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友飲:看完300個裂變案例,我想分享流量獲取思維給你

2020-12-14 騰訊網

這篇文章幫你換換口味,沒有讓你欣賞的成功案例,而是幫助你搭建一個流量獲取思維地基。

這篇文章幫你換換口味,沒有讓你欣賞的成功案例,而是幫助你搭建一個流量獲取思維地基。

在微信生態這場賽道裡,不論是微商、公司、個人,都期望通過微信裂變、引流等手段低成本流量獲取流量。可是美好總是被打破:聽了那麼多的課程和所謂的成功案例,做的時候依然像踩在空中一樣使不出力。

看了那麼多案例分解,感覺玩法好像都差不多,但是具體怎麼做還有一點迷茫的朋友,這篇文章會幫你換換口味,沒有讓你欣賞的成功案例,而是幫助你搭建一個流量獲取思維地基。

本文會跟你分享以下內容:

流量獲取三要素,人,貨,場是什麼?

人,微信生態剖析及渠道選擇

貨,4種誘餌設計及平衡獲客成本與用戶參與度

場,個人號,社群,公眾號,小程序渠道總結

一. 流量獲取的三要素:人,貨,場1. 新零售中的人貨場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後,人,貨,場就成為決定其商業模式能否跑通、能否帶來真正效率和投產比的三個關鍵要素:

人(外—目標客群+內—銷售人員)

貨(風格+品類+價格波段+上市時段)

場(城市+商圈+地址+樓層+場景設計+環境布置)

人貨場對於新零售和整個網際網路來說,是用戶思維和大數據的勝利。

2. 流量中的人貨場

在一切裂變、引流活動的設計中,人、貨、場概念從流量、產品、場景角度設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石。

人(高投產比高質量的流量獲取渠道+流量池)

貨(選擇合適的誘餌,用戶需求,效果及成本把控)

場(流量的落腳點,公眾號/個人號/社群/小程序)

二. 人-獲取流量的源頭,渠道該如何選擇

2000年的PC網際網路時代,2014年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2018年的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變化太快,跟不上時代,就會成為《今日簡史》中所說,我們趕不上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終究會成為無用之人。世界生存難度係數越來越高,適者生存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適應呢?

電商,微商,社交電商、社群電商,一系列的進展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就已進入了精準營銷時代。

2018年前的微信暴力漲粉時期,2017年廣點通剛推出的低成本獲取流量,2017年的線下低成本流量渠道布局,這一個又一個紅利過去,留下了一陣哀嚎與惋惜,2018年我們要對渠道、流量池有更深的洞察與挖掘,才是制勝之道。

1. 獲取精準流量渠道

精準營銷時代,用最少的錢,最少的時間,做最牛逼的事,獲取最多的精準用戶。最近很火的社交電商,便是其忠實執行者。

(1)基於關係鏈

關係鏈是最容易獲取流量的入口。

人因關係而有價值,社會因關係而存在,一切社交產品都是基於人與人之間複雜的關係。對於大多數個人來說,關係鏈是其獲取流量的最佳途徑。

建立連結的思路:

微信獲取流量建立關係不難。現在誰沒有個幾百好友?加幾個群,聊聊天,群裡的大家彼此就都產生了「連結」,有了初級連結就有了做強做大關係鏈的機會。

對於關係鏈的核心思路,就是要精不要雜。你肯定知道你擅長什麼,在做什麼業務,希望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把自己的定位確立清楚再去匹配對應的渠道,關係鏈才可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網際網路時代,在線下的溝通成本其實並不比線上低,你是你個人社交的中心點,卻不是整個社交網絡的中心點。你希望快速找到共同興趣的群體並建立連結,社群關係是最佳選擇。

獲取流量的方法:

老王開了家餐飲店,想找一個都是做餐飲的社群,大家一起交流如何管理店鋪,管理人員,減少物流食材成本開支,該怎麼找?簡單的方法是找到身邊也是做餐飲的人,讓他們拉你,一般別人都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找課程了,隨便找一個高端點的xxx餐飲培訓課程,之後讓人拉你進討論群,反覆進行混群-拉群的套路即可。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可行性。老王只有1個,但是如果老王變成了100個,那麼這個流量是不是會翻100倍?

