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裁」出脫貧致富路——記靈璧朝陽鎮周莊村脫貧示範戶王輝

2020-12-22 經貿文化

一把剪刀"裁"出脫貧致富路——記靈璧朝陽鎮周莊村脫貧示範戶王輝

王輝,現年38歲,是靈璧縣朝陽鎮周莊村青年農民,從小殘疾,但他身殘志不殘,在黨的扶貧政策大力支持下,重獲新生。他立志學習掌握了各類製衣裁剪技術,於2018年實現脫貧致富。他憑藉一雙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剪出了幸福和富裕,剪出了絢麗多彩的美好人生。

王輝三歲時得過小兒麻痺症,落下了終身殘疾。他初中畢業後,到多地找工作,眼看一個個小夥伴興高採烈地參加工作,而他卻因殘疾沒有被錄用,此時的王輝,心裡難受極了,他把眼淚擦乾,下定決心要自立自強,闖出一番新天地。

他借錢買來縫紉機、鎖邊機。為了學好裁剪技術,他四處求師學藝,他用水泥地當布面精心繪圖,用廢報紙當布料巧妙裁剪,用筆記本每天記錄各類衣服的裁剪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熟悉地掌握了各類衣服的裁剪、縫紉、鎖邊、熨平等全套技術。為了把裁剪技術傳授給周圍的兄弟姐妹,也為了能幹出一番事業,他在10年的時間裡,先後舉辦服裝裁剪培訓班十多期,為周邊的服裝廠輸送技術人員200多人,其中有2名聾啞人和3名肢體殘疾人。而此時王輝的全家主要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家裡3畝土地收入。由於老父親年事已高,身邊離不開人照顧,王輝既要發展產業又要照顧老人,經常分身乏術,常常因孝心與發展之間互相衝突、矛盾,使得該戶家庭產業發展滯後、收入難以為繼,經常入不敷出,致使家庭陷入更深一步的貧困,一度使王輝陷入苦惱和絕望之中。

2016年4月,鎮村綜合王輝全家的經濟狀況,幫助他申請貧困,經過村調查、群眾評議、張榜公示等一系列精準識別程序,王輝一家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針對他家狀況,周莊村兩委經過認真研究,決定由村幹部對他家實行一對一的幫扶。王輝除了激動就是感激,他說:"我幹不了體力活,也不能外出打工,但我有縫紉技術,有黨的扶貧政策,我家有希望了"。王輝廣泛收集市場信息,了解加工製衣行情,決定走出本村到漁溝步行街發展。在村幹部的大力幫助下,貸款8000元,購買4臺電機,專門為私人定製服裝。為了擴大規模,王輝又從本村招收5名貧困人員來店當工人,每月發工資2600多元,包吃包住,而自己和妻子每年僅此一項收入達到6萬多元。他不僅能幹而且善良,致富不忘鄉親,他曾多次提供上萬元資金和技術幫助本村貧困人員發家致富,對前來縫縫補補的顧客和殘疾人更是大開方便之門,免費服務。

王輝與愛人成婚時,家中一窮二白,通過黨的扶貧政策支持和自己多年辛勤的勞動,2018年王輝一家脫了貧,致了富。王輝憑他身殘志堅的毅力,憑他一雙靈巧的雙手,憑著一把剪刀,剪裁出了幸福和富裕,剪裁出了殘疾人奮發向上的心聲,剪裁出了絢麗多彩的美好世界。2019年,王輝被朝陽鎮黨委授予"脫貧示範戶"稱號。(圖 文/馬之武 供稿/靈璧縣朝陽鎮人民政府 責編/馬祥蒼 來源/中國經貿文化網)

