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看《82年生的金智英》?

2020-10-11 馬背上的女超人

《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韓國小說出版於2017年,同名電影也於上個月在香港上映。講述的是一個生於80年代的韓國女性金智英,結婚嫁人成為全職媽媽後的一段生活經歷。

豆瓣評分現已達到8.7分

雖然距離書和電影問世已有一段時間,但關於此片引發的社會討論卻經久不衰。首先在韓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眾男士聯名抵制打出歷史低分;國內的各大媒體也紛紛出文報導,從各個角度進行剖析,圍繞此展開的話題討論從年中一直看到年尾。

讀此書的韓國明星也遭到謾罵抵制

即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或這部電影,你多少也會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媽媽絕望無言的轉發連結,把其中的劇情和經典臺詞倒背如流,可以被譽為是一部現象級電影了。

一向關注社會熱點和定期閱讀育兒題材的我卻遲遲沒有看這本書和電影,即使它已經在我的微信讀書app裡躺了半年之久。倒不是時間有限題材俗濫,而是從網上被動的閱讀和劇透裡深切感受到它話題的沉重,擔心內容過於真實,引起極度不適

和其他同類題材的日劇《坡道上的家》、美國電影《Tully》一樣,這就是我們全職媽媽的日常,是我們每一天在家裡上演的人生大戲和真人秀。

美國電影《Tully》

每每有人推薦,我心想這有什麼好看的啊?電影裡演的是82年生的金智英,我就是85年生的切爾西啊!

我和片中的金智英一樣,雖沒有兄弟,但也是媽媽的女兒、姥姥的外孫女。一路接受高等教育、出國留學,花了過去十幾年的時間努力尋求職業和人生發展,最終又因為結婚生子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變成了全職媽媽。

影片中因壓力過大精神有些錯亂的女主

前兩天一算時間,自從2017年底在家休產假待產到如今居然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說慢也不慢,好久沒見的朋友說孩子都長這麼大了;說快也不快,這將近1000天的日日夜夜、每分每秒是怎麼熬過來的,只有我和我的女兒知道。

為什麼做全職媽媽?

很多以前的同行得知我做了全職媽媽都是一臉錯愕,驚訝我為什麼會做這個人生選擇。說實話我也沒想到,曾經我對小孩子並不感冒,一度以為自己會丁克。連工作中結識的長輩看到我每天拼命三娘般地拼事業,都奉勸我早點做生養準備。

而彼時的我滿心只是想「折騰」點事情出來,想滿世界旅遊去看風景,就連這個公號建立的初衷都是為了分享我的旅遊見聞,我本是想當個生活或者時尚博主來著。

都說生孩子以後女人會變,我沒想到會變得這麼徹底。如果現在的我和五年前的我相見,彼此肯定充滿鄙夷。我居然變成了那種滿口育兒經、三句話不離孩子的女人,居然還在多平臺做了優質育兒領域博主的認證,日常分享母嬰教育類話題,真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曾有人間接打探,問我為什麼選擇做全職媽媽?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

我很難三言兩語地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政治正確地說兩者皆有之。

被動選擇是因為孩子生下來是一回事,誰養誰帶又是另一回事

一個最多折騰24小時,另一個起碼要消耗至少18年的精力和時間,還不一定能了事。

而且生孩子對男人來說,很多時候只是戶口上多了一個名字,對於女人來說則是多了一個器官,是走到哪要帶到哪,甩不掉逃不開的共生關係。(前文回顧:新手媽媽摔死三胞胎兒子,一個人帶娃到底有多累?)

我個人因為獨自在廣州生活,雙方父母也都不在本市,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帶小孩。而隊友又因工作性質長年出差在外,只有周末能回來一兩天,所以我家的日常生活成員就只有我,孩子和一隻貓而已。月嫂走了以後請了一個鐘點工阿姨幫忙做做飯打掃家務,中午晚上也不住家。

所以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去上班了誰帶孩子?貓嗎?

