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著人性光芒的正氣之歌——讀長篇小說《琅琊榜》有感

2020-10-12 三少爺的鑑


由於自身閱讀經歷的桎梏,我很喜歡看武俠小說,特別喜歡看歷史武俠小說。小說《琅琊榜》的出現,才讓我有了通宵達旦的衝動,並在最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地看完了它。

作為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後榮登全國收視排行榜榜首的歷史武俠小說,《琅琊榜》可圈可點的優點很多。不過,最讓我深深感動的,卻是主人公梅長蘇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正氣之歌,那種建立在忠義和堅持之上、不斷追求公平和正義、超越生死的散放著人性光芒的正氣之歌。


主人公梅長蘇身世曲折,十二年前他是赤焰軍少帥林殊,跟隨父親林燮出徵時因奸佞陷害,父親及七萬赤焰大軍含冤埋骨沙場。林殊從地獄之門撿回一條殘命,歷經了至親盡失、削骨易容之痛,在琅琊閣的幫助下建立了江左盟,最終化身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梅長蘇。為追求公平和正義,昭雪父輩血海冤情,告慰母親在天之靈,他開始了向命運抗爭的復仇之路,並在生命的盡頭為父輩們的忠魂洗雪了汙名。難能可貴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梅長蘇沒有被血恨家仇遮蓋內心的光明,始終保留一份赤子之心,始終不曾泯滅人性深處的真善美,始終堅守忠義之心,堅護善良之美,堅持抗爭之路,絕不妥協失望。



首先,梅長蘇始終堅守忠義之心。這裡的忠絕不是對皇帝個人的小忠,而是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整個天下的大忠。無論是作為赤焰軍少帥,還是作為認真謀劃復仇之路的智囊,無論是千方百計尋找昭雪線索,還是用餘生換取三個月生命,他都緊緊圍繞國家和天下利益,時刻以國家和天下為重,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這正是每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應該擁有的美德。同時,梅長蘇身上還體現了對朋友的義,除了對舊友靖王景琰等人的「義字當先」之外,為了從譽王手中救出原赤焰軍副將、改名為素玄、隱身藥王谷的衛崢,他明知營救就會中了對方的詭計,甚至有生命危險,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地決定去救衛崢,這正是先賢孟子「捨生取義」的寫照。

更讓人震撼的是,《琅琊榜》不僅僅突出了梅長蘇的「忠義」,還刻畫了一大批「忠義」之士,比如衛崢在藥王谷被圍時,為了使手下的兄弟免遭傷害,便決定犧牲自我、放棄抵抗、束手就擒。在小說中,忠義之士不是單一或少數,不是「孤膽英雄」,而是「肝膽相照」的戰鬥團隊,是像言侯、言豫津父子等無數人組成的正直之士和正義之師,這就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彰顯了正能量。雖然從封建思想上來說,對國家的「忠」和對朋友的「義」是過時的,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相對於當今社會不少人道德失範、唯利是圖甚至損人利己等現狀來說,梅長蘇等人的「忠義」無疑昭示了人性光芒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日省三身」,並在反思中不斷學習。


其次,梅長蘇始終堅護善良之美。梅長蘇身負血恨家仇和七萬赤焰舊軍的冤情,忍受了別人不能忍受的至親盡失、削骨易容之痛,忍受了面對舊日好友和昔日愛人不能相認之苦。從常人之理來說,這些苦痛經歷極易讓人走上極端,或就此墮落、隨波逐流,或因此憤激、大開殺戒,然而在梅長蘇心中,始終蕩漾著善良的美麗光華,他也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或許在至痛至苦之時,他也曾經有過一絲動搖,但最終他仍然堅持衛護著自己的善良之美,始終善用權謀卻不濫用權謀,善用人性卻不抹殺人性。孔子曾經說過:「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梅長蘇的善良體現了「仁」的內涵,這正是他能夠取「義」的動力所在。



