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十萬陰兵鬧襄城

2020-10-13 逆風飛翔

詭異營帳

明朝末年,清軍大舉進犯中原,一路上摧城拔寨,勢如破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然而,一路高奏凱歌的清軍卻在襄城遭遇了阻撓,守城主帥傅汝城驍勇善戰,率領八萬死士堅守城內,一旦清軍進犯,便令死士高居城頭,用箭矢和熱油將清軍擊退,竟生生擋住了二十萬清軍的去路。

傅汝城的想法很簡單:清軍一路徵戰消耗巨大,後備補給定然不足,時間一長只能退兵了事。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儘管清軍依然無法前進一步,但絲毫沒有撤兵的意思,反而夜夜笙歌,攪得城內軍民人心惶惶。無奈之下,傅汝城派出一小隊人馬悄悄潛出城外,暗中打探敵軍軍情。

這一日,傅汝城正在軍帳中苦思退敵之策,忽然聽到帳外的衛兵報告說,刺探軍情的人已經回來了。緊接著,一個渾身血淋淋的黑衣人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傅汝城的面前,臉色慘白地顫聲道:「大帥,有鬼,有鬼!」

傅汝城聞言大吃一驚,剛想細問,不料對方卻已經昏死過去。他連忙讓人將軍醫傳來,一番急救之後,黑衣人才幽幽醒了過來。傅汝城又詢問到底出了什麼事。黑衣人仍舊一臉驚懼,將他出城後的情況一五一十道了出來。

黑衣人名叫張順,是傅汝城旗下探子營中的一名隊長。那天晚上,他接到命令後,帶著隊中的八名士兵潛出城外,悄悄朝敵軍的營帳摸去。連續幾個月的徵戰,敵軍也是疲憊不堪,疏於防範,這使得張順等人毫無阻礙地潛入到了敵軍的駐紮地。進入營帳後,張順發現,整個營帳共分兩個部分,位於前面的營帳燈火通明,大量的敵兵圍著帳前的篝火又唱又跳,而後面的營帳則一片漆黑,悄無聲息。

張順心想,這些營帳裡放的估計是敵軍的箭矢武器,此時正是天乾物燥,如果一把火將這些武器全部燒毀,敵軍沒了武器,估計就會不戰而退了。想到這裡,張順便命令手下分散進入後面的各個營帳,伺機點火。安排妥當後,張順率先進入了其中一個營帳,剛一進去,他就覺得一陣冷風撲面而來,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張順一咬牙,躲到一個角落裡,從懷中掏出火摺子點著一看,不由得一股涼氣從腳底直躥頭頂,他看到整個營帳內密密麻麻地坐滿了人,而且全都死死地盯著他!

張順心中一慌,連忙熄掉火摺子,可讓他意外的是,這些人並沒有發出任何響聲。心裡覺得奇怪的張順又打著了火摺子,這時他才發現了問題,這些人居然全都穿著明朝服飾,跟清朝韃子完全是兩個樣!而且,他還在這些人裡面看到了很多熟面孔,只是這些人早就在前幾天的戰鬥中死掉了,其中就包括傅汝城的兒子傅昌國!

就在此刻,隔壁的幾個營帳裡相繼傳來了驚恐的尖叫聲,張順心裡一慌,其他人在那些營帳內估計也看到了這些戰死的熟人,驚懼之下竟暴露了自己。張順連忙從營帳中溜了出去,正打算召集其他人一起離開,不料剛剛的尖叫聲已經驚動了敵軍,他們正拿著火把追趕了過來,無奈之下,他隻身出逃。

由於剛剛所經歷的場景實在太過詭異,張順慌不擇路,逃到一處荒地時腳下一空,摔了下去,頓時昏死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這才發現自己已經離襄城不遠了,此處正是城內百姓們安葬死者的墓場,自己剛剛掉下去的地方竟然就是一個已經被掏空的墓坑!張順膽戰心驚地爬出洞外一看,差一點兒昏過去,舉目所見,方圓五裡地的墓穴全都空了,只剩下一個個大坑,像一張張齜著獠牙要吃人的嘴!

