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是60後,和大多數普通的60後一樣,父母對他的期待,只有一個,那就是:
找一份穩當的工作,結婚生子,過完一生就好了。
起初的那些年,劉慈欣確實按照父母的期待那樣生活。
年少的時候認真讀書,畢業以後,去娘子關發電站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是那會兒他結了婚。
在外人看來,劉慈欣就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上班族,每天三點一線,每天騎著一個自行車上下班。
可是誰能想到在他老老實實上班的背後,他的內心還有狂野的一面。
當時劉慈欣的工作很輕鬆,就是每天面對著電腦,有事了再去處理,而別人就真的是對著電腦玩紙牌,劉慈欣卻在偷偷寫小說。
而劉慈欣寫小說的動機也很單純,那就是覺得當時的科幻小說寫得太爛了,他覺得自己也能寫好,正好他時間也多,他就開始沒日沒夜的在上班時間寫科幻小說。
後來劉慈欣上班時間寫小說這一段,還被他的粉絲整成了黑材料,揶揄了他好久。
到了1999年,卡姆隆憑藉《鐵達尼號》火遍全球的時候,劉慈欣也迎來了人生的巔峰,那就是他投稿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特等獎,當然劉慈欣對於這個獎項並不怎麼在意。
他只在乎收到的2000塊錢的獎金,當然當年拿到這筆錢的時候,他也是偷偷摸摸的沒敢讓同事知道,而是請所有獲獎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可以說在劉慈欣真正走進大眾視野之前,他一直隱藏的很好,他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電工,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普通人。
劉慈欣真正在小說界爆火,還得從2006年,他開始寫《三體》開始,當時他幾乎已經把國內科幻小說界的大獎給拿遍了。
但是依然只有名,沒有利。
所以當劉慈欣憋著一口氣在《科幻世界》上開始連載長篇小說《三體》的時候,也是為了能賺一筆稿費。
而誰能想到,劉慈欣這一次的連載,卻引起了極大反響,不僅僅間接帶動了《科幻世界》雜誌的銷量,還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也是這個時候,有電影資本開始跟劉慈欣接洽,最後敲定了10萬塊錢,買了劉慈欣《三體》的版權。
雖然現在看來,劉慈欣10萬塊錢賣掉《三體》的版權肯定是虧了,但是在當年這已經是科幻小說能賣的最高價了。
所以劉慈欣能賣這個價格,也覺得特別開心,可誰知道幾年以後,一件小事,讓劉慈欣後悔了。
一個是歐巴馬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記者問他:「度假的時候,都在幹啥?」
歐巴馬直接就推薦了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特別是歐巴馬說的這句話更是讓書迷們對劉慈欣充滿了想像,他說:
《三體》實在是太有想像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平時國會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計較於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擔心外星人入侵。
就是這一句話,原本《三體》在亞馬遜上銷量排在幾萬名以後的,一夜之間就被粉絲刷到了前一千名。
而有了歐巴馬的強勢推薦,國內各個領域的大佬,也開始力捧。
比如馬雲、柳傳志等就多次表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開闊了眼界,對於他們進行企業管理很有幫助。
最崇拜劉慈欣的大概就是小米創始人雷軍了,他曾經就曬出過劉慈欣老師籤名版的《三體》,在多個場合也表達了對劉慈欣《三體》系列的推崇!
但是我覺得對劉慈欣的評價最貼切的大概還是一位粉絲說的:
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憑藉著這一群頂級流量的推薦,再加上2015年劉慈欣一舉拿下「雨果獎」,可以說「三體」系列,別說賣10萬,就算漲上百倍都划算。
只是這個時候版權已經不在劉慈欣手裡了,著實可惜!
現如今的劉慈欣不僅僅收穫了名和利,最重要的是他還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就在今年4月份《三體》被列入《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高中段文學閱讀。 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的文學類閱讀就是節選自劉慈欣的《微紀元》,而且《帶上她的眼鏡》還被收錄進語文教材,成為了必學課文。
可以說劉慈欣從山區電工,到世界聞名,全靠一套《三體》,所以今天晴晴想給大家推薦一下這套《三體》,不管是大人看,還是小孩看,都是相當合適的。
沒有晦澀難懂的物理理論,只有驚心動魄的科幻故事,沒有狗血的愛情故事,只有人性的探究。
晴晴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這套圖書拿出來翻一遍,每一遍都能有全新的體驗,這就是這套圖書的魅力。
所以喜歡的點擊下面連結購買,59塊錢打開一個新世界,享受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