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5歲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2020-12-09 文墨逐筆

青年者,人生之華也。 —— 李大釗

其實青少年這個人生階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狀態。比如說,在我國古代很多英雄都是十幾歲上戰場,女子十幾歲結婚,這都是常態。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十幾歲只是青少年的一個標籤,能做的事情好像寥寥無幾,更是大人眼中的孩子,是接受知識的最好階段。

在這樣大的社會背景下,其實也有很多青少年能夠做出對祖國有貢獻的事情來。比如說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當中,都有可能會出現青少年的身影。像2012年,柳豔兵和易政勇兩人曾經在公交車上英勇救人,雖然錯過了高考,但後續也獲得了政府的補貼和各地高校投來的橄欖枝。除了品德領域之外,在科學貢獻領域,也有很多青少年出現在成人視野之中,就比如說我國15歲天才女孩成全球頂級科學家,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這位女孩的名字叫做談方琳

首先,談方琳出生的家庭環境不得不提到。談方琳的父母都是頂級的知識分子,兩人共同就職於華東師範大學,培養出來優秀的學子更是數不勝數。談方琳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一方面是遺傳了父母優良的基因,一方面在父母的影響之下對於學術自然更容易感興趣。這是發自骨子裡的熱愛,像是父母贈送給孩子的禮物一樣。從小,談方琳不論數學題有多難都喜歡研究,很多難題在談方琳這邊都陸續被攻破。

談方琳的學習計劃也十分明朗。進入學校學習之外,談方琳還特別喜歡參加各種競賽活動,比如說奧數、科學甚至是演講等等,談方琳在各類比賽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閱歷,累積大量經驗之後,對於很多難題的解析,自然也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式。父母注意到了孩子這方面的興趣後,還專門邀請了自己在工作中認識到的其他更加專業的朋友,來輔導談方琳的數學,談方琳的學習自然進步得更快。

談方琳取得的成績也不容小覷。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閱讀《美國數學月刊》,雖然很多成年人也可以閱讀這雜誌,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理念做基礎,那麼擺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一堆文字,不容易被理解。13歲的談方琳可以通過雜誌提高自己的數學理解,可想而知,談方琳不僅僅是對數學感興趣,甚至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比較系統的數學理念,自然閱讀起來就不會太吃力。

除此之外,談方琳在國際上所獲得的成績,還不得不被提到。談方琳14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研究項目,這個課題名字叫做"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名字看上去好像十分專業化,很多與數學領域不相關的讀者也許會覺得很頭疼。但這對於談方琳而言卻是格外感興趣的研究對象,整個研究過程談方琳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還得出了研究成果。並且將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憑此結果獲得了一等獎,甚至連主席獎也陸續拿下。

如果從個人角度來講,談方琳是一個生活在學術氛圍十分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出來的一位天才少女。這不得不提到父母給孩子的優良基因和比較良好的家庭教育等等。但是如果把角度放大,放在中國青少年發展這方面,大家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確是在國際論壇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了。這對於中國青少年的整體發展而言,是一個比較良好的局面。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會有越來越多像談方琳一樣優秀的青少年在中國科技、機械研究、醫學認知、文學創造等各方面小試牛刀,刷新國外對中國的認知。