張順嚇得一個趔趄摔倒在了地上,過了好久,他才從地上爬起來,跌跌撞撞地朝城內跑去。

十萬陰兵

說到這裡,張順已是臉色慘白,嘴唇都忍不住顫抖起來,眼看又要支撐不下去了。傅汝城擺了擺手,讓人將他扶下去好好調養。等所有人都下去之後,傅汝城一個站立不穩,差一點兒摔倒在地,之前聽到張順說自己戰死不久的兒子傅昌國出現在了敵軍的營帳內時,他就已經大受打擊了,而此時再也支持不住了。

冷靜了一會兒之後,傅汝城越想越覺得蹊蹺,清軍盜挖官兵、百姓的屍首究竟有什麼用意?難道是為了在陣前當著城內官兵的面侮辱屍體激怒自己,從而讓自己下令開城作戰嗎?

想了半宿,傅汝城也沒有想出個頭緒,反而對張順有了一絲懷疑,也許他受驚嚇過度,胡言亂語也未可知。想到這裡,他又下令探子營中的另一個分隊潛出城去打探消息。

然而,讓傅汝城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派出去的探子不僅證明了張順所言非虛,還親眼看到了張順手下的那八名探子也端坐在了敵軍的營帳之中,不僅如此,他們還帶回來了一個更可怕的消息:這些屍體竟是傳說中的陰兵!

傅汝城聽得一身冷汗,他聽說過陰兵這一回事。傳說,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一奇人,能令死去不久的人從墓穴中爬出來為之戰鬥,這些「人」刀槍不入,只在夜間行動,因此稱之為陰兵。而且,這些陰兵只聽從手持符咒之人的命令,否則便是死屍一具。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張順他們發現陰兵的時候,那些陰兵會一動不動了。只是,讓傅汝城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傳說中的陰兵竟讓自己碰上了!如果敵軍真的有這麼一批陰兵,那攻下襄城只是時間問題了。

此時,帳外忽然傳來了一陣金鼓之聲,一名士兵急匆匆地闖了進來,語氣急促地道:「稟報大帥,敵軍攻城來了!」

傅汝城的心一下揪了起來,立刻衝了出去。

此刻已是深夜,除了城頭上搖曳的火把之外,四周一片漆黑。傅汝城極目望去,只見黑漆漆的城外人影晃動,極遠處有一火光緩緩移動。他暗想,陰兵夜行自然不需要火把,有火把的地方肯定就是那個指揮陰兵的術士。略一遲疑,傅汝城就發現,那些陰兵已經離城外只有一箭之遙了,黑壓壓的一片看去,足有十萬之眾。此時,城頭上的士兵們已經開始驚慌起來,他們也已經發現,城下的這群敵軍竟然穿著和自己一樣的服飾,而且還有一部分人是自己認識的,更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這些人分明早就已經戰死沙場了!

傅汝城紅著眼睛彎弓搭箭,猛地朝站在最前面的一個人射去,飛箭正中心窩,中箭之人轟然倒地。過了一會兒,那人竟又爬了起來,穩穩地站在了那兒!傅汝城看著直發抖,一咬牙又拉起了滿弓,正要射過去,忽然一個士兵猛地衝上前來,跪倒在他的面前,大聲哭喊起來:「大帥,求求您別射了,那是我爹啊!他不久前為了保衛襄城戰死沙場,如今雖然被歹人利用,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傷害他的屍身了啊!」士兵的話音剛落,其他人也紛紛跪了下來,請求傅汝城手下留情。傅汝城輕嘆一聲,手中一軟將弓箭放了下來。這群人為了保衛襄城,可謂是鞠躬盡瘁,樓下站著的那些陰兵,大部分都是他們的至親之人,誰又能夠狠下心來對他們舉起手中的刀劍?想到這裡,傅汝城赫然明白過來,這才是敵人最惡毒的一招,正所謂至親無敵啊!想必敵軍正是打算用這些陰兵來削弱守城官兵的鬥志,然後再一舉攻下襄城!

