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環翠宮對聯與傳奇故事

2020-08-27 詩詞茶座

明朝年間,雲南南關外有一個姓趙的屠夫,一天,他在準備宰殺母牛時,發生了件邪門的事情:屠刀死活找不到了。母牛有一頭牛犢,只見牛犢在旁不停地仰臥哀鳴,甚為悽絕。趙屠去趕它,不起,用力鞭打,小牛才起身,這時發現屠刀原來就藏在它身下。趙屠一下子若有所悟,便丟了屠刀,趕著母子二牛躲到西山隱居去了。在山中,常常吟叨著「減去心頭火,要見呂洞賓」的詩句,簡直快活得不要不要的。

傳說中的西山睡美人

又一日,一位道士來訪。趙屠用古瓷盛杯,待之以好茶,道士卻不慎打碎了古瓷,引得趙屠不快,神色間動了嗔念。道士哈哈大笑三聲,一下子不見了人影。就在納悶間,趙屠發現古瓷依然完好,而旁邊留了一張字條:洞賓方才到,心頭火又生。

趙屠見此羞愧和懊悔不已,一方面有眼不識呂洞賓,另一方面一隻古瓷就把自己打回了原型,可見修行還差得遠啊。趙屠自此在西山憑欄觀海,常遠遠地看到雲南沐王的水軍在滇池上操練,奇怪的是,趙屠竟然有所羨慕,就這樣盍然而逝。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滄海桑田,世事變幻,一個叫陳用賓的巡撫鎮守雲南。陳用賓一次偶遊西山,他好生奇怪,怎麼所到之處就像來過一樣。一塊石壁旁,記載著一位趙某人的生卒年月,而趙某逝世的時間恰好與陳用賓的生辰吻合。原來陳巡撫就是那趙屠的後世。陳用賓又回憶起一樁事,當年鎮守福建時,有一位道士到訪,問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減去心頭火了沒有?臨別的時候,又同他約好了今後的鸚鵡之會。

想到這裡,陳用賓計上心來,一問旁人,這裡果然有座鸚鵡山,於是打定主意,欲往那裡走一遭。巡撫大人帶著手下們行至山中,只見一個結痂的癩道人,手持兩個瓶子,開口相對,站在那裡笑著說:巡撫大人別來無恙?此時向哪裡跳出(這人間苦海)?這時手下們大喝道:哪裡來的野道士?趕緊走開!手下們剛喝完,道士立馬不見了蹤影。陳用賓於是明白過來:兩口相對不就是個「呂」字嗎?道者站立於山石旁,不就是個「巖」字嗎?而呂巖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啊。緩過神來後的陳用賓於是把站立處的那座橋命名為「迎仙橋」,後來在半山中修了一座環翠宮,裡面塑了一尊像,即是呂洞賓。

於是,有後人據此傳奇故事題了一聯:

春夢慣迷人,九環仙骨,誤著了一品朝衣,任雞鳴紫陌、馬踏紅塵,軍門向那頭跳出:

空山曾約伴,六詔杯茶,猶記得七閩片語,看劍影橫天、笛聲吹海,先生從何處飛來?

上聯寫陳巡撫被當官所耽誤。在深感「春夢慣迷人」的同時,又無比追崇道家那樣的「九環仙骨」,身穿一品朝衣,留念紫陌紅塵,因此,不知從哪裡逃脫出來,真正的歸依山林?

下聯撮合其傳奇故事,與呂真人在六詔(雲南)杯茶相邀,空山約伴,還記得在福建的隻言片語,卻不知真人從何處飛來。

一邊是入仕,一邊是出世,寫出了很多官僚士大夫既要為官,又要「超凡脫俗」的幻想,把複雜矛盾的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整幅楹聯寫得瀟灑飄逸,格調清新,語言生動,情景交融,而且意境深遠,耐人尋味,算得上是楹聯中的佳作。

以上故事出自梁章鉅《楹聯叢話》。環翠宮現在仍存,屬於金殿名勝區的一部分。據環翠宮官方說法,陳用賓三遇呂洞賓,該聯是其本人所撰。陳用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1550~1617年),字道亨,號毓臺,福建晉江人,明末時擔任雲南巡撫,對發展雲南經濟,加強邊疆建設有過較大貢獻。其個人信奉道教,撰有多種道家著述。

陳用賓寫過一篇《環翠宮記》,對其營造原因及過程,做了說明:

餘撫滇之三年,命官於鳴鳳山建環翠宮,其中為閣,祀呂師,殿有二,王、陶天君,何、柳二仙並祀閣上。既成瞻禮,羹牆如見。

《真人志傳》有曰:「人能忠君孝親,信友仁下,不慢不欺,方便濟物,陰騭格天,便與吾同。」真人此言,明指忠孝為神仙胚胎,若舍忠孝而言功行,外功行而求神仙,猥雲內外金丹,抑末耳。王天君以赤心忠良書於胸,陶天君以良藥救病,受帝敕旨,威靈赫奕,亙古今不磨,恃此耳。是忠孝要領,仙不得不可為仙,佛不得不可為佛。忠孝全盡,即正陽祖師所謂功行圓滿。

神仙之道,思過半矣。此餘與群真意相契合,讀傳志輒不釋,而建宮崇祀,為皈依傳受地,豈微塵世之福哉!