這樣一年以後我實在體力精力不支,給阿姨加了工資讓她中午留在我家帶小孩睡覺,這樣我才能踏實睡個午覺補補眠。帶過高需求寶寶的都知道那是種什麼狀態,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問題,直到今天孩子一歲十一個月了,這兩年我沒有睡過一次超過4個小時的覺。

很多人說為什麼不乾脆換個住家阿姨,也不是沒有想過。但一來我個人很看重私人空間和時間,家裡多個人同居畢竟多些精神上的負累。二來我家阿姨實在是很給力,做飯家務帶孩子樣樣拿手,加上性格好心態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時間有限,不能住家,即使是中午不回去,早上也要晚幾個小時快到中午才能來。

在這個好阿姨比找好老公都難的年代,朋友們都說我這個阿姨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寧願自己多委屈點,也要儘量依著阿姨的時間和方便來,因為隨意換個阿姨的各方面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這樣看來,我比起金智英還稍顯幸運,起碼不用每日被繁瑣的家務纏身。有阿姨在我可以稍微喘口氣,離開家去運動休息幾個小時。但就這也不敢全天離開家,和阿姨輪流著各帶半天孩子,還要定期她出去吃飯逛街過節發紅包慰問,旅遊就多放幾天假,生怕阿姨一生氣覺得累就辭職不幹了。阿姨才是我們當代家庭的頂梁柱好嗎?

即便如此,一個人帶孩子如果遇到傷病也很為難。我產後因恢復不好脊椎錯位動輒就傷到腰肌,怕孩子從床上掉下來我又不能起身,很多時候只能在客廳的地墊上睡覺。當孩子哇哇大哭我又動彈不得干著急時,真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無數次寶寶反覆哭鬧夜醒幾個小時安撫不了,在家哄不住就出門哄,在小區停車場裡神情恍惚地溜娃,身心疲憊的我不是超人也會情緒失控,和寶寶哀求說媽媽真的好累你不要哭了好不好,可憐心疼一下媽媽好不好。母女倆在深夜裡互相抱著哭成淚人時,也多希望有人能聽到我們的哭訴,可惜上帝並沒有在看監控,人間的疾苦需要我們自己克服。

當媽的全靠一口仙氣吊著

我相信其他全職媽媽都有和我一樣類似的故事和不得已全職的理由,之所以全職不完全是為了全身心陪伴孩子長大,而是面對非常現實實際的問題時,當沒有其他人願意做犧牲和妥協,作為母親的我們,是要把一切外界責任和理想都放下,第一個選擇回歸家庭的

金智英的婆婆不同意她再去工作

金智英是幸運的

比我的現實更棘手的,是全職的二胎媽媽。我只生一個孩子都明顯感覺自顧不暇,連家裡的貓都照顧不好,更何況再來一個有情感需求的小人兒。身邊也常會有二胎媽媽和我傾訴吐槽。所以我偶爾有些粉絲福利都是不自覺地向全職媽媽,或者二胎媽媽傾斜。她們的痛苦和力不從心,我都感同身受

給多兩張兒童劇的票,讓爸爸帶著大寶去,讓不得不在家陪二寶的媽媽心裡不那麼難過自責,是我能做的很有限的事情。

所以金智英幸運的是,她還只有一個孩子,夫妻之間還沒有什麼問題,婆媳關係也算健康,原生家庭也沒有太多壓力,同樣的問題如果拿到國內的國情中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丈夫在婚後或孕期出軌的不是一個兩個,公婆因三觀問題鬧得雞犬不寧更不可能共處一室,而自己父母家也是各種條件受限,讓女人們失去大後方的支持,抱著孩子回老家又覺得犧牲了孩子在大城市的眼界和未來的教育機會,也不想小孩離開父親而造成一系列身心理問題,所以多少女生走到這一步發現已經無路可退,只能硬著頭皮,咬著牙關往前走。