波瀾再起

傅汝城在城頭上整整守了一夜,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那些陰兵絲毫沒有攻城的意思,而是整齊地站在距離城門一箭之外一動也不動,直到天色見亮之時,他們才在遠處火把的指揮下,悄無聲息地退去了。

敵軍到底想幹什麼呢?這些陰兵只是擺設嗎?此時,傅汝城已無心再去考慮這些問題,整整一夜精神高度緊張,讓所有人都疲倦不堪,他自然也不例外。等到所有的陰兵消失不見時,傅汝城下令守城的士兵嚴加防守,這才強打精神回到大帳準備休息—會兒。

傅汝城剛下了城樓,就見城內一片混亂,所有的百姓都行色匆匆,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他覺得奇怪,連忙叫住一位老漢,問他究竟出了什麼事。老漢神色慌張地說,聽說敵軍招來了十萬陰兵,大家都很害怕,所以打算收拾細軟逃離此地。那老漢說:「大帥啊,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陰兵過境,十人九亡。剩下的那一個是留下來給其他人收屍的!我一家老小十幾口人,幾個兒子都戰死沙場了,要是我的幾個小孫子也死了,那我家的血脈可就斷了!」說罷,老漢一作揖,轉過身就匆匆地走了。

傅汝城暗叫一聲「不好」,連忙朝北門趕去。此刻兵臨城下,四周的城門早已封閉,而百姓若是要出城,必往北門而去。傅汝城趕到北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四面八方湧來的百姓全都拖家帶口地聚集在城門口,叫嚷著讓守城的士兵將城門打開,讓他們出去。而守城的士兵則用身體組成了一道人牆,將百姓們擋在了城門邊。

此時,人群中一位長滿了絡腮鬍子的中年漢子大聲喊了起來:「大家都聽說過陰兵過境,這要是一到了晚上,敵人的陰兵一來,我們都得死啊!你們當兵的不想活也別拉著我們大傢伙一起陪葬啊!大家合力衝開城門,趕快逃命去吧!」中年人話音剛落,老百姓們便開始用力地朝前擠去,將那道人牆擠得七零八落,眼看就要衝過去了。傅汝城見狀,大吼一聲:「大家住手!」吼完之後,一個飛身落在城頭,大聲說:「大家不要慌張,根本就沒有陰兵這一回事,如果有,昨天晚上我們就早已經死了。這只不過是敵人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讓大家慌亂起來,如果這城門一打開,城外埋伏著的敵軍就會一擁而上,到時候可真就城破人亡了!」

一席話,老百姓們立刻安靜了下來。一位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上前來,說:「大帥,這些年多虧有你在,我們才能過上幾年安穩的日子,說實話,我們也不想離開,可是,如果對方真有陰兵,我們該怎麼辦呢?」

傅汝城沉吟片刻,說:「大爺放心,不出三日,我定讓這陰兵現形!」

老百姓們漸漸散去後,傅汝城這才鬆了一口氣,如果他剛才彈壓不住,大家一旦鬧將起來,後果不堪設想。老百姓們怎麼得到消息的?又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聚集在了城門口?傅汝城腦海中一閃,立刻朝身邊的幾個士兵低聲耳語了幾句……

一連幾個晚上,敵軍的陰兵們始終站在城外不動分毫。傅汝城讓官兵們將城頭的火把撤下一半,然後將上千個套上了鎧甲的稻草人放置在城頭,只留下三五個士兵沿城頭巡邏,剩下的士兵則去休息,完全不把這些陰兵當一回事兒。

這天晚上,傅汝城又來到城頭視察,遠遠望去,那些陰兵又早早地來到城下示威來了。傅汝城讓人將身體已漸漸康復的張順帶上了城頭。張順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陰兵,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大帥,這麼多的陰兵兵臨城下,該如何是好啊!」

「兵家最重要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傅汝城微微一笑,說,「張順,聽說你是江西饒城人士?」

張順一愣,很快回答:「是!」

傅汝城眉頭一動,說:「寧壩奈跟好噶?」

張順聞言臉色大變,猛地拔出腰間的寶劍,飛快地朝傅汝城刺來!豈料,他的劍還沒刺到傅汝城,就已經被身邊的士兵給打掉了,幾個人立刻衝了上來,將他緊緊地按倒在了地上。

「我也是饒城人,剛剛只是問問你父母可好,你怎麼能做出如此無禮的舉動?」傅汝城波瀾不驚地說,「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並不是張順,所以知道自己已經敗露了!」

傅汝城一揮手,邊上的一個士兵伸手往張順髮髻邊摸了摸,緊接著手一用力,「唰」地撕下一張人皮面具來,面具下是一張慘白的臉孔,兩隻眼睛裡散發出兇狠的目光!

