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2020-07-25 如蟻人生234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

「魏絳和戎」是個盛傳不衰的故事。

晉悼公即位四年,晉國北方以戎狄無終為首的戎人部族,居於包括今榆次在內的附近地方。因晉悼公德義治國,無終部落願意與晉國結為友好之國。於是,派使者帶著珍貴的虎豹皮獻給晉國以求好合。

當時晉悼公和一些大臣認為:狄戎貪婪成性,不講親義,反覆無常,應該討伐。深謀遠慮的魏絳卻有相反的看法,他說:「經過我們的外交努力,諸侯各國紛紛信任親附我們。但是他們還在觀察,如果我們講求德義則與我們和睦,反之會背棄而去。如果我們動用軍隊北伐狄戎,楚國就首先會乘機進犯,諸侯各國必然會背晉從楚。為平定一個狄戎,失去盟國顯然是不划算的。」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魏絳以夏朝國君后羿固執己見,荒廢於打獵不理國事,因而眾叛親離,遭到殘殺的教訓啟發悼公。繼而陳述戰與和的利弊:「我們與狄戎和好有五個好處:一是戎狄以遊牧為生,看重財物錢糧而輕薄土地,兩家結好晉國可以用物資換得領土;二是邊境安寧,百姓能夠安心耕種;三是諸侯各國看到強悍的戎狄臣服晉國,就會受到震懾而更親近我們;四是以德義威服戎狄,而避免戰爭的損失;五是避免了夏朝后羿的教訓,使我們的威名廣播,四鄰相安,爭霸楚國。」

一席話把晉悼公說的心明眼亮,立刻命魏絳擔任和戎使臣,與無終部落商議會盟。通過魏絳的努力,無終部落又召來山戎各部落一同與晉國結盟,願捍衛北方,不侵不叛,各保安寧。

晉國的和戎政策,爭取到晉國周邊各少數民族的擁護,使晉國穩定,可以集中力量逐鹿中原,取得了在「八年之內, 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的積極效果。同時,也為民族融合創造了條件。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一帶以貨易土、兵不血刃納入晉國的版圖,成為中國「和」文化的標誌性裡程碑。晉悼公為表彰他的功績,將和戎得來的榆次這塊土地命名為「魏榆」。榆次當地的人們為感激和紀念這位給人們帶來和平與安定生活的功臣,將他在和戎過程中曾經駐足過的山峰命名為「絳立圪塔」或「絳嶺」。

(郭恆耀 整理)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更多榆次懷舊文章和視頻,請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榆次民間故事6一一魏絳和戎

