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從剛出生就像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們後期的教育才是關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步步養成的,這幅畫是否畫的完美滿意,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悉心教育,自從孩子三周歲之後,有沒有遇見以下幾點呢?
寶寶玩玩具時總是愛搞小破壞,不再像之前那樣只是簡單的反轉或是交換,而現在他可能會一直用手指去摳玩具的某一個零件部件,或是拿在手裡往桌子上敲,這也是寶寶在用自己不同的動作對玩具進行更深刻的認識。
如何認定寶寶的專注力是否集中,不要總是以他眼睛看的一切作為唯一的標準,寶寶在用手抓握,用嘴咬或是用腳踢的這些行為都是在表明他正在「專心研究」。
父母們需要時刻觀察寶寶自己的意願,投其所好地進行培養和教育,讓寶寶逐漸接觸自己喜歡的東西,產生興趣才會有專注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哪些?
1、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小動作較多閒不住,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
2、記憶力很差,背課文或是牢記知識點時,總是剛教過背過轉眼間就忘。
3、做作業時總是愛拖拖拉拉,一會要找橡皮,一會又要吃吃喝喝,找各種藉口不寫作業。
4、課堂紀律特差,總是違反紀律上課坐立不安不老實,眼神喜歡飄向窗外。
5、做事粗心大意也總是半途而廢,簡單的小題總是錯誤不斷。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強一些,這樣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聽講更加認真,學習更加投入,課下完成作業的效率也會更高,可是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坐不住,上課容易走神,課下寫作業也總是不認真。
孩子在5歲以前注意力容易分散是正常現象。家長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鍛鍊寶寶的集中力注意力,而有的父母們則認為,孩子還小注意力不集中愛玩很正常,長大之後就會好了,其實不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多動症的表現之一。
朋友家的孩子已經7歲了正在上小學,上課的時候總是小偷小摸的在課桌裡玩東西,不然就是東張西望時而發發呆,普遍也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孩子,回到家中問他今天學了什麼,也是一問三不知,班主任也是電話家訪不斷。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輪流著看管他,但是效果一點也不好,寫作業時注意力一點也不集中,特別簡單的題不會做,教他又能給人氣的「半死」,還總是喜歡摳摳手指,要這要那的,父母們也是非常焦慮。
孩子的注意力要從小培養,可關注以下幾點:
在寶寶還小時,父母們就可以時常陪伴他一起玩,讓寶寶持續專注於一件事情,從頭到尾地去完成它,這樣寶寶的注意力就是大大的提升。
孩子會要求父母重複講同一個故事,從而加深印象與記憶,這也是集中注意力的一種表現方式,媽媽們重複講述故事時不要不耐其煩,讓寶寶養成有始有終,學會了再學習新的內容。
孩子在學習時,減少幹擾給予他安靜的學習環境,切記媽媽們不要頻繁的出入孩子房間,噓寒問暖又是端水又是送吃的,也不要玩手機看電視把聲音調得很大,產生噪音影響孩子。
除此之外父母們可以通過讓孩子玩桌球或是羽毛球等一類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讓孩子思維更加敏捷,鍛鍊耐力和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