相關焦點

  • 人物|90後小夥向其權:帶領全村走穩脫貧致富路
    向其權是重慶市巫溪縣檢察院檢察六部幹警,2018年到巫溪縣朝陽鎮東橋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多的駐村扶貧工作,他早出晚歸,在田間地頭不停地奔波。靠著一股吃苦耐勞的勁頭,這位90後小夥為東橋村抓黨建、強隊伍,補短板、謀發展, 解糾紛、促和諧 ,帶領全村走穩脫貧致富路。
  • 視頻︱一把小剪刀 裁出鄉村振興路
    在鄆城縣雙橋鎮,有一座生產剪刀的扶貧車間,產銷兩旺,不但帶動了五十多名農村婦女集中就業,還在周邊村裡帶動了大量從事剪刀生產銷售的人群,幫群眾剪出了脫貧致富路,趟出了就業富民的鄉村振興路子。   由於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了電商營銷支持,目前這家以提供就業崗位作為扶貧方式的剪刀製造企業,不但經濟效益紅火,而且社會效益十分明顯。鄆城縣雙橋鎮剪刀製造企業經理梁棟說:「現在用工人數有五十多人,有貧困戶殘疾人,大多數都是周邊留守婦女,現在她們的工資大約在四千五左右,最高的能達到七到八千。」
  • 吉林輝南縣朝陽鎮脫貧攻堅譜新篇
    「以往我們村貧窮落後,交通閉塞,飲水靠肩挑車拽,如今公路通到家門口,村裡環境整潔乾淨,自來水譁譁流進蓄水缸,俺們村脫貧多虧了扶貧幹部的艱辛付出......」脫貧攻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起脫貧攻堅以來的變化,吉林省輝南縣朝陽鎮長青村66歲的貧困戶薛同福直豎大拇指。
  • ...精準扶貧 層層推進丨荔波縣朝陽鎮朝陽村脫貧攻堅隊隊員李恆
    我叫李恆,是黔南州荔波縣朝陽鎮朝陽村脫貧攻堅隊隊員。貧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和發展相結合,下定打攻堅戰的決心,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讓真正需要幫扶的群眾享受到扶貧政策的陽光雨露。李恆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右)從2015年12月25日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在荔波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先後在茂蘭鎮瑤埃村,朝陽鎮朝陽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至今。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裡我用心、用情服務貧困群眾,夜以繼日地持續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逐戶制定針對性脫貧計劃。
  • 「鐵腿豬倌」脫貧記:勤勞是脫貧致富的法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付玉成 孫菲 通訊員 高方琪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生存環境,濱州市博興縣湖濱鎮柳王村貧困戶池永強,身殘志不殘,靠著勤勞的雙手,發展生豬養殖,邁上「脫貧」的快車道。在各級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憑藉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良好的信譽,池永強如今的養殖場已具備了一定規模,從一個最初養2頭母豬的,發展成了規模達40餘頭養殖專業戶、脫貧致富的示範戶。在池永強的理念裡,「苦幹加實幹」才是脫貧致富法寶。不懂就學,技多不壓人。他努力克服自己身體殘疾、文化水平低等困難,勤學技術,刻苦鑽研,對養豬這項本領初入門庭。
  • 吾愛詩詞: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賞析:高高的柳樹不知道什麼時候竟長滿了嫩綠的葉子,垂下來的柳條像是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這二月的春風,就是一把最神奇的剪刀。賀知章這首詩寫景清新瀟灑、語言明麗,且通俗易懂。最適合小孩子學習,這也是賀知章獨特的風格。在賀知章筆下,寫樹就將樹擬人化。
  • 他當選為靈璧這個大鎮鎮長!
    感謝您關注:靈璧萬事通!靈璧萬事通微信公眾號註冊於2013年。截至目前已為靈璧全縣人民奉上了幾千餘期豐富多彩的超快資訊!靈璧境內有石如璧,故名 「靈璧」。集中兵力打好絕對貧困殲滅戰,確保全鎮存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四要狠抓工作落實,厚植髮展後力。著力推動全鎮各項工作實現點的突破、面的活躍、質的提升,全力譜寫漁溝發展新篇章!錢釗,男,1968年12月出生,漢族,安徽省靈璧縣人,1988年9月參加工作,1993年12月入黨,本科學歷,現任漁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人選。
  • ...脫貧摘帽奔小康——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脫貧致富路
    新春走基層 | 精準扶貧暖人心 脫貧摘帽奔小康——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脫貧致富路 2020-01-15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名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柳樹高高, 萬千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 「踐行四力」老黨員李明周:脫貧靠自己,不當「伸手戶」!