相關焦點

  • 榆次民間故事 7——晉陽之戰落幕榆次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榆次曾是春秋末期晉國六卿中實力最強的智氏貴族的最初封地,也是諸卿爭霸活動的交錯地區。戰場中心雖然在太原南郊區古城營(古稱,晉陽城),卻落幕於榆次,在榆次留下了許多重要遺蹟和不朽傳說。
  • 太原榆次古今談(下)——榆次與太原的分離歷史和未來展望
    ,站在了晉國六卿之智氏集團和趙氏集團交鋒的前沿,晉陽之戰不僅奠定了晉陽城的北方軍事重鎮地位,也為榆次置於太原管轄之下創造了條件。第三專區:太谷、榆次、祁縣、平遙、介休。晉中區的組建和晉中行署駐榆次,成為建國後政區設置的雛形,榆次也從此走上了脫離太原管轄而建縣、建市、建區之路。
  • 榆次民間故事 5——巧嘴鄉約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民國年間的王家堡,出了個妙語連珠,語驚四座的辯才王鄉約(清代自然村的領導人),人們都叫他巧嘴鄉約。民國初期,官府在榆次王鄉約知道此事後,馬上進城,不慌不忙到縣衙公堂之上,氣定神閒地說起快板:「王家堡村不大,村小也要蓋學堂;俺村多戶在經商,不愁資金建學堂;縣太爺你不支持,我們就找王會長(王之銘,王家堡人,民國年間曾任榆次商會會長)」。之後,縣太爺一想就答應了蓋學堂的事。不久,王家堡集資蓋起學堂,當時在鄰近的小村中是罕見的,至今舊學堂遺址尚存。
  • 榆次民間故事9——「灌腸」的幾種傳說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郭恆耀 整理榆次最有特色的三種風味小吃、被譽為榆次三件寶的是:元宵、灌腸、豆腐腦,而現在榆次人吃的三件寶之一灌腸(方言:guàn zāng),卻與「腸」無關,這就出現了「灌腸」的幾種說法。
  • 榆次民間故事 3——大膽衝破黑暗的女人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郭德順 郭恆耀清道光五年,榆次某村發生的一個故事,感人至深。又過了一年後,丈夫得癆病無錢醫治而身亡,留下她和一個三歲的孩子相依為命,艱辛度日。 「寡婦門前是非多」。村裡有些光棍男人經常來她家走動,想和她成婚,但都遭到她的斷然拒絕。 村裡有個年輕後生叫王雨生,誠實和善,吃苦耐勞。由於家境貧寒過了而立之年仍未成家。雨生看中了趙寡婦勤勞賢慧,是個理家能手,便常到她家幫忙幹活。久之,慧娟對雨生也有了愛意。
  • 榆次民間故事 8——百年前的鴿子院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本文作者 郭恆耀提起榆次城南郭村我家的鴿子院(方言:樢鴿院),村裡年長者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鴿子院那段神奇而感人至深的故事卻只有我家的人才能娓娓訴說。一般每年主人要購備二十甕左右的糧食和保暖物品,讓鴿子平安過冬。儘管如此,有時連續下了大雪,一些鴿子就要死亡,主人不忍吃鴿肉便挖坑埋掉。來年春暖花開,鴿子便日漸增多,買鴿糞鴿蛋的人門庭若市,供不應求,鬥糞鬥糧,收入頗豐,鴿子也為主人對它付出的艱辛和至誠做了回報。傳說某年仲夏的一天,我祖父有種異樣的感覺,好象有什麼事要發生。
  • 榆次民間故事 4——「殺坊兾」
    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冀作仁 講述 郭恆耀 整理清代,榆次城南某村有一戶冀姓,開設有屠宰牲畜的殺坊。有一日,外村顧客和他家訂了八十斤牛肉,並說好第五天一早來取。到了第四天的傍晚,說好的貨源因故未到,主人焦急萬分。這時,到北山拉煤的牛車歷經三天爬山涉水正好回到家中。為解燃眉之急,主人便招呼趕車的人不用卸車就去吃飯休息。讓殺坊的人將牛從牛車中拉出來扳倒將其宰殺。第二天,顧客按時將訂好的肉取走。
  • 《空石》故事五
    韓家和寧少戎拉了拉家常。問少戎是哪裡人,今年多大歲數,家裡有什麼人?寧少戎一一如實作了回答。寧少戎過去叫寧小二,老家是山東某縣,家裡很窮,一年有一半時間是靠給人家扛活維持生活的。他四歲那年,家鄉鬧饑荒,大水把他家房子衝倒了,淹沒了莊稼,又有土匪作亂,日子沒法過下去了,一家人隨本村人一起討飯投奔到這個村。前幾年逃荒,來到陝西北部富縣的一戶本姓人家。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今天村裡人有人結婚,農村結婚很是隆重,要坐轎子,吹喇叭,莊裡鄉親都去幫忙,幾乎半村的人都去看,看娘家陪送什麼東西,都要議論一番,陪送多的,很是叫人羨慕。 老奶借著喜氣,今晚就給大家講個貨郎配姻緣的故事,沈莊有個姓沈的後生,職業就是每天挑著貨郎擔,走鄉串巷,拿著貨郎不停的搖動,鐺鐺,鐺鐺,嘴裡不停的說著,哪家娘們的頭髮,不用的鐵鉤,廢棄的鐵鍋,拿來換針線了。貨郎來的來的時候,總引起村的娘們的圍觀,梳頭的,梳下的長髮,團成團,用來換針線。娘們總和沈貨郎開玩笑,貨郎給你找個媳婦吧,貨郎總搖頭,還真有熱心的娘們給他牽線,但總沒成。
  • 《空石》故事六
    不大一會,老安回來了,他先向石隊長 銷假,而後把帶來的東西一一交給寧少戎,老安說:「這幾樣東西,梳子是自己做的,不收錢,這幾樣東西總共花了不到一塊錢。」老安把餘下的錢交給寧少戎。寧少戎難為地說:「這,不要錢怎麼行?這幾樣東西要的錢也太少。」老安解釋說:「就這樣吧,是親戚幫忙辦的,他能多要錢?」
