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民間故事 8——百年前的鴿子院

2020-09-05 如蟻人生234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

本文作者 郭恆耀

提起榆次城南郭村我家的鴿子院(方言:樢鴿院),村裡年長者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鴿子院那段神奇而感人至深的故事卻只有我家的人才能娓娓訴說。

那是1887年春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隨著悅耳祥和的鴿訊聲,從遙遠的天邊飛來六七十隻黑灰色的鴿子,落在我家東庭院的房頂上。它們那柔和潤澤的豐羽和端莊的神態吸引了正在閒坐的我的二曾祖父,酷愛鴿子的他飛快地取來一大盆水放在院中。那鴿子仿佛是這古院的老友,毫不畏懼地飛落院中喝水,喝足後覓食而去。令人驚奇的是當天傍晚鴿子又飛回,落在我家房簷下棲息。從此以後每日都是清晨離去,夜晚歸來。二曾祖父欣喜不已,放下田中的農活,用了些籮筐等物精心固於房簷下。鴿群似乎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從此這群和平的天使便在我家繁衍生息起來,還不斷的呼朋引伴,鴿子越聚越多。到第二年,逐漸發展到五間大庭內,離地面兩米以上至房頂全住滿了鴿子,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十分壯觀。養鴿就成了家中的主業,老人實在忙不過來,就又添了我大祖父養鴿。鼎盛時期鴿群大概有兩萬隻,每天飲水近二十擔。清晨打開大庭窗門,成群的鴿子振翅高飛,色彩繽紛豔麗,鴿聲震耳愉悅,排列整齊有序,好似在空中搭起了一座神奇的橋,一直通向遙遠的天宮。傍晚歸來,鴿子在院中飲水、嬉戲,人的腳底、臂膀,頭頂到處都是散落的鴿翎,仿佛置身於仙境……

隆冬季節,野外枯荒,鴿子覓食有限。一般每年主人要購備二十甕左右的糧食和保暖物品,讓鴿子平安過冬。儘管如此,有時連續下了大雪,一些鴿子就要死亡,主人不忍吃鴿肉便挖坑埋掉。來年春暖花開,鴿子便日漸增多,買鴿糞鴿蛋的人門庭若市,供不應求,鬥糞鬥糧,收入頗豐,鴿子也為主人對它付出的艱辛和至誠做了回報。

傳說某年仲夏的一天,我祖父有種異樣的感覺,好象有什麼事要發生。他敏感地發覺院內有異味,便推開庭門察看,不由嚇得魂飛魄散,只見房的二梁上盤著一條大約碗口粗的大蛇。他將門輕輕關閉,在院子裡默默禱告一番。後來看時,大蛇已不見蹤影,鴿子竟無一損傷,庭上隱隱約約有火光不斷出現,疑是神靈護鴿發家。

到1945年,處於窮途末日的日本侵略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後方軍餉供給不上,駐瀟河橋日軍便瞅上了當時鄰村上下負有盛名的鴿子院。那是一個令人心驚膽顫的黃昏,如血的殘陽籠罩著鴿子院,幾個日本兵持槍破門而入,看見這麼多漂亮肥嫩的鴿子,不顧大祖父的阻攔和苦苦央求衝入正庭鴿房。只聽見幾聲令人撕心裂肺的槍聲,伴隨著猖狂的笑聲,鴿群一陣驚慌。那幾個日本兵背上幾串鴿子,一路說笑走出我家。

日本兵在門口正遇衣衫不整,蓬頭垢面的青年,不知何因開槍將其打死。死者母親在郭村當傭人,聞訊趕來,抱住兒子嚎啕大哭一陣,也無處講理,在我家的協助下只好找人埋葬了事。

從此,日本兵搔擾更加頻繁,使家中的人整天提心弔膽,鴿子也無法寧靜生存。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大祖父和我祖父商量決定:忍痛將大庭門窗關閉逼鴿子離去。但鴿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傾注我家兩代人心血建立起來的鴿子群體,在房頂和院子周圍久久徘徊。數日裡,那悽涼的哀鳴讓蒼天為之落淚,大地為之悲慟!祖父和家人含著留戀和悲憤的熱淚,仰望著遠去的鴿群,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它們一路平安……

在日軍的殘酷蹂躪下,經歷了五十八年風風雨雨的鴿子院終止了養鴿。我想,假如鴿子院今天尚在的話必定是榆次的一大奇觀,必將使無數遊人為之驚嘆和感慨。因為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範例,是仁愛與靈性交融的呈現。

