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真的在鹿鼎記吹清朝嗎?事實上除了康熙外沒有不被黑

2020-09-06 吟風社

常有人說金庸在《鹿鼎記》中吹清黑明,黑明或許有,然而對於清朝,金庸給予讚美吹捧?實際上在整個鹿鼎記,大清王朝上上下下,除了康熙皇帝外,基本黑了個遍,當然了,在這部小說中,只有康熙和陳近南兩個是正常人,在碰到韋小寶時不會被降低智商,本文就來說一下《鹿鼎記》是如何黑康熙朝的文武大臣的。

康熙

索額圖、明珠

看過《康熙王朝》都知索額圖和明珠,是康熙朝的兩個重要大臣,就先從他倆說起吧。

索額圖知道韋小寶是皇帝親信後,居然以堂堂皇親之尊去和一個太監結拜(當時韋小寶身份還是公公),這好比寫本近代小說,讓李鴻章去和李蓮英結拜,如此作踐自己就為了討好自己的侄女婿。

其餘如貪汙腐敗,鰲拜家產索額圖上來就跟韋小寶分了一百萬,可以說是韋小寶在官場上得「啟蒙老師」。

在戰場上索額圖也是畏敵如虎,在雅克薩之戰時,躲得遠遠的。

欽差和索額圖聽了大喜,感激無比,適才對陣之時,他二人躲得遠遠的,唯恐受了火器矢石之傷,哪有半點「親臨前敵,奮勇督戰」之事?

索額圖

明珠也沒好到哪去,在歷史上明珠是力主裁撤三藩的,而在鹿鼎記中的明珠又是什麼表現?啥建議都沒出,就在猛拍康熙馬屁而已:

上召諸大臣詢方略,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

明珠道:「聖上天縱聰明,高瞻遠矚,見事比臣子們高上百倍。奴才想來想去,撤藩有撤的好處,不撤也有不撤的好處,心中好生委決不下,接連幾天睡不著覺。後來忽然想到一件事,登時放心,昨晚就睡得著了。原來奴才心想,皇上思慮周詳,算無遺策,滿朝奴才們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料中。奴才們想到的計策,再高也高不過皇上的指點。奴才只須聽皇上的吩咐辦事,皇上怎麼說,奴才們就死心塌地、勇往直前的去辦,最後定然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而且吹康熙馬屁也罷了,明珠對韋小寶也是費盡心機的討好,韋小寶找趙良棟的劇情中,因為不記得趙良棟的名字,只記得他有大鬍子,於是請明珠找一個大鬍子軍官,於是明珠親筆寫了一道六百裡加急文書給天津衛總兵,於是天津衛從把總到參將副將,所有的大鬍子都到了韋小寶的伯爵府。原文甚至說明珠巴結韋小寶,就算是再難十倍的題目,他也得想辦法交差。

納蘭明珠

施琅、傑書

說完文臣代表,就到了武將,康熙朝比較著名的武將有康親王傑書、靖海侯施琅,這兩位在鹿鼎記小說中又是什麼表現?

施琅也成了馬屁精,各種賄賂韋小寶和猛拍韋小寶馬屁,甚至在攻滅明鄭後,還起了割島自立的野心,此外,金庸在小說中更是明確表示施琅的才能遠不如陳近南:

心想自己才能確是遠不如陳近南,此人倘若不死,局面自然大不相同。

施琅

傑書在歷史上是平定三藩之亂時清軍的主要指揮官,而在鹿鼎記中簡直是一個諧星,廢了老大勁找了一堆「江湖高手」,結果是一堆廢材,連楊溢之都遠遠不如(對比一下倚天汝陽王手下,簡直悲劇),搞丟四十二章經嚇得要命,整天提心弔膽。

康親王搖頭道:「只要保得性命,就真把我這親王的王爵革去,貶作庶人,我也已謝天謝地,心滿意足了。鑲藍旗旗主鄂碩克哈因為丟了賜經,昨兒給打入了天牢,聽說很受了拷打,皇上派人嚴審,那部經書到底弄到哪裡去了。」說著臉上肌肉抖動,顯是想到了身入天牢、備受苦刑的慘酷。

康親王傑書

順治

然後到了老皇帝順治,在書中順治已經出家為行痴,但金庸說順治頭腦不太清楚,被韋小寶幾句話就忽悠了,還不及十幾歲小康熙的十分之一。

順治七歲登基,二十四歲出家,此時還不過三十幾歲。他原本性子躁、火性大,說到頭腦清楚,康熙雖小小年紀,比父親已勝十倍。

行痴

建寧公主

最後是建寧公主了。在歷史上的建寧是康熙的姑母,在鹿鼎記中不但被降了輩分成了康熙的妹妹,還是毛東珠生的野種,此外性格乖張暴戾,是個抖M,可以說是韋小寶七個老婆最不討喜的一個。這也是鹿鼎記最大的影響之一,但凡有建寧出場的古裝劇,比如懷玉公主,人設基本是按照鹿鼎記來,目前來看,只有尤小剛的皇太子秘史搞對建寧公主的身份。

