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關注和點讚就是如蟻人生創作更新的動力
郭德順 郭恆耀
清道光五年,榆次某村發生的一個故事,感人至深。
村裡有個賢惠端莊的女人叫趙惠娟,從小家貧,十三歲時經父母作主就許配給東村一個比她家較富的人家,丈夫名叫許慶雲。她過門後,在公婆的嚴管下艱難的生活了五個春秋。公婆相繼去世後,由於丈夫是個半病人,家中輕重活兒,都得她操持。又過了一年後,丈夫得癆病無錢醫治而身亡,留下她和一個三歲的孩子相依為命,艱辛度日。
「寡婦門前是非多」。村裡有些光棍男人經常來她家走動,想和她成婚,但都遭到她的斷然拒絕。
村裡有個年輕後生叫王雨生,誠實和善,吃苦耐勞。由於家境貧寒過了而立之年仍未成家。雨生看中了趙寡婦勤勞賢慧,是個理家能手,便常到她家幫忙幹活。久之,慧娟對雨生也有了愛意。
不久,此事被趙寡婦的大伯只(系榆次方言,丈夫的哥哥之意)看在眼裡。此人利慾薰心,心生歹意,想將趙寡婦賣了得一大筆錢財,不能讓弟媳白白跟了貧寒的雨生。於是,找媒人到處說親。沒幾日,在上村曹家說上一個年歲比惠娟大十幾歲的男人續妻補後,願出身價銀100兩,雙方談妥,擇吉迎門。其大伯只和媒人狼狽為奸,趙寡婦卻蒙在鼓裡,全然不知。
在一個深秋的清晨,只聽許家院中鼓樂喧天,人聲吵雜。趙寡婦在夢中驚醒,惶恐不已,早有幾個大漢和媒婆子突然闖進房中,要趙寡婦更換新衣上轎。此時她才恍然大悟,知道是大伯只將她賣掉,現在抵抗,恐無濟於事。她立即鎮定下來,從容自若說:「你們少等,待我梳妝更衣。」眾人都以為她很順從,不懷戒心,由她行動。她又說:「待我方便一下。」於是,出門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揣在懷內,用褲帶勒緊,急速回到房中。眾人摧她上轎,把她的兒子拉開,孩子被強行留在大伯只家,眾人和媒婆擁她上轎,鼓樂奏響,出了家門。來到上村男家,下轎拜堂後乘入洞房之際,趙寡婦出其不意大叫一聲:「我不嫁人,還我兒子。你們散開,我要回家!」說著,從懷中拿出菜刀,見人就砍,一連砍傷幾人。頓時,院內一片混亂,眾人誰也不敢靠近,人們閃開一條路,她邊劈邊喊闖出院門,衝回村裡從大伯只家找到兒子,回到她家。將菜刀放在手邊,誰去砍誰,眾人都不敢進門。從此,她好象成了瘋人,整天蓬頭垢面,狂言亂語,惟有王雨生危難之時,仍對她不嫌不棄,暗中十分關懷,盡心照料。
經過這一番大鬧後有了名聲,都知道趙寡婦如此厲害,更佩服她膽識,誰也不敢再提親,她那大伯只也逐漸打消了賣她的念頭。王雨生經常來她家幹活,已成常事,無人議論。一年後,趙寡婦瘋病漸愈,腹中懷胎有孕。此時,她和雨生都著了急,商議請媒人到大伯只家說合提親。大伯只知她已懷孕急於嫁給雨生,便抬高身價,一口咬定不管跟誰結合一百兩銀子分文不少。王雨生家貧,根本拿不出如此之多的銀子,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
正在為難之時,有媒人來和雨生商量說:「西村有一富戶呂誠厚年逾花甲,膝下無子,夫人嚴管不讓丈夫娶妾,不管慧娟生男生女,願出一百兩銀子要惠娟腹中孩子。」得此佳音,兩人喜出望外,立即讓媒人稟告財主呂家,兩廂情願,一拍即合。呂財主拿出一百兩銀子交給她大伯只,雨生名正言順的正式和惠娟成婚。前生子還由趙惠娟撫養長大為許家頂門立戶。就這樣,王雨生和趙惠娟用彼此的真心與努力改變了命運,締結了美滿的婚姻。
西村呂財主盼兒心切,不斷打聽秦寡婦的生育消息。終於盼來了這一天,惠娟生下個男孩由呂財主僱了奶娘撫養長大,後繼有人。以後,雨生和惠娟又生一兒一女,同心興家,過上了幸福寧和的日子。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更多榆次懷舊文章和視頻,請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