《婚姻生活》劇照

任你婚前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白富美,至此都難免變作怨婦懷疑人生懷疑自我。我聽到的最絕望的故事是一個朋友孩子深夜發燒,她打電話給賭桌上的老公希望他能回家看看孩子幫幫忙,只換來一句:「都已經發燒了你打給我有什麼用?是想解決什麼問題?搞得我心情不好,會影響我手氣輸錢的。」

《婚姻生活》劇照

所以我們這一批80後和金智英本質上有什麼不同?每天身心疲累地哄睡完只想刷刷微博看看段子,哪怕擠出有限的時間奢侈地去個電影院,也是愛看點爆米花電影、懸疑科幻,怪力亂神,離自己白天的生活和心理狀態越遠越好,對金智英一類的故事唯恐避之不及。

全職媽媽的日常每天自己過一遍就夠夠的了,還要自己找虐般再去看一遍重放,花錢找罪受麼?

況且這類電影往往只提出問題,而不提出解決方法,除了引起共鳴不提供任何「乾貨和新知」,看完不是自己默默流淚就是兩口子回家吵一架,對現實生活和我們的狀態沒有任何實際幫助。最多是看到同類題材的文章隨手轉發一下,讓雲配偶知道自己每天是怎麼過的。

女人該不該辭職在家帶孩子?

從主動選擇全職這一心態來看,以金智英為代表的80後90後媽媽多半也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深喑孩子前三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除非是有條件在孩子6個月就送高價早託機構,多數媽媽選擇親力親為自己帶娃。

除了日常家務瑣事,平時的「精細育兒」也對人有很高的要求。我身邊的全職媽媽也都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研究幼兒營養與護理、兒童早教、生活美學等一系列領域半路出家,硬是自學成才成了專家。

金智英的媽媽群裡也都是高材生

公司的項目不做、KPI達不到,自有其他有幹勁的小年輕頂上,江山代有才人出;而在帶孩子這件事上,除了自己不會有別人更能勝任媽媽這個職位「不可替代性」成了全職媽媽首要考慮的因素。

究竟選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要看具體家庭情況和個人心態,在我看來,除了要選哪一種讓你更快樂,更要看選擇哪一種讓你不後悔。

錢賺多賺少是一回事,但如果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沒能陪在身邊,我覺得是比我銀行帳號裡少幾個0更讓我覺得痛苦和遺憾的。

有時出差在外的廣東人也感嘆,孩子一下就長大了,如果不是我天天在家給她拍照片做生活紀錄,很多美好的小瞬間可能就無緣無故流失、無法被捕捉到了,這也算是我當全職媽媽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選擇全職和我們的經濟基礎無關,我不喜歡別人一聽到是全職媽媽就帶著「經濟條件這麼好」「老公養還有什麼可抱怨」一類的語氣。我們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走這一步。

我們遠沒有毛利老公當全職爸爸每月兩萬的收入,從隊友那裡領個象徵意義的2000塊交個社保都是唯唯諾諾臉上無光。

全職媽媽,無論是否有人幫手,其工作量和精神壓力都完全不遜於職場媽媽。而且比起職場媽媽,我們不但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固定收入,還面臨著日漸消失的自我認同和社會價值感帶來的恐慌。細看一些職業論壇上職場媽媽侃侃而談的風姿背後,他們之所以能在人前打拼,都離不開身後強大的支持系統。

而更刻薄一點,如毛利講到,有本書中說很多年輕媽媽們的自由,是建立在壓榨上一輩婦女的基礎上的

選擇辭職在家帶孩子是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不想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拉扯自己,什麼都想all in到頭來肯定平衡不好心態。而我等沒混到能請得起菲傭,老公甘願在家做全職爸爸,老人有條件帶娃並且能科學育兒之前,就只能自己成為自己的支持系統了,憑一己之力給孩子撐起一個家

復出無望的金智英去麵包店應聘

全職媽媽們到底過的怎麼樣?