很多社交電商和微商在做的,設計出一套可複製的流量獲取方法規模化地獲取流量。

這其中核心在於微信政策、個人號數量、人設搭建及獲取流量方法四點。人設搭建和獲取流量方法跑通後即可拓展個人號數量,規模化開採微信平臺流量。可是微信是任由你開採麼?肯定不會,這對微信的生態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現在對個人號的營銷把控非常嚴格,

從微信正式推出企業版微信號可以看出,這一塊以後會是企業、品牌合規獲取微信流量的主要途徑。

(2)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具有高壁壘和高變現能力的特點。

內容為王,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把內容和營銷結合起來,是文字史具有裡程碑的發明。內容營銷之父喬丶普利茲在他的《興趣變現》書中說:「興趣是溝通的起點,價值是關係的依託」,只有讓人產生興趣的內容、社群、產品,才會幫助人們重新獲取關係本質。

我們看深夜發媸的成功之路,不考慮排版,不考慮用戶體驗,不考慮會不會火,不考慮有沒有10萬+,因為喜歡,因為特立獨行,所以有價值。可笑的是後來的人在復盤她用什麼字體,她的寫文風格是什麼。

內容營銷為什麼長久不衰,因為其IP化,我寫的東西你就認我不認別人。先發優勢,我先寫的就是我的,你拿不走。在商業上先發優勢具有降維打擊的特點。這種優勢在內容上更是如定海神針。你來把我的思想拿走試試?

(文外聲:不過以後也許可以通過技術和生物的手段拿走)

為什麼那麼多人追捧深夜發媸,咪蒙和Papi醬呢?因為內容本身即是壁壘。

(3)廣點通

不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廣告的紅利稍縱即逝。

說到微信廣告,就是廣點通了,從漲價開始,我就非常的後悔與懊惱,雖然我完美的錯過了電商,錯過了微商,但是錯過了廣點通這件事,感覺不是很心累,畢竟相比現在,當時我連微信公眾號都沒有。

最後歸納總結一下微信生態三個渠道,供你參考:

獲取流量難易度:關係鏈>廣告>內容營銷

獲取流量投產比:廣告>內容營銷>關係鏈

流量變現難易度:內容營銷>關係鏈>廣告

外部渠道,在此不贅述,網上有很多介紹渠道的普及文,可以百度下。

2. 渠道篩選

渠道篩選的目的是降低成本,這包括廣告投入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

(1)第一次篩選

找到符合要求的渠道。比如我賣的是母嬰用品,那麼我的肯定是找媽媽們聚集的平臺,可以是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母嬰類自媒體和KOL,可以找廣點通投放,也可以跟母嬰類App合作,還可以找到有寶媽社群資源的人投放廣告。

(2)第二次篩選

第二次篩選的目的,是通過多渠道測試不斷優化轉化效果,最後剔除投產比不符合要求的渠道。

關於渠道,我們很容易陷入流量陷阱中:

流量便宜不代表就好;

要以成功轉化為目的去篩選;

不要一次性All In,而是要多渠道多方式不斷優化。

舉個例子。

擅長個人ip打造的芳芳通過廣點通為其公眾號導流賣課程,投了10000元廣告,帶來了2000個用戶,那麼獲客成本在5元。又通過微信群推廣推了10000元,帶來了8000用戶,獲客成本在1.25元,那麼微信群推廣的獲客成本

可是,我們能說微信群推廣比廣點通好麼?不能,因為我們是以賺錢為目的,不是耍流氓,廣點通勝在精準,最後以轉化效果來看,而不是單純的以獲取了多少流量衡量。我們要做的,是找到(CAC>CLV)的渠道。

