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故事(七)

2020-08-28 黃泥坡山中人

對聯故事(七)

一天,李潤澤和小玩伴一起上街去玩耍,遇到了在民間巡視的李太師。李太師是當今太子的老師,才學極為淵博。

鄉親們都閃開一條通道,李潤澤卻調皮地躺到了地上,攔住了轎子。

從人剛要舉鞭抽打,李太師聞之,走下轎來,見是一個小孩,溫和地笑了笑,說:「快起來,孩子,你睡在冰涼的石板上,不怕生病嗎?」

李潤澤反擊道:「生病倒是不怕,就怕肚子裡的書不晾晾,就要發黴的。」

於是老太師就問:「你肚子藏了幾卷書啊?」

李潤澤說:「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中五車書。」

老太師很驚訝,就說:「看來你不但喜歡讀書,還喜歡對句。我們就來對對子,如果對不上來,你就趕快讓路迴避,別在大街上出醜,如何?」

李潤澤說:「要是學生對上來了,就請太師棄轎步行。」兩人一言為定。

太師看到李潤澤披著天藍色的外衣,就說:「三尺天藍緞」,李潤澤隨口答道:「六味地黃丸」。

太師欣喜地笑了笑抬頭看了看,指著樓上說:「登樓望南北」。李潤澤掏出口袋的食物,一邊走著一邊吃著,說道:「行路吃東西」。大家交口稱讚。

太師略微沉吟了一下,說:「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李潤澤看看大街,說:「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太師連口稱對得妙。

太師又說:「今日過斷橋,斷橋何日斷?」李潤澤對:「明朝奔明月,明月幾時明?

太師:「火燭沖天亮,文光射鬥」。李潤澤聽到鞭炮聲響,立刻吟出下聯:「驚爆落地響,怒氣衝天」。

太師又說:「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為乾坤增色」。李潤澤對:「新春雷未動,擊一聲鼓,替天地揚威」。

