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何文英
「共享電單車清退後,人行道寬敞多了,之前這裡被擠到只剩下一人通過的空間,兩個人並排走都不行。」1月7日,在長沙某地鐵站口郭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清退後地鐵口僅剩下零星幾輛有牌共享電單車
從無序擴張到有序停放,長沙的共享電單車企業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陣痛期。去年11月下旬,湖南省長沙市交通運輸局等三部門集中約談了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清退無牌共享電單車。截至目前,長沙已清退了無牌共享電單車共計40萬輛。
在清退的過程中,多家共享電單車均積極予以配合,並呼籲儘快出臺相關政策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共享電單車對於解決中距離便捷出行問題有積極價值,但由於使用電力續航、結構更複雜而且騎行速度更快,其在安全性等方面隱患更多,強化牌照管理避免大規模無序投放的電單車,既是對市民安全係數的提升也是對資本無序擴張的叫停。」
共享電單車平臺積極配合清退
2020年11月23日,長沙市多部門集中約談小遛共享、喵走、哈囉出行、青桔、美團、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
約談會後,各共享電單車企業迅速響應,積極配合清退旗下無牌電單車。哈囉出行湖南區域相關負責人張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哈囉出行電單車在長沙的回收工作已完成,車輛正在倉庫檢修保養,待相關政策出臺後按規定上牌投放。」
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美團電單車已完成路面無牌電單車的回收減量任務,回收車輛約10萬輛。對於長沙回收的車輛,我們根據長沙市政府部署對未上牌車輛進行回收入庫,並有專人24小時進行車輛管理,確保車輛資產安全。」
另據湖南本地媒體報導,青桔在長沙已回收及轉移5萬輛共享單車和助力車,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等企業也已在規定時間內清退旗下無牌共享電單車。截至目前,長沙共計清退40萬輛共享電單車。
據了解,後續將按照長沙市政府審定的投放機制,核定城區電動自行車規模總量後實施配額管理。各共享電單車企業應當嚴格按照核定配額投放,其中所投放的共享電單車應到市公安部門辦理登記安裝號牌,並進行編碼或號牌管理。
「盲目追求車輛數的運營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對市場和城市治理都會產生負面作用,市場終究會回歸理性,哈囉也希望通過主動減量來加快這一進程。」張振說道。
多方建言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據長沙市城管局披露的數據,2020年長沙共享電單車數量一度達到46萬輛,而2019年底,長沙的共享電單車還不足10萬輛。另據艾媒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共享電單車數量約100萬輛,2020年這一數字達到250萬輛,同比增長1.5倍。
事實上,在共享單車野蠻生長中存活下來的哈囉出行早意識到了行業無序擴張的危害,並呼籲行業規範早日出臺。張振表示:「從2018年助力車業務進入長沙開始,哈囉就一直希望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管理規定,規範行業發展。其一是為了讓業務在當地合規,這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其二是哈囉經歷過單車大戰,明白其中利害關係,不能再重演。」
張振認為,智能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不是「單向度」的,而是「多向度」的,需要激活社會共治力。不僅需要借鑑市場、企業的先進技術,也要讓市場、企業、市民深度參與並承擔社會責任。在這個大背景下,新時代的共享兩輪出行行業,企業、政府的角色都發生著蛻變。
從企業層面而言,美團上述負責人認為,坐擁網際網路數據資源優勢的共享電單車平臺應積極發揮自身的大數據優勢,賦能行業規範發展。「未來美團將開放騎行大數據助力長沙主管部門精準管理並制定符合長沙騎行特色的投放運營策略,加強線上指導和線下調度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從政府層面而言,張振建議,一是將共享兩輪出行納入公共運輸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多元化城市交通出行體系,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產生良性互動、化學反應,通過政策引導市民、企業、政府三方共治,更好地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
此外,陳端還建議,政府在制定出臺相關行業政策時應強化前瞻性引領和政策穩定性,儘可能降低無謂的創新試錯成本,保護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