平均每單價值*平均每年購買次數*利潤率

CAC用戶獲取成本

CLV顧客終生價值

舉個例子,C公司在某垂直入口投放了一個廣告,投了5000塊,獲取了2000個用戶,其中有100人變成了客戶,每個客戶平均能消費2單,除掉貼現成本每單50元利潤,那麼這次投放帶來的純利潤就是5000元,當然,這沒有算人力、硬體、場地等成本,實際利潤會更低。

流量往往會造成一種假象。有個手握50萬粉絲訂閱公眾號的朋友陷入了發文還是不發文的困擾,發了文粉絲成千的掉,買東西的人又很少,不發文更是慢性死亡。同樣的,老闆會給下面的人制定Kpi,而這些目標往往是不科學、不可持續、無法把成本和效果兩者兼顧的。給大家的建議是,想清楚核心目標再去做。

三. 貨-用最好的誘餌讓用戶被你俘獲

貨,即是誘餌。讓用戶心甘情願關注你,讓用戶心甘情願為了得到它幫你轉發的,才是一個好的誘餌。可以是實物產品,可以是虛擬產品(知識付費、工具軟體),誘餌不應是隨意和照搬別人的,而是要在洞察人性、深刻理解用戶需求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的。

1. 選擇誘餌的4個技巧

(1)實用性誘餌

人們更喜歡新奇的誘餌嗎?經過很多測試後發現,實用的誘餌才是效果最穩定的,泛用性最好的。像送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實用性誘餌,書本身就有其定位,可以針對不同人群送不同的書籍,達到最好的效果。適合會增值,比如正當夏日,一個價值39元的風扇帶給人的吸引力要比一件幾百年元羽絨服更大。

(2)高價值誘餌

人性的弱點告訴我們,人總是趨利避害的,大的利益雖然我們會有懷疑成本產生,但是其誘餌本身的感知價值是要遠遠高於付出成本的。這既是為什麼很多人利用平衡車騙局低成本流量,而用戶依然會一次次被欺騙了。一切都是自願的,人傻還不讓被割韭菜,這是反社會發展的。

(3)虛擬誘餌

虛擬誘餌有實物誘餌2個無法比擬的優勢:1.無成本,2.不需要用戶提供個人信息。這就是為什麼知識付費會大肆搞裂變活動,一個好的知識付費裂變活動兼顧實用性,針對性,低成本。

而現在的知識付費的壁壘越來越高,單打獨鬥已成為過去式,用個人影響力+背書+平臺流量扶持才是一個牛逼知識付費的核心競爭力。

(4)網紅系列誘餌

對網紅和抖音同款的無法抗拒,再一次證明了人性中的好奇並且從眾。抖音同款向日葵,抖音同款防曬霜,網紅鋼筆、LUNA潔面儀都是非常好的裂變引流誘餌。

關於誘餌,並不是最能吸引用戶的就是最好的。

從用戶的角度分析,與心理帳戶一樣,用戶對誘餌自有其價值衡量標準。表面是興趣區分,本質是價值觀和目的性不同的區分。

為什麼人類喜歡吃?為了生存

為什麼人類喜歡性?為了繁衍

為什么女人喜歡美?為了更好的生存與繁衍

夏天的冰棍,中秋節的月餅,冬天的棉襖,歷史,環境,特殊時間點,我們人類賦予了這些不同元素的關聯性與價值,從而產生了新的附加價值認知,這些認知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們的所有決策。

女生總是不懂男生對電子產品的痴迷,更無法理解其對電子競技的愛好。男生也總是無法理解女生擺弄一大堆瓶瓶罐罐的化妝品,更不懂為什么女生希望收集所有喜歡的顏色的口紅。人為啥就不能相互理解呢?不能,你不是我,你不理解我。

社會環境、基因共同決定了一個群體大的認知差異化,而家庭和成長經歷決定了一個人小的認知差異化。

這一切都可以被同理心化解,可是同理心=絕對的理性,完全的同理心狀態是不存在的。這也是富人與窮人之間無法逾越的障礙,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同樣的,性別、階層、地理、國家等因素都會影響用戶行為決策,如女性與美容產品的關聯,男性與電子產品的關聯,德國與啤酒的關聯,中國與食物的關聯。

誘餌的吸引只是一方面,用戶的行為決策更是受到獲取門檻的影響,也就是我為了得到這個誘餌我將會付出什麼。當用戶感知價值>用戶感知付出成本的時候,用戶才會積極參與活動。

關於平衡獲客成本與用戶參與度,你需要知道:

LUNA潔面儀對女性粉絲有著無與倫比的殺傷力,一件LUNA潔面儀,官網售價在1580元左右,淘寶代購也要1000元出頭,如果我想用LUNA潔面儀作為誘餌,把獲客成本控制在1元,該如何使用?