  • 民間故事——王二和王三
    另一個妖怪說:「民間凡人怎會知道呢?比如現在,京城貼出告示,說是誰治好高丞相女兒的病,就將女兒嫁給誰。其實,只要吃了東嶽泰山望天石上的那棵杏樹上的杏,就會治好。」雞叫三遍,三妖慌忙離去,王三將妖怪的話牢記在心。天一亮,劉員外家的傭人來挑水,將王三救了上來,王三謝過後問:「你為何來這裡挑水?」傭人說:我是劉員外家幹活的,村裡無井,只得來這兒挑。
  • 《空石》故事一
    他離休後奮筆疾書,寫了不少回憶文章和故事。其中一部題目為《空石》的故事,咋一看,令人費解。空石是什麼意思?我靜下心緒,慢慢讀來這篇故事,多少才明了巜空石》的含意。我在整理父親手稿的過程中,尤為敬佩父親超人的記憶力和堅韌的毅力。父親於1990年開始寫作巜空石》,時年巳66歲。
  • 慈谿民間故事|「亂話三千」的來歷
    慈谿民間對於某人講一些無頭無腦、毫無根據、無中生有的事情統統叫做:「亂話三天」或「亂話三千」,實際上這「亂話三千」還有一個來歷呢。據說,從前,有一個縣官,吃了飯實在是太無聊了,他忽發奇想,在全縣各地貼出了這樣一個告示:在本縣管轄之內,凡是身高在七尺(一米=3.6尺)以上的男女青年,下個月陰曆十五,在縣城門口,經本官當場測試丈量後,都可獎勵三千個銅鈿。
  • 《空石》故事九
    村長一一答應後,帶偵察隊上了北山,來到看山的小屋,房子不算大,牆是山石砌的,有的地方有縫隙,有的地方透風,好在離房子不遠的地方,有群眾割好、曬乾,尚未搬走的山草,村長抱來幾捆草說:「這房子太冷,讓你們受罪了。」王隊長說:「沒有關係,我們習慣了,不怕冷。」」天就要亮了,我得走了,好應付情況。」村長帶著幾捆草下山了,他一路想的是,無論如何今天可別出事。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貪官
    述白都一一作答。黃之齡又勉勵他數句,交代其若為官時必不貪不腐一心為民,不然天道難恕。述白都一一記下,方才拜別,後由其下屬親將述白送還陽間。述白回陽後任松江令,為官清正,活了八十多歲。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民間那些神秘事一一叫魂
    魂就是靈魂,在民間指的是人的精神或情緒。不說魂魄關係,單說這個時刻喜歡游離的魂,家鄉民間說人在熟睡的時候,這個不老實的魂就開始四處遊蕩,這就是夢,一旦魂流連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體,人就會發病。那麼七個魂的遊走狀態是什麼樣子呢?一魂遊走不歸。表現為患者面色發白,脈細弦,時時發愣。二魂遊走不歸。表現為患者一驚一咋,膽小如鼠。男右眼窩發青,女左眼窩發青。
  •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民間故事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領域,古有奇書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今有說故事的能人異士,而筆者講的故事都是從民間搜集而來,然後再分享給大家。每一個故事看似離奇荒誕,卻也給了世人莫大的警醒,這就是借物喻人,託物言志,以故事明事理,以道理動人心。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講一個小孩和一座孤墳之間的淵源吧。
  • 《空石》的故事四
    寧少戎說:「我到軍區送到信以後,天很早,他們要我等部長回來再走,可部長回來的很晚。我走的也晚了,趕到田家河村時,天就黑了。所以,就碰到了韓教員這件事。」這回大家全弄明白了,坐在一邊聽他們一一講完後,大傢伙說。 韓大爺起身說: 「天快亮了,大夥回去歇著吧!你倆也累了,快睡吧。」韓大爺催促寧少戎早點睡覺。韓大娘說:「他太累了,得給他床被子蓋上,讓他暖暖和和的好好睡。」
  • 明太祖還牛(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林華玉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給村裡地主劉財放牛時,因實在飢餓,宰殺了他一頭小牛,劉財知道後火冒三丈,把劉財一聽心裡這個高興呀,心說終於要見到皇帝了,他瞪著大眼睛向路中央看去,一會兒,一隊儀仗浩浩蕩蕩走了過來,在最中間龍輦坐著的可不正是朱元璋嗎,那張臉還是和以前一樣長,一樣黑……劉財瞅了個機會,從路邊防守士兵的空隙一下子竄到了大路中央,跪倒後大喊:「皇上,冤枉啊,冤枉……」整個隊伍被劉財的突然出現弄得有些慌亂,一隊御林軍衝過來,就要把劉財抓起來,這時,龍輦上的朱元璋開口了:
  • 故事:民間故事|畫中狐仙
    民間故事|畫中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信陽秀才吳青,原本出身富家,幼年衣食無憂。吳秀才雖然家境好,卻一點也不紈絝,他待人和善,喜歡交友。吳家除了少數幾個僕人,全都一一死去。​吳青仔細考慮一番後,卻已經看透了功名,他和狐仙相對8年,早已心靈相通,狐仙竟然是如此美女,又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