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一章)

2020-09-20 風雨文欽

文/文欽



第十一章

孫自立還是忘不了聽新聞,一段時間是把門關起聽,現在又大大方方地聽開了,誰要想說什麼,就讓他們說去好了,反正說自家壞話的已經不少了,重要新聞還是要聽的。這幾天裡他也聽出了點門道,中央有個一號文件,收音機裡有講解。雖然有很多知識、名詞自己還聽不懂,但他聽出來了,就是這個承包製度不會變。承包地,說穿了就是自己的地不會被收走了,自己敢在地裡放心做事了,也能進行一定的投入了。他雖然不知道該種什麼經濟作物,但也開始了新的籌劃,要把地埂做起來了,不要讓水土流失了,對一些地再平整一下,要增加施肥量。在當時他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整整想了好幾天,想得他頭都有些脹了。他在沒有想明白之前,是不會隨便說的,對老婆也沒說。只要自己想明白了,也就不用說了,做起來就行,哪怕老婆反對也要做。因為他不多言語,凡是他的主意或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陳文秀了解他的性格,也了解他的處事方法,對他的任何決定不提意見,更不反對,她信任老漢。這是他們相處二十多年來,很少鬧矛盾,不像別人那樣大吵大鬧,能夠和睦相處的秘訣。有人問她何以能相處得那麼好,她只說不就是過日子,爭爭吵吵還能過日子嗎?相互讓一讓就沒事了。過去孫自立在隊上受了委屈,回來後,她總能把熱騰騰的飯端過來,什麼話也不多說,用無聲的溫柔給他送去關懷和溫暖。地主的兒子受了委屈只能自己消化,不會有人同情,也不能給別人說,雖然給自己老婆能說,但說了又能咋樣?本來是一個人的痛苦,因為一說卻變成兩個人的了,所以孫自立無論在外面有什麼委屈,回家後從來不說,有時還能裝著什麼事也沒有。陳文秀能理解孫自立的心思,無論是苦是甜,是悠閒還是勞累,他不說也是為了這個家庭的安穩,她也儘可能地做到用心去理解,用行動去化解他的煩惱,而不是用空洞的語言去安撫,更不會用叨叨去招惹他。

孫自立有了這個初步想法後,他自個拿了鐵鍁、钁頭先上了地,認真地做開了自家的地埂,要做到差不多能攔住一定的水,要能蓄水、保土、保肥。這活看起來不大,但是個力氣活,一會下來,他已經大汗淋漓了,感覺到自己做力氣活是有些不如以前了。人啊,還是不能太閒了,承包以來活做得少了,勞動強度低了,精神狀態好像也不如以前了。不管咋的,他還是堅持做到了收工時,成績還不錯。

陳文秀不知道他幹什麼去了,上崖背看了幾次,不知他在什麼地方。當她知道後,她沒怨老頭,兩下把家務收拾了,雞豬狗都餵了,拿了個工具也去了地裡,兩個人幹總比一個幹快得多。孫自立讓老婆在家做針線活,因為兒子的婚事還有許多針線活兒,這方面他是幫不了忙的,只能靠老婆一針一線去做。陳文秀卻說那些活晚上可以做。

「爸媽,你們這麼辛苦有作用嗎?你們辛苦一輩子了,有空了多休息會兒也比這強。」

孫自立聽說有用嗎,就有些不高興了,這可是自己想了幾天才想出來的招,一句話就讓他說完了,自己的辛苦成白搭了。看來這孩子不是個種莊稼的料,連這點門道都看不出來,咋能務好這地呢。

「咱們山地最容易旱,有點雨水就流跑了,保不住墒,有時把肥也帶走了。還用說嗎,你爸想的辦法好,就如你爸說的是什麼三保。」陳文秀跟誰說話都是慢聲細語的,對孩子更帶著笑容,她看自己的孩子總是愛不夠。

孫銀強心裡還在想著那個三保什麼的,他爸倒說了:「保土、保墒、保肥。說不定過上幾年,逐漸淤積,還能把坡地變成平地呢。」

孫銀強聽後,也沒什麼不同意見了,暫時來說,他的生意只是讓生活寬裕一些,並不能完全脫離土地。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任何時候也不能脫離。所以在沒有集市的時候,孫銀強也自覺地參加了整理地埂。他只要認識到了,就像他跑生意一樣,絲毫不馬虎。由於有勁,做得又快又好,有時看到他媽拍得不是那麼硬實的時候,他就會讓他媽歇一會兒,自己又去重新做一遍。孫自立雖然沒說什麼,但看得心裡樂滋滋的。首先兒子會幹了,也會體貼老人了,養兒不就是為了這個嗎?許多人的觀念養兒是為了續後,在孫自立看來,是也不是。說是呢,有兒當然就能延續香火,孫家現在後繼有人了;說不是,誰能知道幾輩人以後的事,就像現在自己也不知道幾輩以前的先人都是做什麼的,如果養個不成才的,有個不肖子孫,這個煙火不一定就能續下去。誰不想養兒,最關鍵的還是要成才,能直接享受他的孝順那是再好不過的。

