親自出馬面試家長,交流教育觀點。小一面試就是對孩子和家長的全方位考察,不僅是考知識、應變,甚至還考察家教、禮儀、談吐、涵養等等。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淘汰,歷時近大半年時間,才能有機會收到通知書踏進名校的大門。這激烈程度,哪怕用高考來做比較都不為過。可不要忘記,參加這小一面試戰的,是一群剛滿5歲的孩子。

  為了增加勝算,家長們通常不會「死磕」一間學校,而是採取「廣撒網」策略,報上10間甚至更多的學校,在幼兒園K2(中班)暑假準備升K3(大班)時,這場為期一年的升小戰就正式開始了。為了贏人一步,早點起跑,家長們便一點點將起跑線提前,從K3推到K1,推到早教,甚至推到了子宮裡、備孕時。

  贏在子宮裡 香港家長的超前論

  去年一套《沒有起跑線?》的香港真人秀節目引起非常大反響。為了子女加入所謂的人生勝利組,虎媽們各出奇招,當中一位虎媽Irene深知自己身處充滿競爭的時代,抱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心態,她認為贏在起跑線已經不夠,還要贏在子宮裡,贏在備孕時!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環緊扣一環,想要升讀好的中小學,必然入讀好的幼兒園更有勝算,而香港幼兒園招生,或多或少偏向於招收生日大月份、即1至8月份出生的小朋友,這樣一來,年底出生的孩子入讀好幼兒園的機會就變小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相對沒那麼好的學校,或推遲一年入學。

  故此港媽有此言論。但她的觀點並不是人人接受,有網民在討論區留言「嚇到不敢生孩子」,又有指節目教壞「港媽」;甚至有說應「贏在選老公前」,甚至要「贏在投胎前」好變態!

  港媽的艱辛 三分之一有壓力問題

  凡事爭第一、不甘落於人後的港媽,也被稱為怪獸父母,緊張子女學業、擔心孩子升學,每天晚上還要親力親為陪著子女做功課,毫不鬆懈。45歲的陳太是全職媽媽,最近發現8歲的兒子專注力變弱,成績變差,常哭鬧和發脾氣,遂帶兒子向心理學家求診,分析後發現,原來兒子的問題源自媽媽的焦慮情緒。由於陳太生活重心只在孩子身上,一旦兒子有病痛或成績不佳,便覺得自己唯一負責的事也做不好,不敢向丈夫傾訴,出現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狀。

  有調查顯示,12歲以下子女的港媽逾6成有精神壓力,三分之一人的精神壓力更超越警戒線,代表情緒受困擾、需尋求心理輔導。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指出,她接觸過逾一半有情緒問題的媽媽,最初是帶子女求診,分析後才發現有問題的是自己,「若媽媽有壓力、焦慮等,或留意不到孩子的需要,令孩子的問題得不到照顧。」

  學校的取捨 幼升小面試考什麼

  除教育局轄下的公立小學之外,香港還有21間由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自行管理的直資小學以及45間私立小學,這些學校會通過面試自主招生。每個小學都各具特色,當中不乏名校,深受家長們追捧。有的重英文、有的多校園活動,有的主張快樂學習,有的鼓勵啟發創新,有的學生來自不同國家。香港孩子想考入名校,需要具備怎樣的學識和素質?

  雖然教育局的指引列明,直資及私立小學的小一面試不可包含計數、語文運用等內容,亦不能以考試的形式進行,但部分學校仍會以面試對談或其他方式評估學生的能力。

  親子專欄作家梁永樂總結了3個面試重點:家教、閱讀以及語文能力。

  1、家教。父母、家庭對孩子的品格影響甚大,而對學校來說,收一個學生,更是代表要與背後的父母交流。因此父母的表現,以至於孩子是否有禮貌、懂得與人相處,都是面試時老師會看的重點。