更多榆次懷舊文章和視頻,請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榆次民間故事 3——大膽衝破黑暗的女人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郭德順 郭恆耀清道光五年,榆次某村發生的一個故事,感人至深。不久,此事被趙寡婦的大伯只(系榆次方言,丈夫的哥哥之意)看在眼裡。此人利慾薰心,心生歹意,想將趙寡婦賣了得一大筆錢財,不能讓弟媳白白跟了貧寒的雨生。於是,找媒人到處說親。沒幾日,在上村曹家說上一個年歲比惠娟大十幾歲的男人續妻補後,願出身價銀100兩,雙方談妥,擇吉迎門。其大伯只和媒人狼狽為奸,趙寡婦卻蒙在鼓裡,全然不知。
  • 太原榆次古今談(下)——榆次與太原的分離歷史和未來展望
    并州的行政中心在短暫置於榆次之後,又遷到了距古晉陽城北四十餘裡的陽曲縣唐明鎮(現太原市城區所在)所築的并州新城——太原城。明朱元璋三子朱棡為晉王時,擴築太原城。明太原城周長達12公裡,城牆高12米,城牆上建4座角樓、8座門樓、92座敵樓,是長江以北僅次於北京的大城,位列「九邊重鎮」之首。從宋代至明清,太原城曾作為陽曲縣治、太原府治、冀寧路治、山西省治。
  • 榆次民間故事 7——晉陽之戰落幕榆次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榆次曾是春秋末期晉國六卿中實力最強的智氏貴族的最初封地,也是諸卿爭霸活動的交錯地區。戰場中心雖然在太原南郊區古城營(古稱,晉陽城),卻落幕於榆次,在榆次留下了許多重要遺蹟和不朽傳說。
  •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魏絳和戎」是個盛傳不衰的故事。晉悼公即位四年,晉國北方以戎狄無終為首的戎人部族,居於包括今榆次在內的附近地方。因晉悼公德義治國,無終部落願意與晉國結為友好之國。於是,派使者帶著珍貴的虎豹皮獻給晉國以求好合。
  • 榆次民間故事 5——巧嘴鄉約
    民國初期,官府在榆次王鄉約知道此事後,馬上進城,不慌不忙到縣衙公堂之上,氣定神閒地說起快板:「王家堡村不大,村小也要蓋學堂;俺村多戶在經商,不愁資金建學堂;縣太爺你不支持,我們就找王會長(王之銘,王家堡人,民國年間曾任榆次商會會長)」。之後,縣太爺一想就答應了蓋學堂的事。不久,王家堡集資蓋起學堂,當時在鄰近的小村中是罕見的,至今舊學堂遺址尚存。
  • 榆次民間故事9——「灌腸」的幾種傳說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郭恆耀 整理榆次最有特色的三種風味小吃、被譽為榆次三件寶的是:元宵、灌腸、豆腐腦,而現在榆次人吃的三件寶之一灌腸(方言:guàn zāng),卻與「腸」無關,這就出現了「灌腸」的幾種說法。
  • 榆次民間故事 4——「殺坊兾」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冀作仁 講述 郭恆耀 整理清代,榆次城南某村有一戶冀姓,開設有屠宰牲畜的殺坊。更多榆次懷舊文章和視頻
  • 撿只鴿子救公主(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楊航一北宋年間,京城汴梁附近有個趙家村,村裡有個叫趙文生的書生他上前撥開蘆葦一看,見是只白鴿,不禁呆住了:前不久朝廷有令,說是發生了鴿瘟,要求無論何人,但凡遇到鴿子,一律射殺,鴿屍不得碰觸,要就地焚化,違令者斬。
  • 聊齋:富豪痴迷養鴿子,為巴結權貴,忍痛割愛,鴿子卻被做成了菜
    今天的聊齋志異,咱們要講的是:富豪愛鴿子成痴,花費重金收集天下名種,感動鴿神,賜下絕世名種,富豪愛之、惜之,親朋好友求而不得,甚至以此交惡,富豪卻不以為意,直到一次,富豪為巴結權貴,忍痛割愛,贈送極品靈鴿,誰知權貴卻將鴿子做成了一道菜,還說「味道不錯」,讓富豪心灰意冷,終生不再養鴿子~話不多說,今天的聊齋故事,開講了~
  • 故事:民間故事:神器雷擊木
    他剛跑到那裡,突然一道閃電就劈了下來,打在院牆上,頓時院牆就被打出了一個大窟窿,飛濺的碎石將他右手劃出一條長長的血口。吳生一時驚呆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這時候半空中響起一個聲音說,不好意思,失誤了,這些銀子用來補償你修補院牆吧。言罷,空中就掉落下兩三兩碎銀在吳生面前。
  • 親情故事:鴿子湯
    庚子鼠年,疫情讓人人保持一米愛的距離,時勢逼得龍王集體失戀,「捧頭痛苦」了好多天,以至荊楚地域霪雨連旬,害得我頭痛,骨痛,胃痛,心痛,痛痛並發,因此特別懷念爸爸牌的鴿子湯。少女時代的我,每次回老家,沉默寡言爸爸準會去廚房裡,先把煤爐子打開燒一壺水,然後在鴿子籠裡,對著「咕咕」叫的鴿子,摸來摸去挑挑選選,最終逮一隻個大肥胖的肉鴿子,一邊挽袖子一邊擰鴿子的膀子,行動迅捷,直徑走到壓水井旁邊,對著盛滿水的盆子就勢蹲下,一隻手抓緊鴿子,另一隻手把鴿子的頭浸在水裡,直到鴿子在水裡失去生命體徵。爸爸說:「浸死的鴿子,營養美味。」