參考資料:《〈晨鐘〉之使命》

相關焦點

  • 我國15歲天才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導語:我國15歲天才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有一句話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人和這個句子的境遇十分相配。比如說少年將軍霍去病,此人在17歲的那一年,就能夠大破敵軍,在戰場上表現得非常英勇。
  • 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為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不過在現實社會中,「天才少年」這個頭銜卻極少有人擁有,畢竟他們都是萬裡挑一的人物。像此前16歲就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的武亦姝,就被冠以了天才少女的稱號。不過在我國的科學界,卻也有一位女孩被稱為了天才。她年紀輕輕就有了自己的研究領域,甚至還在自己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全球頂級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上海15歲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孩子智力,決勝於「數學啟蒙」
    今年的人民日報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討論:一位15歲的中國小姑娘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成為全場最年輕的科學家。正在讀高一的她,帶到現場的研究成果竟是數學的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底下一片驚呼,上萬的網友評論到:「小時候的夢想是做個科學家,長大了才發現,自己連科學家的門檻都夠不著。」
  •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她就是談方琳,今年只有16歲,卻已經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攻破困擾了全球數學界多年的世界性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 她,15歲,全美最佳兒童,天才科學家!卻說: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最近,由美國《時代周刊》從5000名8到16歲的美國小孩中選出了15歲的女孩吉坦雅利·饒(Gitanjali Rao),被評為「2020年度兒童」。這次的評選,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的「後浪」評選,被評上的人,就是美國「後浪」中的「巨浪」。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29日在上海開幕,一群穿梭在會場的 「00後科學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與諸多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獎項的獲獎者們面對面,掀起了一場科學薈萃的「頭腦風暴」。
  • 中國天才科學家,15歲考入芝加哥大學,回國前夕卻在美國「自殺」
    文丨九州演繹(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現代中國史,就是我國的一部奮鬥史和發展史,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依賴於一代代人的無私奉獻,其中,眾多科學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科學家留學海外,之後放棄海外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國建設祖國,為我國的發展添磚加瓦,在他們的努力下,才能有我們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然而,並非所有科學家能夠順利回來,有些想要回國效力的科學家,卻在最後關頭發生了意外,永遠離開了我們。
  • 中國95後天才少年,22歲破解世界難題,為全球省下數千億
    自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社會中就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而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新中國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就取得了較高的發展水平。曾經,在中國社會中出現過這樣一位95後的天才少年,雖然說他年紀較小,但是他的成就也讓許多人為之驚嘆。在這位少年二十二歲那年,他也成功破解了世界範圍內的一大難題,並為全球各個國家省下了數千億的研究資金。
  • 她出生於中國,15歲天才少女在中大,實際上是美國人
    如果要談中國的「天才、神童」,從當年「少年班」可以看出,國家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培養非常重視。自新中國以來,我國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他們很早就被發現了,在他們當中,只有少數天才在青年時期取得了成功,然而好事背後總有不好的一面。
  • 英國天才叫牛頓,德國叫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叫什麼?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上,總是有那麼一群超乎常人的天才的出現,他們用自己超強的學識和努力加快了人類的進步,每一個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天才出現。只要一個國家出現這樣的天才,無疑這個國家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世界各國都有天才,英國有個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天才代表叫什麼呢?
  • 江蘇天才少女:15歲被中大小班錄取,34歲時錯過諾貝爾獎
    一個女孩15歲時被錄取了中科院,並一路成為科學家。那麼,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女孩是何方神聖?所以,海綿媽媽和你來談談這個傳說,關於她的傳奇故事。她是莊小威,是美國微觀社會出版的傑出科學家的獲獎者之一。15歲時,他被中大小班錄取,25歲時,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時,他被聘為哈佛大學的助理教授,他34歲時通過了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40歲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從小到大,莊小威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天賦異稟,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出色的才智和學習能力。
  • 美國頂尖晶片專家前五名全是中國人?任正非開始「天才少年」計劃
    30多年前的華為只是一家2萬資金的小企業,而30年後的華為已經成為全球科技企業,並在5G技術上領先全球。眾所周知,華為近兩年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針對和打壓,華為發展到至今如此大規模,實在不容易。在美國晶片領域中,排名前五位的頂尖晶片材料專家都來自中國,分別是孫玉剛、夏幼南、殷亞東、楊培東、黃暄益,這些都是世界頂尖的晶片材料專家。但最為可惜的是這麼好的人才最終為其他國家的科技事業服務,如果這些人才投入到祖國的科技事業有多好啊!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中國頂尖科技領先全球國內的科學技術水平一直都是無數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之前我國在很多領域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沒有太大的落後,但是也沒有明顯的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國內開始大力發展各種核心技術,也終於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突破!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英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經過我國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成為了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面對一些機遇與挑戰,中國都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不少國家對於中國的科技也是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中國神童12歲上中科大,23歲成博士,比爾蓋茨稱他是天才
    曾經有一個孩子讓比爾蓋茨都讚嘆對方是一個天才,這個人是誰呢?他叫張亞勤,這個名字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是極其陌生的,但是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他是極為著名的科學家,甚至是企業家。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當時才12歲的張亞勤就憑藉著自己能力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
  • 全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家人數:美632位,德45位,中國多少位?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以及網際網路的發達,世界正在慢慢變小,把地球轉化成了一個地球村,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成為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網際網路在現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此同時,計算機科學家在未來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 中國計算機領域頂尖天才,後來被麻省從清華挖走,網友評論亮了
    我國計算機領域的人才不少,但最著名的還是計算機天才「三巨頭」:顧昱洲、陳立傑、徐寅展。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國內信息學奧賽的奇蹟人物——陳立傑。陳立傑16歲就拿下全國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也因此直接被保送清華,這是普通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 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排行!中科院世界第2,兩所世界前10!
    在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美國再次蟬聯第一,共有265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達到41.5%,依舊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自2019年首次超過英國後,本次依舊位居次席,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如果一個國家有著數量眾多的頂尖科技人才的話,那麼他的綜合國力一定處於世界頂尖的水平。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便大力推行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的科技人才。而他們也沒有讓國家失望,在學有所成之後,便投入到了建設國家的道路之上,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