  2、閱讀。在計算機、手機盛行的時代,愛閱讀的孩子少之又少。閱讀的質與量都十分重要,如孩子喜愛閱讀,以後學習能力通常較高。

  3、語文能力。不少學校都要求孩子能用英文流暢完成完整對話,這其實是超過幼兒園大班的程度,所以家長鬚在家中做額外教學。

  另外,在面試時最忌過於操練,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表現「完美」,都會送他們上面試班學習技巧。可是,過分操練只會使小孩成為機械人般,不少學生面試時會撞衫、撞答案,最致命是連動作都一模一樣!比如,老師問平時的興趣,說看書;再問去沙灘會做什麼,也回答看書。再如每個小孩入面試室時都會90度鞠躬,叫「某校長早晨」,離開時都會拿起椅子擺回原處,這些都是經過特別訓練的痕跡。

  港姐媽媽分享

  培育港姐的成功經歷

  教育不止一條路,讀名校也不等於一直會處於人生勝利組。上屆的十優港姐麥明詩,名牌學校出身,英國劍橋畢業,回港後一舉拿下香港小姐桂冠,談吐得體有幽默感,也能和年輕粉絲打成一片,被電視臺力捧,不止贏在起跑線,簡直大殺四方。

  麥明詩的媽媽近日出書《我的女兒麥明詩——一張白紙到10優的培育經歷》,大談子女經。但她寫書的目的,不是教人如何培養出一個十優生,而是強調爸媽的重要性。論家境,麥家絕對有能力送孩子到貴族學校,而且當時住在香港馬鞍山的麥家,身邊有不少人把子女送往九龍塘讀書,麥媽媽卻不理會,按著孩子應有的生長情況,六歲前讓孩子玩個夠。

  「別看麥明詩劍橋畢業,以為我催逼她學很多東西,其實就只有遊泳及鋼琴。我鼓勵她思考及自主,只是單純的從旁協助,就算是選幼兒園,也以方便為主,讀家裡樓下那間就好了。小孩子,應該食得到睡得好。」

  麥媽媽用平常心看待兩個孩子,亦沒有跟從大隊去鋪排孩子的成功快捷方式。「我不會陪著孩子做功課,但會引導他們如何思考問題,給他們自行嘗試及作答。」麥媽媽認為,父母是孩子的學習對象,沒有什麼贏在起跑線,反而是要贏在爸媽的心態,爸媽的心態能決定孩子的將來。

