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封書信裡,彼得警告那些強解保羅的信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的人 (彼後 3:15-16)。基督揀選呼召使徒作祂的見證人,聖靈感動他們把耶穌的道和 所作的工傳達給教會。
但是,格魯登博士對受聖靈感動的使徒和其他新約聖經裡的先知作了明確的 區分。他主張「先知」這個詞不適合描述受聖靈感動的人,因為在希臘文化裡它的 用法不嚴謹,4 所以,「使徒」這個詞應該是首選。但是,與此相對,希臘版的舊 約聖經使用的是「先知」這個詞,而且,新約聖經論那些預言基督的降臨,還繼續 沿用這個詞。舊約時代神差遣先知和使徒到祂的百姓那裡去(路 11:49),耶穌要 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太 23:34)。耶穌的應許和彼得在五旬節的講道,表明 了舊約中說預言的概念是如何延續到新約教會裡的。亞迦布是一個新約先知,他用 舊約的方式講他的信息「聖靈如此說」(徒 21:11 NKJV)。
使徒以先知的權威講話,然而不是所有的先知都是使徒,因為沒有基督的呼 召為祂的言行作見證人。保羅描述基督在教會所設立的職分時,把使徒排在第一位,先知為第二位(林前 12:28)。正如摩西與神直接接觸,因此有別於其他舊約 先知一樣,經歷了與基督直接接觸的使徒也有別於其他新約先知。但是,無論哪種 情況都不能削弱先知所得到的聖靈感動和權柄。
當保羅說,「若有人以為自己是先知,或是屬靈的,就該知道我所寫給你們 的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林前 14:37-38)。格魯登博士 是這樣理解的,他認為保羅就是宣稱擁有與先知不一樣的權柄。但是,受神的啟示 領受到命令的真先知,能以同樣的方式講給別人,甚至其他先知聽。6 保羅說,如 果天使、使徒,甚至包括他自己否認已經領受了的福音的話,就應當被咒詛(加 1:8)。他當然譴責拒絕聽他話的使徒,諷刺地稱他們為「最大的使徒」(林後11:5;12:11)。對他受聖靈感動的話語有牴觸的使徒是假使徒,反駁他的先知是 假先知。保羅的話決不是要削弱對於先知的呼召。他繼續告訴哥林多人要「切慕作 先知講道」(林前 14:39)。
格魯登博士為了支持他的舊約和新約先知之間有區別的論點,提出了啟示和 被聖靈感動的區別。他承認,舊約先知受靈感動,是主向他說話;而新約先知領受 的是啟示,不是話語。他認為在約翰福音第四章裡,撒馬利亞婦人用的「先知」這 個詞指的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擁有超自然洞察力的人,不是因為「他講話帶有神 聖的權柄」。7 但這經文本身並沒有如此的含義:耶穌說出了她前任丈夫明確的數 目。她發現祂的話語非常精確,使她感到不舒服,於是問了關於敬拜場所的權威性 說法,以解決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之間的爭議。格魯登用士兵打蒙了眼睛的耶穌時 提的問題為例子來作進一步解釋,但仍沒有多大說服力。若耶穌說出誰打了祂,就 是認出一個本來不知道他名字的人,即使是沒有被蒙眼睛(路 22:64)。
格魯登博士也談到了彼得引用的約珥的預言(徒 2:17-18)。約珥應許說聖 靈要澆灌「凡有血氣的」,結果兒女們要說預言。格魯登認為,如此廣泛普及的恩 賜與啟示與以賽亞或耶利米寫聖經的恩賜不一樣。8 若所有神的百姓可以被稱為先 知的話,那麼聖經作者需要用一個更強的詞,那就是「使徒」。
但不是所有的信徒都是先知(林前 12:29),「凡有血氣的」並不是指每個 有生命的人。約珥的預言應許恩賜的廣泛化,但絕不意味著神要把它淡化。先知預 見到的並不是「屬靈貨幣的通貨膨脹」,而是末後那測不透的更大的榮耀。
格魯登博士把領受真正的啟示,和準確無誤的傳達區分開來在邏輯上沒錯, 但是,舊約把二者結合起來,更強調話語。撒母耳成為先知,因「耶和華在示羅向 撒母耳顯現,將自己的話默示給他」(撒上 3:19-21;王上 21:19;摩 3:8)。
正如喬治.範德維爾德(George Vandervelde)指出的,先知是主的代言 人,即使他們沒有引用祂的話語:有時先知在講預言的中間會插入神實際說的話, 就象以賽亞書 5:8-10。然而,沒有任何依據表明先知信息的權威性取決於直接引用 的原則。10 啟示錄除了繼續使用舊約中的「先知」和「說預言」外,還使用了受命「寫信」的行文方式。但是即使沒有類似受命寫信的字眼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認為這啟示是次要的預言,好像約翰所說的夢和異象有可能是錯誤的。
門徒:主為我牧,導我前行
微信:zx123456878
disciplechina.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