陰兵現形

「張順」見自己已經被揭露,反倒不怕了,猖狂地說:「不錯,你之前派出的那批探子已經全部被我家將軍斬殺,而我則化裝成張順的樣子潛入城內,伺機製造混亂,以助我家將軍攻下城池!只是,你怎麼會懷疑到我身上?」

傅汝城微微一笑,說:「那天深夜陰兵剛剛到來,第二天一早百姓們就齊聚北門吵鬧著要出城,那時候我就開始懷疑你了。試想,當時知道陰兵一事者不過三五人,除了你之外,其餘人都跟隨我守在城頭上。你為了取信於我,使用了苦肉計,自己出去散布謠言自是不能,於是便派那絡腮鬍子的中年漢子去慫恿不知情的百姓出城。我只需派人跟著那個中年漢子,自然就能查到你的身上來。」

「謠言?」「張順」冷笑一聲,「難道你真如此孤陋寡聞,居然沒聽過陰兵的傳說,不知道陰兵過境,十人九亡?那天晚上,你不也親自試過了嗎?陰兵是殺不死的!」

傅汝城哈哈大笑起來,直言道:「陰兵的傳說我自然聽過,而且也知道曹操曾有過一支陰兵的隊伍,晝伏夜出,所到之處墳墓盡毀。只是,這陰兵並非陰間之鬼,只不過是一群盜墓賊罷了,為的就是挖掘墓中寶藏充作軍餉。如果我沒有猜錯,你們這陰兵自然也是這種用途,所以附近的墓穴盡皆被掏空,屍體則被你們處理過後放在這下面充作唬人的噱頭,屍體中箭自然不會死,倒掉後站起來也只不過是後面有人扶著,離得遠我們看不清楚罷了……」

「唬人的噱頭?」「張順」狂笑起來,「只怕你死到臨頭還不自知!」

「死到臨頭?」傅汝城裝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一拍大腿說,「沒錯,只怕你們這群人真的要變成陰兵了!」說著,讓人帶著「張順」下了城樓。

在城樓下,十多座臨時鑄造的大熔爐沿街而立,城中的百姓們不斷將家中廢棄的各類鐵器全都送到大熔爐冶煉,而在另一邊,官兵們分派城內各處,不時有人俯下身子將耳朵貼在地上聽著什麼。

就在此時,一位士兵大喊:「在這裡,馬上要出現了!」其他幾個士兵聽到後,立刻將大熔爐上的鐵罐抬了過去,幾分鐘後,地上的泥土一陣聳動,突然破開一個口子,一個灰頭土臉的腦袋探了出來!他還沒看明白怎麼回事,一罐紅彤彤的鐵水從頭頂澆了下來,洞內的清兵連慘叫都來不及,直接就被化成了灰。

沒過多久,其他幾個地方又傳來了示警聲,一罐罐鐵水被澆築了下去……

看著被嚇得臉色慘白的「張順」,傅汝城笑著說:「陰兵最厲害的不就是打地道嗎?你們利用陰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我就將計就計,用鐵水將襄城鑄成銅牆鐵壁,看你們怎麼鑽過來!」

「張順」再也忍不住了,一口血噴了出來,氣絕當場!