有時我會在白天去市區逛逛,看著在珠江新城地鐵和CBD之間穿行、衣著光鮮的人潮發呆,不禁感嘆這就是曾經的自己。生了孩子以後職業裝全部打入箱底,除了給孩子買衣服,自己買的最多的除了家居服就是運動服。

和我一樣的全職媽媽也都曾就職於四大、外資銀行、公務部門、曾是大區經理、市場總監、創業者、公務員,看過《女人明白要趁早》,充滿Lean In精神,現在有了孩子都紛紛向後退了一步,抹去了所有頭銜和社會地位,一個個成為果果媽,壯壯媽,朵朵媽云云。

曾經在職場有多叱吒風雲,現在在家就有多灰頭土臉。

所以有時我雞娃也總提不起多大興致,覺得搞那麼多5000繪本閱讀英語啟蒙有什麼用?我們曾經也走在時代的前列,拼盡全力名校畢業名企就職,到頭來不還是在家帶孩子?有點幻滅。

最心寒的是即使我們做了如許的讓步和犧牲,仍得不到身邊人的理解和支持,偶有抱怨吐槽時也會招來冷嘲熱諷:「別人都行你怎麼就不行」「我們以前養那麼多孩子怎麼沒你這麼矯情」「我某某表姐也是獨自帶娃不請阿姨也不見有你這麼喪」「我家孩子從來沒有這種情況」「養孩子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是要人得出個什麼結論?都是一樣的所以就要我們金智英們認命嗎?往往旁人無心的一句話可能會拉金智英們一把,也會在人生的懸崖推她們一把。

而且想到我們的小女兒們長大了,如果社會環境和條件不發生改善,她們也很可能和我們一樣註定重複人生的悲劇。

現在雲隊友們人到中年也紛紛感到危機,沒有出軌的又開始去琢磨讀個MBA,視之為精神上的自我救贖,事業上的再度提升,本來就不著家了,周末又要去滿山遍野地越野跑馬,孩子又扔給媽媽們帶了。

試問有沒有人問過我們全職媽媽又有誰來救贖呢?我們想去留學深造,再重返職場的也不是一個兩個,我們的事業和未來又到底在哪裡呢?

我更想問,為什麼這樣的困境,從來多數都是女人面對和承擔?

我的新年計劃

前兩天寶寶生病恰逢我也重感冒,母女倆又齊齊挨過難熬的幾天。孩子長時間哭鬧起來像防空警報,更是讓人耳鳴頭昏,最後好像哭到我每一個手指的關節都在疼,當媽媽的除了盡力安撫照顧,自己想崩潰一下都要撐著。

像影片中金智英有點神情恍惚一樣,很多全職媽媽也是終日在這種溺水般的窒息感中過活。產後抑鬱更是家常便飯,每天收拾完孩子還要收拾自己的心情。

《奇葩說》中熱依扎總結到,人生中快樂和悲傷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關鍵的是情緒穩定

而一個母親的情緒穩定更是孩子安全感最大的來源,所以新的一年快到了,我也沒有什麼野心勃勃的志向和年度計劃,只希望自己情緒穩定,身體健康,把孩子帶好,這就夠了。

最後希望其他全職媽媽和孩子們也都好好的。抱抱你們。

P.S.今天二條有我們蒙古族自己的節日-2019廣東那達慕的相關信息內容,歡迎對蒙古民族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看看!