太師十分高興,問李潤澤叫什麼名字,李潤澤小夥伴說,他叫李潤澤是秀才營的。

太師鼓勵李潤澤說:「下屆會試,一定要進京顯顯身手。」李潤澤說:「多謝太師褒獎,還請太師上轎。」

從人忙說起轎,太師卻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於是拉著李潤澤向前走去。

相關焦點

  • 對聯故事(八)
    對聯故事(八) 十歲的王育才,家裡雖然窮,但特別喜歡讀書,於是,父母節衣縮食給他買了不少書。王育才尤其喜歡對對子,有一天,他在自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可是,門前的竹子都是村子裡財主家的,那財主認為這副對聯利用了他家的竹子,就命令家奴把所有的竹子全部砍斷了,誰知王育才不慌不忙又各寫了個字貼在對聯的下面
  • 對聯故事(十四)
    對聯故事(十四)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昔日蓋世之德;今朝罕見之材。妙諷汪精衛從字面上看,這對聯似乎在吹捧汪精衛,但依循漢語中諧音雙關的方法來解讀,「蓋世」者,「該死」也;「罕見」者,「漢奸」也!
  • 對聯故事(二十)——理髮店對聯賞析
    對聯故事(二十) 興隆場有一家理髮店,就一個理髮師,洗頭理髮全包。師傅姓王,曾經可是大人物,據說幹過副縣長。後來被一擼到底,在自家門前開了一家理髮店。這家小理髮店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這些,而是理髮店門上經常更換的對聯,我至今都還記得那些春聯,讀來很有意思。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 對聯故事(六)
    對聯故事(六) 第二天,王文才與小燕如約來到了老大爺指定的地點,老大爺也如約給王文才帶來了文房四寶,王文才喜歡地愛不釋手。兩個人比起了對聯,奪館先生先說:「麥黍稷,稻糧菽,這些雜種,哪個先生?」先生道:「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問老子?」奪館先生連說:「好聯好聯」,自愧不如,悻悻地離開了。
  • 對聯故事(三)
    對聯故事(三) 財主家請了一位教書先生,專門教授家裡的小少爺。一日,財主說喝了點小酒,興致很高,就準備考考兒子的功課。財主出一上聯:核桃。小少爺愚笨,不知如何作答。原來太太覺得有錢能使鬼推磨,等孩子長大,花些錢買個官當就行了,何必學那勞什子對聯呢。
  • 《乾隆皇帝送禮》等民間對聯故事
    民間對聯故事(一)《乾隆皇帝送禮》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訪,看到一戶農家在操辦喜事。他便差人去送一份賀禮。民間對聯故事(二)在七八十年代艱苦的勞作中、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筆耕並小有收穫,不少文章常被中央有關媒體和省地縣主流媒體採用。有關文章被選編於《黃梅新聞彙編》一、二集(只編兩集)。八十年代進城開辦鄂東首家信息公司——黃梅縣經濟信息服務公司。
  • 對聯故事(五)
    對聯故事(五) 一天,天真爛漫的兄妹倆在山裡玩耍,哥哥叫王文才,妹妹叫王小燕。他們遇到了一位放羊的老大爺,老大爺告訴王文才說:「你的高祖、曾祖都是當大官的。」王文才睜著一雙大眼睛望著老大爺,說:「真的嗎?」老大爺點點頭。
  • 對聯故事(十六)
    對聯故事(十六) 從前,有個秀才善知詩書,能出口成章,為人剛正,平生喜交結勞苦貧民。一般百姓請他寫文辦事,都有求必應,對達官貴人則拒之千裡,很有幾分傲骨。
  • 十根竹子一片葉,(對聯的故事)
    有一天,他到花園去玩,看見一片竹林,王琪看了,馬上想了個對聯。馬上寫了出來: 葉垂千口劍; 幹聳萬條槍。他把耷拉下來的竹葉比作寶劍,直直的竹竿比作長槍,他拿這幅聯句讓朋友們看,都誇他寫得好。他美滋滋的把對聯貼在屋裡牆上。還吹出大話:「誰要能改一個字,送十兩黃金。」
  • 朱哥說故事第三期:清朝歷史的大才子,紀曉嵐對對聯
    大家好,聽故事,漲知識,這裡是老朱講故事,這是我們第三期節目。我們今天講的是紀曉嵐對對子的故事。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相傳五代時期後蜀國國君孟昶是最先寫對聯的人,春節到了,寫個對聯叫春聯。有人去世了,寫個對聯叫輓聯,誰家有喜事了,寫個對聯叫慶聯。
  • 故事:乾隆微服私訪,在農村遇到蹊蹺對聯寫,弄明白後哈哈大笑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乾隆一看,這兩幅對聯不知裡頭有什麼道道,就一心想弄個明白。他就找了個店住下,派人去把那兩家子當家的找來,問道:「那『家有萬金不是富』是誰寫的?」其中一個老漢說:「是我寫的。」乾隆問:「你為什麼這樣寫呢?家裡有萬金你還嫌不富,眼前有五子你還嫌孤,這是何道理?」
  • 熱的故事(七)
    熱的故事(七) 上回我們提到,兩隻杯子,一隻裝熱水,一隻裝冰水,杯壁上會出現小水珠,小水珠會出現在杯子的內側還是呢?我不知道各位看客是否做了這個實驗,下面我們就慢慢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故事:為一副對聯賠上性命,這哥們兒也是太拼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關於對聯的故事。一古時有兩個書生,關係好,經常一起出來玩。兩人都喜歡對對聯,每次出來,少不了吟詩作對。二第二個故事的主角仍然是書生農夫們不高興了,就說,既然你是書生,讀的書一定不少,但不知能不能對上我們的對聯?對上了,我們就讓,對不上,你就在後面等著吧。書生一聽微微冷笑,心說一幫泥腿子,能出得來多難的對聯,出吧。
  • 對聯趣聞之九:偏旁對部首
    前面幾期對聯趣聞,講了各種趣聯,有上下聯字數不等的對聯,有懸賞14萬現大洋也無人對出的對聯,有關鍵時刻能保命的對聯。今天給大家講一幅,偏旁對部首的對聯。有兩個故事說這幅對聯,一個有名,一個無名。先講無名的吧,說古時有個書生,喜好賣弄才華,一日進京趕考,住在一家客店。店小二看他不慣,上酒菜時隨口說道:「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對出不收錢」。
  • 一副對聯〝進士草驢〞
    於是他便處處設法子刁難人家老趙,這年,快到春節啦,人們都預備著過年的東西:請門神、糊燈籠、貼對聯什麼的。往年進士家門口貼對聯貼得最早,可是,今年到臘月二十九啦,門框上還空空的哩!這天夜裡,老少進士爺兒倆正商量著寫對聯哩。
  • 我乃探花郎,對聯故事(六)
    《聊齋志異》中有這麼一個故事:金府貼榜,對聯招親,小姐出聯,文人擬對,能全對者,即招為婿。榜文出示,來者盛眾。高臺之上,鑼鼓喧天,小姐上臺,萬眾驚異,"如此美媚,天仙可比,誰能得到,死也樂意"。文人爭臺,躍躍欲試。
  • 昆明環翠宮對聯與傳奇故事
    此時向哪裡跳出(這人間苦海)?這時手下們大喝道:哪裡來的野道士?趕緊走開!手下們剛喝完,道士立馬不見了蹤影。陳用賓於是明白過來:兩口相對不就是個「呂」字嗎?道者站立於山石旁,不就是個「巖」字嗎?而呂巖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啊。緩過神來後的陳用賓於是把站立處的那座橋命名為「迎仙橋」,後來在半山中修了一座環翠宮,裡面塑了一尊像,即是呂洞賓。
  • 家族近代傳奇(第一章)
    我的老家在衝坎上(現用名馬橋自然莊)這是一個民風極為純樸的地方。祖父謝諱字江海,漢族人,一八九四年生,於一九四三年去世。據村中老人回憶,祖父待人特別真誠、大度、厚道並且極為熱情。祖父做生意的誠信與熱心是有口皆碑的,他待人向來一視同仁。
  • 巴蜀之地 | 甘元俊:聰明的三女婿(故事)
    難得三個愛婿前來祝壽,我要請他們各作一副賀壽對聯,按『步步高』辦法,大女婿作四字對聯,二女婿作五字對聯,三女婿作六字對聯,誰作好誰上席,為老夫的五十大壽添上幾分喜氣。就請大家一齊監考,如何?」 財主話剛完畢,大女婿、二女婿馬上呼應:「好好,我們贊成,我們贊成!」 滿堂賓客一齊怔住。這不明明是「將」三女婿的「軍」嗎?莫說一個莊稼人,就是文人墨客,六字對聯也不那麼好作呀!
  • 100個女人的情感故事(七)(下)
    100個女人的情感故事(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