    「我要脫貧!」這是在2017年8月,盤州市雞場坪鎮塘子邊村綿陽坡召開群眾會時,李明周當著大伙兒的面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盤州市脫貧攻堅示範戶李明周摒棄等、靠、要思想,憑著自己一股不服輸的幹勁走上致富路,是盤州市雞場坪鎮塘子邊村村民李明周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脫貧示範戶的法寶。
  • [視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青海:綠水青山築起脫貧致富路
    原標題:[視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青海:綠水青山築起脫貧致富路    青海依託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在旅遊、民族手工藝、特色農業等產業上做文章,助力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如今在青海,像德吉村這樣的旅遊村莊有150多個,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2015年以來,青海在涉及「三區三州」的地區實施旅遊扶貧項目128個,總投資3.58億元,帶動4萬餘人增收。同時,還圍繞各地特色打造脫貧產業:玉樹州開設傳統民族手工編織扶貧車間,藏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海南州開辦藏繡製品公司,繡娘們每月能掙1000多元;果洛州發展光伏產業,74個貧困村吃上「陽光飯」。
  • 【脫貧攻堅面對面】秦秀霞:不等不靠奔向脫貧致富路
    【脫貧攻堅面對面】秦秀霞:不等不靠奔向脫貧致富路 2020-12-1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紡城人 | 服裝定製師傅:一把剪刀一塊布,用心裁出錦繡華裳
    「最」美紡城人 | 服裝定製師傅:一把剪刀一塊布,用心裁出錦繡華裳 2020-06-24 09:16:57 來源:全球紡織網 說起服裝定製,不少人腦海裡浮現的是高端奢華
  • 致敬勞動者 脫貧致富不忘鄉鄰 李忠國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
    星辰在線11月1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見習記者 周旭芳)李忠國,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長沙地區第一個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2020年湖南省唯一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他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幫助52戶貧困戶達到平均年收入萬元以上,解決了15戶穩定脫貧問題。
  • 【救援日記】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救援日記】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新華網寧夏頻道 【救援日記】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www.nx.xinhuanet.com  2020年02月09日來源:新華網    作者: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危重症醫學科護師
  • 砂糖橘託起脫貧路,果甜,心更甜
    2015年精準識別出貧困戶135戶,貧困人口635人,貧困發生率59.57%。央索村2015年以前一直以漁業發展為主,2015年後,開始轉型大力發展砂糖橘產業,為著力打好發展砂糖橘這張牌,充分利用零散土地種植砂糖橘,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能力,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意識,幫助貧困戶實現自我脫貧。
  • 手有一技 脫貧致富
    原標題:手有一技 脫貧致富   12月22日,永州市冷水灘區牛角壩鎮三岔鋪村蘑菇基地豐收,這是村民們學會蘑菇栽培技術後,引進並試種成功的又一致富項目。
  • 輝南縣朝陽鎮:產業項目託起新生活
    輝南縣朝陽鎮:產業項目託起新生活 作者:張力軍    編輯:李慧    來源:吉林日報    2020-12-01 07:55
  • 靈璧:一隻瑞鶴雲中來
    2020 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經過10 年持續的奮鬥、發力、加速,它現在到底是什麼樣了?現在,她作為2020年度全國扶貧奮進獎候選人,先進事跡已經入圍全省5位脫貧典型名單。她的精神風採,她的泥土芬芳,已傳遍全縣田園鄉野,在靈璧脫貧攻堅戰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凝聚了磅礴的力量,激勵著100多萬父老鄉親,勠力同心闊步前行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
  • 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賀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詩人。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縣)人。武則天證聖元年(695)進士,官至秘書監,人稱「賀監」。性格曠達幽默,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好飲酒,放蕩不羈,與李白、張旭等合稱「飲中八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