  • 故事:家裡一隻鴿子,幫我領回個大將軍作夫婿
    本故事已由作者:搖空綠,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愛物語畫上一個女子伏在書桌前小憩,身旁一隻胖嘟嘟的鴿子也呼呼大睡。「那我拿走了。」步子還沒有邁出房間,自家將軍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別彆扭扭的,似乎極不情願,「那幅畫留下。」3「砰。」茶盞擱在桌上,製造出極大的聲響,可以見得眼前的人心情是何等不悅。
  • 民間故事:與「醜」妻的前世今生
    院中央的青石鋪得整整齊齊,僧人站到了院子中央的一塊青石上,用腳蹬了蹬,又蹲下將青石翻開,對著梅夫人說道:「夫人可否借老納一挖土的工具?」梅夫人立馬拿來了一鋤頭,只見僧人挖了個洞,蹲下用手拋出來一錦盒。梅夫人和歐陽邵之都圍了上來。僧人打開盒子,從裡面拿出一塊紫紅色的石頭,僧人笑了笑說道:「是也是也,正是此物作怪。」
  • 窗外,一對鴿子(散文)
    所以,鴿子在我家窗臺上做窩,她不惱,反而高興。難不成,鴿子也與燕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人說: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鴿子是和平的象徵。都是益鳥,都是寓意吉祥的。第二天一大早,太太隨我來看鴿子了。還是一隻鴿子在窩裡伏著,眼睛看著窗戶的外面,似乎還沒來得及關注窗戶裡面的人和事。
  • 民間故事:靈堂前的黑貓
    俗話說人死為大,在民間,人去世後有許多規矩和風俗,雖然這些風俗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有些不能理解,但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尤其是在農村,大多人都會遵循。今天講的故事是關於民間辦喪事的一個風俗,那就是人死後,在靈堂前不能讓貓狗之類的小動物經過,尤其是貓這種動物,是非常有靈性的,傳說貓有九命,當它經過靈堂之時容易引起詐屍。
  • 民間故事:人臨終前,為何親人會有預感?看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人臨終前,是否會有預兆?為何親人大多數會有預感呢?可能她覺得我如此痴迷民間故事,多少懂點這方面的知識。其實不光是她,我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有類似的疑惑,甚至都經歷過。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我奶奶臨終前我也夢到過,所以就我本人而言,是相信有預兆的存在。至於為什麼親人會有預感,咱們看完她的經歷再分析。
  • 河曲民間故事(8) 聰明的長工笨拙的地主
    河曲民間故事(8)聰明的長工笨拙的地主從前河保營有個地主叫張紅前,因他兄弟排二,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二黃連。這二黃連心性毒辣,對人吝嗇刻薄,誰要和他共事像黃連一樣苦,因此沒人願意給他家做長工。房上有鬼二黃連派三福早飯前做工,怕他不老實,臨走時給三福說:「今早在房後鋤糜子,我叫你吃飯你再回來,不敢偷懶。」三福走後,二黃連偷偷上房藏在煙洞背後探頭探腦的瞭三福是否實實在在地幹活,三福猜準他要上房監視,看見在煙洞後面有個人影,於是扛上鋤頭就往回跑。
  • 民間故事:兒子下河洗澡,護院老狗不讓他進門,老道:你得感謝它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老狗護主》,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我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一樣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散文:乳鴿就是吃奶的鴿子,它們也是一夫一妻制,也有私生子
    小鴿子餓了就張嘴,就吱吱叫著張嘴。大鴿子就用嘴伸到他孩子嘴裡,「咕嚕」一聲,就「嗓」出一股乳狀物來,說白了,就是食糜。是大鴿子自己消化了大半的東西。慢慢地,小鴿子吃的越來越多,大鴿子吃下去的東西還沒來得急消化,就吐給它。再過一陣,吐給小鴿子的,基本就是原糧了,跟它自己吃沒什麼區別,這時候「嗓雛」才算真正完成。這時候,小鴿子也就長大,不能再叫做乳鴿。
  • 螞蟻與鴿子
    有隻鴿子正在泉邊的大樹上休息,發現螞蟻危在旦夕,急忙摘下一片樹葉,拋向水中的螞蟻。螞蟻費盡力氣爬上樹葉,平安地上了岸。它對鴿子的救命之恩萬分感激,卻不知如何報答。 這時,路邊走來一個捕鳥人,他看見了樹上的鴿子,立刻撒開捕鳥網。他正在得意地以為萬無一失時,螞蟻覺察到了,爬上去朝他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