對於當今極少數人來說,善良也許已經成為一種懦弱的別稱,這已是當今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善良的思想根源。然而,《琅琊榜》通過梅長蘇等人的行動告訴我們,善良是一種美德,因為顧名思義,「善」就是一種「良」,就是一種「美好」。筆者認為,善良也許真有與懦弱相似的地方,但它絕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謙讓,是對別人的尊重,是對除人類之外的萬事萬物的尊重,是對別人或其他事物的不傷害,而在人生和生活中始終堅守善良,就能讓自己永遠擁有美好。

第三,梅長蘇始終堅持抗爭之路。從赤焰軍少帥林殊隱姓埋名成為梅長蘇的那天,梅長蘇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註定必須在抗爭之路上勇往直前,絕不能有一點後退之心。正由於此,儘管當他在復仇抗爭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但他總是咬緊牙關,運籌帷幄,始終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儘管他擁有大梁最大幫派掌門人的的顯赫身份,然而面對昏君奸臣的龐大勢力,他仍然猶如汪洋大浪中的一葉扁舟,只能憑藉自己的智謀和隱忍堅持向前。在書中,我們看到梅長蘇不得不隱忍舊友靖王對自己的誤解,不得不隱忍自己對舊愛霓凰郡主的厚重情感,不得不隱忍對赤焰舊部將士的思念親情,而這種超乎常人的隱忍,既是其堅持抗爭的行動佐證,也是其堅持抗爭的精神動力。



梅長蘇的堅持抗爭,是內心深處的堅韌不拔,是不實現理想誓不罷休的堅強不屈。「行百裡者半九十。」這種無論遭遇什麼困難、始終堅持向前奮進的奮鬥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品古人之正氣,發思古之幽情。」小說《琅琊榜》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更多的應是內心深處的道德洗滌,是對中國古代傳統美德的溫習、傳承與共鳴,是對散發著人性光芒的天地正氣的歌頌與景仰……