  本報香港特約撰稿 思清

相關焦點

  • 幼升小,英語沒達到這個標準都不敢去面試
    ▲圖片來自網絡回顧歷年幼升小面試(參照: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3-6歲,一定要注重這個能力的培養),主要考察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科目相關的知識,以及身體協調、生活常識,對知識的廣度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今天小聞和大家單獨聊英語,幼小銜接(幼升小面試)對孩子的英語有什麼樣的要求?孩子平時怎麼訓練才能在30分鐘的面試中脫穎而出?
  • 「幼升小」,機構常常不會給你明說的「深度邏輯思維」,附小書包
    孩子太喜歡看這個動畫片了!裡面的「對話」她自己就能記得特別好!「扮演」「說話」「模仿」,小菜一碟呀! 實際,這個「扮演」就是和媽媽的「瘋玩」呀!劇裡的「語言表達」,自然而然得到了學習!玩就是學,學就是玩,兩不誤呀!
  • 揭秘|魔都幼升小是如何「烤焦」牛娃的?「雙商在線」還要「六項全能」?
    (孩子進去有打星星和勾的,星星多代表記率差)1、跟讀一段英文(又考了《冰雪奇緣》),也有其他語種;2、故事天地:聽故事回答問題(小狗熊找媽媽,找了四次媽媽);3、思維王國:數學遊戲,20以內加減;三行三列,裡面有小動物,然後聽要求找動物;4、計算、看圖形列式,等量代換;數三角板5、常識:秋天刮什麼風?夏天開什麼花?
  • 幼升小更應重視習慣養成與情緒過渡
    「一歲半背熟《弟子規》,能看懂英文原聲動畫片」……面對刷屏的神童級別幼升小簡歷,不少準備幼升小的家長對幼小銜接班躍躍欲試,希望藉此提升孩子的知識水平,讓孩子能儘早適應小學生活。提前掌握超齡的知識,孩子就能成為牛娃嗎?教師和專家提醒,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幼升小來說,知識過渡只是冰山一角,孩子的習慣養成、態度與情緒過渡更應該受到重視。
  • 2020幼升小指南丨對話校長:南京中華中學附屬小學副校長劉寧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幼兒園升小學是現在家長極為重視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幼升小的銜接直接影響孩子在小學的學習狀態。為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小學可以讓孩子適應集中化學習的學習環境,也為他們做好初中升學的準備。以下是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的副校長劉寧霞老師為各位家長帶來的幼升小指南,請查收。1、如何了解一所小學?了解一所小學,可以調動「五官」, 用「問學」的態度,多方了解。
  • 上海市實驗學校幼升小面談今日舉行,面談結果下周一公布
    今日(6月13日)是上海市實驗學校(以下簡稱「上實」)國內部幼升小招生面談的日子。早上7點45分,記者來到位於高科西路校區的上實校門口,家長和孩子已經在陸陸續續出示入校證件並測量體溫,之後家長帶小孩進入校園等待今天的第一批考試。
  •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這幾天,各小學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了暑假階段。老師們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同學們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有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有些無奈,說這次考試班上成績不太理想,閱卷的時間發現有很多同學在拼音這一塊上出錯,前面的基礎題失誤,後面看圖寫話,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也出現拼寫錯誤,這位老師也抱怨「腦殼疼」,也有五年級的老師附和說:我們班上也有不少同學在拼音上出錯,丟些「冤枉分」,所以這個暑假就給他們布置了拼音作業,假期裡自我提高,把拼音知識補上去。
  • 郭晶晶兒子天價幼兒園曝光的背後,幼升小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在正式參加小學面試之前,父母就可以邀請孩子和孩子好朋友的家庭,一起去參觀將要面試的小學。讓被動化為主動,讓壓力變為實現目標的動力。父母應該帶著愉快而輕鬆的心情,幫助孩子喜歡上他所要就讀的小學,讓他對小學生活產生興趣和嚮往。而有好夥伴的陪伴,又使得這樣的成長變得不那麼孤單。
  • 6歲寶寶能英文對話?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本以為孩子只是會英語做自我介紹,直到有一天朋友又發出一個視頻,是孩子在與外國人進行流利的英文對話,確實讓我大吃一驚。我侄女也6歲,可是她現在還處於一種英文和拼音難以區分的狀態,可朋友的孩子卻已經能夠用英語進行對話了。難道是兩個孩子之間的智商差距比較大嗎?其實並不是如此。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用這些方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少走彎路
    如何沿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路徑,持續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這些,我們都可以在汪培珽老師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中找到答案。01.如何用英文故事書打造家庭英文環境汪培珽老師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的開始,就提出自己關於語言學習的兩個觀點:「(1)如果準備讓孩子學習一種語言,愈早接觸愈好。