隊上有幾個人看到了孫家的做法,有些醒悟了,明白了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過去隊上常搞的叫涮礆畔,據說涮下來的草皮壯土,可以肥地,就這樣年復一年地涮來涮去,草皮沒有了,埂塄也沒了,地倒是沒見壯多少。相反的,下點雨有點水,這坡地沒遮沒攔一下子就流完了,沒有蓄積能力,實際上流走的不光是水,有土還有肥,有時連莊稼也被衝走了,怎麼能打糧食?

孫自立的舉動帶動了一部分人,一個小規模興修水利的工程在這裡拉開了戰場,這山的、那山的,這個地裡的與那個地裡的,在山之間有了勞動的回應,也串起了笑聲。有時這邊做的一家人,還要與那邊做的人對喊上幾句。

就這樣,二十幾天下來,孫家的地埂全部做完了。全隊三十幾戶人家有一半人也這樣做了,有的做完了,有的只做了一部分,還有一半人認為那純粹就是瞎胡鬧,這地是集體的,說不定哪一天就會被收走,不就白幹了嗎?因此他們認為,凡是出力做地埂的人都是白出力,是傻子。

有人把這個意見跟孫銀強說了,以為他經常去外面,一定見多識廣。孫銀強沒有理睬那個話,倒說得更乾脆:只要我們能種一天就受益一天,哪怕明天被收走了,地還在這裡,絕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去。無論是集體統一種,還是調整給其他人種,它照樣能發揮原來的作用。這麼一說,有疑慮的人也沒了話說。

本著這一點,他專門買了二斤肉,交給他媽叫改善一下生活,不要光辛苦不享受。

陳文秀見兒子提回來了肉,嘴上說著貴的,買那幹啥,心裡樂得沒法說。她說貴主要是由於孩子的大事還沒辦,而且就在準備當中,浪費不得,還得省著用,要把錢用在刀刃上。家具有了,糧有了,但菜要買,肉要買,給新媳婦的衣服要買,還得花不少錢。心裡樂呢,她知道多少年來,原來是很少能吃飽,現在雖然能吃飽了,自家的日子在方圓算是好的,但也僅是能吃飽而已,不敢有什麼奢望。只有兒子才敢花這個錢買肉,無論她還是老漢,就是有錢也捨不得這樣花。