建寧公主

官場

至於清朝官場的黑暗,金庸更是從頭抨擊到尾,明史案中上上下下的醜態,韋小寶去趟天津,全天津的武將只有趙良棟一個人不巴結他,去了揚州當欽差大臣,收了一路的賄賂,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收吳三桂好處的,說句難聽,這都黑出翔還吹呢。

吳三桂

相關焦點

  • 《鹿鼎記》中,康熙對韋小寶的情義是真的嗎?
    金庸是第一個在武俠小說中把皇帝當主人公來寫。他在《鹿鼎記》中刻畫的康熙皇帝便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典範。 。康熙不是俠士,但他會武術。十幾歲的時候,他以「小玄子」的名義與韋小寶比武,武功還不錯。金庸寫了關於康熙
  • 《鹿鼎記》建寧公主原型,並非康熙妹妹,但真的跟和尚有曖昧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封山之作,也是整個金庸武俠作品中最特殊的一本,與以往的俠義不同,《鹿鼎記》塑造的主角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俠客,而是一名油滑輕浮的小混混。這七位韋夫人中,就有一位大有來頭,是康熙的妹子建寧公主,也是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妻子,正兒八經的平西王世子妃。小說裡,建寧公主身世複雜,實際並非真正的皇室中人,那麼,真實的歷史裡,真的有這樣一位公主嗎?答案是肯定的。
  • 金庸先生筆下的真實歷史人物(《鹿鼎記》篇)
    一、鹿鼎記《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也是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今天翻拍最多,且爭議最多的一部。還有好事之人從中深挖出金庸先生的家族史。韋小寶:歷史裡並沒有這個人,是虛構出來的。金庸先生曾說過韋小寶這一人物,是受到魯迅小說中阿Q的影響而創作出來的。
  • 金庸的小說,主角總在「反清復明」,他和清朝有仇嗎?
    「反清復明」,難道金庸和清朝有仇嗎?《鹿鼎記》裡的韋小寶進入皇宮和隱瞞身份的康熙成了好兄弟,後來康熙的身份暴露了。韋小寶的身份也不簡單,他是天地會中的一員。兩個人的關係變得非常尷尬,也不像孩童的時候那麼親密了。
  • 《鹿鼎記》中韋小寶和康熙關係那麼好,為什麼只被封為一等鹿鼎公
    &34;這是金庸大師作品總集寫的一副對聯,今天我們來說說其中的「鹿」指的是《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的《鹿鼎記》改編成影視作品共有五個版本:1984年香港梁朝偉版、同年臺灣中視李小飛版、1992年香港周星馳電影版、1998年香港陳小春版、2000年香港張衛健版。
  • 在金庸的《鹿鼎記》中,韋小寶歷史上是否有此人?揭秘歷史真相
    金庸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他所寫的書深受人們喜愛。而《鹿鼎記》中韋小寶一角更是深受人們喜愛。但在歷史中是否真的有韋小寶此人或是其歷史原型呢?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韋小寶簡直是開掛的一生,所以筆者就想知道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人或其原型,顯然是沒有的。
  • 《鹿鼎記》中那個遍識天下英雄的「陳近南」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說起「反清復明」我們首先就會想到,金庸小說《鹿鼎記》中著名的民間組織「天地會「,提到」天地會「人們就會想到」天地會「的創始人總舵主」陳近南「。在金庸先生筆下,這位總舵主陳近南是個一心想要恢復漢人江山的民間人士,不僅文武雙全、義薄雲天,才能出眾還極富人格魅力,是整個」反清復明「組織的精神偶像。在民間及江湖上更有「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仰慕之語。
  • 《鹿鼎記》中暗藏著南明歷史,不識字的韋小寶都很懂
    文 | 張十巴仙一金庸小說《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在朝廷、天地會、神龍教等職場混得風生水起。虛構的韋小寶聽聞或見證了不少歷史事件,帶讀者見了各種世面。他活躍的年代,就是清朝康熙初年。在清朝統治者眼中,南明雖不強大,卻遲遲滅不完,是件頭疼事兒。南明在康熙初年仍有影響力,南明那些事兒仍有機會在《鹿鼎記》裡涉及到。二《鹿鼎記》第九回講到了天地會的徐天川與沐王府的白氏兄弟有一番「唐桂之爭」,爭的是隆武皇帝(登基前為唐王)和永曆皇帝(登基前為桂王)誰是大明正統。兩方更為此大打出手,互有死傷。
  • 沒有《三個火槍手》,就沒有《鹿鼎記》
    最近一段時間,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開播,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是他最不「武俠」、最具爭議的一本武俠小說。那麼,金庸寫《鹿鼎記》的靈感或者文風來源於哪裡呢?金庸的韋小寶則完全出於虛構,將《鹿鼎記》信以為真,這人在康熙朝的影響可是大極了,也改變了鄰國的歷史,若非韋小寶親臨指導,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公主便全無「攝政」羅剎的指望。特雷維爾統領「小時候有幸跟路易十三陛下一塊兒玩耍……有時候兩人玩著玩著就打起架來,打贏的還不一定是陛下呢。可陛下挨的這些揍,卻使他對德·特雷維爾先生大為器重、恩寵有加」,韋小寶得寵於康熙,走的是同一路線。