很多人接觸裂變,是從知識付費開始的,有人甚至認為裂變即是邀請好友。裂變有非常多的玩法,拼團,助力,秒殺,1元購,抽獎,拼圖碎片,寶箱系統,任務系統,邀請最多,每一種都有其特點和適用環境及產品。

很明顯,對於luna潔面儀,邀請好友的方法並不是很適應邀請好友即得的玩法,很少有人可以通過邀請1000人助力獲得這個產品,但我們完全可以用1分抽大獎做噱頭吸引用戶,通過低成本的誘餌讓用戶確實有得到,不至於對平臺失去信任和動力。

2. 獲客成本=活動帶新量/活動總成本(推廣成本+誘餌成本)

活動帶新量受到推廣成本和誘餌成本兩個變量影響,我們用定性測試方法,讓其中一個變量比如推廣成本保持不變,更改誘餌成本測試用戶參與度。

比如我用赫拉利簡史三部曲做誘餌,成本大概在80元,設置3個維度測試,分別為邀請40人、60人、80人,我把3個不同二維碼的海報分別投在1000個微信群,同時通過渠道二維碼設置了不同的自動回復內容。最後統計數據發現,三個二維碼帶來的用戶參與並完成有87人,66人,31人,總計3480人,3960人,2480人,那麼結論顯而易見:邀請60人是投產比最高的邀請人數,獲客成本達到了0.25元/人。

四. 場-個人號,社群,公眾號,小程序,該如何選擇落腳點

最後再說一下,裂變活動中會有一部分參與但是沒有完成的用戶,這是無法避免的。這些人數就是你賺到的,所佔比例佔總參與的30%左右,具體的數據你可以以最終結果來核算成本。

在微信生態裡,所謂場,不外乎公眾號、社群、個人號、小程序,我們把之後的企業微信號也歸於個人號,其實我們依然做的是匹配的工作。把合適的人用合適的貨吸引,放在合適的場裡。

關於場的每個落腳點都有非常多可以細化的內容和經驗,但是今天是為了建立一套流量獲取方法,我們先著重分析一下這幾個渠道:

相關焦點

  • 副業賺錢,你需要知道的5個思維方式之裂變思維
    不想放棄本職工作,想增加收入的你。預算有限,想掙點兒零花錢的你。想賺錢,卻不知道方法的你。請看過來。我分享一個牛人在副業賺錢領域的理念及思維方式。想要副業賺錢,我們要向已經成功的牛人學習。我認同他很厲害的牛人叫劉俊辰,他研究用更少的人力、更少的本金去賺錢,這個思路適用於大多數的普通人。即使沒有錢、沒有資源,只要願意做,付出時間和精力,一樣可以獲得回報。
  • 這三個裂變營銷的成功案例,相信你一定聽說過!
    普通企業怎樣做好裂變營銷下面這三個裂變營銷的成功案例,相信你一定聽說過!想要營銷方案做的好,營銷玩的溜,裂變營銷這種方式就是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最佳方式之一。以下三個裂變營銷的成功案例,我想你一定聽說過!一、拼多多這兩年,營銷界討論最多的就是拼多多、趣頭條了,這都是典型的通過裂變的方式快速成長的企業。
  • 觀察100個案例後,我總結了知識付費裂變的底層方法論
    自從雙十一到來,已經誕生好幾個知識付費分銷案例,比如最近的某大學月卡分銷,還有一些付費社群分銷、實物分銷等。筆者自入行以來看了大大小小100多個知識付費案例,忽然想起一個問題:裂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風靡?
  • 企業微信裂變獲客的3大玩法法和3個未來新變化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企業微信裂變的增長實戰。我分享內容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企業微信裂變獲客三大方法、企業微信獲客裂變的五個實操案例和企業微信未來的三個新變化。第四個案例是琥珀親子,一個親子家庭會員服務平臺。他們使用的好友裂變玩法,利用3周左右時間,漲了10萬+企業微信好友。第五個案例是小裂變,我們以「企業微信也能裂變」為噱頭做傳播裂變,在3小時內獲取了5000多家精準B端用戶,獎品是企業微信裂變系統的30天免費試用權。
  • 實踐案例復盤:從「限免送課」裂變活動,我總結了2點經驗
    本文是作者的一個實踐案例的復盤,在「限免送課」裂變活動中,從數據結果中總結了怎樣的思路經驗。為了鼓勵裂變傳播,另外設定了規則:分享海報給好友,邀請特定數量的好友關注服務號,可以獲取額外獎勵,「為好友助力」設置排行榜,前100名公布於榜單,滿足傳播者的成就感和虛榮心。通過服務號的模板消息及時給用戶反饋進度,包括助力成功和滿足領獎條件,讓傳播者獲得成就感,形成體驗閉環。
  • 8個步驟教你自建社群變現的閉環,門店實操裂變拓客千人
    私域社群建群的變現閉環:流量-規則-促活-留存-轉化-服務-復購-裂變其中有很多部分參考了用戶的成長模型和體系,但終究運營是個精細活兒,本文將用我自己操盤的一個案例,儘量詳細的把每個部分拆解出來給大家參考。
  • 裂變、分享、傳播:App推廣社交玩法全解析
    流量為王的時代,社交平臺一直以來都是各家必爭的重點流量陣地,為此,多數App都設計了相應的裂變玩法和社交平臺分享功能。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流量為王。在App獲取流量的過程中,有資金的砸廣告,沒資金的鋪渠道,但是不管你有錢沒錢,社交平臺都是必須重點爭奪的流量陣地。
  • 學會社群裂變的這些招式,能讓你輕鬆爆粉!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以商業成交為目標且沒有成本的社群營銷,效果已經越來越差,不管是貌似零成本的培訓業、或追求流量變現的新零售產品領域,當用戶被微商洗禮之後,吸引用戶入群乃至裂變的超級誘餌,只能越來越「重」,這也就意味著,無論哪種營銷模式,流量獲取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但為什麼社群營銷還會受到如此追捧?
  • 流量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超級誘餌要這麼設計,讓流量飛起來!
    讓我證明這東西是假的,這麼十幾塊錢的東西我上哪證明?還讓不讓我活啊?她的家人在一旁苦勸,女子仍然無法接受,越哭越激動,還揚言要跳樓。拼多多平臺表示,可以退貨退款,但無法進行10倍或500倍的賠償。女子致電LV官方,官方則表示,沒有在該電商平臺授權賣他們的品牌。看完兩個案例,很多人都表示,服了,確實,買的,賣的都不簡單啊!
  • 裂變案例分享丨3天裂變獲客2000+企業微信好友,他只用了1招
    大家好,我是張靖,93後運營老司機。隨著企業微信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企業微信,在此時,卻有極少數企業走在了其它企業的前面,開始探索企業微信裂變玩法,作為開發裂變工具的公司,更應該走在別人的前面,嘗試更多的新玩法。
  • 裂變案例分享:火鍋店社群裂變,增加會員2000+,盈利百萬!
    核心策略:社群裂變營銷+微信公眾號漲粉引流!O2O實體店本地商圈結合微信公眾號,適合餐飲,婚紗攝影,蛋糕烘焙等本地黏性強;1、越送東西越賺錢2、免費獲取異業商家贈品,打造超高成交率關鍵詞:微信公眾號、實體店、