本文以呂洞賓所謂「忠孝全盡」作為解釋,其實也頗值得玩味。滾滾紅塵,真要跳出來,談何容易?更何況是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

後來有人寫過這樣一首《遊鸚鵡山題環翠宮壁詩》:

笛聲吹遍海贏東,鸚鵡深山夕照紅。

採藥杖挑香玉滿,談經幡罩石壇空。

朝衣一品披丹帔,仙骨三生誤絳宮。

說與牧童君記起,先生蹤跡往來風。

相關焦點

  • 對聯故事(二十)——理髮店對聯賞析
    對聯故事(二十) 興隆場有一家理髮店,就一個理髮師,洗頭理髮全包。師傅姓王,曾經可是大人物,據說幹過副縣長。後來被一擼到底,在自家門前開了一家理髮店。這家小理髮店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這些,而是理髮店門上經常更換的對聯,我至今都還記得那些春聯,讀來很有意思。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 大理和昆明雖不一樣,但她心裡大理就是昆明
    他說,宋昆明。當然嘍,尋找宋昆明也不是一帆風順,但有目標,內心總是篤定的,一場意外,偶遇一個中國籍男子,男子說他是宋昆明。宋昆明說他不是宋昆明,什麼情況,原來這個宋昆明一眼就愛上了方圓,為了能繼續跟方圓在一起,謊稱自己是宋昆明。名字不對,一切白費。
  • 對聯故事(十四)
    對聯故事(十四)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昔日蓋世之德;今朝罕見之材。妙諷汪精衛從字面上看,這對聯似乎在吹捧汪精衛,但依循漢語中諧音雙關的方法來解讀,「蓋世」者,「該死」也;「罕見」者,「漢奸」也!
  • 對聯故事(八)
    對聯故事(八) 十歲的王育才,家裡雖然窮,但特別喜歡讀書,於是,父母節衣縮食給他買了不少書。王育才尤其喜歡對對子,有一天,他在自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可是,門前的竹子都是村子裡財主家的,那財主認為這副對聯利用了他家的竹子,就命令家奴把所有的竹子全部砍斷了,誰知王育才不慌不忙又各寫了個字貼在對聯的下面
  • 傳說昆明鎖龍井是留給惡龍的出氣口
    在昆明市中心,最有名的古蹟,除了每六十年能出現金碧交輝奇景的金馬、碧雞二坊之外,就當數相隔數百米,遙相呼應的東、西寺二塔,此二塔鎮龍的傳說在昆明已是家喻戶曉,以至於昆明有民間傳說「鐵樹開花馬長角」預示災難或水患。而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就是在這兩座塔的中間,有一口古井,名鎖龍井,傳說井裡有惡龍被雙塔鎮壓著。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 對聯故事(六)
    對聯故事(六) 第二天,王文才與小燕如約來到了老大爺指定的地點,老大爺也如約給王文才帶來了文房四寶,王文才喜歡地愛不釋手。兩個人比起了對聯,奪館先生先說:「麥黍稷,稻糧菽,這些雜種,哪個先生?」先生道:「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問老子?」奪館先生連說:「好聯好聯」,自愧不如,悻悻地離開了。
  • 《乾隆皇帝送禮》等民間對聯故事
    民間對聯故事(一)《乾隆皇帝送禮》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訪,看到一戶農家在操辦喜事。他便差人去送一份賀禮。民間對聯故事(二)一聽這話,鄭板橋便決定,以對聯來考考這位先生。於是鄭板橋以大堂上懸掛的燈籠為題,出一上聯:「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西南北」。要求老先生出下聯。老先生聽了,沉思片刻,答道:「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 對聯故事(三)
    對聯故事(三) 財主家請了一位教書先生,專門教授家裡的小少爺。一日,財主說喝了點小酒,興致很高,就準備考考兒子的功課。財主出一上聯:核桃。小少爺愚笨,不知如何作答。原來太太覺得有錢能使鬼推磨,等孩子長大,花些錢買個官當就行了,何必學那勞什子對聯呢。
  • 朱哥說故事第三期:清朝歷史的大才子,紀曉嵐對對聯
    大家好,聽故事,漲知識,這裡是老朱講故事,這是我們第三期節目。我們今天講的是紀曉嵐對對子的故事。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相傳五代時期後蜀國國君孟昶是最先寫對聯的人,春節到了,寫個對聯叫春聯。有人去世了,寫個對聯叫輓聯,誰家有喜事了,寫個對聯叫慶聯。