相關焦點

  • 正氣歌、奴奴身份、敖雨薇,《儒道至聖》那些難以彌補的遺憾
    儒道至聖有哪些未填的坑#書名:儒道至聖;作者:永恆之火談起儒道至聖,很多看書的網友都曾聽過看過,儒道至聖可以說開啟了網文一個新的流派-儒道流,小說初期真的優秀,節奏流暢,情緒調動也很好,書是好書,但是隨著作者身體原因,與起點的糾紛等因素不可避免影響到儒道的創作,使這本書草草完結,留下了很多坑。而其中最遺憾的莫過於正氣歌!
  • 讀《西遊記》有感
    讀《西遊記》有感小學五年級:子曰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西遊記》。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是頭戴紫金冠,身著黃蟒袍,肩披紅披風的齊天大聖;他是降妖除魔,嫉惡如仇,身經百戰又戰無不勝的戰鬥之神;他頭戴烏紗帽,身著紫紅袍的時候又成了天宮養馬,頑皮可愛,被眾神仙冷落的「弼馬溫
  • 讀93萬字小說《琅琊榜》:暢快淋漓而純粹
    琅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讀罷尾聲最後一個句子,掩卷沉思,仍覺意猶未盡。只想說:好久未有這樣暢快淋漓而純粹閱讀了。不由感嘆海宴這麼一位成都女子,胸中是裝著何等磅礴大氣的天地,竟僅憑手中一桿筆,便攪動起那個世界的風起雲湧,塗抹出男兒方剛的血性,還有那份哪怕歷經劫難、浸淫了人性的黑暗後,仍然能夠不增不減地流淌於靈魂底色的赤誠!
  • 豆瓣高分小說排行榜,第三是《琅琊榜》
    NO.3 書名:《琅琊榜》 作者:海宴豆瓣評分:8.9分 【 內容簡介】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這個江左盟的宗主,琅琊榜第一公子,氣度清雅,學淵天下,脾氣溫和,有一點小小的可愛,又有一點讓人無法捉摸的高深。
  • 讀長篇小說《最後的八旗》
    在當下的國內,如若不把網絡寫手的作品算在內,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還是有一些的,最近出版的趙力和張育新創作的長篇小說所以,這當然不是一個落俗套的文本,史籍原文的有據可查,詩詞歌賦的有根有梢,京戲皮影唱詞和清音子弟書原文,往來書信及公文布告文體的真實可信等等,都百科全書式的再現於文本之中,加之一些神秘事件附著的魔幻色彩,又使這部現實主義作品有了某些現代和後現代的先鋒性,是所有的語言元素組成的沒有碎片化的雅俗同體,局部化入整體時又密不透風,簡單自然不留痕跡的功力沒有絲毫匠氣,可能是故事講述者洗盡鉛華後的返璞歸真。
  • 官場「江湖」風景線——讀王體文長篇小說《圈子》
    官場「江湖」風景線——讀王體文長篇小說《圈子》王新民 長篇小說《圈子》寫的是一個地南方某大城市郊區(縣)鄉村基層的官場生態。在複雜微妙、充滿誘惑和「潛規則」的背景下,土地、拆違的迷局一層層地被剝開,帶你看透各色各樣的名利場,從底層幹部到上流社會的表演、理想和現實的平衡、愛情和色慾的糾纏、良知與罪惡的博弈。關係複雜、人性複雜,一旦走進「江湖」就成了「江湖人」,讓人難以自拔。
  • 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2020上海書展首發
    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首發。上海曾是猶太民族的「諾亞方舟」。小說展現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之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去年,《倖存者之歌》中文版問世,反響熱烈。
  • 讀射鵰三部曲有感
    我的讀書筆記一這次重溫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感觸頗深,與以前所讀一直如咽在梗的感覺差距頗大。第一次讀《射鵰英雄傳》是初中,看完有痛快淋漓舒暢無比的感覺,真實感受到武俠小說樂趣,可不知為何,讀《神鵰俠侶》居然沒看完,《倚天屠龍記》也是逼著自己看完,完全失去了武俠小說的樂趣。今天重溫才發現。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很適合青少年看,傳承中華俠義精神。
  • 【圖文原創】母親的咒語讀《所有的星星都有秘密》有感
    錯綜複雜的情節讓人感覺水太深,秘密卻在一步步揭曉:陳小好的母親兩年前患上尿毒症,因房子是媳婦的貸款不行,借款又無從借到,陳小好只得挪用計生罰款十九萬,雖想方設法還回十三萬,但六萬元卻逼了他的命;何長順因無法說明偷偷摸摸藏匿於陳小好辦公室的詭異行為,在老城關派出所遭毆打,夜裡從最裡面的小房間窗戶跳出找袁大春之時,淹死在巖腔河裡。
  • 文學與人生:簡述《琅琊榜》為何長久不衰(中篇)
    他選擇了意志堅定,與林家有著莫大淵源的靖王.靖王的耿直和魯莽讓他屢次歷險,但是,他的堅毅和仗義卻更讓他心甘情願地殫心竭慮.在強敵環伺之中,每走一步都是驚險,每疏一處都足以致命.為了達到目的,他動用了幾乎所有的實力,爭取各方的支持,也不可避免地揭穿很多陳年往事.他憑著一顆赤子之心,在權力中心行詭譎之計
  • 讀《是非之地》有感