  • 如何用運營思維,打造個人品牌實現流量增長?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個人的流量和品牌都做不好,如何做好企業的流量和品牌呢?我個人建議,所有的職場人,都應該去做個人品牌,至少要具備個人品牌的思維。市場/運營/營銷人,如何在企業營收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我們的主要職能:獲取流量,運營用戶,提高轉化,打造品牌。
  • 2020年,4個零售行業可復用的裂變增長作戰地圖
    但我們統計往期裂變數據發現:67%的「分享用戶」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購買有優惠。很多商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維:用戶轉發只送優惠券/形成消費閉環、降低了裂變率,於是我們將老用戶分享、直接給現金獎勵。
  • 案例拆解|利用企業微信做盲盒裂變活動
    下面我將拆解深愛最近做的一次利用第三方工具半城雲系統做的盲盒活動,希望幫助你對於企微的玩法有更深一層的理解。2、缺乏新用戶獎勵留存從整個流程上來看,新用戶添加到企微以後能參與的只有砍價這個活動,這個環節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電子虛擬資料作為贈送留住用戶,告知用戶後續還有更多的福利,或許對於這次的裂變活動有一個更好的效果。個人思考當下網際網路最熱的三個詞必然是直播、私域、企業微信。
  • 以用戶為中心,恆大這個線上營銷案例把網際網路思維說透了
    各界對恆大營銷模式的解讀數不勝數,究其根源,或許從網際網路思維的幾個關鍵詞看恆大這場「教科書級」的營銷案例,能理解一二。 流量思維:廣蓄流量 用戶裂變在網際網路營銷裡,流量就意味著客源,流量就意味著變現能力。
  • 增長模型拆解:分享有禮裂變玩法的底層邏輯與細節設計
    編輯導語:如今獲客成本變高,很多人會使用線上的分享裂變的方式獲取客戶,比如有禮裂變,通過轉發獲得禮品;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增長模型拆解的有禮裂變的玩法和設計,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不過我一直覺得,分享行為應該直接關聯業務,比較合理的對象是體驗課,這類課程成交門檻較低,推薦較為容易,所以將分享體驗課的模式稱為「分享有禮」。註:本文提到的體驗課不包括拿部分課程作為裂變誘餌,這類裂變稱為「解鎖」,與分享有禮關聯的體驗課有本質不同,後者交付給用戶的是「完整」產品,並非「割裂品」。
  • 引流教程,什麼是用戶裂變?教你公眾號或者社群如何0元做裂變
    啟動流量,啟動流量就是你一開始投放活動信息的流量池,可以是微信群,可以是公眾號粉絲等等,這些流量需要我們自己通過投放活動或者信息來激活,成為幫助我們獲取用戶的第一批人,初始的流量池一開始不需要多大,但是必須要有。2. 流量去向,做裂變說白了就是獲取用戶,但是做之前我們一定要鬧清楚我們做流變得到的用戶或者叫流量,最重要導向哪裡,是為了給公眾號漲粉?
  • 私域流量只是「微商式」營銷?你對私域流量有哪些誤解
    移動網際網路新用戶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在,如何在存量競爭時代奪得頭籌,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獲取新客戶成為了品牌營銷的重中之重。公域流量作為傳統的傳播途徑其中心化的特點在觸達用戶和建立信任上大不如前,這時候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崛起讓商家在用戶觸達上有了更加高效的方式。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地圖,關於增長的4個核心思維(二)
    編輯導語:增長黑客,指的是創業型團隊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利用產品或技術手段來獲取自發增長的運營手段。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析了用戶運營思維的兩個誤區,並且總結了建立正確的用戶運營思維的三個方向。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又分析了數據思維在增長中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思維的三個步驟。
  • 酷狗百萬流量項目實操:我是如何突破增長瓶頸的
    (1)核心問題流量營收能力受限,導致低價買入流量方式單一。(2)問題分析為了讓這盤流量生意獲得更大的廣告售賣空間,項目從原來的聽音樂賺錢,擴展了看新聞、看視頻等服務,以此想拓展更多的廣告位,但流量的盈利能力始終有限,新用戶的渠道獲客成本僅能支持到4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