END

作者簡介:馬背上的民族,研究型新手媽媽,旅英工作生活十餘年,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商學院Marketing&Strategy碩士專業。曾擔任英國大學國際招生官,常年往返於中英兩地。

後回國創業從事國際教育諮詢工作。現定居廣州,全職帶娃兼職寫稿,致力於親子陪伴、繪本閱讀、英語啟蒙、兒童劇。日常分享育兒話題、教育觀點和書籍影視戲劇等文藝評論。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頭條號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數次青雲獎獲得者。廣州天愛兒科家委會成員,公益組織「女童保護」志願者。合作推廣請添加微信:mayauk

馬背上的女超人

一個學商科的文藝女中年

一個有點勵志的家庭婦女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令人「失望」之極
    ​一切但凡是被封禁的,被不允許的,被想方設法遮掩的內容,都是大眾最感興趣的內容。因此《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從開始立項,哦不,從原著小說開始出版的時候,就吸引了我濃厚的興趣。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令千千萬韓國男性如此的恐懼呢?
  • 《82年生的金智英》讓萬千全職媽媽落淚:我們,都是金智英
    最近,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刷爆了韓國媒體。這部電影,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描述了一位普通全職媽媽的生活。小說中,這位82年生的全職媽媽,有著溫和的丈夫、可愛的女兒,和平淡如水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平凡和理所當然,直到有一天,她的行為變得異常。
  • 從《82年生的金智英》看女性困境:就業難恐懼婚姻,女人該怎麼辦
    趙南柱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很好的解釋了這一現象,她們不願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是,韓國是父權制社會,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社會對女性特別是寶媽的苛責讓趙南柱深受觸動,於是,也是家庭主婦的她寫了《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2017年,她憑藉此書獲得了「年度作家獎」。趙南柱書中的主人公金智英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也是受到社會歧視女性中的一個,她不懂弟弟為什麼被優待,不懂教官為何只許男同學穿運動鞋和棉質圓領衫,不明白為什麼公司高管都是男性,她有很多困惑,但不知道怎麼解決。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並非遭遇不公,而是生活在不公之中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2019年度韓國最暢銷的小說之一,在剛剛出版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想到她會在東亞三國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就連她的作者也不會想到,這本出版時預估銷量只有8000冊的書,在韓國會銷量突破100萬冊,並且這本書還改編成了相關的電影,並且引發了網絡上劇烈的討論。
  • 《82年生的金智英》:直擊人心,女人看了催淚,男人看了心疼
    豆瓣評分8.6的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對於30+的女性觀眾來說,太戳心了,它像一面鏡子,映射出女性在各個社會中遭受的不友善甚至惡意。 電影改編自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這個故事是作者趙南柱的親身經歷。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很常見,就像是生活在你身邊的普普通通的一個人。
  • 《82年生的金智英》| 是時候戳穿這場性別騙局了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兩到三個小時就可以讀完的小說。說它是小說,其實不太恰當,因為它平鋪直敘,就像一個普通韓國女性從小到大的日記。它直白地寫出了韓國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挫折、無奈,以及成婚生子後在社會環境與心理環境下的困境。
  • 《82年生的金智英》:打不破外界的藩籬,就去衝破自我設置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作家趙南柱創作的小說,出版以來憑口口相傳在韓國銷量突破100萬冊,成為亞洲10來罕見的現象級暢銷書,其社會影響力可見一斑。《82年生的金智英》圖書封面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小說,講述了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童年時期、學生時期、職場時期、婚姻時期的成長曆程
  • 《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們",生而為女,你也很辛苦吧?
    《82年生的金智英》不論是原版小說還是電影都引發了韓國社會極大的關注,男女評價出現兩極分化,在韓國電影打分網站上,女性觀看後給出的平均分數是9.46,男性則是1.76。一方面被稱讚"揭露8億女性真實生存狀態",另一方面又有激進網友在青瓦臺上公開請願禁止電影上映。這樣矛盾的結果耐人尋味。
  • 韓國現象級暢銷書《82年生的金智英》:揭露韓國女性的成長傷痛
    金智英,一個站在大街上隨口一喊就有人回頭的普通名字,一個走在人群裡會被瞬間淹沒的普通女孩,就出生在這個年代。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以極其平淡的筆觸,講述了一個普通女人從出生到三十多歲的人生,經歷了只有作為女性才會有的危險、煩惱,來告訴大家女性會經歷什麼樣的不平等。