  • 孩子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用這個方法教,比報班更靠譜!
    我要多嘴一句,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我們不要急著大量灌輸拼音的知識,以啟蒙為主,畢竟幼小銜接,重在銜接。要記住,拼音啟蒙≠上拼音課。不要一臉兇神惡煞地帶著孩子背拼音、做題目,要求他們把漢字的讀音拼出來,我們還是得以【玩】為主。孩子不是高三考生,不要太逼迫他們哦!
  • 孩子幼升小在線學英語,線上那麼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哪家適合?
    孩子馬上幼升小了,打算讓她在線學英語,不過線上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挺多的,也不知哪個好。後來同事推薦了斑馬英語和魔力耳朵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說讓我帶著兒子去試聽下,看看哪個適合孩子學習。之後我就分別約了斑馬英語和魔力耳朵的課堂,對兩者還是比較了解的。
  • 幼小銜接的老母親中意它:爆款拼音啟蒙書,幼升小學拼音不發愁
    來源:寶媽加油站前段時間,有娃媽問我幼升小報啥班,報個拼音課,多閱讀繪本,先用這個打基礎,閱讀識字能力上來了,哪門課都佔優勢。但千萬不能報太多了,一兩門孩子感興趣的,足矣,讓娃多玩會吧。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很多父母已入手的拼音啟蒙書。大家都知道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學會了拼音就能讓孩子自己認讀課本中的生字,並流暢地讀下來。
  • 林徽因讓外國友人羨慕,演講都用英文完成,英語書寫十分流暢
    除了在建築學上面,以及文學上面的修養,她其實還有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技能,她的英語說的特別的好,十分的流利,而且在英文的書寫上面也是很厲害。她的美國朋友,在一九七九年來到我國的去拜訪她的時候,就對對方的孩子說過,你媽媽的英文,經常會讓我們這些以該語言作為母語的人都十分的羨慕,這也可以看出來她的水平到底有多好了。
  • 2020幼升小指南丨對話校長:南京市西街小學校長 劉紅
    幼升小是孩子人生軌跡上非常重要的一次轉折,為了讓家長們在幼升小的過程中聽取更加全面的指導與意見,為此,我們今天邀請南京市西街小學校長劉紅為幼升小的家長們答疑解惑。1、如何了解一所小學?孩子到了適齡階段,家長一定非常關心孩子即將入學的情況,盲目跟風不是最好的選擇。在小學階段,就近入學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就近入學,學校就是家門口的學校,家長一定會非常了解。了解的途徑可以是線上的學校辦學平臺,學校的微信活動等。線下也可以詢問周圍的鄰居,或直接去學校詢問了解等。
  • 鄭州幼升小政策公布!英語如何銜接?避開這「3個坑」,孩子成績一路...
    說起幼小銜接,可以說是孩子升學之路的開端,幼升小主要考察語文、數學、英語三大科目相關的知識,可見英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以後有的是時間學習英語,等到
  • 父母在家就能帶著孩子輕鬆學英文及拼音字母
    對於幼升小的孩子,很關鍵的一個就是拼音的學習。拼音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它會伴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羅媽媽也在文中多次強調,其實孩子幼升小銜接班學習的重中之重就是拼音,其他的父母都可以教。之前羅媽媽給大家推薦的學拼音的方法,是通過網上的一些教程,包括一些專門的拼音APP裡去學習,今天羅媽媽就通過教具的方式讓孩子先學會字母。把字母先掌握好,為後面孩子學習拼音夯實基礎,順便提一句,這幾組教具對於孩子學習英語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教具。
  • 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往年關於孩子幼升小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家長們還能寄希望於幼兒園老師,或是校外多種多樣的幼小銜接輔導班。今年,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孩子們假期延長在家,只有靠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提前做好關於幼升小的充分準備,才能讓孩子進入小學後順利完成幼兒園小朋友到小學生的角色轉變。
  • 幼兒園老師建議:幼升小,家長不要只教孩子學認字、背單詞
    所以對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不能只重視孩子的知識和技能,而忽略其他能力的發展。幼升小,孩子更需要的是做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以及心理方面的準備,來迎接與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小學生活。家長過多的將小學知識教給孩子,如果高於孩子實際達到的水平,孩子會不理解,只能死記硬背。
  • 孩子單詞都認識,連成句子就不認識了?趕緊用這些方法吧……
    正如孩子們日常學習英語單詞時可以用圖片、實物和動作等不同方法進行語言詞彙輸入,形成語言條件反射。比如看到橘子會說orange,看到書包會說school bag。因此,要想讓孩子說出一句句完整流暢的英文句子,可以幫助孩子積累多種完整場景,形成條件反射,養成英語思維和表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