    《是非之地》是萬松首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江陵市開發城東新區的消息發出後,紅橋房地產開發公司與藍天房地產開發公司為爭奪樓盤土地,展開了一系列爭鬥。在一個樓盤開發項目中紅橋房地產開發公司利用女職員白雪套住市國土局局長包小豐,用金錢和美色拉攏是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鄭紹益。藍天房地產開發公司則用「入乾股」拉攏常務副市長張天華,張天華經不住糖衣炮彈誘惑走上犯罪深淵。
  • 讀聊齋志異——青蛇
    讀聊齋志異《青蛇》篇有感。蛇名二青,靈馴,蛇人愛之。伴多年,送歸深山,臨別戀戀,兩不舍。感其情,遂有此篇。想摘到那條燦爛的銀河送你作圍脖在你臉龐染上天空的顏色在你耳邊流淌像我輕輕的說阿青這條多情的河我們約好星一顆想念時就看著它就是看見你我親愛的你看到了嗎它就像心一顆要是被雲遮住了就等風輕吹過親愛的你聽到了嗎這一首離別歌
  • 《造物者之歌2》:有恃無恐的表象之下,包裹著人性的自私與貪婪
    而現在,有一本幻想題材的小說作品,豆瓣評分8.5,一上市,就迅速登上噹噹、京東、微信讀書暢銷榜,它就是《造物者之歌》。 在《造物者之歌》裡,作者帶領我們走進一個造物者的神奇世界,一段文字、一枝魂筆就能創造全新的生命,展示了一段不甘被命運左右的誓死反抗。 在這個異世界裡,有兩種人,原人和紙人。
  • 再讀小說《青春之歌》——紀念小說中許平原型之許晴烈士
    說是再讀《青春之歌》,其實是聆聽別人朗讀。年齡漸大,老眼昏花,閱讀確實吃力費時,好在可以下載想讀的書來聽。聽小說,也很是享受,有些還配有背景音樂,根據故事情節,朗者或抑揚頓挫.或鏗鏘有力,或柔聲細語、聲情並茂;聽者亦如身臨其境,隨故事發展,或喜或悲,或憤怒,或感慨。
  • 新書|《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出版,其實是一個關於上海的故事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書中小說根據好萊塢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大衛與朵拉在上海的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描繪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
  • 浦東熱土成就精彩人生——讀倪輝祥老師長篇小說《燦途》有感
    氣候宜人的初夏適合讀書,倚在窗前沙發,微風習習、音樂舒緩,一氣呵成讀完著名作家倪輝祥老師獻給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禮讚「用心點亮浦東」的「電力先行官」長篇小說《燦途》。紅紅火火的封面元素,象徵浦東改革開放的吉祥、喜慶、熱烈;書名《燦途》兩個金色大字,包含作者對浦東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發自內心的讚美,以及為能親歷這場波瀾壯寬的改革大潮由衷的自豪和榮幸。
  • 《白雪烏鴉》:傅家甸這條渾濁的河流閃爍著的人性光芒
    在這種足夠的耐心的敘述下,作者慢慢地挖出了在苦難的陰影下的人性的光芒。豐富的視角和沉穩的敘述為了我們帶來了真實可感的傅家甸的生活全貌和普通生活中的人性光芒。她描述的是一個群體的群像,而不是深挖其中某一個人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更豐富的人性體驗。王春申他為了生一個孩子,娶了醜女金蘭。但是,妻妾不合,讓他選擇逃避他們。面對妻妾出軌,他也表現得很冷漠。但是當他們分別因為鼠疫去世的時候,他都厚葬了她們。
  • 故事:我做夢都想擁有一本青春之歌,然而當真正擁有這本書時卻哭了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青少年學生最青睞的課外讀物之一,我做夢都想擁有一本青春之歌,然而當我真正擁有這本書時卻哭了。1961年我正在讀初中,有一次工廠的宿舍區放映露天電影《青春之歌》,電影裡的女主人公林道靜的倩影
  • 《三國演義》和《冰與火之歌》:東西方兩部通俗名著的殊途同歸
    在《冰與火之歌》裡,同樣能看到這樣的人物塑造方法,對於那些主要人物而言,他們的身上兼具鮮明標籤和複雜人格,而在這一點上,《冰與火之歌》要比創作於600多年前的《三國演義》做得更好。作為明朝早年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還是難免有臉譜化的情況存在,例如魯迅就曾經批評其「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 《琅琊榜》:權謀文經典代表作,現象級口碑電視劇原著小說
    但正如你所知,總有一些是非曲直是百折而不彎的,總有一些悠悠情懷是雨打風吹不去的,而閱讀最大的快樂便是,文字的世界裡,夢想未必不見容於現實,現實也未必一定會扼死夢想,就像《琅琊榜》中縱然風雨如晦也始終跳蕩著一股勃勃生機的王朝——海宴將浩氣給了蕭景琰,將仁恕給了蕭景睿,將曠達給了言豫津,將榮光給了霓凰,將疏狂給了藺晨,將純粹給了飛流……最後將一顆不滅的赤子之心給了林殊,人性的漆黑夜色裡,這一盞心燈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