這一場澆築銅牆鐵壁一直進行到了天亮,清軍的十萬陰兵全都被鐵水澆築在了地道之內。清軍主帥見大勢已去,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灰溜溜地撤軍而去了。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故事:陰兵
    道人已知悉崖谷陰兵之事,便欲好人做到底,超度陰兵,以免路人受害,老者聽了自是喜不自禁,他說他們村子裡的人也被這崖山中的陰兵所困擾,不敢上山採藥,如果真能超度陰兵,真是一件天大的功德。道人說這超度陰兵須得等到陰氣旺盛,陰兵顯現的時候。
  • 民間故事:陰兵借道
    隨後他問起了陰兵借道的事情,只聽這大帥對張大說:「你是這附近唯一一個有陰陽眼的人村長把消息告訴村民們之後,他們感到很是驚奇,原來自己小時候長輩給自己講的鬼故事都是真的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 故事:民間故事集:陰兵
    逢陰雨天,或是清明鬼節等陰氣重的時候,那些陰兵交戰的景象便會顯現出來,若是被人看到,那人往往便會有厄運,輕則大病一場,重則病入膏肓,丟了性命也不罕見。道人已知悉崖谷陰兵之事,便欲好人做到底,超度陰兵,以免路人受害,老者聽了自是喜不自禁,他說他們村子裡的人也被這崖山中的陰兵所困擾,不敢上山採藥,如果真能超度陰兵,真是一件天大的功德。道人說這超度陰兵須得等到陰氣旺盛,陰兵顯現的時候。
  • 故事:蓮蓬鬼話:陰兵借道
    這故事是聽外婆講的,在她們村裡,曾經有一個獵人,人送外號萬三,據說有一次出去打獵,那是親眼目睹了陰兵借道,押著村裡早已經死去的人在大路上行走。回家後,萬三給村裡說起了此事,這時有老人才搖頭嘆息:「這是陰兵過路啊,百年難見一次,地府的鬼差前來抓那些人間鬼魂的。」說完深深的看了萬三一眼,也就不在多說了。等到半年多後,萬三無緣無故的就死了,那老人才說出,遇到陰兵的,哪能活長久?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固城令
    這時他的妻舅小聲言道,你被人推薦做陰司的固城令,任命已經籤發了他的妻舅回答說,陰司用官,只重人品正直之人,你若執意推辭,或許能免,可以試試看!正此間,門外忽至一紅衣使者,從者有兩吏。上前拜道,府君召喚你!眾人皆拱手致賀。阮閔無奈,遂從去,至花橋槐樹下,老道尤在,只見其謂紅衣使者道,使者何處公幹?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貪官
    言罷遞文書給述白,述白一看,見是陰司的狀子,原因是秦二誣告其無端杖責擊打,使他斃命,遂申訴於陰司。述白懼怕,兩吏挾其而去,回頭看,則自己暫時死於塌上。不久,至冥府,有紅衣官升堂,質問此事,言辭聲色俱厲。述白道,秦二因酒誤事,合該懲戒,其死是半年之後的事,那時候他已經痊癒,怎麼還能強怪我呢?
  • 「靈臺民間故事」白起遷陰密
    白起遷陰密白起(?~前257),戰國時秦國名將,又稱公孫起。戰後,白起主張乘勝進軍,攻破趙國,但因秦相範雎妒其大功,終許韓、趙割地求和而罷兵。白起因此與範雎有隙。長平大戰後不久,趙國的實力雖然受到一定的削弱,但仍然很強大,秦國不具備將其滅亡的實力。四十九年,秦發兵圍邯鄲失利,秦王親命白起出任圍邯鄲的主將。白起認為前時未能乘長平之勝圍趙,致失戰機,此次圍邯鄲必無功而敗,遂託病不行。昭王一再要求白起為攻趙主將,白起拒絕出戰。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貴人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蝸牛講民間故事: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蝸牛講民間故事: 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蘇家莊有個姓蘇的財主,是個能舍千句話,不舍一文錢的吝嗇鬼,背地裡人們都叫他「光堂嘴」。有一次,他老婆得了重病,需要請看病的先生。離他家五六裡地有個姓張的名醫,兄弟排行第四,人稱「四先生」。光堂嘴怕管飯,總是早飯後去請先生。他想,先生吃過早飯來,看了病離晌午還遠著哩,不會不走,晌午飯便省了。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主判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農村老人去世留下十萬遺產,卻被陌生人拿走,子女報警竟被警察怒斥