  • 82年生的金智英,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2019年10月在韓國上映,鄭裕美和孔劉主演。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著,在韓國銷售突破100萬冊,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2017年最佳小說。年生的金智英吧。所以,我決定拉著董哥一起看。周日的晚上,我在韓劇TV裡,找到了這一部電影,投影到電視上,沏好茶,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在這個冬日,擠在一起看這部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瘋了,守護「自我」的陣地,需要說不的勇氣
    年生的金智英》,受到女性書迷的強烈推崇,榮登暢銷小說榜首。年生的金智英》劇照1、善良乖巧惹人愛的金智英是如此幸福,又是如此不幸 你無法想像,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年生的金智英》劇照2、不敢為自己發聲,步步隱忍退讓,註定迷失自我 這世上終歸有善也有惡,更有許多惡是隱藏在偽善的外表之下的。
  • 《82年生的金智英》/真實的女性故事帶給我們不僅共鳴,還有啟發
    《82年生的金智英》從金智英某一天變成另一個人開始,慢慢回顧她在童年、上學、工作、結婚生孩四個階段的生活經歷。金智英出生於1982年4月1日,爸爸是普通的公職人員,媽媽是全職主婦。金智英是老二,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家裡還住著奶奶。從懂事開始,金智英家裡一切最好最珍貴的東西都首先屬於弟弟的。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孩,你為什麼要忍氣吞聲、迎合別人?
    ——《82年生的金智英》 最近看完了網上很火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由韓國作家這本書出版的第二年就成為了年度暢銷書,許多女性看了之後覺得就像是在寫自己,還被韓國總統文在寅、國民MC劉在石推薦,喜歡它的人覺得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 豆瓣8.7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圍城」中女性的出口和救贖
    寫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時,她跟小說主人公金智英一樣,正處在全職媽媽這一職位上,在真正的感同身受、身臨其境之下,以女性角度寫出了一部讓整個東亞女性都能引起共鳴的書籍,有讀者讀完小說後說:這不是一本小說,是我的人生報告書。
  • 《82年生的金智英》:願每個女孩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82年生的金智英》是根據一部象徵女權主義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上映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影片本身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出生於1982年的普通女性,沿著最普通的人生軌跡讀書、工作、結婚生子,然後為了家庭放棄工作成為全職太太。這本是個平淡無奇的故事,是隨處可見的人生模板。電影能引發那麼熱烈的爭議,主要是涉及到了女性的平等權利,揭露了許多人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不願意去觸碰的觀念。
  • 《82年生的金智英》:社會性別是種隱形體制,將女性困入迷宮深處
    前幾天同事向我推薦《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迫於匆忙,我把它放在一抬眼就能看到的電腦支架上。在一段等待晚餐的空閒裡,我拿起它消遣,很快被它吸引並不覺中推遲了就餐時間。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長大成人。
  • 你看不懂的《82年生的金智英》
    「你無法想像,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這是一本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樣讓我不想推薦給女孩看的書。但是,我知道這本書應該讓更多的女孩看到,只有我們早點覺悟,才能更好的選擇自己的人生。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人生
    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學著喜歡自己,應該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席慕蓉《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一本被韓國男人列為禁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82年出生的金智英的成長經歷因為這本書,首爾市通過了一系列被稱為「82年生的金智英法」的家政立法案和就業相關的法案。作者趙南柱說:「曾經我以為小說是沒什麼意義的,只是在自言自語,但現在我也有了自信,原來小說也可以促進社會的變化。
  • 薦書|《82年生的金智英》:這是大多數普通女性真實的人生經歷
    早在去年的時候,朋友一直推薦我讀一本叫《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說這本小說很真實,很值得一看,我前幾天在視頻平臺上看到了由這本書改編的電影的一個片段,覺得還不錯,於是去找來讀了。,該談話內容主要是圍繞金智英的記憶,講述了金智英因為性別,在讀書時代,職場中,結婚生子等不同階段受到的不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