既然拿回來了,那就舒坦地享受一下了。老孫最愛吃餃子,她二話沒說,也不用問誰,自己做了決定。剩下的肉就做了點臊子,準備吃麵的時候當拌料用。

(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

相關焦點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七章)
    文/文欽第十七章 期盼的雨水沒來,旱荒還沒有過去。現在才想來了,我爺爺臨去世時要我們好好地把這個大山守好了,是有道理的。」「哈哈,怪不得你這麼聽話,原來還記著我老人家的話啊。」二蛋的反應也是夠快的,剛等人把話一說完,他立即就接了上去,硬是佔了人家一個口頭便宜,氣得那人順手拾起一個土塊打了過去,二蛋一躲當然是沒有打上。說者是鑿鑿有據,聽者也毛骨悚然。孫自立聽到這些傳言說法,也不知是真是假,從他們能來偷牛就知道不是虛的。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六章)
    文/文欽第六章大山暫時進入了休眠的沉寂期,地裡很少能看到人影子了,有那麼幾棵大樹朝天張揚著光禿禿的枝條,像是不願意低頭似的,野雀蹲在窩裡喳喳地叫著,讓山谷有了點迴響。(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七章)
    文/文欽第七章 惠喜翠的妹妹惠喜芬來了,大夫說她的病要以調理情緒為主,以心情舒暢為要,所以她請了幾天病假,就來她姐家了。(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三十一章)
    文/文欽第三十一章 「天下大白雨,我與你要有情義;礆畔長草草,我來給你搔咬咬(痒痒);天上飛鳥兒,我與你會耍鬧兒;地上跑馬兒,我去給你做那個;路邊的樹上結果果,什麼時候在你家能壘個美窩窩(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一章)
    文/文欽第一章黃土高原,不僅僅只有塬,也有山,有川,有水。這裡能長莊稼,也練就了不少的莊稼把式。不知是高原包著大山,還是大山圍著高原。就在這高原的邊邊,有許多的山巒丘峰,一個連著一個,雖然不大,但層層疊疊,群巒起伏,好像有演繹不盡的故事;雖然不險,但也是莊重威嚴,樸實無華,包容許多了溝溝峁峁,山山窪窪,塄塄畔畔,依山而成的礆畔,隔出了一塊塊田地,零零星星的地邊也有那麼幾棵大樹,礆塄上稀稀落落的長了一些野草。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五章)
    文/文欽第五章 初秋的天,本來就霧沉沉溼漉漉的。天還沒有完全放亮,月亮已經沒有了光彩,空氣裡漂浮著水氣,正是黎明前朦朦朧朧的時期。(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一章)
    文/文欽第二十一章 「大家聽著,上級會議精神。近期有一批流竄犯,他們偷竊打砸,還有什麼姦淫,不許窩藏,不許包庇,也不許為他們通風報信,如有發現立即上報。 (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三章)
    文/文欽第二十三章靳大寶與王志勇聽見後面有人追來了,不敢大意,不敢多停留。靳大寶也顧不上罵王志勇了,只說了一聲趕快走,他倆沒啥帶的,就拿了隨身的東西。王志勇也知道自己闖下了禍亂,聽見老大的命令後,起身隨上一起跑了出去。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章)
    文/文欽第二十章 孫銀強終於有了一次去外地的機會,供銷社有一批貨要向西安送,恰好單位上的幾個人都請假了,一時沒了人手,孫銀強又是生意上的夥伴,主任就徵求他的意見,(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七章)
    文/文欽第二十七章經過近一天的顛簸,臨近傍晚終於到了西安,吳梅蘭茫然了,不知道怎麼走,去哪裡才合適,天也要黑了,她只好先找一個旅社住下,登記的人向她要介紹信,她沒有,也不知道還要什麼介紹信。(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四章)
    文/文欽第四章 這一段時間,打碾基本完成,誰家收了多少,這家的多,那家的少,張家的麥飽滿,李家的癟粒多,消息靈通人士都掌握得一清二楚,說的也是有板有眼。不管是誰見了誰,都要說上一通。母狗不搖尾巴,牙狗(公狗)不上身。就不要光說自己的好了吧。」「哎呀,你這個死婆娘爛嘴胡說什麼。」說著,她用手拍了一下陳文秀的肩膀道,「我看這裡的水清亮的,就把衣服洗了,只穿了褲頭。當我發現時他已經來到了身後。本來就羞得沒地方去,誰知他幾下把我揉捏得渾身上下不舒服,也就沒有忍住,就那個了嘛。你要是再揉一會兒,看我能把你也吃了。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八章)
    文/文欽第二十八章 不管咋說,吳梅蘭總算把大城市逛了,把這裡許多人,尤其是女人沒見識過的都見識了,這是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能夠吹噓炫耀的資本。(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三章)
    文/文欽第十三章 孫銀強輕輕地推了一下欣欣,示意天亮了,該起床了。按照這裡的習俗,雞叫三遍,就有勤快的人起來了。 (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五章)
    文/文欽第十五章 過年了,孫自立家一下子熱鬧了不少,因為今年多了一口人。(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八章)
    有點雨總比沒有的強,大山裡一下子有了活氣,各自都在自己的地裡忙活了起來。「我說嗎,天沒有絕人之路嗎,它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不讓我們活吧。等下種以後,再多少能下些就好了。」陳文秀與惠喜翠聊了起來。「說得是,早知要下,我們提前下種該有多好,他爹就是不聽,那個死倔老頭子。你們提前種了,剛好趕上了。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二十二章)
    文/文欽第二十二章 還真有兩個流竄犯來到了這裡,躲在山背後一個很僻背沒人住的爛窯洞裡。(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章)
    文/文欽第十章 其實二蛋是有意要與隊長作對,尤其是要與吳梅蘭作對的,雖然他兩家還得聯合種莊稼,但二蛋知道,作對歸作對,需要聯合時還得聯合,首先是隊長要找自己,自己絕不會主動去找他的(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四章)
    文/文欽第十四章 這裡是一個鄉鎮醫院,坐落在街道中間,規模不大,但進出看病的人不少。孫自立是第一次來這裡,門道還不熟,陳文秀更不用說了。(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三章)
    文/文欽第三章幾天來,孫自立繼續幹著自己地裡的活,他沒去隊長家裡幫忙。那天雨一幹擾,劉宏發也沒再叫,因為在他家門口喊不到孫自立,專門來一趟也不容易,另外他怕去了碰釘子。(註:本長篇小說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於2015年底出版,並獲慶陽市第九屆李夢陽文藝獎小說類二等獎。其中的許多文字為甘肅隴東方言)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九章)
    孫自立種多半輩子地了,從老人那裡繼承的方法,原認為那是亙古不變的,尤其是在這大山裡,條件這麼差,坡陡地小路窄,要想吃飽糧,人必須勤快,天還要資助。看來自己的思想跟不上了,也趕不上對形勢的認識了。但在哪裡跟不上,他還沒想明白,只有自己一個人想,也不好給老婆說。