    老三年輕時候當過兵,在戰場上受過傷立過功勞,提前退伍了,回村之後做了隊長。他與妻子先後生下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那個時候條件差,日子過得很辛苦。老人38歲那年趕上改革開放,過慣了窮日的他帶著自己的積蓄走出了大山,去城裡做玩具生意。先是賣電子表,後又搞服裝,那幾年他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賺了很多錢,後來村裡一些跟著他的人也都賺了不少錢。
  • 青蛇白蛇鬧許仙
    千年傳說老故事,現代許溝新景觀。去年底,有一個網上名叫冰心的許溝朋友,想要加我,私信說從一個通訊錄中知道了我。但我玩不好手機,不知無意中按到了哪個鍵,竟把他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今天,特意寫了朋友家鄉這個優美的傳說故事,希望能引起許溝冰心朋友的注意,重新加我為好友。青蛇白蛇鬧許仙,這個故事,我還是孩童的時代,就經常聽鄰家張婆婆講過。
  • 談一談與兵哥哥的戀愛故事
    今天,是各位兵哥哥的節日。我想起了老公的堂弟。堂弟是一個邊防雷達兵,因發現外國飛機進入中國領空,因為不錯的表現,被評了二等功。堂弟一般一年只能回一次家,每一次回家,叔叔嬸嬸就會開心的不得了,提前好幾天做好準備,只為迎接一年未見的兒子。但讓叔叔嬸嬸比較焦心的是,因為常年在邊防,瞧著兒子馬上就要奔三了,卻還沒有一個女朋友。
  • 有詭說詭之陰五百錢
    還是老規矩,咱先給大伙兒講個故事,邊講故事邊聊。這故事,發生民國時期,河南省的鎮子上。鎮上有個有個名叫妙春堂的醫館,醫館的吳大夫,據說祖籍乃是江西人,早些年老家鬧了災,這才逃荒逃到鎮上。憑著這手醫術,幾年下來,吳大夫慢慢開起了這家醫館,因為他醫術高超,鎮上的人們生了什麼病都來他這妙春堂。
  • 故事:貓狗告狀,陰司索命
    酉陽雜俎裡記了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唐憲宗元和初年,京城裡有個惡少叫李和子,父親叫李努眼,瞧這名起得。其性情殘忍,經常偷了附近貓、狗吃肉,可謂街坊中一大禍害。走了沒幾步,來到一個僻靜處,兩個紫衣人又說道:「陰司地府命我二人來捉拿公子,請跟我們走吧!」
  • 鄧林之陰初見崑崙君,驚鴻一瞥,亂我心曲,
    文章主要分為四塊:輪迴晷、山河錐、功德筆和鎮魂燈,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讓人讀之欲罷不能。>經典語錄1.鄧林之陰初見崑崙君10.九幽聽令, 以血為誓 ,以冷鐵為 ,借爾三千陰兵 ,天地人神 ,皆可殺——
  • 故事:新聊齋:真假仙丹
    河南許州襄城縣令名叫張岑,他為人正直,做官非常清廉,可因此也多次遭受排擠,自己做了十多年的縣令,一直都無法升官。玉清子就表示,此物來自襄城,襄城縣令張岑治境有方,感動了上天,於是天降祥瑞,造就了神物。皇帝聽罷,非常高興,於是就下令嘉獎張岑。很快,河南省張岑在任的諸多功績都被不斷報了上來,各層官員都稱讚他是一個好官,無數保舉張岑的奏章堆滿了御前,很快皇帝就親自下詔,提拔張岑進京做了大官。
  • 民間故事:豬婆龍
    本縣苦其久矣,若有奇人異士路過寶地,能收服此怪,本官願意,奉上白銀十萬兩。」>大家一聽,都炸了鍋了,十萬兩和尚見了此景,口中念聲彌陀:「我本不貪這十萬雪花銀,只因不忍城中百姓生靈塗炭,今日貧僧願意試試。」言畢,揭下榜來。他這一揭榜不要緊,樂壞了眾人,都高聲念活菩薩。
  • 故事:民間故事:東平將軍
    申道子一眼就看清楚兩人的魂魄就藏在塑像的肚子裡,便笑著勸他言道,此二人該死,卻不該死於將軍之手,將軍既入了陰司仙冊,怎會不知天道定數之理呢!東平將軍聞言回答道,申道子,你天冊上雖有仙籍,但卻伏不了我這個鬼仙,這件事情,你大可不必過問,若苦苦相逼,就請你拿出真本事說話。
  • 民間故事:洗年寶
    當時民間動物是靠腳爪來分陰陽的:腳是單數的為陽,雙數的為陰。所以雞和豬都是四個爪為陰,如果生了五爪,是陰陽顛倒,民間傳說如果有五爪豬或者五爪雞,不可屠殺,否則主家有大兇之事,遇見這種情況,應當及時放生方可避免兇煞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