  • 對聯趣聞之九:偏旁對部首
    前面幾期對聯趣聞,講了各種趣聯,有上下聯字數不等的對聯,有懸賞14萬現大洋也無人對出的對聯,有關鍵時刻能保命的對聯。今天給大家講一幅,偏旁對部首的對聯。有兩個故事說這幅對聯,一個有名,一個無名。先講無名的吧,說古時有個書生,喜好賣弄才華,一日進京趕考,住在一家客店。店小二看他不慣,上酒菜時隨口說道:「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對出不收錢」。
  • 一副對聯〝進士草驢〞
    於是他便處處設法子刁難人家老趙,這年,快到春節啦,人們都預備著過年的東西:請門神、糊燈籠、貼對聯什麼的。往年進士家門口貼對聯貼得最早,可是,今年到臘月二十九啦,門框上還空空的哩!這天夜裡,老少進士爺兒倆正商量著寫對聯哩。
  • 老昆明舊事新說:金馬碧雞坊與書林街
    ,然後告訴我,金馬碧雞坊曾經屹立在昆明鬧市中軸線的南瑞,巍然而立,高12米,寬18米。我過去上幼兒園時,書林街上共有昆明市總工會、昆明市兒童醫院、市委幼兒園、第三幼兒園、雲南人民出版社、橡膠廠、糖果廠、昆明茶廠、昆明第十五幼、書林一小、二小、昆明第三中學、僑光小學等單位。
  • 我乃探花郎,對聯故事(六)
    《聊齋志異》中有這麼一個故事:金府貼榜,對聯招親,小姐出聯,文人擬對,能全對者,即招為婿。榜文出示,來者盛眾。高臺之上,鑼鼓喧天,小姐上臺,萬眾驚異,"如此美媚,天仙可比,誰能得到,死也樂意"。文人爭臺,躍躍欲試。
  • 《昆明往事》
    再見到幹華,已是20年後在昆明去西雙版納的飛機上。要不是她喊我,我根本就認不出她,二十年的歲月變遷,讓她整個人胖了一圈,唯一能夠讓我覺得眼前婦女和幹華這個名字搭上邊的是她身後跟著的那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小姑娘雖然打扮的俏麗,但仔細看來,依稀有當年幹華的幾分神韻,要不然,我是真不敢承認她就是當年那個喜歡梳著兩條辮子、露出滿臉雀斑、說話怯生生叫幹華的小女孩。
  • 對聯故事(五)
    對聯故事(五) 一天,天真爛漫的兄妹倆在山裡玩耍,哥哥叫王文才,妹妹叫王小燕。他們遇到了一位放羊的老大爺,老大爺告訴王文才說:「你的高祖、曾祖都是當大官的。」王文才睜著一雙大眼睛望著老大爺,說:「真的嗎?」老大爺點點頭。
  • 對聯故事(十六)
    對聯故事(十六) 從前,有個秀才善知詩書,能出口成章,為人剛正,平生喜交結勞苦貧民。一般百姓請他寫文辦事,都有求必應,對達官貴人則拒之千裡,很有幾分傲骨。
  • 昆明「龍吃人」事件,竟然有這麼多人親眼見到龍?
    今天錘爺要講的故事是發生在雲南昆明,位於中國的大西南方向,不僅流傳著神奇的傳說,還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到底是什麼秘密呢?話不多說,坐好小板凳,錘爺馬上開講!秘密一:鎮館之寶「古幢經幃」說來也奇怪, 昆明的當地人並沒有親眼見過龍,更沒聽說過身旁附近有誰見過龍,但是昆明的龍卻一直是個傳說。而昆明周邊叫龍的地名更是不少,比如盤龍寺啊、黑龍潭啊等等。
  • 故事:乾隆微服私訪,在農村遇到蹊蹺對聯寫,弄明白後哈哈大笑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乾隆一看,這兩幅對聯不知裡頭有什麼道道,就一心想弄個明白。他就找了個店住下,派人去把那兩家子當家的找來,問道:「那『家有萬金不是富』是誰寫的?」其中一個老漢說:「是我寫的。」乾隆問:「你為什麼這樣寫呢?家裡有萬金你還嫌不富,眼前有五子你還嫌孤,這是何道理?」
  • 對聯故事(七)
    對聯故事(七) 一天,李潤澤和小玩伴一起上街去玩耍,遇到了在民間巡視的李太師。李太師是當今太子的老師,才學極為淵博。
  • 故事:為一副對聯賠上性命,這哥們兒也是太拼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關於對聯的故事。一古時有兩個書生,關係好,經常一起出來玩。兩人都喜歡對對聯,每次出來,少不了吟詩作對。二第二個故事的主角仍然是書生農夫們不高興了,就說,既然你是書生,讀的書一定不少,但不知能不能對上我們的對聯?對上了,我們就讓,對不上,你就在後面等著吧。書生一聽微微冷笑,心說一幫泥腿子,能出得來多難的對聯,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