  • 金庸封筆之作《鹿鼎記》:究竟是創新,還是「淪喪」?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也是最受關注的一部,被倪匡認為是新派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評價,無外乎兩點原因:第一,當然是歸功於金庸先生的深厚功底,第二則是這篇小說贏在了「新」這個字上。
  • 從年代來看金庸每部小說的最強高手,金庸武學真的是越來越弱嗎?
    張三丰在書中雖然沒有什麼太多表現。書中明確描寫: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
  • 《鹿鼎記》是金庸老先生的封筆之作,所以翻拍是要有足夠的準備
    張一山這個版本的《鹿鼎記》演技和劇情剪輯都遭到眾多吐槽,但是幾個老婆是真的讓人稱讚!而前幾版都太過於經典,每一個拿出來都似乎可以稱作是顏值的天花板,暫且不提。張一山版本《鹿鼎記》中的幾個老婆除了設定跟原著中有些區別外,美貌都是在線的。
  • 不嚴謹?新《鹿鼎記》將鰲拜家寫成「鰲府」引爭議
    因為這個掛匾,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又被嘲上熱搜。在11月16日更新的第3集中,鰲拜家門口的掛匾把網友看笑了:鰲拜不是姓瓜爾佳嗎?該叫「瓜爾佳府」吧。而實際上,按照掛匾的用途和清朝的宗室爵位體系,「鰲」和「府」都有不妥之處。一個戲說劇的掛匾,引發了一場歷史迷之間的熱烈討論。
  • 把《鹿鼎記》當成通俗喜劇,才是對金庸最大的誤解
    1972年金庸在《明報》完成了武俠巨著《鹿鼎記》兩年半的連載,至此金庸封筆,一段關於武林的神話終結。金庸本身對自我風格的顛覆,讓《鹿鼎記》成為架在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之間的一座橋梁,《鹿鼎記》讓武俠文學完成了自我超越,又讓我們看到了武俠文學盡頭。
  • 《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歷史原型,誰最接近?
    韋小寶,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男主角。本是揚州人,其母韋春花是位妓女。很多人對於韋小寶的歷史原型眾說紛紜,有過許多的猜測,但是最後很多人諮詢過金庸才知道表示這部小說是「非武非俠,亦史亦奇」,金庸曾表示,「這個人物的由來是受海外華人的啟示」也曾表示「韋小寶由多個人物塑造而成,並沒有確切的歷史人物」,很快就有網友通過人物篩選,並發文指出,這個「海外華人」就是香港華人爵士韋寶珊和清朝時的權臣索額圖,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更接近
  • 金庸未寫完的康熙:千古一帝留給中國的印記(一)
    金庸作品中的皇帝基本沒好人,比如《倚天屠龍記》中陰險的朱元璋、《書劍恩仇錄》中狡詐的乾隆,而《鹿鼎記》的小玄子是正面形象。遺憾的是,金庸只寫到康熙皇帝的青少年時期。康熙皇帝執政61年,執政時間在中華帝國史上排名第一,他在疆土開拓、民族融合等方面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留下的印記至今仍在。首先,康熙對三藩之亂的強硬讓中國沒有發生南北分裂。
  • 鹿鼎記中,阿琪為何沒有嫁給韋小寶?金庸:也不看看她對象是誰
    在金庸的筆下,只要作為主角,身邊總會圍繞著眾多的美麗女子。神鵰中的楊過,倚天中的張無忌,天龍中的段譽,皆是如此。而到了《鹿鼎記》中,韋小寶自然也逃不出這個設定。在韋小寶的一生中,共迎娶了七個夫人,她們各個貌美如花,均是一等一的美人。可是,有一人卻獨獨被韋小寶落下,成了鹿鼎記中唯一一個沒有嫁給她的女子。她是誰呢?請容我細細道來。
  • 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歷史原型是誰?她的真實故事又是如何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長篇小說《鹿鼎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代小混混韋小寶這一市井小民機緣巧合之下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鬥智鬥勇,加入天地會並在朝廷為官最後功成圓滿隱居江湖的故事,書中韋小寶的七個夫人中有一個是康熙皇帝的妹妹建寧公主。
  • 淺談清朝爵位:韋小寶的「一等鹿鼎公」,是多大的爵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對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想必許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和現如今的各類爽文不同,金庸先生的小說雖是以江湖武俠為題材,但都蘊含著一定的歷史背景以及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也正因如此,它們才能陪伴幾代人的成長至今不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那些廣受好評的作品也被一遍又一遍地翻拍,其中就有《鹿鼎記》。
  • 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你認為誰的武功最高?
    金庸先生的作品分別為:飛 《飛狐外傳》清朝乾隆年間雪 《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年間連 《連城訣》清康熙年間天 《天龍八部》 北宋後期射 《射鵰英雄傳》南宋中期白 《白馬嘯西風》明末清初鹿 《鹿鼎記》清朝康熙年間笑 《笑傲江湖》明朝中期書 《書劍恩仇錄》清朝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